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k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541035 向陳其邁反映「超貴機車貨物稅」光陽執行長:補貼不如真的降稅 由經濟部、勞動部與環保署合辦的「輔導機車行升級轉型說明會」,今(22)日來到高雄 與頭家們面對面,做為指導單位,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也親自南下,傾聽所有機車業者最 真實的心聲,而在地55年的光陽則由執行長柯俊斌代表出席,並向陳其邁再次反映機車貨 物稅問題,希望行政院協助讓過時的稅制合理化。 柯俊斌指出,機車貨物稅高達近2成,是由於其歷史背景所造成,3、40年前機車是有錢人 家的奢侈品,但現在早就是民眾的生活必需品;而且根據光陽統計,5萬元的機車約有3成 消費者會選擇分期購車,9萬元的機車更是高達9成分期,結果政府還要從中收取2成稅金 ,對民眾來說是沉重負擔,也讓車廠背上高車價元兇的黑鍋。 9月9日時,柯俊斌也在新北場次當面向行政院長蘇貞昌反映,當時蘇貞昌允諾會請相關單 位研究,並要求「政府減多少稅、車廠就降多少獲利」;不過今日柯俊斌表示,目前得知 財政部初步研擬要以「舊換新貨物稅減免4000元提高至5000元」的方式,來做為折衷方案 ,柯俊斌認為,與其用各種補貼方式,不如實際修改稅制,可考慮採逐步降低方式,讓消 費者真正有感。 陳其邁對此回應,目前國內機車數1,300多萬輛,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行政院會從 減輕民眾負擔的角度出發,不過因為牽涉到修法、以及其他貨品的相關考量,所以行政院 會做通盤的檢討,當然也會採納柯執行長的意見,做為執行時的參考。 心得: 機車貨物稅本來就不合理 這種過時的稅制本來就該改一改 補助也是對市場的競爭不公平 真要機車降價就要從機車貨物稅減免會比較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33.1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569243732.A.BCA.html
mizumutsuki: 降稅不等於降價,我寧願政府補貼我 09/23 21:10
mizumutsuki: 等久一點沒關係,起碼國家不會欠人錢,只是比較慢 09/23 21:11
michaelwu: 國家沒錢了就不給你啊 都2019還在國家不會欠人錢 09/23 21:13
mar5566: 進口的一起降 一起競爭... 09/23 21:16
hector958: 機車貨物稅的真相 https://bit.ly/2mbV7bN 09/23 21:19
Gunslinger: 推專業5樓 09/23 21:25
capirex: 敢不敢進口也降啊 09/23 21:36
yftzeng: O陽真的不怕弄臭自己 09/23 21:40
iwei0930: 降稅不等於降價,我寧願政府補貼給我 09/23 21:41
a1121210: 那車價也打八折賣可以嗎 09/23 21:42
zweibeee: 高達2成,沒跟你說是出廠價,都被誤導成建議售價的2成 09/23 21:43
zweibeee: 原來是這樣阿,那我寧願政府補貼 09/23 21:43
james0423: 民眾生活一部分且還要2成稅金,結果限制一堆!這裡不 09/23 21:44
james0423: 能騎、那裡不能轉! 09/23 21:44
misu2718: 推文小心,政府都配套讓不進步的車商漲價了,還有臉把 09/23 21:52
misu2718: 錯都怪在政府 09/23 21:52
id44kimo: 今天如果政府免收貨物稅 車廠敢降嗎 科科 09/23 22:06
id44kimo: 到時又在講人事成本 油價上漲之類 09/23 22:07
hector958: 應付應付降一下,之後要漲就沒政策工具限制它了 09/23 22:08
hector958: james0423顯然就是被業者誤導成功的案例,誤會大了 09/23 22:09
XUP001: 五樓您的門鈴跟電話一直響耶 不回應嗎? 09/23 22:27
menshuei: 那麼關於價格的部分呢? 09/23 22:27
Yaiba: 關於五樓的5萬 2.5萬是實際案例 還是隨口舉例? 09/23 22:36
a901999: 現在不是不能生產二行程機車了嗎? 09/23 22:46
jkokpcu: 你投韓國瑜應該能達成你的訴求 09/23 22:47
hiho: 自己成立一家直營批發商然後超低價5000賣給他不就繳更少? 09/23 23:07
dhtsai: 要降就降進口稅跟降進口車查驗流程 09/23 23:12
louis90795: 降稅也不會降價啦 草 09/23 23:18
turtleman: 真的是活該被狗肉打爆, 說謊不臉紅 09/23 23:42
pr9558: 降稅價格就會變低? 09/23 23:45
hector958: Yaiba,假設你一年進車X台,賣多少價差你才不會倒閉? 09/23 23:47
hector958: hiho,沒錯,大盤背後正是車商。但作太誇張會被抓到。 09/23 23:52
Yaiba: 看成本啊 成本不高當然不會倒 09/24 00:03
Yaiba: 但重點就是 這5萬 2.5萬 也就是一倍是實際值 09/24 00:04
Yaiba: 還是只是隨口舉例呢? 是以那一台車為例? 09/24 00:04
playthesong: 光陽真的... 09/24 00:04
Yaiba: 另外 就我知道 小盤幾乎沒在賺 都是賺維修的 09/24 00:05
Yaiba: 而真的有在賺的小盤 也不會有人跟他買 09/24 00:07
Yaiba: 套一句板上說的話 跟最便宜的買就好 09/24 00:07
Yaiba: 後面給白店維護和修理 又不會去那家修 09/24 00:07
hector958: Yaiba當作你是盤商去估,算%數*量如何養活全公司+利潤 09/24 00:09
Yaiba: 而且依你文章的邏輯 車商不可能想調降稅金 09/24 00:10
Yaiba: 我25000裡面稅金4000 然後我賣25000*2 09/24 00:10
Yaiba: 如果稅金被取消 21000我就是賣42000不是嗎 09/24 00:10
hector958: 這是一層一層的結構,每層都有%數要加 09/24 00:12
Yaiba: 不然你就把大盤中盤小盤各利潤比說出來 算看看? 09/24 00:12
hector958: 事實上貨物稅只是生產商繳,降補貨物稅爽到生產商而已 09/24 00:13
hector958: 我是算過,所以才有這樣的舉例,你也應該算看看 09/24 00:14
Yaiba: 我知道啊 但25000 50000這數字如果是隨意說的 09/24 00:14
Yaiba: 這不叫「真相」吧 也可能是35000 50000 09/24 00:14
Yaiba: 或15000 50000 數字如果並非真實 又何來真相? 09/24 00:14
Yaiba: 不然你就把你算出來的貼出來 看看合不合理?! 09/24 00:15
hector958: 你覺得盤商加價20%出售給下階盤商合理嗎?進50元賣60元 09/24 00:17
Yaiba: 只要下游或消費者可以接受 就算加300%都可以 09/24 00:18
Yaiba: 如果下游或消費者不能接受 5%都不行 09/24 00:18
Yaiba: 如果利潤過大 就會有競爭者進入 也就是經濟學的 09/24 00:20
Yaiba: 超額利潤 除非有限定資格 但這個應該沒有? 09/24 00:20
Yaiba: 利潤跟風險是成正比 所以他會因為進了 09/24 00:21
Yaiba: 有賣不掉的問題嗎? 會要囤貨嗎 09/24 00:21
Yaiba: 就我所知道有一年進幾台送一台的情況 09/24 00:21
hector958: 所以你要看%數是否被掌控。還是問你,進50賣60合理嗎? 09/24 00:22
hector958: 賣不掉的風險當然要加在%內 09/24 00:23
Yaiba: 另外 營業稅這部分文章錯了 除了25000那邊 09/24 00:25
Yaiba: 可以退稅比較沒影響 從25000到50000這一段 09/24 00:25
Yaiba: 利潤比較單純 大盤賺5000要5% 09/24 00:25
Yaiba: 中盤賺5000也要5% 09/24 00:25
Yaiba: 小盤賺5000還是要5% 全部的5%加起來就是全部 09/24 00:25
Yaiba: 機車我是沒有很了解進貨跟銷貨 但我所知道買車常常要等 好 09/24 00:27
Yaiba: 像也不是馬上就有? 09/24 00:27
Yaiba: 所以這個也有賣不掉的問題?硬生產? 09/24 00:27
Yaiba: 目前好像年年掉銷售額 應該沒有硬生產吧? 09/24 00:27
hector958: 營業稅每層0.05加起來還是少很多,不是全部 09/24 00:27
Yaiba: 另外你都說%數了 所以如果這4000取消 09/24 00:29
Yaiba: 以%數計算 最後不會是50000-4000 09/24 00:29
Yaiba: 而是更低嘛? 因為是用%數計算利潤的 09/24 00:29
hector958: 每層賺固定金額不合哩,因為數量不同,用%比較合理 09/24 00:29
Yaiba: 25000=>50000這一段完全都是利潤 09/24 00:30
Yaiba: 所以25000*5%這部分一定有吧? 09/24 00:30
Yaiba: 你把各階層賺的錢 利潤 都列出來就知道營業稅多少 09/24 00:30
hector958: 4000取消或補助,經過操作最賺的是生產商,盤商平平 09/24 00:31
hector958: 每層的0.05%很少,並且全國各業都是這樣,這沒什麼 09/24 00:32
Yaiba: 所以我們直接用%數看 25000+4000=29000 09/24 00:33
Yaiba: 50000/29000=72.4%利潤 09/24 00:33
Yaiba: 取消貨物稅4000 25000*1.724=43100 09/24 00:33
Yaiba: 降價69000 09/24 00:33
hector958: 不如就以20%,進50賣60算,大>中>小>店>消,你算看看 09/24 00:34
Yaiba: 營業稅除非你可以列舉進項 不然根本不能扣除 09/24 00:35
Yaiba: 5%就是5% 沒有很少的問題 我本身也是開公司 09/24 00:35
Yaiba: 每兩個月都要繳營業稅啊 哪會不知道 09/24 00:35
Yaiba: 店面最好是可以賺20%啦.... 09/24 00:36
hector958: 作帳不知道進項列舉?這公司開得下去嗎? 09/24 00:36
Yaiba: 機車從上頭到零售 你可以舉例公司名稱來說 09/24 00:37
Yaiba: 他們的大中小嗎 而不是傳統就是大中小來說明嗎 09/24 00:37
hector958: 20%太多?進貨50元售出60元?這樣太多?你說說幾%合理? 09/24 00:37
Yaiba: 進貨有進項 但很多東西是不能列舉的好嗎 09/24 00:38
Yaiba: 員工薪水可以列舉嗎 房東是個人可以列舉嗎 09/24 00:38
Yaiba: 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列舉 連吃飯都不一定可以列舉 09/24 00:38
Yaiba: 你不知道店面賣機車幾乎沒在賺了嗎 09/24 00:39
Yaiba: 現在消費者超會比價 沒有接近最低價 誰要跟你買 09/24 00:39
hector958: 是啊,所以你可以列舉的進項沒有加20%出你能生存嗎? 09/24 00:39
hector958: 不能列舉的當然就要算在加%內 09/24 00:40
Yaiba: 按你的說法 5萬的車 店面就賺了1萬欸 09/24 00:40
Yaiba: 現在電腦利潤根本沒有20% 09/24 00:40
Yaiba: 連10%有沒有都很難說了 09/24 00:41
hector958: 怎麼會一萬?末端最吃虧誰不知道?業者本就是剝削店家 09/24 00:41
Yaiba: 又不是你想加多少就加多少 消費者不買單有什麼用 09/24 00:42
Yaiba: 你剛自己說每一端20% 還跟我說沒20%不能活 09/24 00:43
Yaiba: 現在又說他們本來最虧 那他們到底多少% 09/24 00:43
hector958: 當壟斷的時候,誰能不買單?除非出現破壞者 09/24 00:44
Yaiba: 消費者當然可以不買 壟斷 誰規定就要買呢 09/24 00:45
Yaiba: 消費者不買 不買打到你買嗎? 09/24 00:45
hector958: 數字非常複雜,包括業績退獎金等等,但我們可以簡化 09/24 00:45
hector958: 交通工具嘛,他就是賣,就是有銷量,沒銷量怪政府 09/24 00:46
hector958: 簡化後你先用1.2當基礎,再計每階因量退的參數, 09/24 00:48
Yaiba: 2.5萬+4K貨物稅為2.9萬 20%為5.8K 合計3.5萬 09/24 00:48
hector958: 大概就是每階的進出數字 09/24 00:48
Yaiba: 所製造商賣2.5萬 大盤賣3.5萬 中盤賣4.2萬 09/24 00:50
Yaiba: 小盤賣5萬 店面不準賺 消費者到手5萬 是這樣嗎 09/24 00:50
Yaiba: 現在把貨物稅拿掉 09/24 00:52
Yaiba: 製造商賣2.5萬 大盤賣3萬 中盤賣3.6萬 09/24 00:52
Yaiba: 小盤賣4.3萬 店面不准賺 消費者省7千 09/24 00:52
hector958: 店面沒有不准賺,店家有量有獎金回補的 09/24 00:53
Yaiba: 反正我最後是5萬 能不能賺不重要 重點是貨物稅取消 09/24 00:54
Yaiba: 消費者少花7千了 不是嗎 09/24 00:54
hector958: 另方面,如果你買到4.3萬的車,你有覺得你省七千嗎? 09/24 00:54
Yaiba: 沒省是嗎 是被偷工減料了是嗎 09/24 00:55
hector958: 貨物稅在汰換政策補助早就補到幾乎捕光了,想省七千? 09/24 00:55
Yaiba: 如果他現在賣五萬 未來賣四萬三 我沒有省7千是嗎 09/24 00:56
Yaiba: 你這說法不對 因為汰舊換新消費者有沒有舊車不知 09/24 00:57
Yaiba: 所以每一層的貨品就是那麼多 你自己說要按20%去算 09/24 00:57
Yaiba: 當然貨物稅也被算進來了 不是嗎 09/24 00:57
hector958: 2.5K出廠車,貨物稅才4250,你想省7K?車廠太佛嗎? 09/24 00:58
Yaiba: 難不成現在貨物稅少四千 車價會少七千是嗎 09/24 00:58
Yaiba: 大哥 我從頭到尾按你的算法算出來的 09/24 00:58
Yaiba: 現在跟我說不對? 09/24 00:58
hector958: 另外可以研究車廠因應貨物稅補助的操作手法, 09/24 00:59
hector958: 最後發現最補的其實都是車廠本身 09/24 01:00
Yaiba: 每一層多收20% 09/24 01:00
Yaiba: 2.5萬 2.9萬 3.5萬 4.2萬 5萬 09/24 01:00
Yaiba: 2.5萬 3萬 3.6萬 4.3萬 09/24 01:00
hector958: 貨物稅少4K是生產商少付4K,產商利用降價讓各盤一起攤 09/24 01:01
hector958: 於是加計銷量提昇,盤商勘勘打平,產商才是真正獲利者 09/24 01:02
poco0960: 重點是你確定把貨物稅拔掉車價會降? 09/24 01:02
poco0960: 先去看看汽車的案例好嗎 09/24 01:02
Yaiba: 不然你貼數字嘛 我都按你說的貼數字了 09/24 01:02
Yaiba: 然後你有說數字不對 那你改看看嘛 09/24 01:02
poco0960: 國產客貨車賣的跟進口客車一樣貴 09/24 01:03
poco0960: 然後關稅砍一半,進口車價沒降還漲 09/24 01:03
poco0960: 你真的以為扣掉那些貨物稅會吐出來給消費者嗎 09/24 01:04
Yaiba: 我從頭到尾質疑的只有那個數字有問題 09/24 01:05
Yaiba: 然後他說要用20%算 不可以定額 09/24 01:05
Yaiba: 所以我也只是依他說法再算而已喔 09/24 01:05
Yaiba: 如果都是按20%去調整 當然會降價 不是嗎 09/24 01:05
poco0960: 然後國家稅收減少,到時候會不會又搞一堆事誰知道? 09/24 01:06
Yaiba: 但消費者這個金額就是可以買單 不管是補助還是調稅 09/24 01:06
Yaiba: 其實消費者花的錢根本不會變少 09/24 01:06
Yaiba: 補助取消的話 反而售價會調降 不然銷量會大跌 09/24 01:06
hector958: 把複雜的量退核計之後,每階略退: 09/24 01:07
poco0960: 理論上會降價沒錯,但是那是理論啊XD 09/24 01:07
Yaiba: 958大 按你的說法 他們每一層從20%往25%去賺了吧 09/24 01:08
poco0960: 你不動我不懂,大廠聯合裝死你能耐他何? 09/24 01:08
hector958: 2.5>2.925>3.51>4.08>4.65>5.0 09/24 01:09
poco0960: 就說去看看汽車那一堆案例就知道了,少的那些也是被車廠 09/24 01:09
poco0960: 賺走 09/24 01:09
Yaiba: 不動就不用賣了 我現在指的是電動車的極高價 09/24 01:10
Yaiba: 每台補助幾萬元 不降價之後賣的動? 09/24 01:10
poco0960: 與其被車廠賺走我還不如給政府賺 09/24 01:10
hector958: 事實上不是每階略退,而是某階有洗回上層,但這個道理 09/24 01:10
poco0960: 那個是電動車的問題啊,要打市場還要靠政府自己不想拿錢 09/24 01:11
poco0960: 出來殺也不是消費者的問題 09/24 01:11
hector958: 不能講太多,法務很恐怖的,你把前階段數字搬挪即知 09/24 01:12
hector958: 汽油車不降價,連年漲價也是照賣不是嗎? 09/24 01:13
Yaiba: 958大你說的 貨物稅17% 大盤20% 中盤16.25% 09/24 01:15
Yaiba: 小盤14% 店面7.5% 按比例把貨物稅拿掉 09/24 01:15
Yaiba: 2.5>3>3.49>3.98>4.28消費者省7千2 09/24 01:15
Yaiba: 當然 你要說這樣各階層可以多賺一點 我也沒話說 09/24 01:17
Yaiba: 那不如調漲貨物稅 再發錢給民眾 這樣子最省是嗎 09/24 01:17
hector958: 你錯了,貨物稅拿掉,出廠價會降多,各階也降一點, 09/24 01:21
hector958: 末端價降幅同於稅金,但各階業績升,打平, 09/24 01:22
hector958: 但產商利潤大幅上升,這才是產商要的 09/24 01:23
hector958: 別忘了,貨物稅只對產商徵,降幅即使同,銷量增依然賺 09/24 01:25
hector958: 產商用降價一招應對減稅,實際上是換來更高獲利 09/24 01:28
hector958: 這就是為什麼產商拼命要喊著免徵貨物稅 09/24 01:29
hector958: 幾十年的老公司,狂喊要免徵貨物稅,你真以為是為了 09/24 01:30
hector958: 消費者嗎? 09/24 01:30
Yaiba: 我從頭到尾沒說是為了消費者 而是你都沒數字罷了 09/24 01:34
Yaiba: 而且是你自己說20%20% 不要定額用比例 09/24 01:34
Yaiba: 然後按比例去算就是剛剛那個結果不是嗎 09/24 01:34
MELOEX: 無所謂 只要能買到便宜一點的車總是好事0.0 09/24 01:34
Yaiba: 結果現在又變成大家去攤那稅金 稅金不用攤好嗎 09/24 01:36
Yaiba: 是政府直接不收 所以每層的進貨價格就不同了 按比例去賺 沒 09/24 01:36
Yaiba: 有虧的問題 09/24 01:36
Yaiba: 進貨成本調降 當然風險降低 都是賺20% 09/24 01:36
Yaiba: 如果你認為應該定額就定額 但你剛剛才說不能定額的 09/24 01:36
Yaiba: 2.5>17% 2.925>20% 3.51>16.25% 4.08>14% 4.65>7.5% 5 09/24 01:38
Yaiba: 2.5>2.5>20% 3>16.25% 3.49>14% 3.98>7.5% 4.28 09/24 01:38
kobe7610: 就算降貨物稅車商就會降價?別傻了 國產車商就是垃圾 09/24 01:40
Yaiba: 是是按958大大 按20%利潤去列的 不認同請跟他說 09/24 01:40
bushman2: 汰換政策4000只是讓懶得處理二手車的拿去報廢 09/24 01:41
bushman2: 一堆老車價值超過四千而已,懶得處理直接領補助報廢掉 09/24 01:42
iem2000: 車商不打算降價的 09/24 02:50
ez2dancer: 某些吃裡爬外的車商不是說不降價嗎?那降貨物稅幹嘛? 09/24 03:20
ez2dancer: 既然要降貨物稅就要跟補助一樣辦理退到消費者戶頭 09/24 03:22
ez2dancer: 不然免稅後車商繼續賣原價,根本圖利車商有屁用? 09/24 03:24
ming791218: 光陽這樣說,了不起負責 09/24 07:19
hector958: 每款車價格結構用遊戲規則不同,邏輯是一樣的 09/24 07:43
smallz: 這群垃圾 到時政府降五千 售價降不到500 09/24 07:57
Alu76521: 賺暴利的垃圾廠商 09/24 08:35
p5319: 降稅了會降價??當大家三睡小孩嗎 09/24 08:35
p5319: *歲 09/24 08:36
needshe520: 覺得減稅也不會降,頂多加配備不加價 09/24 08:59
Semaj543: 補助=公開透明退給消費者,退稅=車廠成本降低,但售價 09/24 09:19
Semaj543: 會不會跟著降低還是未知數,搞不好減稅4000定價減3000 09/24 09:19
Semaj543: ,還不如直接補助 09/24 09:19
olduck: 補助多少漲多車,補助結束車價就高掛在那邊 09/24 09:29
gtcw: 降稅不降價 嘻嘻 09/24 09:35
onion1990: 現在一台車都近十萬,降稅民眾以為是廠商誤導你的可以 09/24 10:19
onion1990: 降近兩萬,到時候真的免稅後他們就會說其實只有降最前 09/24 10:19
onion1990: 面的出廠價的不到一萬,然後這一萬他們還是要收進口袋 09/24 10:19
DSNT: 一般商家在轉手銷售時計算的方法都是 % 而不是固定值,出廠 09/24 10:45
DSNT: 價+17%稅後對下一手的經銷商來說進貨價就是多了17%,最終加 09/24 10:46
DSNT: 乘下去在末端售價本來就是會差到 17% 沒錯;五樓的那篇文章 09/24 10:46
DSNT: 只看出廠時的稅金金額而沒考慮後面的乘數效應才是誤會大了吧 09/24 10:46
Baternest: 簡單說 政府減徵的稅 車廠也想要分一杯羹的意思 09/24 12:18
funkball: 看來台鈴算佛心,小阿魯加上ABS才比當地貴沒多少 09/24 12:23
DSNT: 就事論事來說,減徵之後價格變便宜銷量上升,對經銷商和製造 09/24 12:31
DSNT: 商來說有好處,這個瞞不了誰;但是就車輛本體來說,減徵的稅 09/24 12:31
DSNT: 對製造商來說是少被收稅又不是營收直接增加,哪來分一杯羹? 09/24 12:33
DSNT: 而對經銷商來說,進貨價低了資金壓力就輕了,對消費者來說最 09/24 12:36
DSNT: 末端的價格就是可以少 17%,對整個產業發展來說的確是正循環 09/24 12:36
DSNT: 當然,「整個產業」是指燃油車產業,對五樓連結的那個部落格 09/24 12:39
DSNT: 所強力推崇的 Gogoro 來說,這個完全是一個負面政策就是了.. 09/24 12:40
Baternest: 政府減徵5000 廠商願意車價直接少5000? 還是直接補助給 09/24 13:42
Baternest: 消費者最實際 用汱舊換新還可以避免總車量數增加... 09/24 13:43
DSNT: 討論公共政策時我實在很不愛加入一些主觀因素,因為會失焦。 09/24 14:30
DSNT: 該討論的是這個政策想達到什麼效果;想要避免保有台數增加, 09/24 14:31
DSNT: 那的確該用汰舊換新補助而不是直接降稅,想要刺激整個產業的 09/24 14:31
DSNT: 正向發展,從源頭直接做,受惠的是整個產業而不只有消費者。 09/24 14:31
DSNT: 這才是一個公共政策要推動時該考慮的首要因素,當然如果兩個 09/24 14:36
DSNT: 作法的效果相同,那麼自然就採取能減少廠商弊端的作法較佳了 09/24 14:36
DSNT: 回到你的問題,除非你設定的是所有車廠都不會降滿稅金降幅, 09/24 14:38
DSNT: 不然消費者選擇降價有滿足稅金降幅的廠商產品就好,不是嗎? 09/24 14:39
Yaiba: 降稅會不會降價我不知道 但要說補助跟降稅有什麼不同的話 09/24 16:06
Yaiba: 降稅是永遠的 不會有一天去討論 降太久了呦 要升回來了 09/24 16:07
Yaiba: 但補助就會跟你說 補助差不多了呦 要取消補助了 09/24 16:07
Yaiba: 而你要說降稅不會降價 那怎麼不去想 補助他還漲價呢? 09/24 16:07
Yaiba: 我記得有一年 補助貨物稅3000 當年度新車漲3000 09/24 16:08
Yaiba: 後來3000補助到期 當年度新車跌3000 是不是有這樣的事? 09/24 16:08
Yaiba: 本質上 降稅和補助 是沒有異的 差別只在於一個短期一個永久 09/24 16:09
Yaiba: 車價 現在你就會買單了 為何要便宜給你呢? 09/24 16:10
Yaiba: 如果你不買單 那車價就跌了 就這樣 09/24 16:10
twinangel98: 五樓的門口很熱鬧 ,一堆外送跟查錶的 09/24 23:03
DSNT: 五樓的文章是用錯誤認知在指說別人在誤導,就算是被人查錶也 09/24 23:25
DSNT: 是因為散播錯誤訊息,可不是因為什麼揭發真相啦(笑.. 09/24 23:25
kokunmai: 09/25 14:57
shinkiro: 國產車就4垃圾 09/25 19:58
xhung: 要補助又要降稅 結果台灣賣比國外貴 真有臉敢說... 09/26 18:36
chencjj: 沒稅收要怎麼開競選支票,藍綠都是垃圾,別期待了 09/27 10:48
newtana: 喊喊藍綠垃圾就可以中止思考了,好啦換柯屁啦醫生救國啦 09/27 15:11
mmmbop: 自己車爛怪政府 搞笑 09/30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