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k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unezSu (Munez)》之銘言: : 關於,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 : 本人開車比騎車多 : 但覺得取消禁行機車,低速合法鑽車 : 以及取消待轉跟機車道是真的能改善交通 : 且也較安全 : 但有個疑問 : 推行的白牌直接左轉應該就是禁止二段轉彎了吧 : 而不是能自行選擇要待轉還是不待轉 : 意思就是禁止左轉的路口所有車都不能轉 : 總不能我騎在忠孝東路上,有左轉燈我直接轉 : 想左轉敦化南路我就待轉這樣 我認為你陷入一個謬誤 自行選擇跟任意行駛是兩回事 我們要求不強制兩段式左轉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騎士不能根據自己所在的車道選擇 適合的左轉方式,你的要求我認為也是一種合理的方式,畢竟日本只允許 50cc 以下 機車禁行兩段式右轉,但基於兼容並蓄的精神,我們認為讓騎士自主,才是讓所有用 路人都能在道路上學習用路的最佳解 當然,前提是不管進行何種左轉方式一定要提前變換到適當的車道,如直接左轉是 切換到內側車道,兩段式左轉是從外側車道,當然,其中的風險都只有自己能承擔, 在路上騎車開車,一直以來都是如此,沒有誰比較特別 -- 改善交通 從根本下手 新考照制度 需要你我一起連署 請支持道路交通安全升級提案 https://traffic.keeping.wor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2.235.165.1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481735079.A.BE0.html
MunezSu: 所以就是待轉跟直接左轉一起這樣? 12/15 01:08
是並行的沒錯 ※ 編輯: bency (182.235.165.135), 12/15/2016 01:10:26
MunezSu: 不過要先預先到自己的線不是基本嗎?我是想說取消待轉區 12/15 01:10
MunezSu: 跟機車道路會寬滿多的,道路使用率也較大 12/15 01:10
我們的核心訴求是擁有選擇路線的權利 某些路段取消機車專用道的確會多出不少空間 有些待轉區取消對直行車流也是有幫助,不過這必須因地制宜,沒辦法一概而論 且屆時是否還有那麼多機車會進行兩段式左轉也是需要觀察的 ※ 編輯: bency (182.235.165.135), 12/15/2016 01:16:43
MunezSu: 向市民取消待轉我並開放禁行機車感覺就會差很多,想去哪 12/15 01:12
MunezSu: 裡自己要先計畫好,少了待轉車輛減速連環效應就變少,我 12/15 01:12
MunezSu: 以為是這樣的 12/15 01:12
tifiosi: 慢的人,跟腳踏車還是要有方法給他轉,不能取消 12/15 01:12
tifiosi: 但是直接左轉會有轉彎方式的主體性 12/15 01:13
tifiosi: 汽機車的節奏也會因此諧調起來 12/15 01:14
tifiosi: 計畫性路線同時也是考照升級提案教育裡的一環 12/15 01:14
tifiosi: 不思考的無謀駕駛是不好的 12/15 01:14
MunezSu: 這樣一個路口有待轉機車有內側等左鑽燈的不會很怪異嗎? 12/15 01:15
每個人需求本來就不一樣,為什麼會怪異? ※ 編輯: bency (182.235.165.135), 12/15/2016 01:17:30
tifiosi: 就算機車不待轉,電自電輔跟腳踏車還是會有要待轉的 12/15 01:17
tifiosi: 硬要把跟不上車流的車兜進內車道反而是危險 12/15 01:17
phage1807: 簡單來說就是"不強制"兩段式左轉,慢車依舊是兩段式左 12/15 01:22
MunezSu: 腳踏車這個右延伸很多議題,他到底算行人還是算車輛,目 12/15 01:22
MunezSu: 前自行車是人行道跟慢車道都能行走,但過馬路我認為腳踏 12/15 01:23
phage1807: 轉,快車就從內線轉,可以解決機車擠在一起車速卻有很 12/15 01:23
MunezSu: 車不該停在待轉區,速度加速差太多,停紅燈前面排了自行 12/15 01:23
MunezSu: 車,導致車輛無法加速,引響交通 12/15 01:23
事實上以你這樣的想法,腳踏車不管在哪都是阻礙交通 這話不能這樣說,起步的車潮本來就需要時間排解,腳踏車不見得比機車慢 起步時開車也不見得會比腳踏車快,這比較算在用路默契以及用路人的公德心 你速度慢的時候不讓,這就跟你使用什麼交通工具無關了
phage1807: 大的落差,以致危險性增大 12/15 01:23
※ 編輯: bency (182.235.165.135), 12/15/2016 01:28:11
tifiosi: 有些地方有跟斑馬線並設的腳踏車道,那就還好 12/15 01:25
tifiosi: 不過當機車回歸快車之後,希望是能把慢車道歸還給腳踏車 12/15 01:25
tifiosi: 這樣的原則.... 12/15 01:26
phage1807: M大,腳踏車是屬於慢車喔,交通安全處罰條例69條 12/15 01:26
tifiosi: 又,日本其實因為腳踏車跟行人混流發生了不少事故 12/15 01:26
tifiosi: 賠到快上億日圓的都有,連腳踏車都要保強制險 12/15 01:27
tifiosi: 腳踏車跟行人混流可能是下一個要解決的歷史共業.... 12/15 01:27
phage1807: 腳踏車的問題不太可能靠著腳踏車道解決,台灣的路已經 12/15 01:29
MunezSu: 腳踏車是屬於慢車沒錯,但各國都在吵這個,因為自行車道 12/15 01:29
MunezSu: 不普及,雖然他屬於慢車,但卻能合法騎在人行道還逆向。 12/15 01:29
phage1807: 經夠小條了,強制機車不能騎在慢車道只會導致烏龜擋在 12/15 01:30
tifiosi: 所以即便這裡也不該戰車種,還是守好基本的速度分流原則 12/15 01:30
tifiosi: 原則靠右,左側超車 12/15 01:31
tifiosi: 不然分再多道也沒用 12/15 01:31
phage1807: 路中間,應該是用路人在整體的素養上要再提高一點,腳 12/15 01:31
phage1807: 踏車騎士自己也該遵守交通規則,不過沒車牌難檢舉所以 12/15 01:32
phage1807: 不怕被抓 12/15 01:32
tifiosi: 慢車本身是幾乎無義務的存在....有法律上麻煩的地方 12/15 01:33
tifiosi: 腳踏車純人力的還好,電自電輔有電力的就麻煩 12/15 01:34
phage1807: Yes!就是車速分流 12/15 01:34
tifiosi: 電自開始推掛牌戴帽義務化之後 12/15 01:35
tifiosi: 可以不用腳踩的電輔就跑出來了... 12/15 01:35
phage1807: 說到底還是人民素養的問題......難解 12/15 01:37
MunezSu:轉錄至看板 car 12/15 01:38
Virex: 覺得很妙...會認為有待轉跟直接轉同時進行很怪,你不覺得一 12/15 09:00
Virex: 台Vespa GTS300在內車道,一台Nikita 200在待轉區就不怪嗎? 12/15 09:02
Virex: 更別提,多的是不用待轉的小路口,你難道覺得怪嗎? 12/15 09:02
a551926111: 光市民大道的沿路路口,有些要待轉有些不用,怎就不 12/15 09:07
a551926111: 會錯亂? 12/15 09:07
yuxiang: 本來就要並行,有觀念的就提前左轉靠左,沒觀念的回去二 12/15 11:28
yuxiang: 段左轉;會錯亂的還不都是因為沒觀念? 12/15 11:28
sing20020903: 保留待轉區才能有效的舒緩車流量吧?不然每台汽機車 12/15 13:35
sing20020903: 都擠到下個路口才轉左 應該塞爆了吧 12/15 13:35
DerLuna: 置中的機車左轉道 例如新竹介壽路那邊的可以考慮吧 12/15 14:34
smartred: 斯斯有兩種,難道左轉也要兩種嗎,統一直接轉就好 12/15 17:50
smartred: 你兩種都要就不叫平權了,變特權了 12/15 17:52
smartred: 而且車流交織問題還是沒解決啊,請好好思考 12/15 17:56
只要不要以車種強迫行駛某車道,就不會有「額外」的車流交織問題 我們提倡不強制兩段式左轉,為的是不要讓已經在內側車道的機車要往外切 要直接左轉的就提前切到內側,要兩段式左轉的就待在外側,車流怎麼會交織? 能夠選擇兩種左轉方式,我認為這不叫特權,高速公路上的車那才叫特權 不強制兩段式左轉要解決的是多餘的切換車道的問題,而不是剝奪意圖使用兩段式左轉 的用路人的權利
Virex: 我覺得待轉還是要留給慢車及綠牌機車,日本是這樣。 12/15 19:07
Virex: 統一內車道左轉,只要把禁行機車全部塗銷就OK。 12/15 19:08
日本人學車是在駕訓班,台灣人學車是在馬路上,整個馬路是一個龐大的教室 看起來很可怕,但事實上確實是如此 切換車道、直接左轉這兩個科目,一直以來都不是白牌機車主修,最近才有機會開始選修 我認為這可以設定為遠程目標,搭配我們提出的考照制度,除了對新人的訓練以外 還有包含老手的回訓制度,駕訓有了正向循環之後,社會會持續往這方向進步的 ※ 編輯: bency (182.235.165.135), 12/15/2016 23: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