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是周慕姿的版本 這本讀的速度奇快 兩天翻完 看完感到果然跟<明朝那些事兒> 一樣 是能大紅大紫的書 會讓人一翻就停不下來那種 內容的話 其實還滿像是大學生的PPT(字多版) 大概摘要: 什麼是情緒勒索(以製造你的罪惡感脅迫你配合的行為) 為什麼會有情緒勒索? 誰可能會成為勒索者? 誰可能成為被勒索者? -->知道了以後 我們能怎麼辦? -->聆聽自己的感受 重視自己的感覺 設定情緒界線 不要被他人的負面情緒影響 了解到每個人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所以我不需要為了別人的負面情緒有罪惡感 建立自我價值 認知到自己是自己這輩子最重要的人 所以自己的感受才最重要 OK 讀完了 然後呢? 反思1:能夠對我們進行情緒勒索的人 不就是因為他擁有實質能影響我們的權力嗎? 例:教師/教授對學生(打分數權) 主管對屬下(打考績權) 父母對年幼子女(金錢/體罰甚至給不給飯吃) 這個權力結構存在於情緒之外啊? 如果是國中生對爸爸說:"你都沒有給我買iPhoneXR! 你是壞爸爸(貶低爸爸的價值並製造罪惡感)" 開始哭鬧進行情緒勒索....爸爸會理才怪 "情緒不被感染"是好的觀念 但情緒之外的問題呢? 作者舉出幾個很好的衝突例子 "家中的獨生子被賦予傳宗接代的厚望 卻猶豫要跟家人開口出櫃" "為婆婆做了很多 他人還是不領情" 或是男女朋友觀念不同的爭執 實際要化解可能需要很多情緒之外的努力 反思2:情緒真的能夠獨立出來嗎? 情緒不就是互相製造影響的嗎? 不就是因為兩個人的"親密關係"才使得情緒容易傳染 能夠抽身而出 完全不在乎對方感受的話 又與陌生人何異? 例:甲對乙提分手 乙可能有以下反應: 1.情緒崩潰大哭大哭整天痛哭 2.示弱討好退讓跪求甲留下來 3.賭咒發誓活得更好讓甲深深後悔 以上都是負面情緒反應 也是情緒勒索沒錯 但甲能夠對乙說:"喔 不干我的事喔 那是你的情緒 你自己要這樣想的" 嗎? 這樣不是更容易刺傷對方嗎?(很類似作者原著中提的踩一腳概念) 切割了對方的情緒 並不保證對方不會從事實質傷害行為啊? 讀這本的時候 一直想到阿德勒的"所有的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問題" 如果讀了<情緒勒索> 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 了解接納自己很重要 傾聽自己的聲音很重要 你自己當然可以這樣想 但別人不想傾聽你怎麼辦? 好奇大家讀完的時候是什麼感覺呢? 覺得是一招好用的情緒魔法 可以用來自我療癒 還是一錠吞了自以為有效的心靈安慰劑? 歡迎大家分享心得 -- 補充一段 1月看的"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 裡面有一句對白 是星巴克的主管安慰員工: 圍裙就是妳的盾牌 不管誰說了什麼都不能傷害妳 妳會和自己想得一樣勇敢 當初先讀到這本的時候就滿喜歡的 跟後來看<情緒勒索>對照起來 才發覺其實就是"情緒界限"的概念 :P -- 台北 台北 台北車頭到了啊 欲下車的旅客 請趕緊下車 我的理想嘎希望 攏在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232.1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49989947.A.35F.html ※ 編輯: kevinapo (150.116.232.113), 02/13/2019 00:51:06
ElleryKid: 3並不符合情緒勒索的定義喔,因為並沒有「要脅對方配合 02/13 09:06
ElleryKid: 不分手」的意圖或結果產生。 02/13 09:06
Aminoacid: 覺得臨床實務上 情緒勒索這個概念很難應用 02/13 09:28
bill8345: 你可以看國外版的比較完整 02/13 12:01
halfish: 看完國外板就覺得這本還好了 另外一本關係黑洞就真的黑洞 02/13 16:57
descent: 好女人受的傷最重好像也是類似的書 02/15 18:09
DOGEGG: 情緒勒索斷捨離 培養堅強心智 08/10 19:39
DOGEGG: 練習斷捨離:https://youtu.be/8bs7mjdbI7U 08/10 19:39
DOGEGG: 長期培養定力 http://user86342.psee.io/P7RHG 08/10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