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cyc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閱前提要: "那些Bikepacking的日子"已改名成『BikepackingTaiwan 陪你玩台灣』,希望藉要 Bikepacking,幫人們找回單車生活的美好。 網誌好讀版:http://bikepackingtaiwan.com/bikepacking18 第一天 行經路程:22K 耗費總時:3 hours 野溪溫泉第二彈來啦~有鑑於上次小錦屏野溪溫泉的經驗,發現騎腳踏車去泡溫泉真的是 一個GOOD IDEAL! 這次預計要去的是"泰崗野溪溫泉",地點一樣是位於新竹尖石鄉。由於這次停車點附近沒 什麼平路可以騎,覺得Bikepacking的"Bike行程"太少,所以決定將汽車停在腳踏車的聖 地"宇老觀景台",然後一路下滑到秀巒泰崗泡溫泉,隔天再爬好漢坡上來。 前一晚最後Check一下行程,突然發現泰崗溫泉的肚溪口溪水有點大,還好朋友最近剛去 過,請教了他渡溪攻略,不過也因此弄到滿晚的才睡覺,而這次David也有要一起去做好 料給我吃XD,所以我們大概快中午才從台北出發,到宇老的時候已經快下午兩點了。 今天雖然陽光明媚平地還算溫暖,但宇老海拔有1450米,我們到的時候只有13度,沒有照 到太陽的地方加上風口真的滿涼的。點了炒飯與臭豆腐把午餐吃一吃後,趕緊打包下滑至 秀巒。 10公里的下坡,滑下去+拍照只不過需要30分鐘,很快地我們到了秀巒的控溪吊橋,過了 控溪吊橋以後就是下切溪床泰崗野溪溫泉的路。由於時間已經已經下午三點了,就沒有去 旁邊的"秀巒溫泉"朝聖,直接進入竹林區。 過橋以後沿著斜坡往上,首先會看到一戶鐵皮戶人家,此時要左轉轉入小路陡坡。拐彎後 的路其實滿陡的,路寬其實騎腳踏車也挺勉強,不過為了不要製造當地人家的麻煩,我跟 David決定推車推到不能推為止。 最後,我們把車停在一處路較寬的山壁上,卸下行李、背上行囊,繼續用雙腳開路探險。 因為之前就有上網做過功課,知道後面會開始進入大片的竹林,直到某個岔口後再下切溪 谷,從控溪吊橋開始到泰崗野溪溫泉約莫要走一個小時、渡一次溪。就這樣,我們在最後 還有陽光灑進來的午後時光,穿過竹林來到了溪床。 一下溪床看到溪水的湍急程度,似乎比前兩天朋友傳來的照片小了一點。走過由變質岩形 成的特殊造型岩壁,覺得非常有趣又新奇。 中間有幾處開始要踩入水中,水中的石頭尚有青苔些許濕滑,走路的時候還是要小心。約 莫過了10分鐘,我們走到了準備要橫跨的渡溪口,看到這水量與交錯的大石頭,心想還好 有先跟朋友請教渡溪攻略,不然自己摸索我想很難不把上半身弄濕。 終於,我們抵達了泰崗野溪溫泉,平日果不其然再度包場,廣大的露營腹地也讓我們紮營 的很隨意。由於渡溪時下半身都濕了,趕緊撿枯木起火。(雖有人說枯木已經被他們撿得 差不多了XD) 晚餐當然不用多說,David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比臉還要大的厚切牛排、義式番茄起司 螺旋麵、焗烤綜合蔬菜、野溪熱咖啡,出門在外就是要吃的澎湃,以慰勞我們這麼辛苦抵 達此地享受呵呵。 泰崗野溪溫泉屬碳酸氫鈉泉,由於友人前幾天的辛苦努力,溫泉的池子已被他們開發完畢 ,深度差不多人可以剛好躺著蓋過身體,水溫約40度夠熱,池子大小容納五個人應該不是 問題。 我跟David獨享溫泉、躺下來眼觀星空,這次看到了三顆流星,運氣還算不錯! 照片123 ------------------ 檢討分隔線------------------ 此次行程有幾大雷,由於穿插在文章中覺得有礙閱讀XD,故一次在這裡做檢討。 **忘記帶餐具... **忘記帶營柱........ **瓦斯煮到光............. 覺得扯扯的,這也讓我想到阿茅大大之前Bikepacking一陣子後也發生這種菜鳥大雷事件( 忘記帶餐具、安全帽),而我是把營柱掉在家裡的停車場。我比較幸運的是,這次有David 與我同行,不然我就要用外帳搭天幕跟用牙刷吃飯了Orz.... 照David的說法是:因為我已經把Bikepacking出遊習慣成自然了,收拾裝備已成反射動作 ,但因為我這次帶的帳篷不是自己的帳篷,突破了下意識的常規,加上可能友人同行比較 放鬆,所以瓦斯跟餐具也沒有考慮進去。 看來,以後出門還是要有個檢核表才行! ------------------ 檢討分隔線------------------ 第二天 這次跟David睡同一個帳篷,他起床後我繼續賴床到快九點,結果我起床時太陽依舊還沒 曬進溪谷,而沒有太陽曬的溪邊溫度真的很涼。 不過,我們還是先煮了早餐果腹,培根炒蛋沒有吐司、炒泡麵涮羊肉沒有青菜、溪畔咖啡 沒有加糖。 太陽大概在上午10:20終於曬近了我們所在的營地,溫馴的太陽開始發威,白天泡溫泉覺 得水溫好像變高了。而我們也架起來曬衣場,把昨晚的車衣車褲晾起來。(雖然沒過多久 它們就會又濕了哈哈) 三刷泰崗野溪溫泉以後,我們在接近中午的時間打包好行李準備打道回府。因為少了食材 ,我把原本用手提的車尾包裝進保冷袋,水壺與蝦龍蝦網綁在背包外面(因為上次小錦屏 野溪溫泉的經驗晚上有溪蝦可以抓,所以帶了道具來,結果加菜失敗XD),空出雙手渡溪 總是更安全點! 回到渡溪口,水流依舊跟昨日無仿,不過因為已經有昨日的經驗所以難度就更低了,技巧 就是:野溪溫泉這邊下水口有疊石,一路斜切到對岸的大石頭下水口。 回程時的水量最深大概快到腰,不過這已經是下完雨一個禮拜後的水量了,所以以後來的 朋友們最好要上網詢問一下當地狀況,看最近是不是有人去過可以分享目前溪水近況,以 免敗興而歸。 回到控溪吊橋時大約下午一點半,先去不怕小澡堂吃了在地美食"馬告香腸捲餅",接著就 要面對我們坐天下滑的好漢坡:10公里的上坡。昨天下滑只花了30分鐘,上去我估計要兩 個小時XD 剛開始就先來段陡坡,接著平緩的陡坡,經過田甫社區的大陡坡,再接九彎十八拐的陡坡 ,簡單來講就是一路陡到宇老哈哈。雖然騎得很累,不過右側的泰崗溪谷與山林間的壯麗 景色容易讓旅人忘記騎行的時間,邊騎車邊享受風景絕對是人生一大享受。 當然,我是沒問題啦~不過David在剛過田甫社區後的一處陡坡時不敵大魔王,陣亡抽筋了 XDDD 因為晚上David還有事,所以我只好拋下他ㄎㄎ,然後先行出發騎到汽車停車處在開車下 來接他。 過了田甫社區的風景因為高度攀升讓視野變得更好,還看到在市區不可能見到的載竹子的 卡車。當車子爬上陡坡的瞬間,我看到後方的竹子直接拖到地上XD,可見這裡的坡度果然 是陡度一流,難怪是許多公路車朝聖的經典路線。 我順利地在下午4:30以前就到了宇老,溫度依然不高只有13度。打包收拾好下山接David ,結束了2018年第一趟的Bikepacking行程。 歡迎關注BikepackingTaiwan 陪你玩台灣 https://www.facebook.com/BikepackingTaiw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209.13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519918789.A.17C.html
utyrisgod : 推! 03/01 23:52
fhill12 : 推!連蝦籠都帶上了XD 03/02 00:02
HardRealTime: 3顆流星! 03/02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