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sk-w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souldragon大,你的問題可深可淺了。 我不敢說我能講出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所以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還是先來講個故事好了; 一個關於「做大餅」和「吃大餅」的故事。XD 我相信所有上過經濟學的人,老師一定都會告訴你: 「經濟學是一門討論如何把『餅做到最大』的學問。」 但是,怎樣才叫把餅做大呢? 簡單講,就是看這個餅,是否能做到「物超所值」。 舉個例,假設我覺得一個餅值10元,但我只花5元就買到了,我心裡會想: 「哇!我省到了5元,我真是賺到了!」 這物超所值的5元,在經濟學裡我們就叫它做「消費者剩餘」; 當然,今天情況也可能相反,我們不買餅,我們改賣餅。 於是當我們原本打算賣一個5元的餅,有人出10元跟我們買,我們也會說: 「賺了賺了!有個傻子多給我5元!」 而這多賺的5塊錢,在經濟學裡,我們則是稱它叫「生產者剩餘」。 而在經濟學裡如何決定這個餅是不是最大? 就是要看這「消費者剩餘」+「生產者剩餘」,是不是最大。 而把這兩者合起來,就是經濟學裡所謂的「社會總剩餘」。 (在不考慮外部性等因素下,也有人稱「社會福利」) 既然我們知道了怎樣叫做「餅最大」,那剩下的問題就是: 怎樣的機制可以把餅做大? 當然,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就是「完全競爭市場」。 在完全競爭市場的前提下,透過「看不見的那隻手」-價格機制, 市場最後做的餅會最大,亦即效率最大,或是社會總剩餘最大。 但是只有完全競爭市場才這樣嗎?並不盡然。 如果「獨占廠商」採取「完全差別取價」,社會福利一樣可達最大。 這裡簡單解釋一下完全差別取價: 完全差別取價就是針對每個人心目中所願付的價錢,以該定價出售。 比方說,甲願意出100元買一顆蘋果,就賣甲100元; 乙只願意出10塊錢買一顆蘋果,那就只賣乙10塊錢。 就這樣一直賣一直賣,賣到所有人願付的價格,都比生產者願賣的低,方才停止。 聰明如各位板友,到這裡一定會發現: 這麼做的結果,只會有生產者剩餘,而沒有消費者剩餘啊! 那麼,為什麼這樣社會總剩餘還能夠最大? 答案很簡單,因為消費者剩餘通通被生產者賺走了啊!XD 因此套用s大文章的說法,5% 的人吃掉了所有的餅,經濟學這樣沒有問題嗎? 對!真的!經濟學這樣還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經濟學是一門討論「把餅做大(即效率)」的學問, 而不是管「怎樣分餅吃會最爽」的學問。 所以就算餅通通被一個人吃掉好了,經濟學一樣完成了它的使命,把餅做大。 但這樣討論起來很明顯有哪裡怪怪的。 於是有人就提出了,應該以「社會效用」的方式來討論,而非「社會福利」。 經濟學家除了討論「效率」「個人效用」之外, 也開始討論起了「分配」及「公共效用」,進而衍生出「公共經濟學」, 因為公共經濟學涉及很多層面是跟政府財政有關,所有也有人稱「財政學」。 兩者的內容大體上大同小異。 這邊要先提一下,因為很多人會混淆。 為什麼「社會效用≠社會總剩餘(社會福利)」? 這兩者到底是差在哪裡?這邊簡單解釋一下。 社會福利比較類似一個資源產出的觀念。 今天說「消費者願付10元,但實付5元」,所以心中爽度是5元,這是錯的; 應該要把它看成「消費者省了5元的成本,而多5元能拿去買吃的、用的、玩的」。 這個「吃、用、完」所產生的快樂,才是消費者今天真正的效用。 回到原題。 當有人提出了社會效用之後,最先想到的,當然是個經的「無異曲線分析法」。 既然我們透過了經濟學,可以知道效率最大的狀況; 那麼,假如我們可以將社會的效用以一條「社會無異曲線」來表示, 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得到一個切點,此時社會產出最大(效率max),社會效用也最大? 只是,要這找出這條「社會無異曲線」,簡直是天方夜譚。 就連「個人的無異曲線」都畫不出來了,哪來的「社會無異曲線」? 這個時候就有人想到了,我們可以用一個「社會福利函數」來取代這曲線。 進而我們就可以來研究,到底什麼狀況下,社會的效用可以到最大。 但問題又來了,這社會福利函數,該怎麼定義呢? 這跟哲學、倫理學中,「何為善」的探討一樣。 很多時候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一家看法不盡相同。 這邊因為有人提了效益主義,所以我們就簡單提一提, 由邊沁所提出,效益主義下的社會福利函數。 邊沁的社會福利函數如下: 社會福利函數,是由所有人的效用函數加總而成。 亦即 WF(x) = wf(x1) + wf(x2) + wf(x3) + ...... 其中 x 所代表的,是每個人的所得(或財富)。 這裡邊沁做了幾個假設: 1.所有人的效用函數皆相同,且只跟財富有關。 2.錢的邊際效應,會隨著財富的增加,而隨之遞減。 於是在這些假設和狀況下,社會福利如果要最大,那表示每個人財富要相等。 因此隱約也是在支持,社會主義下的累進稅率,或是共產主義下的平均財富。 也就是說,除了「真正有實施」共產主義的國家外,效義主義確實是不存在。 這點souldragon大講的沒有錯。 但是,這不表示這個社會或是財政學錯了, 因為效益主義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通常符合效益主義的,通常也「不效率」。 既然資源產出不是最大的,那麼何以保證,整個社會所得到的效用是最大? 我們是不是可以找出一個「分配」方式,效用比之前的分配小一點, 但是資源的產出「效率」,卻又比之前的分配「多很多」?答案是可能的。 而邊沁的社會福利函數只是眾多福利函數中的冰山一角。 亦有羅爾斯(Rawls)所提出的社會福利函數、杜賓(Tobin)的商品均等主義。 各家都在為了這個「產出(或曰效率)」和「分配(或曰公平)」而困擾。 所以,效率?公平?效率?公平? 到底要效率?還是要公平?這是個問題。 ※ 引述《souldragon (太極螺旋)》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K8LoaYK ] : 作者: souldragon (太極螺旋) 看板: Gossiping : 標題: [問卦] 為何現在世界的樣子不符合效益主義? 所以依據上面的論述,單純就效益主義,回達這命題。 1.效益主義的效率之差,差到讓社會無法進步。 故多數政府選擇不實現效益主義。 2.效益主義下的社會福利函數,在假設上也不太符合人情。 一般來講,每個人「對錢的效用函數」當然不會一樣。 像出家人不愛財,錢對他的效用自然就小; 而拜金女卻是沒錢活不下去,錢對他的效用當然極大。 這兩者的效用函數,自然不可一視同仁。 註:但是這邊souldragon大你不能假設每個人效用函數不同。 因為你假設每個人效用函數不同,就表示你贊同每個人財富應該不均等。 也就是說「5% 的人擁有 95% 的資源是合理的」。 : 時間: Tue Sep 23 19:42:22 2014 : 效益主義過去稱作「功利主義」,是透過計算最大多數人 : 的最大幸福來當作規範的倫理,作為最高善的定義。 : 現在世界的現況:最前面 5%的人掌握95%的資源 : 還美其名這 5%的人是能使資源達到效用最大者 : 真實情況是 5%的人佔有最大的爽度 而其它的95%毫無爽度可言 : 每個月都在生活中掙扎 只為了那2,3萬的薪水 且不進反退 : 社會不止未依道德來運作 事實上是連功利哲學都沒有? 然後我要補充一點,這點其實前面很多人提過,就是「理想vs現實」。 事實上我覺得用「自然現象vs人為現象」「自然科學vs應用科學」更為貼切。 經濟學家說「價格機制」會讓市場生產的效率最大, 這並不保證「價格機制」會自然發生。 你必須要先確保「完全競爭市場」的存在,價格機制才能產生作用。 市場機制,就是一個人為現象,而非自然產生的東西。 就好像我們說,周期表的某些元素只存在實驗室一般, 這些元素你一定要實驗室操作,才生的出來。 另外,「市場機制」通常只能確保「產出效率最大」,而不保證「社會效用最大」。 社會效用要最大,跟資源的分配有關,通常是靠「租稅與公共建設」,讓財富重分配。 因此你說「市場機制保證效益主義發生」,這其實有點風馬牛不相及。 第一、市場機制只保證產出最有效率,不保證社會效用最大。 哪裡提到必然會發生效益主義? 第二、就算市場機制能讓社會效用最大好了,效用最大就一定得是效益主義嗎? 所以其實我也跟 x 大一樣質疑,可以問一下這句話是來自哪裡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57.13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sk-why/M.1411753926.A.A15.html
Fa73: 09/27 04:44
souldragon: 經濟學的假設不是只有把餅作大而已 還有效用可遞移。 09/27 10:38
souldragon: 問題在於經濟學認為只要很多人從零變成一塊就是遞移。 09/27 10:42
souldragon: 遞移效率1% 即使作餅的效率達到100 一樣不符整體效益 09/27 10:44
souldragon: 一個女人嫁給富商他根本不給你錢 還不如嫁普通的愛人 09/27 10:45
停停停,哪本書哪句話有這麼說過?我從來沒看過哪本書這麼講好嗎? 你能提出很多名詞,那很好,表示你確實看過很多關於經濟學的書。 但你提出來的很多定義和假設,說真的,我真的沒有看過、甚至聽別人說過。 所以請麻煩您提一下,你在哪看到的,因為哲學、倫理學,有時也會討論這樣的議題。 ask-why板有時候比專板有趣的地方就在這: 大家來自各個領域,彼此互相交流,然後激起更大的火花。 (所以你也不要再酸xiaoa,我覺得他雖然不是本科生,但他有試著去思考這些議題。) (我覺得這比大家質疑某些假設,但又提不出個所以然來,要好的多。) 另外,再次回到原來的問題。 經濟學保證生產效率最大,並不表示它保證資源的配置最佳。 所以後來的公共經濟學、財政學才告訴你,我們可透過租稅讓每人財富配置達到更好。 舉例來說: 社會有100元,A拿99元,B拿1元,沒有一塊錢浪費,這是經濟; 社會有100元,A拿50元,B拿49元,有1塊錢沒人拿,這是不經濟。 經濟學就是在探討這樣的事。 而你從頭到尾在爭論的,都是資源配置的問題。 A拿99元,快樂200分,B拿1元,快樂0分,總分200分; 現在換成A拿50元,快樂150分,B也拿50,快樂也150分,總分300分。 這是公共經濟學、財政學在討論的事情。 你提的問題早有人已經解決了。 能憂國憂民當然很好,但這並不表示之前沒有經濟學家想過。 經濟學家早透過一些方式的補充,來完善這個體系。 (這大概是我最後一次回答你的問題了)
Cigol: 一點看法:嚴格來說,經濟學說的是「市場能達到 Pareto 效 09/27 11:27
Cigol: 率性」,而非「市場能讓總剩餘最大」。經原會說市場均衡時 09/27 11:27
Cigol: 總剩餘最大,但其實是建立在原賦給定的情況下。 09/27 11:28
感謝補充。嚴格講用柏拉圖效率來解釋當然沒錯。 但這樣免不了要解釋柏拉圖增進和社會福利第一定理。 請原諒小弟偷懶,省略了很多部分。
Cigol: 其次,「達到 Pareto 效率」=/= 「效率最大」 09/27 11:28
所以C大您要指的是:柏拉圖效率 = 生產效率、分配效率、和全面效率嗎? ※ 編輯: behemoth (1.34.157.134), 09/27/2014 16:47:58
Cigol: 我後來也發現『達到 Pareto 效率」=/= 「效率最大」』這句 09/27 17:22
Cigol: 話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在說啥XDD 所以就忘了這句吧... 09/27 17:22
xiaoa: 其實我沒感覺被酸到, 因為我本來就不懂經濟學. 但我很確定 09/27 19:17
xiaoa: 市場能夠自然產生的最佳結果, 只有弱肉強食 09/27 19:18
xiaoa: 所以, 要達到所有人都很幸福, 那是不可能的. 09/27 19:20
xiaoa: 但效益主義說的社會總幸福最大, 卻不是絕對不可能, 問題只 09/27 19:21
xiaoa: 是用什麼方式計算幸福以及幸福的加總 09/27 19:23
xiaoa: 所以顯然, soul講的東西...漏掉了很多假設 09/27 19:25
S8972616F: 原po把normative跟positive economics搞混了 09/27 22:36
S8972616F: Utilitarianism, Economics, and Legal Theory 09/27 22:37
S8972616F: 可以去jstor找這篇文來看 09/27 22:37
behemoth: 瞭解,感謝樓上 09/27 22:40
souldragon: 事實上是 一個人拿到超過他邊際效益的資源就是浪費。 09/27 23:14
souldragon: 財政學並沒有解決分配的問題 有解決怎麼還在5佔有95? 09/27 23:16
souldragon: 即使總產出最大 但10裡9被1個人拿走 一樣浪費總產出。 09/27 23:18
souldragon: 總產出不只剝削人 動植物也是 打生長激素 土地不休耕 09/27 23:20
Ebergies: 現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R XDD 09/27 23:24
xiaoa: 呃...我以為S897說的是soul耶....誰來給我解釋一下 @_@ 09/28 00:12
ghjkl1478: 這到底在幹麼?? 09/28 00:14
behemoth: To xiaoa:啊?是這樣的嗎?沒關係,他補充的比較專業XD 09/28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