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XiangShe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相聲瓦舍的表演,除了《大寡婦豆棚》、《小明小華在偷看》 兩部,據說由於版權問題,一直沒能問世之外,其他都有出版影 音產品,亦即現場演出的錄影、錄音。我全都有買。不選擇進劇 場觀看,是因為喜歡能重複欣賞的文本,而不只一次性的感受。 這麼花錢,感覺比較值得。反過來說,好作品也應該禁得起受眾 反覆地咀嚼、品味,而非如免洗餐具般用完就丟。買影音產品的 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把內容轉成MP3,方便儲存。除了一定要眼耳 並用的舞台劇《借問ㄞˋ教授(誰殺了羅伯特)》,其餘作品再怎 麼差,也至少有一、兩段勉強值得留在電腦中,偶爾聽聽。 前年,《宋百百的演藝人生》出版,我買回來,看了一遍,至 今沒再拿出來,也沒有將任何一段轉為MP3。昨天,看完最新上 市的《迷香》那一刻,我恨不得有時光機能回到幾個小時前阻止自 己花四百多塊換來整夜揮之不去的鬱悶。連續兩部作品都是免洗筷 等級了,「失望」根本不足以形容我的感受。 從形式來說,可以簡單將瓦舍的表演分為三類: 1.相聲,其中新編者居多,如《誰唬嚨我》、《並不太熟》,而演出傳 統段目的,只有《張飛要出來了別害怕》、《哈戲族》、《他怎麼那麼 紅》及《笑神來了誰知道》四部(其實還有一套錄音作品《相聲來 了》,當初花了上千元買的,結果……不如回頭聽吳魏)。 2.相聲劇,和前者的分別在於演員們有進入角色,例如《相聲說垮鬼 子們》,表演者是身在抗戰時期大後方重慶的梁小秋與舒大春,而非 宋少卿和馮翊綱。同類型還有《狀元模擬考》、《大唐馬屁精》等作。 3.舞台劇,必須有影有音,若單靠耳朵會失去大多數的細節,如《借 問ㄞˋ教授(誰殺了羅伯特)》和《迷香》。 瓦舍在傳統相聲方面的表現並不出色,事實上可以說他們很早就 放棄這一區塊了。最晚的一部《笑神來了誰知道》在2002年首演( 影音作品則是事後在棚內錄影,非現場演出,2008年發行),之後再 也沒有純粹表演傳統相聲的場次。這樣也好,畢竟瓦舍對於傳統段子 的掌握,火候不夠,表演起來只會自曝其短,《他怎麼那麼紅》(和那 套昂貴卻空洞的《相聲來了》)就是例證。不過,《張飛要出來了別害 怕》與《哈戲族》在當年,還算有些推廣傳統藝術的價值,馮宋二人 也正活力充沛,稍稍補救了表演上的不成熟;而《笑神來了誰知道》請 來常寶華,令臺灣觀眾得一睹大師風采,也該記上一功。 比起已經基本定型的傳統相聲,瓦舍將大多數精神都投入新編作 品,無論是相聲或相聲劇,以更自由地發揮,無限制地表現自己想講 的東西。這些年來,我一直把《東廠僅一位》視為瓦舍作品的分水嶺, 此前的八部作品奠定瓦舍在我心中的地位,之後的演出,則不斷動搖、 甚至幾欲摧毀這個形象。《相聲說垮鬼子們》、《狀元模擬考》和《大 唐馬屁精》是瓦舍最好的三部相聲劇,《誰唬嚨我》則始終是馮宋最 優秀的新編相聲,而它們都屬於「前期」作品。《東廠僅一位》以下, 用「每況愈下」形容或許太過籠統,但至少可以說「大不如前」。究 竟發生了什麼變化呢? 試圖指出某某作品的缺點,不免要先設立「好」的基準何在。關 於相聲的好壞,最基本的判準自然是:笑,它必須能令受眾發笑、覺 得可樂,這是相聲與其他藝術形式最大的不同處。沒有包袱(笑料), 不成相聲。無法逗人樂的段子不但不是好作品,甚至根本不能稱為相 聲。其次,相聲是語言的藝術,表演著重在語言,如何透過對話交鋒 或講述故事逗樂受眾,是相聲演員必須鑽研的。相聲,有相有聲,但 更關鍵的是創造有「相」之「聲」,讓「聲」中能含「相」。受眾主要 由聲音中取得形相、獲得娛樂,相對地,演員也主要靠一張嘴,表情、 肢體僅為輔助。最後,好的相聲表演就如同優秀的藝術作品,必須是 雋永的、耐於咀嚼的。一個段子、一部作品,能否禁得起兩次以上, 十次、二十次的欣賞後,仍然令人覺得有味,是作品最大的考驗。 為什麼前面將《相聲說垮鬼子們》等四部作品評為相聲瓦舍的代 表作,即因它們從頭到尾完全符合上述三個標準。《東廠僅一位》開 始,劇本設計的包袱未必比較少,然而卻被淹沒在其他問題中,失去 了前期作品的優良品質。最主要的問題大抵有三: 1.《東廠僅一位》和緊接著的《蠢嗄揪疼》,主題嚴肅,風格沈重,幾 乎將所有包袱壓得抖不開,之後的《上次這次下次》與《惡鄰依依》 也有這樣的傾向。於此同時,二馬的劇本也愈來愈喜愛載道說理,毫 不克制地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向受眾灌輸一卡車的生硬道理,彷 彿自己肩負著喚醒社會良知的偉大工程,而他不是個表演者,倒更像 教育家。這一類例子族繁不及備載,大概除了混亂的校園劇《記得當 時那個小》和《第十九屆新春聯賀歲歡晚會》之外,《東廠僅一位》 之後的作品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沈重的主題風格和生硬的說教佈 道,壓縮了相聲應有的趣味性、娛樂性,自然不會是什麼好作品。 2.作為一個相聲演員,宋酋長是瓦舍唯一台柱,捧逗俱佳,最起碼, 他能讓人發笑;二馬從《東廠僅一位》開始,如前所述,性格轉變( 或者說露出本性),捧哏沒問題,逗哏很危險,一不小心就變成老學 究上課。至於其他演員,只客串過一次的如曾國城之輩姑且不提,其 餘者,或太過,或不及,大有問題。以馮宋之外的兩位固定演員—— 黃士偉和御天十兵衛來說,前者多年來不改浮誇本色,聲音表情太過, 肢體語言喧賓奪主,根本不適合說相聲;後者口齒依然不清不楚,表演 有時太過、有時不及,進步幅度十分有限。因此,往往就演員的上場時 長和搭檔模式,便能大致判斷一部作品的好壞。宋酋長上場時間越多越 好,最好還是逗哏;二馬上場,只捧哏不逗哏;黃士偉和御天十兵衛的 戲份越少越好,最好別出現——假如符合這個安排,就有了起碼的「品 質保證」,《蔣先生你幹什麼》與《兩光康樂隊》即是如此。 3.大剌剌赤裸裸的肉身,往往不如薄紗短裙、吊嘎內褲半掩半露來得有 美感和想像空間。包袱也是同樣道理,膚淺的、露骨的、重口味的,或 許在第一次、第二次能令人發笑,但欣賞到第二十次猶能引起會心一笑 的,恐怕只有那些含蓄的、需思考的、有深意的橋段。當主題風格、說 教心態和演員表現不斷影響作品的同時,《東廠僅一位》之後瓦舍準備 的包袱,含蓄者少而露骨者多,如《惡鄰依依》,這麼久以來我應該只 聽了不超過三次。我關注的不是雅俗問題,而是表達方式。同樣以國 罵作包袱,為什麼《大唐馬屁精》上半場〈太史公貓 〉中,一次無聲 勝有聲,一次貓聲貓語地諧擬,能夠響徹全場、令人印象深刻,之後作 品再多的「幹」,都只左耳進右耳出、僅是過眼雲煙而已呢? 可樂並雋永的語言藝術,《相聲說垮鬼子們》等四部相聲瓦舍最好 的作品,完全符合這個標準,另四部前期作品則大抵接近於此。《東廠 僅一位》之後,或無聊,或淺陋,或只是破碎的語言,離「好」越來越 遠,甚至離相聲越來越遠。持平地說,《蔣先生你幹什麼》、《公公徹夜 未眠》和《兩光康樂隊》,是比較值得欣賞的作品,雖然都各自有無法 忽視的缺點;《鄧力軍》主要是二馬逗哏,無論劇本或表現皆平平,頗 為無聊;《戰國廁前傳》延續《誰唬嚨我》、《並不太熟》的創作模式, 成果卻是狗尾續貂,不如不看;《宋百百的演藝人生》,純是東拼西湊、 資源回收的騙錢貨。其餘作品,前面提到都是缺點居多,但若想輕鬆一 下,《記得當時那個小》和《第十九屆新春聯賀歲歡晚會》不妨看看( 這兩部加上《東廠僅一位》,因為「演」的成份重,反而是黃士偉表現 比較好的作品);而《上次這次下次》的上半場,宋酋長的演出頗為精 彩;至於《惡鄰依依》,創作模式、修辭手法與〈戰國廁〉、〈八街市場〉 相同,從這個角度說是有文學性的,並且也能見出二馬個人對於家國、 歷史的情懷。 以上簡單地表達個人對十幾年來相聲瓦舍作品(不含《大寡婦豆 棚》、《小明小華在偷看》和未發行影音產品的《情聖阿弱》、《瓦舍說 金庸》)的看法,當中不免有過度放大的苛刻,以及記憶中的美好引 發「貴古賤今」的心態,甚至是根本誤讀、不懂二馬精深奧妙的劇本 的可能。不過早已開宗明義地說了,從頭到尾都是「完全主觀」的,各 種前提和標準也試著稍作說明,是否有理就留給大家自行檢驗吧。 至於略過不提的舞台劇作品……《又一村(竹林7嫌)》定位尷尬, 我不知道該不該將之列入瓦舍的創作。《借問ㄞˋ教授(誰殺了羅伯特)》 的劇本還算有趣,只不過實際演出時,除了宋酋長,所有演員都流於表 面。同樣問題也出現在《迷香》當中,不過這次連劇本都一塌糊塗。說 句不客氣的話:如果作者不是二馬,如果沒有相聲瓦舍這個劇團,我很 好奇這份劇本真.的.有.人.要.嗎?再補句不中聽的話:若真想看 「舞台劇」,身為觀眾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哪輪得到你「相聲」瓦舍? -- 網誌有圖有真相 http://sfcgbc.pixnet.net/blog/post/12034781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48.23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XiangSheng/M.1398590232.A.48D.html ※ 編輯: sfcgbc (140.112.248.234), 04/27/2014 18:21:50 ※ 編輯: sfcgbc (140.112.248.234), 04/27/2014 18:44:25
bmw3633:我認真看完了 同感 給推 04/27 22:00
macrose:最近接連看完情聖阿弱跟瓦舍說金庸,感覺徹底失望,簡直不 04/27 22:28
macrose:知所云,七零八落,下次可能不會再買票進場了,除非宋酋長 04/27 22:29
macrose:能獨挑大樑,他真的是瓦舍笑聲的來源 04/27 22:31
※ 編輯: sfcgbc (140.112.248.234), 04/27/2014 22:43:48
oclis6:除了標題和倒數2st段,你哪裡講到你是主觀的了? 04/28 00:12
oclis6:主觀的意思,是指個人詮釋吧?那麼,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 04/28 00:13
oclis6:詮釋了~ 你用「我們」這個詞就似乎不甚恰當。 04/28 00:13
oclis6:話說我想打2nd為什麼變st…… 04/28 00:14
oclis6:聲中含相這個說法有待商榷。以馬屁精中開場的唱歌來講, 04/28 00:17
oclis6:以您的分類,這就不算相聲了? 04/28 00:17
在標題開宗明義地說這篇的內容是完全主觀的,還不夠明確嗎?因此儘管內文沒 時時刻刻強調,但不妨可以在文中每一句含有判斷、評價意味的敘述之前,自行 加上「我覺得」、「我認為」、「我以為」或「我想」,例如「(我認為)從形 式來說,可以簡單將瓦舍的表演分為三類」、「(我覺得)瓦舍在傳統相聲方面 的表現並不出色」、「(我以為)關於相聲的好壞,最基本的判準自然是」…… 等等。若是真這麼寫,未免顯得太囉唆了。至於雖然用上「我們」——只出現一 次,您看得真仔細,感謝——這個詞,但依然是我主觀的想法:「(我想)身為 觀眾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另外,在試圖理性分析之餘,全篇文章仍不免流露出 某些情緒,我自己覺得挺明顯的,即使沒明說,也不可能被評價為「客觀、公正、 無私心」吧?不知以上解釋,您能否接受? 其實不光「聲中含相」的說法,整篇文章每一個觀點都「有待商榷」、值得質疑。 我提出自己欣賞作品的心態,提出我認為「好」的標準,這絕對不會符合每個人 的狀況,也沒打算建立具有普遍性的準則,絕對是充滿瑕疵、需要討論的。非常 歡迎板友們批評指教、提出意見。 《大唐馬屁精》開場的〈踏雪尋梅〉,以「學說逗唱」來說,屬於「學唱」,從 作品整體的角度看,它也是這部相聲劇的一部分哪。我的「分類」——按您的脈 絡,應是指文中提出的作品好壞的標準吧?這三項不精確的「標準」(可樂、語 言藝術、雋永),是為了比較清楚地說明為什麼瓦舍前期作品我覺得好,而之後 的演出令我失望,而非用以界定哪些作品屬於「相聲」、哪些不算。希望我沒有 誤會您的意思,也希望您別誤會。感謝。
excel5566:同樣身為相聲瓦舍十幾年的老聽友推 04/28 09:47
excel5566:報菜名跟記得當時那個小的教官 是黃士偉最值得聽的段子 04/28 09:51
justin761002:講到「惡鄰依依」我很認同,太沈重了,根本笑不出來 04/28 11:59
s9341097:宋少卿自己都講了:「學長!我就說你變了!」 04/28 12:41
maxinehou:我覺得黃士偉 宋少卿 二馬三個人的都比較好笑 04/28 12:48
macrose:不懂樓上的意思 04/28 14:22
kevena:太有同感,我都是開車聽,結果發現怎麼選都是那幾部 04/28 14:52
kk9517:我也覺得看完情聖阿弱跟瓦舍說金庸以後感覺蠻失望的... 04/28 15:18
kk9517:個人覺得比較後期一點的劇本及橋段沒有過往的比較有趣了 04/28 15:22
kk9517:迷香跟惡鄰依依就真的很沉重有些根本笑不出來 囧 04/28 15:24
倒也不覺得《迷香》「沈重」,只是「無聊」。
flywan:同感 幸好只買到兩光康樂隊 最近出的都沒買了 04/28 15:34
bo497751553:以前買到CD熬夜都要聽完,這次的迷香沒聽完就關掉睡了 04/28 16:28
bo497751553:,過了兩天沒什麼想繼續聽的動力... 04/28 16:28
《迷香》完全是舞台劇了,若光用耳朵聽,應該很難理解這群人到底在幹嘛吧? ※ 編輯: sfcgbc (140.112.248.234), 04/28/2014 17:19:47 ※ 編輯: sfcgbc (140.112.248.234), 04/28/2014 17:39:34
taco20:東廠僅1位-三寶太監下南洋 就有這麼一句"我現在正在灌輸你" 04/28 18:26
oclis6:我的意思是,既然你都說是個人主觀了,光標題和倒數第二段 04/28 20:15
oclis6:提到主觀,文中又有「我們」,那麼是否會被解讀為用「我們 04/28 20:16
oclis6:」來取代您所謂的主觀呢?(再推導下去就演進為以全部代個人 04/28 20:16
我相信板友們都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不至於因為「我認為」、「我覺得」這類 詞語的缺乏和一次「我們」的使用,就被此篇簡略籠統缺乏細節分析的個人意見給 灌輸洗腦的,您大可不必多慮。
Paulnewman:推。話說,馮老師真的不算是舞台表演的料,教書倒是還 04/28 20:37
Paulnewman:可以。表坊的相聲也是,大概在第三夜之後就很普通了 04/28 20:41
Paulnewman:旅途說相聲,更是讓我看到失望。 04/28 20:41
macrose:我給迷香的評語是"淡而無味" 04/28 21:11
確實如此。會寫這篇,一半因為積壓已久,一半正是看完《迷香》後忍無可忍。 ※ 編輯: sfcgbc (140.112.248.234), 04/28/2014 22:29:02
BearCastle:同感.. 04/29 01:20
naosukidayo:迷香淡而無味同感。 04/29 09:05
haha02:同感 我是剛好買到東廠之後就沒在買了 04/29 09:26
axlu:推 04/29 13:13
castawil:的確個人也認為東廠以前是精華 04/29 15:33
castawil:過了東廠以後除了飛魚王就沒什麼笑了 04/29 15:34
castawil:會笑大概也是因為宋酋長吧 04/29 15:35
tno009:默默點頭 每天睡前都會聽相聲的我 現在選擇越來越少了..... 04/29 16:11
contents4261:聽德雲社的呀! 自從幾個月前聽了德雲社的相聲以後 04/29 17:08
contents4261:我已經好久沒聽台灣的相聲了~膩了也覺得越來越難笑了 04/29 17:09
contents4261: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孫越.燒餅+曹鶴陽 他們講都好聽 04/29 17:12
wamgern:這篇給推 說得很好 04/29 22:23
ePaper:兩光康樂隊個人覺得算是近期比較好笑的作品了 04/29 22:31
sleepyeye:我覺得大唐是顛峰 現在聽到踏雪尋梅都會笑 04/30 00:49
goldseed:同感,近期除了20週年那幾部以外,幾乎是每下愈況 04/30 06:35
hellen2005:同感 04/30 14:55
NouTsan:很小年紀就聽著長大 聽到現在還是那幾套輪流聽 04/30 20:15
larksong:瓦舍的劇本是遇到瓶頸, 近期的常有一些段子一些包袱漂亮, 05/01 14:46
larksong:但是一整晚的串不好. 好電影不應該只是一些MV的組合. 05/01 14:47
tckira:迷香我看現場 看完也是轉頭跟同行的說 到底在演什麼.. 05/01 22:22
averangeall:很棒的文章 說出我一些說不清楚的想法 05/01 22:57
Elivanta:同感+1 05/02 00:00
xjapan909111:還沒看迷香 不過同感~ 近幾年作品確實令人皺眉 05/02 15:03
andrew701019:非常有同感 05/02 15:37
andrew701019:我可能還是會去買迷香,只是因為我想支持相聲這個藝 05/02 15:38
andrew701019:術,至於原PO所說的聲中有相的部分,應該就是所謂的 05/02 15:39
andrew701019:聲音表情吧!這是瓦舍其他演員很需要加強的部分 05/02 15:40
tmcharvard:您說得在下也同意,只有宋是要角了,二馬已經不期待了 05/03 02:35
tmcharvard:至於其他人真的太過做作或不及~~只能推了 05/03 02:36
tmcharvard:或許不該這樣說...聽到越後,我越來越認為二馬根本無幽 05/03 02:38
tmcharvard:默感... 05/03 02:38
pkla50:他們都說了:「只要我覺得我說的是相聲,那我說的就是相聲 05/03 18:44
pkla50:」,不過我也同意近期作品稍嫌無趣 05/03 18:44
taco20:如果把這篇轉到瓦舍討論區 二馬應該會暴走吧 05/03 22:20
bmw3633:徵求勇者 05/03 22:28
contents4261:貼過去也只是會被刪文甚至沒人理,那邊感覺荒廢很久了 05/03 23:24
ePaper:他們如果再不培育出突出的下一代就..... 05/04 01:15
pkgameover:不得不說,您的心得真是說進我的心坎裡 05/04 10:46
pkgameover:近期只因為有兩光康樂隊我才勉強持續對瓦舍保有一絲期 05/04 10:47
pkgameover:待 05/04 10:47
pkgameover:瓦舍真的只剩下宋在撐著了 05/04 10:48
pkgameover:另外強烈建議原po放棄購買情聖阿弱,不然您會再發一篇 05/04 10:50
pkgameover:文XD 05/04 10:50
qazqazqaz13:推 05/04 16:09
dorakathy:我兩位都喜歡>< 05/05 02:33
ISRC:精闢中肯!! 完全同感! 05/05 03:11
sakulaiamy:我覺得金庸也........ 05/05 16:18
sai01215:這次金庸也很讓人失望... 05/05 17:51
momochan:這樣我到底還要不要進場看金庸 上次迷香也是很失望~ 05/06 14:01
momochan:情聖阿弱也是 失望到我都忘了我看過 05/06 14:02
henry1915:推推 05/06 14:08
macrose:推薦去看金庸,這樣以後你就不會對他們有期待了,可說是近 05/06 17:06
macrose:年最差的作品 05/06 17:07
dagoma:很讚的分析文! 05/06 22:27
ilovesinon:同感 05/06 22:48
zcjr:我給推 我聽戰國策前傳只記得飛魚王 也只期待飛魚王 05/07 00:22
zcjr:然後兩光康樂隊真得是近期算得上佳作的作品 05/07 00:23
hazel0093:黃士偉感覺不至於,馮翊綱那邊非常認同 05/07 20:57
hazel0093:感覺阿肯哥比十兵衛好笑非常多 05/07 20:58
kinashi15:同感+1....惡鄰依依之後我就放棄進場看瓦舍了.... 05/08 11:41
igetlost:情聖阿弱跟瓦舍說金庸很失望ˊ^ˋ 但我超喜歡惡鄰依依XD 05/08 12:41
macrose:2011我也覺得還不錯,至少笑的出聲,只是背後稍嫌嚴肅 05/08 13:02
love5011:想問一下看過金庸的朋友 看這場前有需要先讀過那幾套小說 05/08 18:26
love5011:才不會被爆雷? 還是小說沒看過也沒關係? 05/08 18:28
steven209:雖然這樣我終究還是買了金庸的票..想請問一下大約會多久 05/08 21:53
chrith:剛看完回來 的確讓人失望 個人覺得下半場有跟沒有是一樣的 05/08 22:37
chrith:下半場像是在拖時間 想辦法拖到2小時 含中場休息不到2小時 05/08 22:39
kinnsan:剛看完 用到金庸大概只有射鵰三部曲天龍笑傲鹿鼎 05/09 00:32
kinnsan:但是小說原作題材也用得不深入 其他改編版本還比較重... 05/09 00:35
macrose:根本是"瓦舍說金庸戲" 05/09 09:13
NouTsan:板友說的明天要去看的我是冷汗涔涔 XDDDDDDD 05/09 19:06
max0427:金墉這次,難看到嚇人XD 05/09 22:09
pkgameover:節哀了樓上的苦主們 05/09 22:41
meris:不知該如何形容金庸這齣...像是硬擠出來的? 05/10 03:18
NouTsan:天啊太緊張了T.T 好久沒去現場看戲了說 05/10 04:12
Elivanta:金庸這齣說教意味超濃厚,二馬就是一直在教訓觀眾 05/10 22:01
NouTsan:看回來了 非常失望XDDDDD 超級炒冷飯 05/10 22:34
sai01215:認同樓樓上所說的 尤其是段子一後半段聽得很不舒服 05/10 23:28
gorlysaga:金庸的最後一個段子百分之百拖時間,好笑的點不多 05/10 23:35
rayyyy:每天聽瓦舍的+1...我把東廠之後的檔案替換成表演工作坊了 05/11 04:33
rayyyy:感謝這篇整理把我一直以來的小小心得有了出口 05/11 04:34
oXnXo:推這篇 原來這麼多人跟我有同樣的感覺 雖然對於作品喜好的程 05/11 07:32
oXnXo:度不太一樣 但是同樣對於瓦舍近期的作品有愈來愈失望的趨勢 05/11 07:33
oXnXo:第一次接觸他們的作品是誰呼嚨我 之後的幾部也都有買 每一部 05/11 07:35
oXnXo:都可以讓我在睡前反覆聽好幾遍 但是現在的作品...不但完全變 05/11 07:36
oXnXo:成要用眼睛"看"的舞台劇 甚至連樂趣都愈來愈少了 不知道是不 05/11 07:37
oXnXo:是馮老師想表達的內涵太深以至於膚淺的我無法融入... 05/11 07:37
naosukidayo:金庸不但說教意味濃厚,結構也七零八落的,常常聽一聽 05/11 12:39
naosukidayo:就不知道劇情飛到哪了,聽下來很累又摸不著邊際 05/11 12:41
naosukidayo:教訓觀眾不讀書這點也令人感到莫名,觀眾或許沒有他想 05/11 12:42
naosukidayo:的那麼無知。 05/11 12:43
naosukidayo:難道真的如原po所說的,少了宋的逗哏就不行了嗎? 05/11 12:44
naosukidayo:只好拿出狀元模擬考回味........ 05/11 12:46
naosukidayo:加上某些包袱實在用過太多次,例如數字哏,聽了只覺得 05/11 12:53
naosukidayo:了無新意,實在笑不出來,但是看到宋那麼努力地捧哏 05/11 12:53
naosukidayo:總覺得還是得笑一下,以示支持。 05/11 12:54
michael46:這一齣真的很炒冷飯 05/12 00:13
antiasus:去年的這個時候不方便去瓦舍的戲,然後情聖阿弱看完就確定 05/12 02:19
antiasus:接下來好一陣子不會再去劇場,我很不喜歡當個觀眾還得被意 05/12 02:20
antiasus:有所指地訓個老半天. 05/12 02:20
eemdg779:我只進場看過一次,看完後我確定我以後不會再進場了... 05/12 12:18
RushMonkey:馮老劇本說教度隨著他的年齡增加 卻忽略了很多觀眾來 05/12 15:35
RushMonkey:只是為了被相聲瓦舍逗樂 不是說不能沉重說教 但是文宣 05/12 15:36
RushMonkey:廣告 沒有透露一絲會有沉重說教的內容 觀眾帶著無預警 05/12 15:36
RushMonkey:的態度去看 接收度當然不高 05/12 15:37
RushMonkey:加上馮老劇本中的批判其實算還滿露骨的... 05/12 15:39
RushMonkey:那種隔層紗的曖昧趣味都消失了... 05/12 15:40
說教,或者稱之為「傳達某種價值」,其實未必是壞事。不過一來這份「價值」可能 過於狹隘,可能有其他種種問題,二來傳達的方式令人難以接受,成了變相的訓斥或 譏諷。我覺得這兩點才是問題所在,而瓦舍早期作品中不至於此。《狀元模擬考》的 戚百嗣其實也說了不少道理,但因能和角色、情境融合無間,就顯得很自然,而非刻 意地灌輸,樂子有了,想傳達的價值也悄悄注入觀眾心頭,不是挺好的嗎?
Elivanta:一直被罵不看書我他媽超不爽,金庸14部我全部看完 05/15 00:01
Elivanta:電視劇反而沒看幾部,連電影也只是看過出名惡搞的那幾部 05/15 00:02
Elivanta:電視劇梗聽不懂就算了還要一直被罵,什麼毛啊 05/15 00:02
evenscho:電視劇梗不懂還要被罵,我覺得很不開心,因為我只有看書 05/15 20:15
evenscho:阿=_= 05/15 20:15
kittenkitten:我原本期待的是像東廠下半場的感覺T^T 結果大失所望 05/17 11:24
kittenkitten:而且我也有看書啊,電視劇反而因為年紀,和馮看的不 05/17 11:25
kittenkitten:同,好沒共鳴… 很多哽接的很硬,更多訓話說出來就不 05/17 11:27
kittenkitten:好看了,整體來說就是期望太深,失望太大 05/17 11:27
Jay1:說得太好了 心有戚戚焉 05/21 16:20
dorae0903:是說二馬好像戰過"沒看現場沒資格評論"這件事XD 05/24 20:40
NouTsan:二馬就瓦舍戰神啊 從小聽到大 第一次去討論區看超衝擊 05/25 01:39
NouTsan:因為他真的很兇 而且很正經 QQ 05/25 01:39
在我的想法裡,「戰神」和「好戰分子」是有區別的:前者戰得你心服口服甘拜下風, 後者只讓人覺得「○○你個╳╳……」。至於二馬是哪一種呢?相信大家心中都自有一 把尺吧! ※ 編輯: sfcgbc (140.112.248.234), 05/27/2014 05:04:40
jammy4102921:瓦舍真的越來越不想看,如果不是有宋撐著... 05/29 00:42
hazel0093:幸虧二馬是板主,否則"馮翊綱水桶十年"一定有人叫好XD 05/30 18:54
Elivanta:才十年喔 05/31 01:37
XDXDXDD:宋酋長真的是繼續支持的原動力~>< 05/31 22:57
hsinlu:迷香我買票進場 但是看到睡著 .... > < 06/03 16:58
lapyu:我是為馮耶 很喜歡他 不講話就充滿喜感~ 06/06 18:36
naosukidayo:可是馮實際上很凶呢,而且很嚴肅 06/07 20:11
出現了意料之外的發展! http://ppt.cc/H4rC 網誌底下出現一則留言 重點是,留言者署名為「瓦舍」 不知是純粹粉絲,或者真的是瓦舍內部人員來回應 (不過就算是後者,也可以肯定絕非二馬,太溫和了) 有趣、有趣! ※ 編輯: sfcgbc (140.112.248.234), 06/11/2014 14:38:54 在博客來網站看到二馬新書的介紹: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0315 其中有(應該是)完整的〈後記〉 然後讀到其中這個部份: 「……二○○七年夏天,從碧潭搬來這裡之後,寫劇本的工作全部落在我的身上。   宋少卿,天縱英才,從二十幾歲起,藉他的才分,潤飾劇本,總有畫龍點睛 之妙,這段時期完成的作品,有《狀元模擬考》、《大唐馬屁精》、《東廠僅一 位》。為了加深他的參與感,以及付他一半稿費的必須責任,寫劇本的時候都要 等他。一等,少說半個小時,經常要等兩個小時。有時他忘記今天該來,就白等。   這個叫人等的習性,他在哪裡都發揮得理所當然,並非【相聲瓦舍】所縱容。 而我有一個倔強,想要將我們這對搭檔撐下去。江湖上一些頗具名聲的才子,總 為了各種無奈的原因(或決絕的原因)而拆夥,我想試試死纏爛打,就不分手! 通知宋少卿,以後寫字再也不等他,劇本稿費全歸我一人,且內容權責亦在我一 人,非經同意,不得任意改動,如在排戲過程因共同意見而有文字修訂,排演工 作費用已包括在內,也不再支付修稿稿費。」 原來後期的劇本都是二馬獨自完成的,怪不得……。 ※ 編輯: sfcgbc (1.34.223.155), 06/27/2014 11:11:17
l5161216:難怪我都是看早期的... 06/27 23:52
waterblueone:有同感 現在不會在期待了 06/28 09:48
DUCK5369:看到上面那段後記,我跑去查了瓦舍的歷年作品,發現我對 06/28 10:05
DUCK5369:瓦舍的好感度漸漸降低也真的是從07年開始=_= 06/28 10:06
pkgameover:二馬大師真的很有居高臨下之感.好似什麼都是他施惠於人 06/30 10:13
xufuk:怪不得…… 07/03 12:21
NouTsan:.................難怪 07/04 18:29
tony332976:看不太懂那段話要說什麼 原po用修文的有些人會沒看到 07/16 21:54
sfcgbc:我只是覺得用回文會很佔版面 07/17 20:16
jazzalex: 說出心聲給推 09/05 09:08
Sadan: 非常有同感 09/20 03:42
gn01370926: 同感 後期幾乎都不聽了 ... 就算聽也聽那幾部而已 12/08 21:58
propitious01: 深有同感 01/26 04:01
yzfr6: 評得中肯,另外就是你真有耐心,看完這麼多才發表 08/21 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