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ketballTW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uzhou (☂☁☁☁☂)》之銘言: : 剛剛看到這篇新聞 : http://news.tsna.com.tw/tw/news/show.php?publish=3&num=15630 : 今天夢想家在彰化主場開幕戰,票房5200多人的樣子 : 雖說可能彰化當地人士有動員有關 : 但剛從板體搬到新蓋好的和平籃球館的SBL : 一票還能看好幾場,結果看轉播畫面,卻人潮三三兩兩 : 大台北人口比彰化多很多啊,為什麼SBL在大台北明明還有做主場週,卻票房不見起色? : 接下來SBL也會有其他縣市的主場週 : 不知是否有機會把票房做起來? : 畢竟若論球員組成,夢想家應該沒SBL來的強大吧?但為什麼當地觀眾會買單? : 想討論夢想家的行銷跟SBL的行銷.... 因為凡事以新鮮為貴,第一年職棒冬季聯盟在台中開打 開幕戰台灣vs日本就吸引兩千多人,但後來持續遞減 到最後冠軍戰依然是台灣vs日本,卻只有1088人入場 今天是夢想家史上第一場開幕戰,當然要大力宣傳 但看比賽轉播,說有5200人很令人懷疑,票可能是真的賣了或送出去到5200人 但應該是沒這麼多人,看觀眾席都坐得稀稀疏疏的 好的聯賽需要長期累積觀察,SBL季後賽只要組合對味,依然可以開出長紅 但也不過就那幾場 SBL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交通,而是人氣的流失,球星的出走 行銷什麼的都只是其次 雖然很多人覺得HBL有NIKE行銷,感覺人氣跟進場觀眾壓倒SBL 但別忘了那是短期比賽,且大多進場的是學生,很多還是比賽學校動員的 高中籃球看的是青春,未必是球技 在美國NCAA熱度跟關注度也是凌駕於NBA之上,同理可證 SBL缺乏球星,也缺乏話題,劉錚周儀翔好不容易打出成果,就紛紛西進挑戰更高殿堂 張宗憲若不是受傷,今天應該也不會在SBL出現 雖然台灣本土頂尖棒球成員,很可能年輕時就紛紛旅外出國 但依然有不少優秀的選手,選擇留在國內,加上旅外的球員回歸 而台灣,雖然也有一些從CBA回來的選手,然而真正球星級的回歸很少 因為他們身手還在,當打之年當然在對岸打球 璞園四連霸時也不見SBL起色,只能說受到先天因素影響,加上經費關係 能繼續運作維持下去就算不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93.1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513441746.A.DF3.html
abc5588646: 沒球星真的差很多 12/17 00:33
qweewqq: 有些人進場就只是要看球星,精彩與否倒是其次 12/17 00:34
qweewqq: 職棒也是這樣 12/17 00:34
NCTUbigGG: 林志傑如果最後一年回來打 他的球隊比賽應該會場場爆滿 12/17 00:43
aa29824306: 說實在還要靠志傑 田壘 之類 真的也是炒短線 12/17 00:56
aa29824306: 也許真的能讓球場爆滿 退休後 新的ㄧ年 12/17 00:57
qweewqq: 新的球星如陳盈駿劉錚假如仍在SBL,一樣有號召力 12/17 00:57
aa29824306: SBL依然是這個樣子。 12/17 00:57
aa29824306: 為什麼球星留不住 跟薪水有關 講到薪水就跟職業化有 12/17 00:58
aa29824306: 關 12/17 00:58
aa29824306: SBL不是沒能力培養球星 只是培養出來就往CBA 12/17 00:59
aa29824306: 劉錚 跟周儀翔就是近年的最佳寫照 12/17 01:00
aa29824306: SBL 不職業化 永遠就是現在這樣 12/17 01:00
aa29824306: 薪水就是差這麼多 在怎樣也都選CBA是正確的選擇 12/17 01:02
nelley: 到底是行銷造就了球星呢,還是球星成就了行銷。。。。。 12/17 01:29
nelley: 嗯 12/17 01:29
annynovel: 夢想家要是每場都打這樣的內容,球迷有辦法增加嗎 12/17 01:41
bytingyu: 樓上講的太殘忍了!但真的很中肯~ 12/17 02:03
qoocod0923: 明天再度gg 12/17 02:12
hunight: 只要你身邊是CBA 有沒有職業化都是這樣 12/17 02:41
idc80035: 我是覺得球星不只在球季 行消包裝是能塑造的 像第一年 12/17 08:11
idc80035: 書緯就被塑造的不錯 前提是要給那人足夠的上場時間和數 12/17 08:11
idc80035: 據 12/17 08:11
f126654: 職業化也比不贏CBA 市場大小差距天差地遠 然後我們球員 12/17 09:23
f126654: 又被當本土球員 要加入CBA難度當然就低很多... 12/17 09:24
farooq: 市場不用跟中國比,想辦法將觀眾數與薪資水準拉到中華職 12/17 09:39
farooq: 棒一樣水準就好,場均6000薪資水準一線球員50萬以上,這 12/17 09:39
farooq: 樣要留住球員絕對有。 12/17 09:39
f126654: 棒球進場人數跟籃球本來就不同等級 球場大小都差一倍以上 12/17 09:52
f126654: 就像NBA也不會跟MLB比進場人數... 12/17 09:53
suzhou: 其實以目前籃球場館 能到場均3000就很多了 12/17 10:15
stocktonty: 球星不就是打出成績+行銷才有的產物 12/17 12:20
stocktonty: 所以當初一開始全本土也是為了要這樣啊 12/17 12:21
stocktonty: 開始找洋將之後 本土的數據一定相對就降低+弱掉 12/17 12:21
stocktonty: 現在就要想別的方式去行銷 不是一再拿球星當理由 12/17 12:22
stocktonty: 日本職籃有每隊都球星或是出走中國嗎 人家就搞得起來 12/17 12:23
stocktonty: 既然要賣票 就要想辦法吸引客人 不是一直找理由搪塞 12/17 12:23
vi6: 這是倒果為因吧,明星是需要行銷去塑造出來的 12/17 20:25
Arodz: 推推 球星很重要 你覺得他不準不神 會想花錢進場嗎? 12/29 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