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起來意見好像多數偏向同一邊喔,剛好老貓也發了第二篇,暫貼在下面, 希望可以激起更多討論的火花: http://www.contnt.net/2014/03/blog-post_28.html 台灣的出版自由到底會不會被服貿摧毀? 據說在這一次服貿協議的協議,附件裡總共有三大項的條文,會摧毀台灣最珍貴 的出版自由,那分別是:印刷、書店和翻譯。 可是每次看到有人一提這三條,拿出版自由即將毀壞作為論述核心,我就想哭。 你根本不知出版自由是怎麼回事吧?從產業到出版自由的整體脈絡你也沒概念, 你也不知道出版自由該怎麼保護,只會拿著空洞的字眼呼喊自由即將毀滅,怎麼 看都像是對自由最廉價的消費。 為了讓大家不要再把力氣花在這些假議題上,本文打算一口氣談完所有這三大條 文相關的爭議。不管你持哪種立場,我不覺得我們有必要在幌子議題上繼續發射 空包彈,所以本文就有話直說,希望能把這些假議題一次解決,把戰場清理掉, 大家該幹嘛幹嘛,別再在這裡鬼打牆了。 (對了,為了避免太瑣碎的爭議,例如低於50%的股權到底會不會擁有公司主導 權之類的辯論,所以本文通通做最壞假設。任何公司只要有中資,中資就有主導 權,無論它是百分之一,百分之四十九或百分之百。我用最壞假設來打破這些假 議題,免得有人還要一直來爭。:P) 一、聽說中資可以經營書店,因為它資本雄厚,它可以買下台灣最主要的書店通 路,然後開始意識形態審查,反動書都不許上架(或少少上架),這樣台灣的出 版自由不就受到威脅了嗎? 就算中資有辦法買下台灣的主要通路(我就先不跟你吵為什麼博客來、PChome 24h 書店要賣掉?為什麼誠品都在反攻大陸了,它也要賣掉?),但他們一定買不到 讀冊(我敢打包票,不信你去問創辦人張天立)。 好,中資投資了大通路,有了主導權,接下來他們開始意識形態審查,結果會怎 樣? 因為這是自由市場,任何被審查的書在其他通路,譬如讀冊,都會賣得比較好。 理由很簡單,每一家綜合型書店,可銷售書單都差不多,大家的差異其實就是首 頁、平台、推薦要放什麼書。如果有幾家因為思想審查的關係,有些書不能放, 你一次買不到,兩次買不到,你慢慢就會覺得,買書還是去讀冊好了,買到的機 率比較高。 所以讀者的購買習慣就會慢慢轉移,最後我們就可以恭喜讀冊,因為他只要打出 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旗號,就可以衝破現在老是打不過市場老大的局面。 你以為思想審查只會審到政治類的書嗎?當然不。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歷 史、地理、宗教、藝術、傳記,以及最大宗的小說類的書,都有機會中獎。這些 中獎的書會默默消失嗎?不。這些書如果不能上架,事件會以最大的噪音量在整 個社會裡傳開。 作者會抱怨,出版社會藉機造勢,每個鄉民都會加碼轉貼:你看,中資果然會審 查--你只要審一本書,全台灣就都會知道你是會做思想審查的書店,再也翻不了 身。這樣的書店生意只會越來越差,市占率只會越來越小。就算原本是主要通路 ,最後也會萎縮。 會做思想審查的書店根本不可能成為壟斷市場的書店,不管它的資金再雄厚都沒 用,因為沒有人去它那裡買書了。你不審查,大家都還在相同的起跑點競爭,你 一審查,你的競爭力就會衰退。 這種審查在競爭力上就是無法避免這種先天的缺陷,而我們整天卻在擔憂一個競 爭力比較差的東西,擔心它會吃掉我們可貴的中小書店變成市場上最大的怪獸, 而不相信市場競爭的法則,也不相信所有讀者你自己就會做選擇。我真是無法理 解為什麼會有人憂慮這種事。 二、但中資不會那麼笨,它不會一開始就露出馬腳,它會先用低價策略,例如本 店新書一律五折、三折,等到打垮全台灣所有書店,把市場占滿了,然後才做思 想審查。這時候就沒有任何書店跟它競爭,它不就壟斷了嗎? 台灣是有能力制止商場上用低價亂搞的社會。如果你聽過公平交易委員會,他們 做的事情就包括阻止市場上有人用「掠奪性訂價」來妨礙公平競爭。至少在台灣 的各行各業,你可以看到有強調天天都便宜的廠家,卻幾乎聽不到用斷頭式殺價 而壟斷整個產業的案例。即使偶而出現,整個體系也有回應解決的能力。 斷頭式低價在書店首先會被產業阻擋,其次會被公交法制約,尤其如果單一企業 的市占率超過一半以後,公交法的限制更嚴格得多。 同時掠奪性訂價還會惹來大書店採購系統的反擊,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是,如果在 哪個通路不小心做了稍低的特價,就會接到另一個通路採購的強力抱怨,不公平 ,差別待遇,以後怎麼能談合作……總之在各種「提醒」之下,你知道下次不能 再做同樣的事了,要不然後果嚴重。 五折、三折最多只能玩一次,然後它就會發現,出版社忽然就不肯再供貨了。 三、但是它可以去別家用全折買書,然後在自家流血犧牲用五折賠本賣,反正中 資有錢,經得起消耗戰。這樣不就有貨源了嗎? 面對這種詭辯,我只要指出一個簡單的事實就夠了,你從A家買一本一百元的書 ,拿回自家用五十元賣掉。市場上的終端總產值是多少?一百五十元,你佔多少 ?33.333%。用這種方法你永遠只能成為市場的弱勢,而從營業額看,你流血賣 越多,你的競爭對手賺越多。等於拿自己的資金去補貼競爭對手,我完全看不出 這種為詭辯而生的討論有什麼意義。 四、那翻譯問題呢?台聯立委說中資將以雄厚資金大量購入翻譯版權,掌控翻譯 作品的詮釋,摻入或竄改內容,傳達中國意識型態,並以「車同軌、書同文」的 模式,對台灣進行文化統戰,方便中國進行文化統一。這不是很可怕嗎? 先談一下「出版社為了省成本就會用大陸譯稿」這件事。如果出版社要用大陸譯 稿,需要等到服貿協議簽署嗎?根本用不著。你現在就可以在書市上找到某些採 用大陸譯稿的正體圖書。 現在任何出版社採用大陸譯稿根本毫無障礙,那麼為什麼不全面採用?為什麼放 著大好便宜的譯稿不用,自己辛辛苦苦組織翻譯,建立品管,時間耗更多,工作 量更大,還花更多錢?台灣出版社都是一群不知道貪便宜、省成本的傻子嗎? 事實是這樣的,等大陸譯稿等於是把主動權交到別人手上。這無關意識形態與否 ,我簽約的書,我就要確保它能在我規畫的時間內出版。如果主動權在別人手上 ,我又不能催稿,又不知對方編輯部發譯稿的品管流程到底可靠不可靠,萬一對 方完成的稿件品質很糟,等來等去等到一個不能用的,不是蠢到爆嗎? 只有出版多年大陸有了譯本而台灣始終沒有簽約的書,台灣出版社才可能拿對岸 譯稿來檢查值不值得買。我們並不會看到有稿子就付錢。品質糟的稿子還不如自 己找人重譯。而這種書有多少呢?答案是很少,非常少,台灣絕大部分引進的出 版品都是新書,而這些新書根本不可能等簡體版出了才來決定要不要用別人的稿 子。 五、但翻譯權是排他的,中國資本如果事先就買斷簡體、正體兩種世界權利,台 灣不就完全處在挨打的局面嗎? 首先,兩岸在簽約引進翻譯書上面,分屬兩個市場。全世界所有著作權代理公司 都知道兩岸,甚至三地,是不同的語文權利範圍,應該拆開賣。他們是因為尊重 台灣才拆開嗎?答案會出乎你意料之外,他們是因為在商言商,發現拆開賣獲利 更好,市場機會更大,才會把這兩個市場切開的。 只有極少數搞不清楚世界版權交易狀況的小出版社,才會賣出包含正簡權利的單 一合約。至於書市上百分之九十九.九的出版品,你想買都買不到,著作權代理 公司根本不會這麼賣。 六、但對岸憑著財大氣粗,只要肯付錢,難道有什麼東西是買不到的嗎? 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靠砸錢搞定的。要壟斷翻譯書的權利,第一 是要在金錢上讓代理公司相信我付的錢,絕對超過拆分銷售所可能產生的利益好 幾倍;而更重要的是,第二,你要能說服作者,隨便他的書被刪、被改、被消失 ,接觸不到潛在讀者,他都沒意見。 出版是個無法遠端遙控經營的市場,版權代理商非常了解這件事,把一本書的權 利賣給不在某個市場上經營的出版社,就注定了那本書不會有任何大量銷售的機 會。 因此你要讓代理商滿意的話,不是付兩個語文區的預付版稅就夠了,那樣只是代 理商的基本收入而已,他兩邊賣也可以獲得同樣的收入,不需要因此得罪另一邊 。因此你要付倍數以上的預付,而且還要再加上「可能大賣」的後續版稅。 一本書到底會不會大賣沒有人能百分之百打包票,如果你有特別動機要買下別個 語文區的權利,代理商就會要你付出讓他滿意的代價。而那個代價通常包含代理 商認定的,如果由本地出版社出版,有可能會大賣的可能收入。 一本書這樣算起來,你要付四到五倍的預付版稅,才會在經濟誘因上讓代理商覺 得有利可圖--但這只是一本書的計算。如果你要談壟斷台灣的翻譯書來源,那就 不是一本書的事情而已。你的麻煩變成,你不知道要買到什麼程度,才能壟斷台 灣編輯的選書眼光。 你不可能精準到在英美日德法一年一百多萬種新書裡面,完全買中台灣編輯看上 的七千種。即使你買下十萬種書的正、簡雙權,大概也還有一大半的書是你漏掉 、想都想不到台灣會出版的。 而那些容易命中的書,多半都是熱門書,台灣出版社搶起熱門書來,手筆並不會 太小氣。總體算起來為了「壟斷」台灣的翻譯書,你要付出的將是驚人的天文數 字。 而更困難的事情是,中國是個言論審查、出版審查,沒有出版自由的國家。去年 紐約時報才剛剛做了一個英美圖書在中國遭遇審查命運的報導(向中國審查制度 低頭,外國作家的艱難抉擇)。 中國的言論審查已經是英美出版界人所共知的事情,把正體字權利同時賣給簡體 字公司,等於把唯一有可能在這個世界上出版無審查、無刪改、無查禁的中文翻 譯的機會給葬送了。 那些越有聲譽、越看重作品完整性,寫的作品越敏感的作者,越無法忍受唯一有 可能出版完整作品的機會,被商業交易出賣。 去年(2013)年初香港就發生過作者抗議出版社刪改敏感內容的事情,最後迫使 香港出版社乖乖回收出問題的譯本。每個自知寫了敏感內容的作者都會知道,正 體中文版權最好不要連簡體一同授權給大陸。 這種事情只要發生個兩三次,以作者為尊的西方出版社,必然會認真堅持現在的 傳統,兩個語文區各自授權,免得自找麻煩。 台灣的出版自由是一個看起來弱不禁風,但實際上充滿威力的文化土壤,這是我 們的軟實力,也是我們在文化上強大的地方。心懷強大,卻老以為自己很弱,風 一吹就會垮;既不聰明,也無自知,讓人長嘆。 七、好吧,那印刷呢?中資掌控了印刷廠,難道不會用拒絕接單的方式逼迫出版 社只能出他們同意的書嗎? 你知道台灣有多少印刷廠嗎?六千家。你知道許多印刷廠即使在戒嚴時代都會承 印反政府禁書嗎? 八、但是中資會用低價接單的方式消滅所有競爭印刷廠,這樣台灣出版社就沒有 選擇了不是嗎? 你聽過合版印刷廠的低價風暴嗎?印刷市場確實被合版廠殺得哀鴻遍野,但那跟 中資無關,那是印刷科技的革命造成的結果。無法在效率上勝過採用新科技的廠 就只好被淘汰。這是現在進行式,並不是服貿帶來的結果。 但也不是所有競爭廠都垮了,現在市場上能生存的都不只是靠價格取勝的。我過 去合作的印刷廠,一天要跑三趟接稿,早上改藍圖,下午就要看回樣,晚上就要 開印,後天就要交貨。競爭力並不是看資本雄厚就叫做有競爭力。 台灣就是服務業了不起,而我們自己把自己嚇得半死,連自己有的了不起的本事 都搞不清楚了。以為有錢就可以通吃所有產業。悲哀。  ※ ※ ※ 我沒有興趣為服貿辯護,我關切的是出版自由以及我們能不能用真誠的理性互相 說服,不要說謊,不要歪曲,只是這樣而已。最後請容我引用舊文裡的一段話結 束本文: 服貿爭議裡所有關於出版的意見,最讓人詫異的,就是把台灣明明具有的力 量,反而視為孱弱,明明強悍的自由土壤,反而視為不堪一擊,明明應該捍 衛的自由,反而要建立高牆阻絕。這種觀點既看不見出版產業的真相,也認 不出出版產業的力量;如果這種觀點流行,那是台灣的悲哀,如果進而變成 政策,那將是台灣的悲劇,我們等於親手毀了本來已經存在的優勢。(台灣 出版業真正的威力是什麼?) 天佑台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0.112.14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ook/M.1396162164.A.526.html
ikoyumi:他的第一個論點就很可笑了 全台灣用網路通路又限定在特定 03/30 14:54
ikoyumi:通路買書的有多少? 又有多少是走進書店翻閱書籍? 03/30 14:54
ikoyumi:如果書店通路平台如此不重要 出版社為何要重視?都放網路 03/30 14:55
ikoyumi:賣就好啦 03/30 14:55
ikoyumi:你說全台灣都會知道你作思想審查嗎?很多人看中天也覺得最 03/30 14:56
ikoyumi:公正公平啊 03/30 14:56
ikoyumi:把整個通路是否被把持 寄託在公平交易委員會讓人傷心 03/30 14:58
ikoyumi:身邊不少資深總編人物都對老貓的言論嗤之以鼻 03/30 15:00
ikoyumi:今天反服貿就有出版人攤位 可以去瞭解一下 03/30 15:02
DaNee:老X自家出的書就有言論審查了啊,亂改書名偷刪譯註,封書不 03/30 15:25
DaNee:給翻閱,根本就直接用對面的手法啦。 03/30 15:25
Lynyu:選箭頭 為什麼是「用轉戰其他通路來面對思想審查」?一開始 03/30 15:48
Lynyu:就不要思想審查不好嗎? 03/30 15:48
Lynyu:為什麼「只要還有某通路買得到就好 有些通路被審查沒關係」? 03/30 16:01
Lynyu:所有通路都不用經過審查不是很好嗎? 03/30 16:01
swimbert:有道理的陳述。中資會對台灣造成緩慢而長遠的影響,就像 03/30 16:01
swimbert:美日對台灣的影響一樣。但不會是短期就能實現的控制 03/30 16:01
Lynyu:文中說思想審查的書店不可能壟斷市場 不會壟斷就可以審查? 03/30 16:04
Lynyu:不會壟斷市場就代表思想審查是不必阻止的? 03/30 16:06
swimbert:他沒有說審查不必阻止,他只是說在自由市場下,審查會被 03/30 16:09
swimbert:洮汰。論辯時不用太急嘛 03/30 16:10
kee32:Lynyu, 深呼吸 03/30 16:26
Lynyu:XD 抱歉 我只是想表達自己的懷疑 但我的文字跟表達不是很好 03/30 16:38
Fugue:樓上不是表達能力不太好,應該是理解能力不太好 = = 03/30 17:47
Fugue:之所以舉主流通路審查是在假設「最壞的情況」 03/30 18:04
Fugue:並不是他覺得審查是應該的 03/30 18:05
kazushige:看到第一點也很想吐槽 03/30 18:08
coldru:審查會在自由市場下被淘汰? 哈哈 那誠品自宮是怎麼回事? 03/30 19:35
lamda:現在已經開始控制了 今天就有遊覽車一聽到是要北上 03/30 21:50
lamda:參加330馬上拒絕出車 改說去進香馬上就有車 03/30 21:51
lamda:中共對你的控制 已經從溫水煮青蛙 轉變成霸王硬上弓了 03/30 21:51
fat8210:有些部份說得很好,兩邊的意見都有才能思考! 03/30 22:50
aceone:其實老貓在當初反旺中的時候也說過類似的話 似乎有點打臉 03/30 23:00
hacedor:老實說,這只是競爭力言論的變形罷了,這麼愛強調競爭力, 03/31 00:09
hacedor:怎麼不讓服貿也來競爭一下,反正都談了,相關的資議也該公 03/31 00:09
hacedor:開了罷,誰談的?怎麼談的?又為何限期通過?資訊不對等的 03/31 00:10
hacedor:情況下,談自由談競爭力,該說是天真還是樂觀? 03/31 00:11
hacedor:錯字:資訊 03/31 00:11
decorum:自由市場若能淘汰劣幣 洪蘭的垃圾翻譯也不會大賣多年了 03/31 06:42
decorum:何況進來的可能是可以不計代價搶佔市場的超級文化戰略機器 03/31 06:48
decorum:看香港的現狀就好了 他們的言論自由 97之後被縮減了多少 03/31 06:51
theword:他對思想審查的的假想樂觀天真到令人發笑 現在中共那邊的 03/31 08:20
theword:操作非常細膩 他還在以為禁書禁片會使作品更加火紅...... 03/31 08:21
yuike:我尊敬老貓,也買了他的大作,但這一篇文章我不茍同太多了 03/31 08:45
yuike:整件事想過於單純。 03/31 08:46
yuike:想的過於單純。 03/31 08:46
cching1021:他真的完全沒有一丁點多元文化保護的概念。 03/31 10:08
kazushige:看了他對其他人的回應會更無言,完全的高姿態 03/31 10:33
god2:中天表示:林北活得好好的,你咬我啊XD 03/31 14:48
balanokia:光 "審查會在自由市場下被淘汰"就很有問題了 04/01 00:08
weirdgrape:不如說台灣漁民太多才會造成容易被壟斷的現象 04/01 04:50
weirdgrape:因為台人不自覺恍惚度日 要被輕易洗腦是可以預期 04/01 04:51
weirdgrape:我倒不覺得是服貿的問題 而是台灣人的可悲習性奴性 04/01 04:52
abcdefghi:是教育制度出問題, 但教育改革要十年才知道方向對錯.. 04/01 10:50
almondchoco:他高姿態也不是一兩年的事了 但這篇文真的讓人傻眼 04/01 22:24
aceone:如果今天是另一黨推服貿開放印刷 搞不好他說詞會不同 04/02 13:53
aceone:很多人都比自己想像中偏頗 = = 04/02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