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sk-wh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ouldragon (太極螺旋)》之銘言: : 經濟學理論認為,若市場是完備的和充分競爭的,市場交換的結果一定是帕累托最適。 : : 帕累托最適是指〔資源分配〕的一種理想狀態。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資源,若 : 從一種分配狀態到另一種狀態的變化中,在沒有使任何人境況變壞的前提下,使得至少 : 一個人變得更好,這就是帕累托改善。帕累托最適的狀態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 : 改善的狀態;換句話說,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況,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損。 : : → xiaoa: Pareto efficiency is a minimal notion of efficiency and 09/28 03:51 : → xiaoa: does not necessarily result in a socially desirable 09/28 03:52 : → xiaoa: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it makes no statement about 09/28 03:52 : → xiaoa: equality, or the overall well-being of a society. 09/28 03:52 一點看法 1. 經濟學說市場均衡的結果為 Pareto 效率性。如 souldragon 所言, Pareto 效率性的定義就是你沒辦法在不傷害某些人的情況下,讓其他人更好。 現在假設社會上有十個蘋果十個橘子,分給兩個人。 A 拿全部,B 什麼也沒有。這個分配是有 Pareto 效率性的, 因為如果你要給 B 蘋果或橘子,就一定要從 A 手上搶過來。 反之,B 拿全部,A 什麼也沒有,也是有 Pareto 效率的。 這說明了 具有 Pareto 效率性的分配並不是只有一種。 假設一開始 A、B 各有五個蘋果橘子,然後讓他們任意交易到高興為止, 則不管結果是什麼,一定也具有 Pareto 效率性。 (當然,這需要一些條件,譬如雙方資訊要對稱....,姑且先假設這些條件都成立。) 2. 市場均衡是否讓社會福利(或總效用)最大?這牽涉到什麼叫社會福利。 一般而言,要先定義社會福利函數,才有辦法討論能不能讓福利最大。 因為大、小是數字的概念,如果沒用數字或函數定義社會福利,無從比較大小。 個體經濟學最常討論的社會福利有兩種: 1.效益主義式的:社會福利=所有人的效用加總起來。 2. Rawls 式的:社會福利=效用最低者的效用。 同樣假設現在 A、B 一開始各有五個蘋果橘子, A 超級愛吃,所以每個蘋果跟橘子的效用都等於3, B 沒那麼愛吃,每個蘋果跟橘子的效用等於1。 現在讓他們任意交易到高興為止。則市場均衡的結果是: 蘋果橘子的交換率為 1:1,均衡時兩人各自擁有十個水果, 不管是蘋果還是橘子,每個人手上加起來十顆就可以。 但如果要讓效益主義式的社會福利極大,就要把所有蘋果跟橘子都給 A。 所以市場均衡無法讓效益主義式的社會福利極大。 如果是要讓 Rawls 的社會福利極大,則要分給 A 五個水果,B 十五個水果。 同樣的,市場均衡無法讓 Rawls 的社會福利極大。 這就是 xiaoa 說的,市場結果是有 Pareto 效率的,但不一定是這個社會所希望的結果。 3.市場均衡是不是讓社會福利極大?這答案很容易受到不同假設的影響, 譬如假設 A 跟 B 都一樣愛吃,每個水果效用都是3, 則此時市場均衡的結果能同時讓效益主義式與 Rawls 的社會福利極大。 簡而言之,當我說 「A、B 各有五個蘋果橘子,交易的結果一定有 Pareto 效率性」, 我不需要知道誰愛吃蘋果誰愛吃橘子,這結果都一定成立。 但是討論社會福利時,就一定要把什麼是社會福利、個人效用這些都定義清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7.87.145.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sk-why/M.1411854323.A.AD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