看板 WoodworkDI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木工部分,我就是單純組裝而已,主要分享上木蠟油的心得。 第一次上木蠟油的時候沒太多準備,家中空間較小,且家人不喜歡施作過程中產生的異味 ,導致我在實務上遇到了許多困難,在本版以及臉書社團詢問各位先進的意見之後, 上第二道的時候明顯流暢許多,也更能體會手作的樂趣, 以下是成品圖:https://imgur.com/flS8lnk 第一次上油遇到的主要問題是: (1) 我沒有考慮到上油後需要晾乾的空間, 魯班的天然木蠟油是屬於比較慢乾的油, 我自己是希望能夠放置2-3天的時間再進行下一道的施作, 而如果我沒有使層板騰空的工具,那意味我如果一次對整塊層板施作, 將會有一面碰到地板,但是如果同一塊層板需要分兩次施作的話, 即一面塗完等待曬乾之後再塗其他面,將會有效率上的問題。 後來我是利用塗完第一道之後之後立刻組裝成三層架, 利用三層架的立體結構,來創造騰空的效果。 (2) 在木蠟油還沒乾之前,我必須仰賴單手去扶住木材,一邊翻轉、一邊上油, 儘管我已經非常小心不讓上過油的部分去接觸到地面, 還是有一些過量的木蠟油滴落在地面,導致整個環境在刷塗結束後, 變得非常髒亂油膩,我為了處理環境的問題花了兩個小時在清潔上面, 非常地沒有效率。加上滿手都是木蠟油,更難在一般居家環境中伸展, 木蠟油本身也很難清洗。 如上述,後來在板上以及臉書社團詢問之後, 加上第二次施作中自己的一些經驗,整理如下: (1) 我第一次是採用化纖刷去刷塗,但是化纖刷其實很不好掌握沾取的量, 以及欲塗佈的量,建議是大面積的平面時再使用刷塗, 且因為我沒有另外添加稀釋劑去調整木蠟油的濃稠度和延展度, 化纖刷的軟毛其實並不好施力,導致我花了更多的木蠟油, 但最後很大一部分都被布擦掉了。 所以如果是大平面相對較少的小型家具建議用布料推塗, 布料推塗比較不會浪費木蠟油, 且這樣的施作方式面對濃稠難延展的木蠟油是比較好施力的。 小型玩具,有人是乾脆徒手沾油就直接塗布。 (2) 推塗布料選擇上我是用吸附性較差的不織布,不織布本身比較薄, 所以我將之對折到我滿意的厚度之後,發現其實布料的面積和手感都相當好, 施力非常順暢,而且相對木蠟油也不會被吸走太多造成浪費。 下次我應該還是會使用不織布。 (3) 第二次採取了板友建議戴那種可拋棄式手套工作,確實在結束之時, 雙手幾乎沒有沾到油,但我建議可以準備多雙一點,或是一次戴好幾副, 原因是砂磨的時候,可拋棄式手套很容易會破洞。 (4) 砂紙砂磨的建議是不要一次貪心想要磨大面積, 最好是一次就只砂磨掌幅大小的面積,因為這樣比較好施力, 也比較能控制砂磨的均勻性。 砂磨號數採用 150 > 240 > 320(第一道油前) > 400(第二道油前) > 800(使用前)。 150號數主要的功用是去除原表面的舊漆,如果是新木材, 其實可以跳過150號數的砂紙,號數越低代表砂紙越粗,研磨效率更好,但表面更粗糙, 會逐步增加號數的原因是因為在用小號數快速接近自己想要的表面狀況之後, 改用大號數砂紙處理比較細節的部分。 (5) 空間較小,沒有地方擺放晾乾的狀況,可以採用靠牆站, 或是用小塊木料去墊高層板,使用夾具者可以在夾上前後墊木料, 避免夾傷木材。如果家具組裝過程中有使用黏合膠,建議上完油再組裝, 避免有機溶劑溶掉膠材。如果是用螺絲固定、卡榫等方式,也可以先組裝再上油, 只需考慮到上油的方便性就好。例如,可以先把層板背面上好油,組裝完後, 再開始處理其他好施作的地方。 (6) 建議事前規劃足夠的空間和光線,如果是像我一樣在居家環境施作, 那可能事先要用廢棄的材料、紙箱、報紙等鋪好,避免後續環境清潔的問題, 第二次我是直接改到陽台上施作,且用紙箱墊在底下。 光線部分是因為施作過程中,需要視覺的輔助你去判斷砂磨、上油的狀況, 我第二次在光線不太充足的情況下施作,會覺得沒有辦法掌握家具的狀況, 幾乎是靠直覺在推塗和砂磨。 (7) 建議第一次體驗的板友有足夠時間和心理準備再開始施作, 我第一次從晚上九點施作到快兩點,到後來非常想睡覺, 反而沒辦法好好地體會手作的樂趣,第二次用對方法之後, 時間雖然也是用掉三個小時,但是就覺得整個過程是有趣多於枯燥乏味的。 最後感謝板上,以及過程中不吝賜教的先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163.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odworkDIY/M.1572245244.A.273.html ※ 編輯: cvbnui8679 (180.217.163.37 臺灣), 10/28/2019 14:57:11
blasphemy: 很棒的分享,要點都有提到 10/28 15:07
spiriter: 謝謝分享~ 10/30 14:27
vaper: 沒錯,享受diy才是重點 11/23 16:29
vaper: 過程的思考才是成就感的建立來源 11/23 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