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書名:製本仕事人--日本三百年出版簡史 作者:稻泉連 譯者:李喬智 出版社:世潮 ISBN:9789862590539 出版日:2018/02/02 這是一本講書的好書,作者創作的發想是意識到一本書的完成不只靠作者,還需要許多人 的協助才能完成,因此就採訪了許多和書有關的職人們,從造紙一路講到校對、字型、印 刷、裝幀、設計、版權、童書,最後在集結成冊本書的前言講到:「請容許我借助大自然 的偉大現象來形容「書籍出版」這件事。我認為「書籍出版」就好像是涓涓細流從山頂慢 慢匯集,花了許多時間終於形成一條河川,而河川的水最後流入大海的那一瞬間,就像是 一本書終於完成。」看完本書後會認同他這句話,以下就各主題做個簡單介紹,對我來講 也是做個紀錄。 字型: 訪問了「秀英體」重刻計畫的推手伊藤正樹,「秀英體」是大日本印刷公司前身秀英社百 年前研發各種字體的總稱,到了現代就有了從活字轉為數位的需求,他們花了七年從活字 雕刻轉為數位化,在計畫中經過檢視需要重刻的字數就高達十二多萬字,作者問伊藤正樹 什麼是字體?他回答:字型是字的聲音,不同的字型給人的感覺不一樣,這點我還蠻認同 的因為就我個人經驗也是如此。 印刷: 採訪日本僅存的幾間活版印刷廠,和台灣一樣有經歷供不應求的高速成長期,也一樣進到 數位時代一樣就行業萎縮,看這部分我就會想到日星印刷廠,腦中就更有畫面。 裝幀: 裝釘廠出身的青木先生,見識到了裝釘廠從人工轉為機械的過程,工廠師傅減半但產能不 變,失去工作的折頁師傅還到工廠丟石頭,而後來他到歐洲去學期裝訂,從學徒開始最後 取得德國政府頒發的裝訂大師資格,因為我對歐洲裝幀也蠻有興趣的,這部分我讀的也是 津津有味,德國裝幀工業是成熟到有專門供給實習生使用的工廠,工具流程都與正式工廠 一模一樣,所以實習生畢業後是可以立即無縫接軌進入職場的。 校對: 校對又可分為單純看錯字的校正與檢視內容的校閱,這部份採訪的是前新潮社校對部長, 現以外包方式持續做校對工作,因為有的作者指名就是要他來做校對工作,他提到校對工 作也是與作者做角力,因為要找出不合理的內容,但也有可能作者是對的所以需要大量的 資料佐證,他也回想他剛入行的時候,那個年代有許多知名的編輯,那些人都很有個性且 都比作者更有存在感,至於如何做好校對工作,他說因為需要多與人接觸,所以他給後輩 的建議是多和別人一起喝酒吧。 造紙: 前段是經歷311地震海嘯後重新站起來的造紙廠,後段是講從酸性紙過度到中性紙的歷史 ,各國圖書館發現19世紀的書本的紙會從角落開始破碎,但在更早之前的書本卻沒有這種 狀況,研究後發現是因為當時為了大量生產使用硫酸鋁的關係,隨著時間就會因為紙張酸 化而會失去強度崩解,所以研究出不使用出硫酸鋁的中性紙就是重大目標,經過長時間多 種材料的實驗,才找出不使用酸性物質成本便宜又能快速乾燥的配方,看到這邊覺得真的 是重要的事件,有種長知識的感覺。 封面設計: 作者找了以前替他著作設計封面的日下先生,日下先生說了封面設計要考量的地方很多, 不只是要貼近作品,還要表現書本個性與重視細節,日下先生講了他成為裝幀師的經過, 且很多老書的設計就算以現在的觀點來看一樣很先進,優秀的裝幀師的想法是跨時代的。 版權: Tuttle-Mori是日本大型的國際版權交易公司,玉置小姐的工作就是去國外找到好書推薦 給國內出版社,因此參與國際書展就是她最重要的工作,Tuttle-Mori創辦人森武志先生 是個身材高大且相當有個性,能迅速融入異國文化與他人快速拉近關係的人,他的書籍嗅 覺敏銳,就算是不懂的書像是比爾蓋茲自傳性質的《擁抱未來》,知道後就馬上飛到西雅 圖去談日文版的出版。 童書: 採訪了童書作家角野榮子,請她分享創作過程,像她曾經短暫移民巴西,陌生的地方像是 來到另一個星球一樣,那段時間是如何融入當地與認識的人們,都成了她創作「魔女宅急 便」養份。 最後講一下副標「日本三百年出版簡史」是台灣出版社自己下的,原書名只是「本をつく る」という仕事」,只是很簡單「做書的工作」的意思,這本書並沒有那麼大的野心要介 紹日本出版史,但從許多角度來介紹一本書的完成需要那些工作,我看的很過癮,相信其 他愛書人也可以看得很開心。 -- "fosa的雜思錄" http://fosa.pixnet.net/blog 歡迎參觀留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6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60699107.A.FB4.html ※ 編輯: fosa (114.39.66.1 臺灣), 06/16/2019 23:37:48
hwider: 感謝分享 06/16 23:53
Yiing: 好像不錯,感謝分享 06/22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