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ketballTW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職籃發展有一個大問題 NBA磁吸效應太強大 籃球在各國都不是首要運動 籃球觀戰門檻低 NBA對海外市場積極 不論哪國職籃發展先天就不利 全世界除了NBA 職籃發展都沒有很好 NBA以下 第二名是菲律賓 籃球是國球 成立早 傾全國之力發展 平均觀眾數也就七千多 中職已經算是棒球聯盟裡 發展不太理想的了 歐洲聯賽平均人數五千多 跟中職差不多 CBA四千多 比中職還少 MLB 3A票房就有六千多人 NBA磁吸效應擺在那 很辛苦 出一張嘴叫別人出錢 總是很容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171.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506311706.A.B5D.html ※ 編輯: ducah (1.161.171.137), 09/25/2017 13:35:04
c0010iacuk0i: 乾脆廢掉中華職棒 反正棒球在國際賽也沒好成績 09/25 15:02
在國際賽沒好成績對票房是傷害 不過能輸出球員到一級聯盟 是一大加分 籃球何時能輸出球員到一級聯盟 利用這點來拉人氣?
dandandanbao: 棒球有什麼好看的 廢中職救籃球+1 09/25 15:05
棒球有什麼好看? 很有趣的問題 棒球世界職業商業規模第二大 僅次足球 中國棒球幾乎沒人看 為何始終有人肯投資去搞? 成功的範例多 觀戰門檻高 MLB磁吸效應低 大陸投資人看上的是這幾點 現實來說 廢了中職 NBA的障礙還是在 職籃搞起來的機率一樣低 一樣救不了
starchiang: 你的第一句話就有問題,菲律賓的國球就是籃球 09/25 15:16
全世界也只有菲菲 要改那句話也行 意義不大就是
starchiang: NBA全球化不等於在地化 09/25 15:19
NBA全球化讓各國在地化變得很沒吸引力
starchiang: 在地化是NBA永遠無法取代的 09/25 15:19
很可惜 現實並不是你說得這樣
starchiang: 所以你看NBA也會動不動把熱身賽搬到亞洲來打 09/25 15:20
starchiang: 因為搬來亞洲打,就有最直接的影響力,但你能搬幾次? 09/25 15:21
當電視開起來 就去看NBA 不看在地聯盟 進場的吸引力?
starchiang: 很可惜,你只從NBA看世界,但世界不是你說的那樣 09/25 15:21
starchiang: 各國聯賽有他在地化的價值,這是NBA永遠無法取代的 09/25 15:22
有人說沒價值? 這誤會大了吧 一搬說的是很難搞得起來 做不大 提供本土球員工作機會是另一回事
starchiang: 球員有能力的,可以往NBA跑,球迷可以看NBA 09/25 15:23
能輸出球員到一級聯盟 對在地聯盟是加分不是扣分 中職證明過了
starchiang: 但在地化的經營,才是球迷會去看本土聯賽的主因 09/25 15:23
重點是NBA的影響 做不大 頂多就是個不上不下的樣子 各國皆然
starchiang: 所以本土聯賽能否成功,關鍵不是NBA影響力,而是經營 09/25 15:24
完全不認同 菲菲場均7000多人 是用了多少力氣 請問哪個聯盟按你的邏輯成功了? 憑經營要克服NBA磁吸 不能說不可能 只是其難度 目前幾乎無人達成 菲菲勉強算一個 那可是倾全國之力的成果 歐洲輸出一堆球員 中國有姚明 也吸納不少NBA邊緣人 憑藉這些 國內聯盟還是兩兩六六 台灣搞職籃的優勢? 要老闆掏錢出來的誘因?
simon814141: 棒球的商業規模 全球化影響最大的不也是MLB嗎@@? 09/25 15:34
主要幾個因素 一是棒球觀戰門檻高 一隊沒認識超過八九個 看球樂趣低 中職兩兩六六 收視率還是輕鬆贏過MLB 二是相對NBA MLB對海外市場並不積極 推廣難度也高 看棒球的國家少 在地聯盟受MLB的影響並不大 另外就是我個人覺得畫面的呈現差很多 籃球容易呈現等級的差距 NBA看習慣 亞洲聯賽力量的呈現 畫面上差很多 棒球不要失誤滿天飛 日韓台都還看得下去 ※ 編輯: ducah (1.161.171.137), 09/25/2017 15:39:59
simon814141: 日職韓職還是做出自己的本土聯賽(?) 09/25 15:35
做出來是沒問題的 也應該做 但是要做大就很難 日韓就看過的資料 票房也不佳
simon814141: 另外想請教棒球全球商業規模是世界第二 這參考資料 09/25 15:38
chinghsu: 很矛盾,你說輸出mlb是加分,但這樣不也加強mlb的吸引力 09/25 15:38
chinghsu: ? 09/25 15:38
這聽起來很詭吊 但中職在老王時期 票房跟著上升 很有趣的現象 另外的好處是 大咖海龜也能衝一波票房
simon814141: 的出處是哪呢? 單純想知道 09/25 15:39
找找中國棒運推廣的分析文章都會提到 其實這不難理解 棒球場次多 球場大 滿場可以四五萬人 全世界平均票房破萬的球隊有50隻 扣除足球 沒別的球類能比了
simon814141: 感謝回覆 09/25 15:41
※ 編輯: ducah (1.161.171.137), 09/25/2017 16:07:18
Kevin0608: 原來廢中職可以救籃球 長知識 09/25 16:19
Kevin0608: 沒職棒誰讓小孩打球 以為每個人都能上大聯盟啊 09/25 16:21
Kevin0608: 國際賽對職業票房影響很大才是不正常的 09/25 16:23
a60525025: Lamigo:國際賽票房? 09/25 16:33
acerttt: 棒球去現場有事做(可以跟者唱唱跳跳),籃球除了中場能玩 09/25 16:41
acerttt: 活動,其他時候能幹嘛?? 前幾篇的超級八的主辦人的新聞那 09/25 16:42
acerttt: 篇也有說,超級八的現場人數不多,但是轉播權賣了很多。 09/25 16:42
acerttt: 所以NBA要吸引球迷比起MLB更容易,再加上美式加油很free 09/25 16:44
acerttt: 比起亞洲人喜歡唱唱跳跳,這方面更沒吸引力(MLB吸引力主 09/25 16:45
acerttt: 要的是球技更強) 09/25 16:45
acerttt: 而且籃球比賽的場館不適合超過1萬人,而足球棒球球場相較 09/25 16:47
acerttt: 起來更適合多人。 09/25 16:48
acerttt: 所以之前在討論盈駿儀翔去CBA會怎麼影響SBL票房時,個人 09/25 16:53
acerttt: 真的覺得好笑,對手根本不是CBA,台籃沒人氣最主要原因是 09/25 16:54
acerttt: 因為NBA太有人氣,就算加強投資請很貴的洋將想說可以跟 09/25 16:54
acerttt: CBA 日本韓國職籃拉近差距,但是還不都是NBA的棄將。 09/25 16:56
shifa: 不要拿「廢OO救XX」的言論出來說…棒球有棒球的問題,但籃 09/25 17:35
shifa: 球也有籃球的困境。「觀賞運動」的風氣沒有起來才是主因。 09/25 17:35
shifa: 而且台灣客群如果這麼壁壘分明對整體職業運動發展都是不利 09/25 17:35
shifa: 因素。看完棒球看籃球不是很好嗎? 09/25 17:35
twsoriano: 幹嘛怪NBA 老老實實交給像Nike這樣有實力的團隊辦 09/25 17:51
twsoriano: 只要有HBL的熱度 我是覺得賺錢不難啦 09/25 17:52
shian928: 中職在王建民全盛時期票房是下探 不是很多人都知道嗎? 09/25 18:28
shian928: 全盛期為05年-08上半年(跑壘受傷) 09/25 18:30
shian928: 但那時中職也還有另一個因素在扣分 09/25 18:31
starchiang: 原po還是沒搞懂本土聯賽的優勢,是在地化、是local 09/25 19:26
starchiang: 這是NBA永遠不能取代的地方 09/25 19:27
starchiang: NBA不可能在上海組建球隊,他們只能每年派球星近距離 09/25 19:28
starchiang: 經營上海、以至於中國在地球迷 09/25 19:28
starchiang: 在地化的球隊,球迷才有機會近距離接觸 09/25 19:30
starchiang: 更進一步發展就是主場制、地方球隊 09/25 19:31
starchiang: 全世界的聯賽都盡量走主場制、經營在地球迷 09/25 19:32
starchiang: 上座平均人數重要,但拿不同國家聯賽平均人數互比? 09/25 19:33
starchiang: 請問你得出哪國的結論? 各國的條件、變因都有差異 09/25 19:34
starchiang: 中國CBA平均人數比中職少,那能得出什麼結論? 09/25 19:35
starchiang: CBA有他們自己的問題,以前甚至管辦合一,唉聲四起 09/25 19:36
starchiang: 中超去年脫離足管中心,類似自立門戶,他們一直想突破 09/25 19:38
starchiang: 突破就是要走向正確的經營 09/25 19:39
sue5566: 推樓上 要怎麼發展才是問題 不是說沒救了 我們不發展 大 09/25 19:52
sue5566: 家看NBA就好 09/25 19:52
Aotearoa: 這篇是在說啥小 09/25 20:25
Aotearoa: 今天不是說要發展到超過NBA,只是單純從陷入困境的現狀 09/25 20:26
Aotearoa: 往前邁進而已,很難懂? 09/25 20:26
shinshong: 既然有西甲可以看,日本就乾脆廢掉J聯盟的意思? 09/25 20:33
shian928: 補充: 所以您回chinghsu的部份就不成立了 09/25 20:33
shinshong: 啥小廢文 09/25 20:33
serv828: 所以全世界只要看NBA?那還看HBL幹嘛?HBL為什麼那麼多人 09/25 20:44
serv828: 看?為什麼世大運那麼多人看?先搞清楚原因吧… 09/25 20:44
StarTouching: 免費進場的東西先不要跟職業一起討論好嗎? 09/25 20:51
grant3324: 應該是說短期賽事跟長期賽事比較不適合放在一起比較。 09/25 20:54
DevilMayCry4: 世大運的幾隻球隊打起來比SBL好看啊 09/25 20:59
DevilMayCry4: 看了美國 阿根廷 立陶宛 塞爾維亞 拉脫維亞,美國 09/25 21:02
DevilMayCry4: 就算了其他哪隊不是戰術導傳都很有水準,球員身材 09/25 21:02
DevilMayCry4: 體能輕鬆灌籃也一堆,SBL呢? 09/25 21:02
keat: 照這邏輯,全世界也不用踢足球了,都被歐洲聯賽們吸走了 09/25 21:35
super6602: 痾...你拿進場人數=聯盟發展 甚至是不同運動種類 根本 09/25 21:41
hitots: 中職輸出mlb只有倪福德,主要是台灣輸出到mlb,不是中職。 09/25 22:18
takuminauki: 第二菲律賓? 把歐洲放在那... 09/25 22:41
takuminauki: 不過我同意NBA太強 NBA在台灣早已生根 09/25 22:41
takuminauki: 談到籃球 ptt都會說看NBA就好啦看啥SBL 09/25 22:42
super6602: 在地化 認同感很重要 中職的低級失誤多 但還是邊看邊罵 09/25 22:55
takuminauki: 在地化就是靠屬地 屬地就是花錢 09/25 23:04
takuminauki: 就沒錢嘛 玩職籃花錢 玩屬地花錢 台灣就是沒錢 09/25 23:05
starchiang: NBA全球化是很有影響力,但NBA也曾考慮到歐洲組建球隊 09/25 23:35
starchiang: 當初史騰好像考慮在倫敦建新球隊,但後來不了了之 09/25 23:36
starchiang: 既然已經有強而有力的影響力,幹嘛還要考慮組歐洲球隊 09/25 23:37
starchiang: 因為有些東西,縱使NBA全球化,也永遠取代不了的 09/25 23:38
lovebulls: 商業規模棒球跟NFL誰第二感覺還有得爭 09/25 23:50
lovebulls: 全歐洲籃球聯盟可能沒有一個日本職棒賺 09/25 23:50
lovebulls: 可是日本職棒+MLB賺得還是沒NFL多 09/25 23:51
takuminauki: 去歐洲說說而已吧 現在轉播金又拉高了 09/26 00:51
takuminauki: 史坦又下來 就沒再說啦 本來就異想天開 09/26 00:52
takuminauki: 自己西雅圖都沒有球隊 還校想到倫敦... 09/26 00:52
mm978: 在台灣打籃球都撿角,有啥好救的 09/26 01:07
mm978: 只能去美國打社區大學,可悲 09/26 01:08
andymust: 亞洲選手在足球和棒球都有可以輸出到歐冠和美職的人才 09/26 07:20
andymust: 籃球的亞洲人有幾個? 09/26 07:20
kaga1991: 光拿棒球跟籃球的觀戰人數比就不用討論了 場地差那麼多 09/26 08:27
kaga1991: 不同領域是在比什麼發展性 09/26 08:27
thesmartest: 另外一個是很多人說啊棒球還不是成績不好,是啦最近 09/26 08:28
thesmartest: 幾年真的看得滿心寒的,但至少成棒等級的大賽還是打 09/26 08:28
thesmartest: 得進世界級別的賽事,男籃還是走在亞洲等級 09/26 08:28
suzhou: 棒球商業第二大????? 09/26 13:47
elve7878: 不愧是中國式邏輯 哪邊發展好就從那邊偷資源 09/27 08:33
cpks: 所以CBA和歐洲籃球花這麼多錢請球員都是在虧本做生意? 09/27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