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多了一張圖、一首歌、一支影片的網頁連結 http://mikanlemonn.blogspot.tw/2016/07/blog-post_27.html 完整書名是《從謊言開始的旅程:熊本少年一個人的東京修業旅行》 乍看到書名還以為是懸疑推理,其實是成長小說啦XD 成長小說在一輩子的任何時間讀,都會有點收獲 書裡精彩的段落很多,摘錄剪貼其實是有點多餘的事,建議還是買一本放在身邊 想到時就翻翻,才能成為自己的養分 --以下網誌正文 封面看起來像散文,中文書名像懸疑小說,卻與原書名對不上。 要不是有副標,真的無法想像這本書到底是什麼類型, 或一切只是我的刻板印象作祟?(XD) 幸好以上這一切吐槽都不會影響這本書的感人程度。 事實上,熊本少年並不是跑去東京修業,而是為了圓一個意氣之爭的謊前進東京, 卻因為旅途差錯,得想辦法自己回家,在五天旅程中與人們相遇、成長的故事。 少年一點一滴學習,其回饋與行動也形成溫暖而正向的循環。 在家庭與校園的庇護下,年輕人是張白紙, 在短暫的年歲與限縮的社交生活,未經世事的長大。 卻因為何種機遇而成長體悟,最終形成了現在的自己? 作者的回答是,人與人的相遇。 人生的成敗,決定在你結識怎麼樣的人、拓展什麼樣的視野。 與主角相遇的人們,並非是因為身分地位,才能言說這樣的際遇見聞。 這些小人物們如同你我,犯過錯、有遺憾,因為懦弱而停留在原地, 於是才能溫柔包容錯誤的同時,堅定指出少年該前進的方向; 讓主角能受到恰如其分的幫助,而不是成為放棄思考的伸手牌。 成長的一體兩面:面對現實,你變得更堅定溫柔?或選擇妥協忘卻自我? 成長,本身就是個吸引人的故事。只是更多時候,那是個苦澀回憶: 面對現實,在夾縫中動彈不得;受了點傷,學會妥協忍耐。 像是〈於是長大了以後〉所唱的,令人心酸,卻又令人不得不接受的無奈。 即使過去受盡呵護, 也不代表現實社會裡,冷漠、傷害與惡意不曾存在,歌曲唱出了你的無奈與委屈。 而這本書同樣提醒跌跌撞撞的我們, 不要忘了熱情、互助與善良,也運作在同一個世界,像日文書名所說的那樣, 那些鼓舞著你成長的正面力量,「有那麼一天,必然會與你相遇」。 成長的過程,可以有著完全不同的面貌。 隨著與人們的邂逅,人在會有過快樂、得到啟發,也受過傷、獲得教訓。 不管受傷或受用,這都成為了現在的你,這是你所選擇的自己的樣貌、自己的路 。 如果說,人無法決定與什麼人相逢,過程未必一帆風順, 但至少別因此忘記了初衷:你想要成為什麼樣子的人。 成長沒有時限,就按照你自己的節奏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成長步調。 無法有一個靜態評比的共同標準,只能靠著與過去的自己相比對話, 才能知道自己是向著什麼方向前進。 剩下的,就是信賴與等待了。不只是父母對於子女成長的信賴與等待, 其實你也在等著那個更為成長的、理想的自己。 查詢書名後,發現原作原來也有電影版,看得出來情節安排也有些更動。 只要還能保有這份守護成長的溫柔,應該也會是部不錯的作品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159.10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69680005.A.0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