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cyc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novarossi (whatever)》之銘言: : 小弟踏入單車領域才一年半而已, : 以前玩過機車, : 想說單車”應該”是比較單純吧? : 結果是話術滿天飛比機車還扯, 簡單說,汽機車吃汽油,催油門就會動。 大直路,敢催油門就會快。 自行車,吃體力。 體力好壞,決定了一大半。 而每天自己的狀況都不一樣,光和自己比較就比不完了。 和別人比,狀況就更多了。 人是最大的變數,在吃體力為主的自行車,變數比汽機車高太多。 : 對於有些論點真是一頭霧水, : 借這標題問一下其中一個疑惑。 : 以前G牌有一台TCR compsite3, : 當年是碳纖維裡最便宜的一台, : 只要有人在選車菜單裡出現這台, : 底下就會有人說什麼會斷、五通會軟、 : 買這台不如買鋁車。 : 但是去查這個車架的剛性根本就沒有比較軟, : 是因為比較便宜造成心理影響就覺得軟嗎? 自行車吃體力,所以零件輕量化,會給人負擔較小的感覺。 通常品牌的最高級產品,重量會比較輕,但往往剛性和五通都不會是最硬的。 事實上,同廠牌同車架設計,不同等級盲測,也不容易騎出來。 單純是虛榮心,加上對好車的憧憬,會覺得便宜車比較沒那麼好騎。 (其實不然) : 另外說會斷的是有實例? 摔斷的機會比較高。 公路車要騎壞很難,都是自己想要換車。 來騎OFF ROAD比較有機會騎斷車架。 : 時光飛逝到了今天已經是人人有碳車騎的時代, : 要是有人選鋁車就會有人說太薄、太重的人不行, : 我知道三抽鋁是真的很薄沒錯, : 但是經銷商都敢喊出耐重130、車架還終身保固, : 鋁車不耐操是真的有實例嗎?真的有人自然騎乘下壞掉嗎? : 還是因為比較便宜比較被看雖小? 在OFF ROAD的世界裡,剛好相反。 越野車愛好者,對於碳纖維製品反而有易斷易壞的印象。 鋁車不耐操,大概是20年前鋁車出現在賽場上的印象。 在自行車的管材管型,尚未有重大突破前。 鋁合金的基本物理特性,在金屬疲勞上,慘敗鋼材一大截。 鋁如果長時間受應力,疲勞累積久就會斷。 鋼材受力在降伏1/2以下,就是無限壽命。(不太可能壞) 一般人形容自行車,不太能分辨下面幾種講法。 尤其是這兩個名詞,強壯,耐用,在自行車上很容易被混淆。 通常講這車五通很強壯,五通很硬,表示剛性好。(但不表示耐用) 而講堅固耐用,不見得是硬,單純是壽命長。 鋼管車的耐用,可能會被誤會成強壯。 而因為鋁合金加工限制少,結構容易做強壯,被人誤以為會耐用。 但鋁合金的金屬疲勞比較嚴重。(20年前和鋼管車,鋁車沒得比) 這種反差,造就了鋁車有不耐操的感覺。 (鋼車幾乎不會壞) 而20多年前,鋁合金在自行車上的應用。 聽過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焊接和熱處理。 因為很多廠商還在用鋼管車的想法在做鋁合金車,還沒有轉過去。 (早年鋼管車沒在做熱處理的,而鋁管薄,焊接要控制溫度和時間,都不同於鋼管) 所以早年的鋁合金車,容易在焊接處出問題,導致車架的異聲。 或是因為熱處理不好,容易斷管。 這些都是鋁合金自行車,早年帶給大家的印象。 20多年前,鋼管車比較穩定。 相比之下,鋁合金的不可靠感比較重。 時至今日,越野車off road對於碳纖維製品的觀感, 也和20年前鋼管主流看鋁合金類似。 這20多年來,鋁合金的加工進步非常大, 早就把鋼管拋到腦後,當然也克服了當年的問題。 鋁合金常出現問題,原料融煉,熱處理,表面處理,焊接..... 現在大型自行車廠都可以做得很好,品質很穩定。 很多自行車品牌和代工廠,都可以從鋁原料取得後, 從熔煉開始,做一條龍的加工生產。 完全不能用20多年前,鋁合金自行車剛剛要切入市場的印象。 時代會進步,科技突飛猛進。 但人還是會被過往印象給限制住,很可惜。 以我個人來說,當年鋁合金變成各家大廠主流時,我十分懼怕鋁合金金屬疲勞一事。 堅守鋼管車,大概多守了約3~4年。 後來換鋁車,有種TMD好好騎,我怎麼這麼晚才換.....相見恨晚的感覺。 借古鑑今,大家一起進步。 (幹古騙P幣完) -- 事情懂得多 自然有方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225.2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510238425.A.F7B.html
bowbowthru : 那想請教一下鈦合金相對於鋁及鋼管車 11/09 23:10
bowbowthru : 優勢是取兩者所長而沒有兩者各自的缺點嗎? 11/09 23:11
鈦合金,沒有金屬疲勞(壽命)問題,但難加工,原料也貴。 性能上沒有比鋼鋁材,有特別的突出。 嚴格說起來,金屬車架已經有設計的瓶頸,主流都去做複合材料(碳纖維)。 鋼管和鈦合金車架在公路車市場上,大概就是一種浪漫吧~ (我個人是鋼管派的)
novarossi : 推 11/09 23:22
LeoWu : 想到光速前幾年推出的悲劇性碳車...後來還是浪子回 11/09 23:30
LeoWu : 頭了。 11/09 23:30
術業有專攻咩~
sharkq : 單車演進史在白馬大前還真的沒有秘密 11/10 00:07
前輩很多,以前學來的,多少貢獻一點。
ddar : 樓上偷偷酸我賣老……XD 11/10 00:29
Neuschwan : 進化史 XD 11/10 00:58
wellkom : 別忘了你在演進時,我也在觀察你。 (對著車子說) 11/10 01:10
ironfox : 學習了 感謝 11/10 03:32
bowbowthru : 感謝 11/10 06:23
map123 : 進化文推 11/10 06:27
singjin : 推白馬! 11/10 07:08
novarossi : 鋼管的世界 沒有秘密 11/10 08:54
lyc5566 : 白馬大大的意思是,現在的鋁車已經不輸鋼管車或鈦 11/10 10:40
lyc5566 : 車了嗎? 11/10 10:40
比較精確的說法是,鋁合金車子,因為加工容易,使用量大,獲得比較多廠商資源。 高階鋼管,鈦合金,市場太小,廠商不會投入過多資源,進步很有限。 反觀鋁合金車,資源多,廠商投入多。 上面有提到,有廠商是從鋁原料,從鋁錠開始做一條龍的加工。 這樣投入的資本和技術資源都很多,自然會有相對應的品質出來。 鈦合金與鋼管車,加工技術上比較困難。(較鋁合金) 投入一樣的資本,鋁合金比較好做,鈦與鋼管就變成小眾市場。 但回到金屬的基本特性,鋁合金還是有金屬疲勞的問題。 固然現在鋁合金加工技術好,鋁合金車要騎一輩子,理論上要打問號的。 我有見過幾十年的老鋼管車,但沒見過幾十年的鋁合金車,等時間來考驗。 以現在的技術,是不用擔心鋁合金車用個5年。 (越野OFF ROAD,場地車,土坡飛越車,就不敢保證,這種對車架摧殘很兇猛)
garnett21121: 也想請教白馬大,請問其實1.2級只差在重量,其實剛 11/10 11:03
garnett21121: 性不一定較佳是嗎? 11/10 11:03
通常是這樣,一級車比較輕,但剛性不見得最好。
Neuschwan : 鋁的製程現在不是問題 重機的跑車都用鋁車架很久了 11/10 11:15
Neuschwan : 但應該會有材料特性本質的差異 11/10 11:15
鋁合金在汽機車上的應用,是越來越多。 但考量到,自行車騎士需要負擔車子重量,越是輕量化的鋁合金車,越要有預防的心態。 鋁車,若自然正常使用,要斷要裂之前,都會有異音或徵兆。 (越野OFF ROAD,場地車,土坡飛越車,就不敢保證,這種對車架摧殘很兇猛)
lyc5566 : 也就是鋼管比較Q 鋁合金比較震的特性嗎 11/10 11:20
鋁車結構體,比較難做吸震效果。 所以鋁車要做很硬,技術上比做吸震容易。 鋼管Q,除了材料特性外。 通常車子比較重,車子的阻尼比較大,也會比較吸震。 (阻尼,吸收震動的裝置都可稱為阻尼)
Neuschwan : 坦白講 我不知道XD 鋼應該是比較硬 11/10 11:27
材料特性,不等同於車架結構體特性。 精確的講法是..... 鋼材有彈性,有好的破壞強度,好的壽命,不容易金屬疲勞。 但鋼管車,考量到車架重量,結構上通常不會做太硬太強壯。 一隻2kg的鋼管,超硬超強壯,有人要買嗎? (旅行車考量耐用,才會這樣不計重量,講求耐用度)
deepstriker : 我倒覺得是處理方式會影響成品的性質 11/10 11:30
deepstriker : 像是碳纖要做硬其實不難了 只是做得很硬很硬真的好? 11/10 11:31
Neuschwan : 我相信大廠在設計車架 應該已經是完整動態系統 11/10 11:33
Neuschwan : 勁度 阻尼 震動模式跟頻率 空力都考慮進去了 11/10 11:33
Neuschwan : 登山車可能比較沒有空力的問題 11/10 11:34
越野車,OFF ROAD,通常確實比較不考量車子的空力問題。 但某些高速比賽,選手會穿著緊身衣,降低風阻。 而大廠設計車架,有無考量整體動態系統呢?? 我坦白說,有些車廠有在做,但有些並沒有。 舉個例子來說,紅色閃電的Specialized,這幾年都有在試做車裝感應器。 去測量同個設計,但因為車架大小不同,而反映出來的騎乘感受。 Rider-First Engineer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zlhKAemSCM
大廠,到底多大的廠叫作大廠? 小牌子,也可能有很強的研發能量。 總之,樂見每個廠商繼續努力,發展有感的技術和科技。 (這年頭唬爛的話術太多了)
a26410702 : 推 11/10 14:28
Neuschwan : 的確 小牌子的確也會有研發能量 但我相信某類T1000 11/10 21:08
Neuschwan : 應該是不會有XD 11/10 21:08
其實有沒有T1000,不是重點。 目的是車子好騎,材料只是手段。 強調材料,很容易變成話術,被拆穿就OOXX了。
lyc5566 : 不知道超高貴客製化碳纖車廠 算大廠還小廠呢? 11/10 21:11
lyc5566 : sarto 之類 11/10 21:12
lyc5566 : 他們能拿到新鮮的材料嗎? 11/10 21:13
SARTO,PARLEE,都有客製化碳纖維車架。 看風評都還蠻不錯的,材料應該也有一定水準才是。
wellkom : 沒錯,車好騎才是重點這本來沒錯。但是為了要提高 11/10 21:41
wellkom : 單價,去強調材質,結果搞到跟有在買廣告養職業隊 11/10 21:41
wellkom : 還跑風動的廠牌比起來也沒便宜多少,就已經是個問 11/10 21:41
wellkom : 號了,更不用說還被拆穿 11/10 21:42
Neuschwan : 喔 白馬大 我的意思是這樣 因為現在是T1000換成M40J 11/10 21:47
Neuschwan : 原則上就是兩種機械性質不同的材料 如果我是RD 可能 11/10 21:48
Neuschwan : 覺得會被打臉吧 XD 11/10 21:48
Neuschwan : 就是做的相關分析都是假的一樣 11/10 21:48
現在的碳纖維車設計,基本上都是先用軟體跑模擬。 (碳纖維複材自行車架之有限元素應力分析) 然後弄出試做車,實際測試做修正..... 跑軟體模擬哪一種材料? 如果跑是用T1000下去跑,改成M40J,絕對是不一樣的結果。 若T1000改成T800,物理材料性質比較相近, T800可以用多一點去補足強度。(會變重) 但T1000換成M40J.....怎麼樣都不對勒。 個人猜想啦~ 說不定這種種高階材料,都用很少,所以換掉影響比重也很低.....XD 對碳纖維材料有興趣,可以參考這篇。 模數M,和強度T,兩種碳纖維的差異。 http://afall543.blogspot.tw/2010/06/3.html 其實不走自行車這一行,不用懂這些,很煩。 我也沒有很想懂,但看到有人唬爛成這樣,只好花一點時間查資料。
deepstriker : 我在我車上貼個1平方奈米的T1000 也是用T1000的車架 11/10 22:08
deepstriker : 還可以說什麼奈米T1000 多個奈米是不是比T1000厲害 11/10 22:09
Neuschwan : 所以他們打高階材料又賣高價....XDDD 11/10 22:10
Neuschwan : 其實高階材料可能只是幌子 真正是想賣高價 11/10 22:24
deepstriker : 高不高價是其次 只是要讓消費者知道有用好料 11/10 22:26
deepstriker : 用好料不買嗎? 今天又看到另一台車有用T1000 11/10 22:27
碳纖維車重視的是,設計和材料搭配。 T1000很好,但不是全部。更何況到底用了多少呢? 很多銷售話術,都是建立在消費者好像在規格上佔便宜。 用好的材料說給你聽,那.....其他材料勒? 車好騎是目標,買好車騎是大家的心願。 但不等同於買一台含T1000碳纖維的車。
Neuschwan : 就是這個意思 而且現在真的也沒T1000 真的也貴很多 11/10 22:51
Neuschwan : 當然這個貴的幅度 也是跟自家和其他國產二線比 11/10 22:52
Neuschwan : 跟知名品牌的價格當然是不能比 11/10 22:53
其實大廠普遍不太提自己用了什麼材料。 大多都是強調自己的研發還有設計,在性能上有什麼突破,賽場上有什麼戰績。 以前我和朋友聊天,用過一個比喻。 同樣用高級食材,阿基師和我,大家要選哪一個?? 阿基師可能用普通食材就可以讓人覺得好吃。 我哩? 給我龍蝦鮑魚,也是糟蹋食材。 我標榜這一餐有龍蝦鮑魚,不等同好吃,意義可能也不大。 目的和手段要清楚,比較不會花冤枉錢。 總之,用好材料不等同好車。 (材料也不能太爛就是了) ※ 編輯: ddar (61.228.225.246), 11/10/2017 23:16:31
Neuschwan : 哈哈 白馬大拿自己當比喻 一定要中肯推了XDD 11/10 23:30
novarossi : 我才一年半就第二台車了,前一台就是小廠碳車 11/10 23:36
novarossi : 追求無謂的CP值只會讓你在其他地方還回去 11/10 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