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終於在這個週末讀完Margaret Atwood(瑪格麗特愛特伍)的新作《血巫孽種》(Hag-Se ed),覺得相當過癮,所以寫個簡短的心得,向大家推廣一下。 這為了歡慶莎士比亞逝世400多年,由七位知名作家挑選莎士比亞之名著作,將它們改寫 成現代版本的系列作--「挑戰莎士比亞」的其中一冊。而愛特伍挑選的改寫著作是《暴風 雨》,我印象中原文書是在今年出版,本書十月就出版,可以說手腳相當快。 在我小時候時,有讀過一套繪本版的莎士比亞系列著作(很巧的是,我最近在目前工作的 圖書館裡面,也發現了這套書)。當時對這故事的印象就是,一個魔法師利用妖精與魔法 ,成功的對他的仇人復仇,奪回屬於他的權位,並幫自己的女兒找到了好歸宿。但大體而 言,我對這個故事沒有太大的感覺(莎士比亞的戲劇中,我最喜歡的是有超級妖婦馬克白 夫人的馬克白)。但看了本書之後,讓我更深刻體會了《暴風雨》這個劇本的深度,也了 解許多這個劇本想探討的問題本質與內涵,這是讀完本書之後的一大收穫。 不過,這本書有個顯著的缺點,即一切都照著主角的預想而走,沒有發生什麼主角預料之 外或無法處理的狀況,就本書規劃的情境,和主角握有的條件而言,其實相當不合理。 然而,雖然有相當明顯的弱點,但我也可以理解作者這樣安排的原因,因為在《暴風雨》 原著中的普羅斯佩羅,就是很順遂的完成了自己的復仇行動,因此若本書主角遭遇了許多 意外與阻礙,就無法和原著的情節互文參照,故作者這樣的安排相當情有可原。 在本書中,愛特伍再次展現她擅於駕馭與編織數個故事線的特長,讓讀者在閱讀本書的時 候,可以推敲《暴風雨》原著、囚犯扮演的《暴風雨》戲劇,與主角於監獄中真實搬演的 仿《暴風雨》復仇秀間的角色與故事間的互文關係,爬梳三者間的聯繫,並從中找出有趣 的關聯,我覺得這是本書的一大特色。 此外,愛特伍也做了相當多的功課與考究,她在本書提供的許多劇場工作和監獄教育細節 都有助於引領讀者進入她的故事情境中,體會一個符合二十一世紀生活的情景的《暴風雨 》,成功的為這個故事賦予了現代的面貌,這點也讓我相當佩服。此外,從中也可看出她 對劇場教育與監獄教育的關懷和反思,這點也相當發人深省。 而這本書和一般小說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愛特伍巧妙的將許多解讀《暴風雨》文本分析 和詮釋,融入了這本書的劇情和角色對話之中,而且她使用的語言能直指問題本質,毫無 難解的術語。 她的這種安排,讓讀者在讀這本小說的時候,也彷彿在上戲劇選讀課程一樣,了解《暴風 雨》一劇中的種種隱喻及角色動機,刺激讀者思考莎士比亞在這部劇隱藏的主旨,並更深 刻的理解各個角色的處境,甚至試圖推敲這些角色在本劇結束之後的命運與發展。 我覺得上述這些問題或洞見,都是自己(一個無戲劇專業背景的人)讀劇本時不容易體會 的,因此我讀到這些內容時,覺得饒富興味,也更進一步的從本劇中感受到了更多意涵。 值得一提的是,愛特伍也在書中提供了從後殖民角度剖析《暴風雨》的觀點,這個視野是 我之前沒有思考過的,讓我覺得相當驚豔。 總結而言,雖然《血巫孽種》的故事安排,有一些不合邏輯,難以在現實世界落實之處, 但作者這樣的安排並非毫無意義。因此,我認為這本小說兼具知識與娛樂性,讀起來並不 乏味,能有所收穫。 特別推薦給小時候看過莎士比亞戲劇改寫版,但現在已無太多印象,並且對戲劇還有一定 興趣的朋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8.69.25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79649010.A.319.html ※ 編輯: kitedolphin (49.218.69.253), 11/20/2016 21:39:20 ※ 編輯: kitedolphin (49.218.69.253), 11/20/2016 21:41:38
wishopig: 推用心心得!好吸引人啊~想把全部找來看! 11/21 15:15
fondness: 看來以後新書不全在天培出了。對了第一行有亂碼 11/21 16:10
※ 編輯: kitedolphin (203.71.236.141), 11/22/2016 10:43:25
kitedolphin: 這本不在天培出應該是因為屬於系列套作 11/22 10:43
kitedolphin: 我猜其他還是會在天培 11/22 10:44
noelu: 這系列前一本也很好看!珍奈溫特森寫的「時間的空隙」 11/23 21:56
noelu: 喜歡愛特伍老辣的筆鋒,但溫特森是細膩打中心坎的感覺 11/23 21:57
kitedolphin: 感謝推薦 我已經下單了~ 11/24 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