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ketballTW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那,只能說得看台灣的教練們,願不願意改變了... 講到這個就讓我想到陳信安,當他還是現役的時候, 每當他去美國後,回來裕隆比賽時,都會讓人懷疑陳信安到底會不會打球... 當然一方面是裕隆不讓他打,另一方面是他自己說他「想太多」, 想著要把國外學到的東西帶回來,想著跟大家打團隊籃球,然後就打成四不像, 總是要到他放開來打,才會讓人感覺到原來他會打球阿... 這意思是說,就算球員學了東西回來台灣打球, 台灣的教練有沒有那個能力跟意願「用/教」球員? 這怪籃協也沒用,該辦的訓練營、教練營也沒少辦, 某位HBL的名教練基本上算是年年參加了,但看看上一篇的推文, 那些推文指的是哪位HBL教練,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的~ 總之,現階段能做的事,首先就是先正視自己的現狀, 別總是在那幻想國際賽還能打個八、九名,結果現實卻是在打十三、十四名的。 正視自己現在就是那個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的, 才會知道現在到底是要改進,還是就擺著給他爛。 其次就是既然有了職籃,不管是一個、兩個、三個, 從球團到球迷都應該要有對於「職業運動」的認知, 但現在卻是有一群人對於「職籃」的認知就是「行銷讓我看個爽,管你國際賽去死」, 而且這群人聲量還不小。 這對球員不會有任何幫助,這種認知就該盡快消滅, 千萬不要過幾年就重現髮膠聯盟的盛況。 三者就是清楚思考自己的定位, 該投資的就投資, 想做公益就去做公益,想當國內王就去當國內王,想拼國際名聲就去拼國際名聲。 不管是球員或教練都需要換腦袋,尤其是教練們需要智慧去教、去引導球員。 一直放著陳信安在場上「想太多」,那就是裕隆教練團的錯。 球團跟球員願意投資讓技術成長,也要教練們願意用、知道怎麼用。 但目前看起來,好像也沒幾個教練能作到這樣。 球員們也不用在那「因為心態改變了」, 職籃又不是鐵飯碗,先想清楚自己想拼個啥定位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9.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58075778.A.F49.html
virnux : 這兩年環境突然變這麼快 球員哪可能這麼快就想清楚 07/18 00:44
virnux : 上面的人搞不好都還沒搞清楚狀況欸 07/18 00:44
AGriezmann7 : 推 喊不管國際賽成績算是掩耳盜鈴,“啊反正他們出 07/18 00:54
AGriezmann7 : 去跟人家比都差人家一大截啦自high而已幹嘛花錢看 07/18 00:54
AGriezmann7 : ”類似這種想法遲早阻礙職籃發展 07/18 00:54
flyclud : 同意您說的,我參加過教練講習,剛好遇到廖哲億帶 07/18 01:01
flyclud : 普門來演示,當時還有芷英呢!收穫很大。但一次講 07/18 01:01
flyclud : 習能改變多少對吧,基層教練素質不一,資源又短缺, 07/18 01:01
flyclud : 手握資源的教練搞不好才是最守舊的那個。籃球跟棒球 07/18 01:01
flyclud : 在基層上還是有差啦,職棒選手真的會下到國小去帶球 07/18 01:01
flyclud : ,就我所知紀俊麟就在南投的某國小教球,棒球是真 07/18 01:01
flyclud : 正從基層扎根的。也希望台籃未來也能如棒球這樣扎 07/18 01:01
flyclud : 根,因為越基層越難教,但可塑性也越高籃球到高中 07/18 01:01
flyclud : 基本上就定型了,台灣能成功轉型的例子太少了。 07/18 01:01
smallweek : 棒球員可能因為都在室外比賽練習皮膚比較黑、比較 07/18 01:06
smallweek : 老化,所以退休後大部份都還是從事棒球相關,籃球 07/18 01:06
smallweek : 員就一堆跑去演藝圈和那些藝人混在一起賺錢 07/18 01:06
smallweek : 去基層和在演藝圈賺的錢差太多又辛苦 07/18 01:11
YaYaYaonline: 轉型成功目前就想到桂羽跟國豪、愷諺 07/18 01:28
camby909 : 國內賽打得好,國際賽不重要就是隔壁棒球先帶起來 07/18 01:30
camby909 : 的風氣,自然有一派兩邊都看得人,覺得這才是對的 07/18 01:30
apple070212 : 籃球基層待遇好像蠻慘的 棒球不太清楚? 07/18 01:30
flyclud : 鮭魚可以算,但國豪愷諺一直都是打後衛,2號轉1號 07/18 01:31
flyclud : 絕對比45號轉3號輕鬆許多。 07/18 01:31
smallweek : 統一的張志強還要自己種稻來補貼,當然辛苦尤其是在 07/18 01:46
smallweek : 那種偏鄉地區 07/18 01:46
kaybear3001 : 討論這麼多篇 職業聯盟就沒理由為國際賽改變規則 07/18 02:36
kaybear3001 : 要這樣NBA怎麼不打FIBA規則 還有防守三秒根本讓後 07/18 02:37
kaybear3001 : 衛到國際賽適應不良 07/18 02:37
rainfarmer : 棒球沒有國際賽打不好 看國內的風氣,是看樂樂棒球 07/18 07:49
rainfarmer : 嗎,國際賽打不好,被罵到狗血淋頭好嗎,終身被酸 07/18 07:49
rainfarmer : 。看看屁屁蔣 太陽棠花多少年洗白自己,沒看過國內 07/18 07:49
rainfarmer : 籃球風氣這樣嚴苛 07/18 07:49
rainfarmer : 牡蠣過頭在棒球會被酸爆,國內籃球過太爽才長期在 07/18 07:50
rainfarmer : 世界60 07/18 07:50
kaga1991 : 風氣嚴苛就能變強嗎 亞洲都出不去了 07/18 07:54
seimo : 棒球很多都是弱勢家庭出來或者深知資源差距。不少 07/18 07:55
seimo : 球員進職棒好或者退役就回饋基層了。每年選秀完就 07/18 07:55
seimo : 一堆影片了。還有人最後被選上也不知道簽約金能拿 07/18 07:55
seimo : 多少就跟學弟保證送球送東西。 07/18 07:55
seimo : https://youtu.be/DJHJ-aIgfRw 07/18 07:55
kaga1991 : 運動差那麼多也在瞎比 07/18 07:56
seimo : 同意運動類別差很多沒辦法比。但是制度跟風氣是可 07/18 08:06
seimo : 以引以為鑑就是。不然前幾篇說跟日本比。也有人說 07/18 08:06
seimo : 日本緯度就比較高。比較好找到高的…台灣沒辦法之 07/18 08:06
seimo : 類..日本在2009附近還有本土210以上球員..現在都沒 07/18 08:06
seimo : 有那麼高了。真的日本是一個很好比較的對象。因為 07/18 08:06
seimo : 有經歷中華隊2000大換血時期日本隊跟現在差異真的 07/18 08:06
seimo : 大 07/18 08:06
frank901212 : 國際賽打出成績真的才是改善整體環境最重要的一環 07/18 10:55
frank901212 : ,甚至看看隔壁中職都可以因為一次經典賽讓原本沉 07/18 10:55
frank901212 : 寂的職棒再次熱絡起來 07/18 10:55
rainfarmer : 棒球怎出不去亞洲,真正永遠出不去亞洲是台籃啊, 07/18 23:27
rainfarmer : 看看今天這鳥樣。就是國內過太爽 07/18 23:27
rainfarmer : 棒球一堆人早上大聯盟了,台籃近十年連邊都沒 07/18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