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跟朋友聊起這本書 反應兩極 喜歡的很喜歡 討厭的就會覺得看完根本沒差 作者的主要觀點是: 既然這是一個主觀的世界 你無法影響別人 介入他人課題 卻可以好好改變自己的想法 投入自己奉獻他人 找到自己的歸屬感 所以呢? 有的人被討厭 他也在努力做自己啊 (只是做一個被討厭的自己而且不自知) 人之所以被歧視 大部分都不是因為行為惹人厭煩 而是在當下已經不能改變的既定事實吧?(外表 職業 所得 出身 學歷 天生缺陷) 就像那句成語 同樣捧心蹙眉 西施作起來就傾國傾城 東施效顰就活見鬼 不知道有沒有誤解作者的意圖 但是不太知道要怎麼實踐在生活上 跟版友討論一下閱讀完此書前後的差異 有沒有改變了您的生活或心態? 歡迎意見討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26.33.1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00692398.A.D6F.html
scimonster: 沒看過這本書 不知道為什麼很紅 不想跟風 07/22 12:55
molopo: 心態改變 降低害怕別人討厭自己的心情 07/22 13:09
amma5420: 沒有.... 07/22 13:23
ila9970: 我看過不少勵志書籍,跟這本幾乎是大同小異… 07/22 13:46
souldragon: ,這本書的核心論點:生命和生活是目的論 不是決定論 07/22 14:17
souldragon: 決定論就是事實無法改變 目的論是改變詮釋事情的方式 07/22 14:18
souldragon: 不是什麼新東西 就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改變詮釋角度 07/22 14:19
souldragon: 但有些事情改變想法事實還是那樣 例如八仙塵爆傷者.. 07/22 14:21
souldragon: 身體被傷得那麼慘 改變想法也沒鳥用 客觀情況就太差了 07/22 14:21
souldragon: 那種勵志論點是客觀情況偏中性時 改變主觀想法才有用 07/22 14:22
souldragon: 意思是實力運氣差不多努力才有用 差太多努力根本沒用 07/22 14:23
souldragon: 目的論就和努力一樣 客觀條件差太多 目的論也無法扭轉 07/22 14:24
DillonChen: 當時跟風就買了,不過翻了幾頁真的不是很合胃口,結果 07/22 18:02
DillonChen: 念給心情不好的朋友聽還蠻有療效的 07/22 18:02
cowboy17935: 我覺得書中的"課題分離"也是一個重點 07/22 19:42
cowboy17935: 別人怎麼(為什麼)討厭你是別人的課題 07/22 19:42
cowboy17935: 不是自己應當照顧的課題 07/22 19:42
cowboy17935: 所以根本不考慮是否會被別人討厭 07/22 19:42
cowboy17935: 我自己覺得看完第二本之後 07/22 19:47
cowboy17935: 第一本也比較能完全認同 07/22 19:47
PeakOil: 太淺了 真正的豁達沒那麼容易 和經歷有關 07/22 20:30
PeakOil: 別人怎麼樣真的會影響自己的生活 07/22 20:33
mayjan: 據我了解 有的人有收獲 有的人沒有收獲 07/22 23:02
mayjan: 有沒有收獲 翻了就知道 如果沒翻 就不知道有沒有收獲 07/22 23:03
mepe1018: 課題分離~終於不那麼在乎別人對你的看法 07/22 23:18
mepe1018: 豁達許多 07/22 23:19
notsmall: 比起影響生活 影響說嘴能力比較大 07/22 23:28
aidsai: 連看都沒看過的人也能屁話一堆...真是奇杷 07/23 01:01
aidsai: 真正目的論根本就不管你發生什麼事....你都能用不同角度來 07/23 01:32
aidsai: 詮釋 , 所以會說改變想法也沒用是因為你根本搞錯用的方法 07/23 01:33
aidsai: 目的論只在乎兩件事情就是 1,事情已經發生 2,我要如何詮釋 07/23 01:34
aidsai: 假設以八仙塵暴傷者為例 : 事情已經發生 , 我已經嚴重燒傷 07/23 01:37
aidsai: 這件事情不管我想要不想要,願意不願意它已經是既定事實了 07/23 01:38
aidsai: 接下來就是我如何詮釋 ,一個悲觀的人可能就會覺得我衰爆了 07/23 01:39
aidsai: 也可以是 "好險我還活著" or "希望能喚起大眾意識" 07/23 01:40
aidsai: 所以被討厭的勇氣一直強調一點: 如何詮釋你人生所發生的事 07/23 01:45
aidsai: 如果你希望能人生正向積極,你就會用正向積極的方式去理解 07/23 01:47
aidsai: 去詮釋所有看起來好或不好的事情 (透過賦予它積極的意義!) 07/23 01:49
aidsai: 但書中作者對於每個人想用怎樣的方式去解讀不加評判 ~ 07/23 01:51
aidsai: 你爽你高興就好..而且是可以隨時轉換不同的觀點(就看目的) 07/23 01:52
aidsai: 所以才說"改變自己的個性"聽起來很難 ~ 但"改變觀點"簡單 07/23 01:53
aidsai: 所以回答原 PO , 被討厭的勇氣不討論為什麼某個人讓人討厭 07/23 02:00
aidsai: 因為那不是你能控制的 ~ 07/23 02:02
aidsai: 討論的是 : 假設你是個不受歡迎的人,你想要變成受歡迎的人 07/23 02:05
aidsai: 你個人的本質是什麼 !? 書中不鼓勵你硬是去變成不是你的人 07/23 02:06
aidsai: 然後你的目的是"受歡迎" 所以根據這個目的還有你個人特質 07/23 02:09
aidsai: 去找適合自己的!! 簡單說就是不為失敗找理由,為成功找方法 07/23 02:13
aidsai: 一點淺見希望跟書版版友交流 ^^ 07/23 02:17
stevejack: 個人認為本系列書帶來的「課題要分離」這觀念是最受用 07/23 03:04
stevejack: 的部分 07/23 03:04
stevejack: 推a大的解說 07/23 03:07
hsiflow: 推a大精闢解說! 我是被「課題分離」和「接納全部的自己」 07/23 07:19
hsiflow: 這兩個觀念打醒! 07/23 07:19
oreo17: 推a大解說 雖然我真的不喜這本書 07/23 09:04
PeakOil: A大解說深入 07/23 12:39
PeakOil: 舉的例子很形象生動 好懂 07/23 12:41
PeakOil: 最近在讀另一本書 也是心理相關 有深入探討當事人心裡真 07/23 12:46
PeakOil: 實的感受 提到意識和語言的侷限 07/23 12:46
PeakOil: 這本和阿德勒(的日本二手轉述書)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07/23 12:46
PeakOil: 一讀就解開我困擾數年的疑惑 07/23 12:47
PeakOil: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今年七月才出版中文版 07/23 12:48
PeakOil: 這本雖然是在談受害者復原 裡面很多寶藏對非受創者也適 07/23 12:50
PeakOil: 用 07/23 12:50
sandone: 推a大,對於完全沒看就可以決定是否跟風或喜歡與否也是 07/23 12:50
sandone: 覺得奇妙 07/23 12:50
PeakOil: 接著是純粹個人的武斷評判 被討厭的勇氣沒那麽好實踐 書 07/23 12:52
PeakOil: 中也比諭要改變的時間=現有年齡除二 我是完全不信的 07/23 12:52
PeakOil: 書中哲學道理可以看看 捫心自問真能輕易放下 把他抽象化 07/23 12:53
PeakOil: 成課題? 07/23 12:53
PeakOil: 理解 詮釋 這兩個動作本身就是很理性很抽象的 07/23 12:55
PeakOil: 不管阿德勒書怎麼說 會想讀這本多少抱著「對我有用 能有 07/23 12:56
PeakOil: 好的改變」 07/23 12:56
mayjan: 推A大 沒看過就絕對不能參與討論 07/23 14:22
mayjan: 這就是被討厭的勇氣 07/23 14:22
ChiehKuo: 我去書店翻過, 無法理解為什麼這麼紅 07/23 15:55
souldragon: 不好意思 1年前我就整本看完了 目的論是屬於大腦科學 07/23 16:08
souldragon: 就是你的心態會影響記憶的方式 記憶非客觀有主觀成份 07/23 16:09
souldragon: 目的論無法改變既定事實 就像手斷了無法再長出來一樣 07/23 16:10
souldragon: 比如女作家被誘姦 他能用阿德勒的目的論擺脫陰影嗎? 07/23 16:12
souldragon: 看是不行 自我防衛機制假裝愛上老師都沒用了還目的論 07/23 16:13
souldragon: 老師故意玩女學生也是客觀事實 要怎麼往樂觀去解讀? 07/23 16:14
cashko: 這本書的重點應該是1不要太在意別人看法2活在當下 07/23 17:05
cashko: 但這就是很難做到的,很多人做不到 07/23 17:05
ojkou: 某些論點非常受用,確實在生活中改變了我的態度,但我也不 07/23 18:34
ojkou: 是整本書所有論點都認同 07/23 18:34
cashko: 不是全都認同+1,但中心思想提倡的我覺得值得努力 07/23 20:26
cashko: 走不出來不是女作家的錯,但也的確有受害者走出重新得到 07/23 20:30
cashko: 自己的人生,雖然不是用這本方法但歸納起來精神其實差不多 07/23 20:30
mikiway: 受傷是事實不能改變,而受害或接納走下去是自己的選擇 07/23 23:34
mikiway: 不知道受傷該如何樂觀?那選擇受害的目的又是什麼? 07/23 23:36
PeakOil: 本來想拿女作家舉例 有預感氣氛會變激烈 ..那是特例 07/23 23:49
PeakOil: 好啦 問題在於每一個人不都是「特例」 07/23 23:49
PeakOil: 被討厭的勇氣所談 就有一種道理很好 不近每個人的實情 07/23 23:50
PeakOil: 我以為一套抽象方法道理 試圖套在每一個歷程獨特的人 07/23 23:52
PeakOil: 有人或許抽象理解還行 會被人際關係所困擾.. 看了這本有 07/23 23:53
PeakOil: 所收穫 真有改變 07/23 23:53
PeakOil: 有人就沒辦法看開 因為從小耳濡目染的環境 因為性格弱 沒 07/23 23:56
PeakOil: 辦法不在意他人看法 人際關係的煩惱早就內化到骨子裡 07/23 23:56
PeakOil: 外人也可以說 就是性格弱沒能力找藉口看不開 07/23 23:58
mikiway: 能夠引發討論、共同進步就是這本書厲害的地方 07/24 00:07
souldragon: 前面講過了 走得出來是因為事件偏中性非極值才有可能 07/24 00:09
souldragon: 然後事件沒有造成永久性傷害 改變詮釋角度才有用 07/24 00:10
souldragon: 例如高中聯考失敗 不會代表大學聯考或未來的成就 07/24 00:11
souldragon: 因為你只是那段時間不用功 腦袋正常母雞還在就能生蛋 07/24 00:12
souldragon: 母體都已經壞掉了 青山都沒了哪來柴燒?目的論有什用 07/24 00:14
souldragon: 例更生人下定決心改過自新 但處處碰壁社會一直拒絕他 07/24 00:15
souldragon: 你講那是別人的課題有屁用?別人的拒絕就是客觀事實 07/24 00:17
souldragon: 你想改變想法 但別人的行為會一直提醒你再努力也沒用 07/24 00:19
souldragon: 吸引力法則也是母體偏中性時才有用 極值根本無法操作 07/24 00:21
souldragon: 所以很多人只會分享可以找找停車位 小事有用大事沒用 07/24 00:22
PeakOil: S大 夠犀利 說的比我清楚太多 但也很直白殘忍 07/24 00:41
PeakOil: 「母體 課題 極值 」這些詞彙很客觀抽象 期望用一套方法 07/24 00:46
PeakOil: 去執行運用就多少有點效果 07/24 00:46
PeakOil: 被討厭勇氣適用範圍少,別的更精細的理論就能操作嗎? 07/24 00:47
PeakOil: 另一種是讀小說 閱讀故事 別人的自白和歷程 經驗 從中學 07/24 00:48
PeakOil: 到什麼 07/24 00:48
PeakOil: 有人物脈絡和時空背景,比一套方法更有實感,但每個故事 07/24 00:52
PeakOil: 差異更大,耗時曠日 07/24 00:52
aidsai: 在試圖釐清討論一下 , 關於女作家被誘姦她能擺脫陰影嗎 ? 07/24 00:54
aidsai: 就阿德勒流派來說,答案可以是"YES" or"No",因為要看你目的 07/24 00:56
aidsai: 為什麼呢 !? 當女作家發現自己被誘姦處於非常痛苦的狀態 07/24 00:56
aidsai: 女作家必須根據自己的目的來解釋,這件事情在她生命的意義 07/24 00:58
aidsai: 所以以目前的角度來說,她的目的看起來是寫成書希望能避免 07/24 00:59
aidsai: 更多懵懂無知的少女落入狼師的陷阱,然後在出版一段時間後 07/24 01:00
aidsai: 在新聞熱度達到一定程度後用更激進的方式宣揚她的理念 07/24 01:01
aidsai: 這是女作家的人生選擇...沒有人可以代替她判斷這好或不好 07/24 01:03
aidsai: 那話說回來,她有擺脫陰影嗎 !? 答案看起來是"No" 07/24 01:04
aidsai: 但問題是這是她的選擇~ 我們可以討論說難道每個被性侵的人 07/24 01:05
aidsai: 都會走上這條路嗎 !? 答案很明顯不是 ~ 為什麼呢 !? 因為 07/24 01:05
aidsai: 每個人的目的不一樣,所以有些人的目的可能是等到夠有能力 07/24 01:07
aidsai: 再回頭來好好報復這中間的委屈 ,有些人直接選擇殺掉對方 07/24 01:07
aidsai: 有些人選擇遺忘, 有些人選擇去幫助她人,有些人選擇自殘 07/24 01:08
aidsai: 有眾多的選擇是因為你決定好你的目的後...可能才開始嘗試 07/24 01:09
aidsai: 你要用什麼方法來達成你的目的, 所以跟事件本身是沒有關係 07/24 01:09
aidsai: 誠如上面所述......人生中多的是你無法控制,不願意,不喜歡 07/24 01:11
aidsai: 但終究"已經"發生啦 !!!!! 所以阿德勒流派強調你可能現在 07/24 01:12
aidsai: 就必須決定好你的目的....因為這會影響到你用怎樣的態度 07/24 01:13
aidsai: 來面對這件已經發生的事情 ~ 07/24 01:13
aidsai: 所以舉例....你的目的可能就只是宣洩情緒....然後你的態度 07/24 01:14
aidsai: 就是抱怨任何你可以抱怨的 !!! 你的目的也可以避免下一次 07/24 01:15
aidsai: 再發生同樣的狀況...那你就會去找發生這件事情的原因 07/24 01:16
aidsai: 當然一個人的目的可能回隨著時間心態而改變,可能你變更有 07/24 01:19
aidsai: 智慧變更有勇氣, 你以前處理不了但你能力變強現在可以處理 07/24 01:20
aidsai: 阿德勒流派 or 被討厭的勇氣 都一再強調所謂的目的論就是 07/24 01:22
aidsai: 既定事實, Fine 沒人能改變,重點是我要用什麼樣的態度方式 07/24 01:23
aidsai: 但我的態度方式源自於何處 !? 就源自於你自己給的"目的" 07/24 01:24
aidsai: 所以像塞翁失馬焉知禍福這樣的故事都在彰顯所謂的"詮釋" 07/24 01:26
aidsai: 你把其中任何故事從中截斷,他可能就從悲劇變喜劇,反之亦然 07/24 01:26
aidsai: 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句話: 當你真心想完成某件事情,整個 07/24 01:31
aidsai: 宇宙會聯合起來幫助你 ~ 但這句話如果是阿德勒流派來解釋 07/24 01:31
aidsai: 就會變成 : 當你真心想完成某件事情,你會想辦法克服所有的 07/24 01:32
aidsai: 阻礙來達成你自己的目的 !!!! 07/24 01:32
aidsai: 當然.....這樣的狀態有可能會變成"超級無敵自我為中心" 07/24 01:35
aidsai: "超級自我感覺良好"之類狀態,因為所有的肯定都是自我肯定 07/24 01:36
aidsai: 我可以完全決定我自己的目的而忽略所有外在世界的人事物 07/24 01:37
aidsai: 這種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或事件 @@" 07/24 01:41
aidsai: 我個人會覺得每個人都有需要擁有"被他人討厭的勇氣"沒錯 07/24 01:43
aidsai: 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完全討好所有人...也因為討好別人可能 07/24 01:43
aidsai: 會讓自己喪失自我,在過別人想要或預設我應該要有的生活 07/24 01:44
aidsai: 但可能應該與外在世界保持適度的平衡, 而非完全不理 ~ 07/24 01:46
aidsai: 一樣一點意見 , 謝謝有參與討論的大家 ~ 07/24 01:47
aidsai: 最後回答souldragon大 : 化悲憤為力量寫書本身就可以視為 07/24 02:03
aidsai: 樂觀解讀, 女作家在高中就重度憂鬱早就可以輕生,但她選擇 07/24 02:05
aidsai: 與她非常痛苦的回憶共存直到將這本書付梓才做了她可能早就 07/24 02:05
aidsai: 想做的事..半杯的水可以解釋成"ya還有半杯"or"幹只有半杯" 07/24 02:11
aidsai: 所以目的論的方式就只是你去選擇要用"ya"開頭還是"幹"開頭 07/24 02:12
aidsai: 你的例子還包括: 更生人下定決心改過自新,社會一直拒絕他 07/24 02:33
aidsai: 不太清楚為什麼一個人下定決心改過自新社會就一定要接受他 07/24 02:35
aidsai: 周處除完三害鄉民有接受他嗎 !? Nooooooooo 07/24 02:35
aidsai: 你過往紀錄這般不良,你說你改過自新誰知道!? 萬一你又爆了 07/24 02:36
aidsai: 你爆了誰遭殃....還不是那些相信你話的鄉民,所以某個程上 07/24 02:37
aidsai: 鄉民也只是在行使"被討厭的勇氣" 我們拒絕單方面相信你 07/24 02:38
aidsai: 那周處最後如何被大家重新接受 !??? 你自己要展現誠意阿 07/24 02:40
aidsai: 用你的行為來證明你的善意 , 而非用言語來表明你的善意 07/24 02:41
aidsai: 所以嚴格來說周處還是目的論的使用者 : 他想被鄉民接受  07/24 02:42
aidsai: (這是他的目的!!!) 所以他要去找怎樣做鄉民願意重新接納他 07/24 02:43
aidsai: 所以他的努力最後是有用的, 因為這件事傳為佳話流傳下來 07/24 02:44
aidsai: 你覺得你很努力, 但可能努力錯方向,在怎麼努力都有問提 07/24 02:46
aidsai: 所以一個人真心想做某件事,應該會更擴大選擇而非限縮選擇 07/24 02:49
aidsai: 回 Peak : 在被討厭的勇氣一書當中 , 每個人絕對都是特例 07/24 02:52
aidsai: 所以每個人依據自己的"目的"來決定自己的"態度"和"行動" 07/24 02:54
aidsai: 你對自己人生做的判斷, 別人正常來說是無權,不能來評判的 07/24 02:56
aidsai: 沒有一個答案是: 你一定要幹嘛 or 你一定不能幹嘛 07/24 02:57
lhsieh: 主要強調個體性 07/24 10:39
ChiehKuo: 超長的推文xd 看起來大家對女作家的心理歷程很有興趣 07/24 12:41
ChiehKuo: 我昨天剛好在紐約時報網站發現一本書叫做The incest di 07/24 12:41
ChiehKuo: ary 由匿名作家寫自己從三歲開始被性侵 到後來斯德哥爾 07/24 12:41
ChiehKuo: 摩症 變成享受跟爸爸性愛的心靈轉變描寫 雖然跟女作家經 07/24 12:41
ChiehKuo: 歷不是百分百一樣 但有幾分相似 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看 07/24 12:41
ChiehKuo: 看 07/24 12:41
ChiehKuo: 身為很愛老爸的女性 我很想看這本書了解一下受害者心理 07/24 12:46
ChiehKuo: 但又怕會有帶入噁心感...... 07/24 12:46
ChiehKuo: *噁心的帶入感 07/24 12:46
cashko: 推A大,這是書中要表達的,至於不認同我覺得也沒什麼,這 07/24 12:49
cashko: 本來就很難做到,要戰勝改變自己的心態向來是最難的 07/24 12:49
Fightsea: 我正在看這本 這本跟New Age很多概念是雷同的 07/25 01:30
Fightsea: 我很驚訝阿德勒可以在100年前就提出如此的觀點 07/25 01:31
aceone: 勵志書就這樣 有的人會獲得幫助 有的人原本人生觀就那樣所 07/25 08:31
aceone: 以讀了沒差 多看看總是好的 07/25 08:31
darkwindwind: 所以輔大事件才會有「不要踩在受害者的位置」,大概 07/25 19:33
darkwindwind: 就是阿德勒類似的流派的老師想要用這種方式讓女生脫 07/25 19:33
darkwindwind: 離「受害者心態」,既然已經發生了,那就不要用這種 07/25 19:33
darkwindwind: 心態去面對,往積極的方向想,但結果就是根本不可能 07/25 19:33
darkwindwind: ,就像s大說的,只有小事有用大事無用。 07/25 19:33
souldragon: new age的吸引力法則 也是我很久以前就發現沒什麼用 07/25 21:57
souldragon: 沒用的原因是神通不敵業力 業力可想成是一個人的習性 07/25 21:58
souldragon: 習性愈小愈中性 吸引力才有用 愈大愈極端 完全沒用 07/25 21:59
cashko: 有看過強暴受害者說之後讓她難受的還有一件事情,就是當她 07/26 11:16
cashko: 漸漸走出來,整個社會都覺得強暴受害者就應該生不如死痛苦 07/26 11:16
cashko: 至極走不出來,也對她造成很大的壓力 07/26 11:16
cashko: 輔大那個是想壓事吧 07/26 11:18
cashko: 當受害者開始積極面對,身邊也有一堆人認定碰到這種事不可 07/26 11:20
cashko: 能積極面對,讓她覺得好像在告訴她不應該積極面對,心態 07/26 11:20
cashko: 調適很難,但是這是個努力的方向 07/26 11:20
sankaka: 看了上面aidsai長篇推文,真的有種讓我又複習了這本書的 07/26 14:59
sankaka: 感覺,老實說我很喜歡這本書的想法,當我嘗試用這本書的 07/26 15:00
sankaka: 概念去實行我的生活時,我發現我開始對別人的情緒作為, 07/26 15:00
sankaka: 比較能夠理性看待與無動於衷。譬如阿德勒有談到類似人用 07/26 15:01
sankaka: 很情緒化的方式在表達話語時,他可能一點也不在乎他在講 07/26 15:02
sankaka: 啥,反而是他想用他的情緒化(講話很大聲)壓過你而已~ 07/26 15:02
sankaka: 所以後來當我聽到別人情緒化的作為時,就會想他的目的是 07/26 15:03
sankaka: 為了什麼(ex有人是想說服你、有人可能只是想惹毛你),才 07/26 15:04
sankaka: 來決定我要如何反應。(如果他只是想壓過我,我可能就直接 07/26 15:05
sankaka: 懶得理他,因為誰爭論贏有時是沒有意義的) 07/26 15:05
sankaka: 把別人的情緒/課題放在自己應對事情上,這樣會活得很辛苦 07/26 15:07
cashko: 其實這本書我倒覺得方向很實際,不用那麼在乎別人看法, 07/26 15:24
cashko: 消化過去,雖然很難但這樣才能走出來,你說沒那麼簡單或 07/26 15:24
cashko: 根本不可能,那你就繼續沈溺或找其他辦法,這本書只是教 07/26 15:24
cashko: 導一個心態,不能改心態不想改心態當然ok,但是也有人試 07/26 15:24
cashko: 著去改有成功,那麼這本書提倡的就不是無用,但我覺得問題 07/26 15:24
cashko: 是要自己針對自己,不要去叫別人這樣,書中也是年輕人來 07/26 15:24
cashko: 問他才回答,不是他自己跑去硬要年輕人聽他的 07/26 15:24
afftwc: 吸引力法則會只能用在小事上那是當然的,那是因為秘密理論 07/27 06:41
afftwc: 本身就有重大缺陷,導致實務操作上有其侷限。 07/27 06:41
souldragon: 樓上 那個缺陷不是沒有投入情緒 也不是沒有真的相信 07/27 20:28
souldragon: 吸引力法則就像人在開車 但是車子要有油你才開得動 07/27 20:30
souldragon: 那個油的來源佛經講的很清楚 就是布施 不是心念設定 07/27 20:33
tomwu1993: 真正的豁達不一定跟經歷有關,看一個人願不願意面對內 08/24 11:38
tomwu1993: 心。不然老人經歷比較多,不就每個老人都很豁達? 08/24 11:38
ariel92: 就是一個能力很強的前主管在幾年前就分享的:努力你現在 12/23 14:33
ariel92: 能努力的。努力了也沒用的,那就放下吧 12/23 14:33
DOGEGG: 建議先做正念培養定力 再做情緒斷捨離 08/24 21:23
DOGEGG: 身體調整: https://youtu.be/KTB3ub81IW8 08/24 21:23
DOGEGG: 正念系列: http://user86342.psee.io/P7RHG 08/24 21:23
DOGEGG: 斷捨離: https://youtu.be/8bs7mjdbI7U 08/24 21:23
axsz1116: 只記得書中有拿繭居族當範例,覺得很受用。 09/21 23:43
axsz1116: 你不想出門 不是因為曾經受過什麼傷(把原因怪罪於第三 09/21 23:43
axsz1116: 方) 09/21 23:43
axsz1116: 而是你單純覺得待在家裡是當下最舒適的選擇 09/21 23:43
axsz1116: 最主要的差異是這種思考方式比較能夠產生行動力,而不 09/21 23:43
axsz1116: 是一直活在所謂過去的陰影內而無作為 09/21 23:43
axsz1116: 有錯誤請指正Xd 很久以前看的 09/21 23:43
molopo: 這本很不錯 10/10 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