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k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部品名稱》Bell Star Mips 官方照片 https://i.imgur.com/Bg9PCew.png
https://i.imgur.com/RitvDdK.png
簡單介紹一下 BELL 的 STAR 系列。 這系列是 BELL 目前最高階的公路帽系列。 細分為 PRO STAR / RACE STAR / STAR 。 從圖上的視野配置,可以看出設定的定位上前兩者基本上是賽道取向, 而 STAR 則是介於賽道/街道的中間值。 https://i.imgur.com/ZUoadEA.png
這系列特色之一,6 帽殼、5 EPS 尺寸。 ( PRO STAR 似乎是 6 EPS 尺寸 ) 基本上應該是我知道的帽子內,最多帽殼尺寸的帽款。 以下正式開箱 箱子本體,有點破爛阿,畢竟是庫存。 https://i.imgur.com/P9sSfY4.jpg
https://i.imgur.com/0OuNdSK.jpg
https://i.imgur.com/pDk3ZTt.jpg
https://i.imgur.com/QkHPaYf.jpg
https://i.imgur.com/GVYzY1I.jpg
正面照 看帽體上 logo 跟鏡片保護膜上的原版經典 logo, 深深覺得 BELL 的原版經典 logo 不是很討喜。 正面進氣孔布局分為三塊,下巴、前頭、頭頂。 https://i.imgur.com/6UBLcos.jpg
側面照 整體線條算多的,搭配亮光白,個人覺得蠻耐看的。 https://i.imgur.com/xsIl63u.jpg
https://i.imgur.com/yXLEn19.jpg
後方照 在頭頂後方一樣有可開關的排氣孔。 下方一點的小鴨尾則是有強制排氣孔。 https://i.imgur.com/QkNUY7V.jpg
俯瞰照 https://i.imgur.com/g9rxjHm.jpg
進 / 排氣孔特寫 除了下巴的滑蓋設計, 都是採用撥桿設計,戴手套其實能蠻明確開關的 前額進氣孔特寫,不過前額這邊因為鏡片的關係。 鏡片開啟時往上撥比較容易,但鏡片關閉時戴手套很容易因為鏡片厚度關係摸不到撥桿 。 解決方法就是先開鏡片再去開關,反之亦然。 https://i.imgur.com/Jj6zkvF.jpg
頭頂前方進氣孔特寫 https://i.imgur.com/FY1WOSw.jpg
頭頂後方排氣孔特寫 https://i.imgur.com/aOBHRky.jpg
下巴進氣口的大滑蓋設計,但其實裡面的進氣口還有塞子擋著。 https://i.imgur.com/JGSmtNB.jpg
下巴內進氣口是被塞住的,塞子直接抽掉,進氣會直通接吹入嘴巴。 https://i.imgur.com/hRfi5iJ.jpg
https://i.imgur.com/mGHn01Q.jpg
鴨尾下的強制排氣孔,這邊左側有個系列名稱字樣。 https://i.imgur.com/UqdvRbq.jpg
https://i.imgur.com/gBaGH2z.jpg
各種貼紙,因為這頂是從英國來的,所以有英國的認證貼紙, 不過值得注意的其實是重量,1695 ± 50g,整頂偏重。 但說真的,能過 SNELL 的帽子,1600g 起都算正常就是。 https://i.imgur.com/sUPH9VA.jpg
不過帽殼材質其實已經有用上碳纖維跟玻璃纖維了, 這重量應該跟要通過 SNELL 有很大關係。 順帶一提,這頂也有送檢 S.H.A.R.P. 為五顆星的水準。 https://i.imgur.com/IBji0cg.png
鏡片座特寫,這鏡片座,絕對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用的快拆設計,沒有之一 覺得熟練後可以直接在配戴的情況下拆裝,雖然是個沒什麼用的技能。 https://i.imgur.com/3mZznhB.jpg
而鏡片則是稱為 PANOVISION 技術的鏡片,說是增加視野廣度,但感覺不太出來。 https://i.imgur.com/v1ikCqD.png
鏡片拆裝影片: https://youtu.be/W6QOWw5EwSg
正面看內裝 正面小鼻罩挺小的,頭頂內襯前端這邊的固定方式挺有趣的。 只靠前額兩端固定,手感很好,但很穩固。 兩頰有超厚的 EPS,頰襯在 XL 尺寸下的預設是 40mm 。 由於頰襯都是通用的,官方從 25mm ~ 60mm,以每 5mm 為一個尺寸厚度可供選擇。 https://i.imgur.com/Wg5Zl6V.jpg
帽口 這頂帽子有相對少見的頸圈設計,讓包覆感更好,但拆掉後重裝時不太好裝就是。 下巴罩倒是挺有趣的,靠近帽緣的部分是做硬式的設計,讓整體的一體感增強不少。 而兩頰也有緊急快拆設計,但頸圈有點擋到拉的地方,很微妙。 https://i.imgur.com/kpvvOmf.jpg
頸圈特寫 這下方靠近貼紙部分有在裝的時候三個卡榫,一開始不太好裝,後面習慣也還好。 https://i.imgur.com/xzwJX6t.jpg
扣具採用雙 D 扣,但跟 SHARK 的 RACE R PRO 一樣,收尾都採用磁吸設計。 https://i.imgur.com/uZ8FCe6.jpg
https://i.imgur.com/fi10nlX.jpg
https://i.imgur.com/KhIEzRA.jpg
內襯一覽,總共含頸圈算是六件式? https://i.imgur.com/xBpAXOx.jpg
頭頂內襯特寫,這塊是依照各尺寸專門配製的,相對兩頰那麼多選擇來講略為可惜。 https://i.imgur.com/qEjoyue.jpg
頰襯,XL 尺寸預設為 40mm,採用三扣點設計。 https://i.imgur.com/F6HzZbH.jpg
拆光內襯後可以看到黃色這塊就是 MIPS 了。 主要功能是將衝擊時的旋轉動能轉為直上直下的動能。 減少衝擊造成的傷害。 https://i.imgur.com/Cc9ChCV.jpg
https://i.imgur.com/YpWN90O.png
在 MIPS 版本後增加的耳機預留孔,要使用就把那片海綿拆掉即可。 https://i.imgur.com/qh3zKOz.jpg
https://i.imgur.com/ItGYrWw.jpg
實際配戴照片 https://i.imgur.com/Neo3Tw3.png
https://i.imgur.com/UprQvqf.png
https://i.imgur.com/kTRfymW.png
https://i.imgur.com/xBw9V24.png
https://i.imgur.com/QMaJB4c.png
https://i.imgur.com/OBblX4H.png
***************************** 以下為額外配件 ************************** BELL 原廠光致變色片 除了 SHOEI , BELL 也有光致變色片。 https://i.imgur.com/Wp83tZQ.jpg
https://i.imgur.com/55mbf1G.jpg
https://i.imgur.com/idUyyI0.jpg
https://i.imgur.com/itPFSzy.jpg
變色效果比較,同一鏡片可以原本還可以看到臉部,後面幾乎看不到 https://i.imgur.com/nwT6n09.png
然後我很無聊的把原本的透明鏡片弄上以前的 E-Tint 電致墨片。 未開啟時 https://i.imgur.com/s70DLLt.jpg
開啟後 https://i.imgur.com/KkX9ZKx.jpg
透明片 https://i.imgur.com/wtpXpiu.jpg
裝設 E-Tint 未開啟時 https://i.imgur.com/VLcsn7L.jpg
裝設 E-Tint 開啟後 https://i.imgur.com/d7RJI21.jpg
這兩個都是除了第二鏡片外的其他全天候解決方案, 說真的光致變色片真的比較好用,電致墨片很潮,但是要充電。 而且我買了一段時間,感覺續航不太行了,但稱個一兩小時還是可以啦。 第三方廠商出的專用款 GoPro 下巴底座 這是針對單一帽款用 3D 列印的底座。 https://i.imgur.com/X7O3ggE.jpg
因為是針對單一帽款,底座裝起來可以完美閃掉下巴的滑蓋。 https://i.imgur.com/yoFHm5f.jpg
而即便下巴有點弧度,也完美貼合。 https://i.imgur.com/4qHELnb.jpg
https://i.imgur.com/rWyfQnA.jpg
https://i.imgur.com/v6HTft5.jpg
然後因為我很懶,所以底座上面再用一個 Rapilock 快拆。 用這款優點是很牢固,且體積比較小。 https://i.imgur.com/HJcsOll.jpg
https://i.imgur.com/kNPxS1k.jpg
https://i.imgur.com/iZwt4KK.jpg
對了,強烈建議如果用 GoPro Hero 5~7 代 的,可以去買這個框,換電池好用很多。 https://i.imgur.com/4RZ8Z8J.png
《體驗感想》 說真的,這頂會夾我頭,但就慢慢去抓夾的問題點。 發現主要有兩點, 1. 頰襯太到我耳朵直接痛爆,戴頭套怎麼順還是一樣。 最後索性買了最薄的 25mm 頰襯,依然無解,最後直接把後段海綿抽掉搞定。 https://i.imgur.com/lFSosj4.jpg
2. 歐美帽的 EPS 在亞洲頭型前後會有空,我自己是買了些海綿將空隙墊好。 這樣基本上帽子戴個 1.5 小時都不太會有明顯不適感。 這頂靜肅性不錯,算安靜的帽款。 而通風雖然進氣很明顯,但感覺排氣部分相對就很差。 雖然原廠設計有說有針對眼鏡族,但我個人覺得有點難戴入。 主要是鏡腳很不容易順著卡進內襯內,而是很容易督到 EPS。 雖然習慣後也是還好,但就是穿戴會花更多時間。 然後這頂雖然是高階帽款,但跟 PRO STAR / RACE STAR 其實還是有不小差距。 上述兩款都是全碳纖維帽殼,也有使用 BELL 當家的 FLEX 技術。 內襯更是高了一階,連頰襯都是做磁吸,以前有幸套過 RACE STAR,質感更好。 尤其是跟 RSD 或 ACE CAFE 的聯名款,真的好讚阿... https://i.imgur.com/U9BCO4p.jpg
https://i.imgur.com/5n28Gwg.jpg
https://i.imgur.com/sY8JjXB.jpg
-- 一個肥宅鍵盤騎士的個版, 主要記錄關於部品的所知所聞,偶爾記錄點生活雜事。 https://www.facebook.com/KeyboaRid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39.2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ker/M.1603993661.A.344.html
jimmy880802: 推10/30 02:03
ctes940008: 推,直接在國外買的嗎?10/30 02:48
對,從英國買的。 但台灣也有代理商 - VRIDER 在京華城對面。 如果我今天是買 RACE STAR 的話, 應該就會直接跟他們買了,價差很小。 這頂會從國外買主要是因為庫存打折。
wildspirit: 推 詳細10/30 03:16
主要這次帽子用了一段時間才寫, 比較能把一些感受補齊。
HsiangMing: 鏡片快拆真的快 10/30 07:04
j503060606: 推 這頂真的好看 但是偏冷門品牌再加上怕歐美頭型會 10/30 07:18
j503060606: 夾頭 不然很想買一頂回來! 10/30 07:18
Bell 跟 Schuberth 是真的很冷門的大品牌。 在四輪賽事能見度很高,二輪的帽款也不差但就是沒什麼代表性車手宣傳。 今年升上 MotoGP 的 Brad Binder 原本是戴 BELL,升上去後續約喬不攏就改戴 HJC 了。 https://i.imgur.com/FjwkAHT.png
還有去年不幸在 Pikes Peak 爬坡賽離世的 Carlin Dunne。 https://i.imgur.com/sQIrU9t.jpg
hangtenboy: 推分享 10/30 07:56
soulknight: 謝分享 好像不錯 10/30 09:48
larry901117: 部品文章我只服我V大 10/30 10:13
大家都來開箱分享阿,風氣帶起來!
LanceHaHa: 最近被Vrider的廣告打到 也是看到這頂 好心動啊啊 10/30 10:32
VRIDER 開的價格還不錯,只是不知道為什麼 STAR 的價格有點奇怪。 因為現在 BELL 其實新一點 STAR 系列帽款都是 DLX 版本 。 RACE STAR DLX VRIDER 記得開 25k 左右,這是包含光致變色片的。 可是之前問 STAR 素色開 18k,彩繪 19.5k,卻說是沒有光致變色片的版本。 這價差很不合理,光那片光致變色片差不多就要 4~5k 了。 不過當時老闆不在,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員工講錯了? ( 剛看了拍賣網站資訊,應該是店員講錯了 ) 不然這價差,算上那片鏡片,價差不到 3k 要我買一定直上 RACE STAR。
nimaji: 對這頂一直蠻有興趣的 不過太冷門沒什麼地方可以試 10/30 10:46
nimaji: 怕買了不合 冷門賣不掉 10/30 10:46
VRIDER 還蠻有心代理的,北中南都有經銷點,其實可以去試試。
mrYiDa: 可4 bell mx-9 台灣價格好高 10/30 11:46
這開價以鳥帽來講還可以啦,國外自己弄回來沒特價也要 7k 以上了。
dwyanelin: 請問多少錢 10/30 13:33
素色 公司貨 18k,查了一下是有標配光致變色片的 DLX 版本。
dzgin: 沒有附可以提的帽袋嗎?我晚點也來分享一下Race Star好了。 10/30 16:11
dzgin: 本來戴Scorpion想說應該不會夾,沒想到還是會夾兩側;放了 10/30 16:11
dzgin: 一陣子沒賣掉後就變後座帽了 10/30 16:11
沒有,那個紅色 BELL 提袋應該是 Pro Star、Race Star、Eliminator 才有的。 Scorpion 基本上最能證明,一個頂級賽事有成績的車手能為帽廠帶來多少曝光度。 捌弟 2013 年起戴好幾年討論度都極低,臘肉成績上來,這頂討論度才變高許多。 不過夾頭真的沒有一定的,就像我碰過三家美國品牌。 Nitek P1 12K / 3K Carbon → 夾爆 Nitek P1 Super Fiber → 略夾 ICON Airflite → 完全不夾 Bell Star Mips → 略夾 戴 Nitek 雖然都會夾,可是卻沒有前後有點空的感覺。 而 ICON 會有左右很窄的感覺,卻又不到夾的感覺,這頂戴 3~4 小時不脫帽都沒問題。 最後 Bell 則是很明顯前後會空,但拆掉內襯往下壓卻又沒 EPS 直接頂到的感覺。 也是因為沒有 EPS 直接頂到的問題,這頂 Bell 我才會去想辦法改善他配戴感。 不然 EPS 頂到就無解啦。
a901922001: 夾頭真的麻煩 10/30 17:10
whatabiggun: 詳細推 10/30 19:40
ericyoyo: 歐美帽沒試戴就買... respect~~ 10/31 02:21
其實也不但是歐美帽,就連日系帽都要試戴了, 但短時間的試戴能發現的問題有限。 有限的時間下,個人是會戴好後稍微加壓看會不會頂到 EPS ,沒頂到 EPS 就還有救。
nimaji: vrider應該就是bell Taiwan 那個粉專吧 11/04 11:26
nimaji: 之前問star系列只有台北店有 台中都是復古帽 11/04 11:26
對, Bell Taiwan 粉專是 VRIDER 開的,因為他們是台灣代理。 然後之前有聊天聊過,今年主要推的是 MX-9 。 而 Star 系列偏向客訂沒錯。 如果今年 Binder 沒改簽 HJC 的話,或許會順勢推 Star 系列。 有點可惜,我自己是覺得 Star 系列蠻不錯的,但能見度太低了,基本沒討論度。 ※ 編輯: Virex (1.162.9.29 臺灣), 02/27/2023 0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