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版:https://vocus.cc/editor/5f533ad7fd89780001d27b2b 我家老爸對我而言很難溝通,例如家裏堆了一堆他收藏的雜物(喜歡到二手市場收集別人 家裏清出來的雜物),每次買東西就把冰箱全佔滿,跟他說不要一次買那麼多(沒有用), 溝通時也都有聽沒有做,下次還是照著他的想法去做,像是固執老人,為了溝通,我還看 了《正念溝通》,但每次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脾氣,老是不歡而散,看到這本書就立刻覺 得終於有可以了解老人家在想什麼的書可以解救我? 雖然看了也不能解燃眉之急,但是知道他們的想法,誤解變少,可以多點體諒與寬容。 作者佐藤真一是大阪大學研究所的教授,研究臨床生死學、老人行為學等領域,他說當自 己也步入花甲之年才發現,高齡者就是自豪又自憐的矛盾體,行為才會讓人又氣又好笑。 這本書是用簡單文字和漫畫組合的形式,一篇接著一篇,很快就可以讀完,就像書的封面 介紹,是一本讓你笑中有淚的高齡心理學,對於家中老人家的問題求解,可以看是什麼問 題,直接翻到那一章節,方便閱讀。 例如我家問題之一雜物堆到變成垃圾場,我家雖然還未至垃圾場但是雜物實在太多,作者 說會發生這個問題是當老人家一次次先拿再說,其實已沒有精神和體力整理堆積如山的雜 物,解決的最快方法是陪他們一起慢慢整理。(謎之音:沒有心情與耐心陪他們慢慢整理 ,依然無解,但有時會把一些東西偷偷拿去回收,發現他們也不 會發現 XD) 下面節錄一些書中提到老人家的症頭和解法: 父母記不住數位儀器的使用方法,幫長輩買東西時,要盡量選按鈕少、字樣大的產品。 不肯丟掉老舊的東西例如不肯把冷氣換成變頻空調,認為還可以用,作者認為只要父母親 覺得用的順手,就尊重父母的選擇。 父母只記得對他們有利的事其實不是有意,而是高齡所致,人老了,記憶會消除,所以要 適時的將父母的話當耳邊風。 父母遇到一點小事就發火是因為他們頻頻做不好事,屢屢受挫,不斷累積壓力,對自己的 的蒼老各種能力衰退,感到難受,所以遇到不好的時機就忍不住發火,要平時關心爸媽, 減輕他們的壓力。 父母說話誇大其辭的原因之一,在於「希望自己受到矚目」。假如爸媽說的是誰受了重傷 或誇大其他負面消息,可能就代表他們很寂寞。 家人要等別注意的是父母年老後,是否變的非常惹人厭。原因可能在於想要誇示自身力量 的心態,為了展現自身的影響力,於是說出暨多餘又惹人厭的話。即使對父母惹人厭的言 行感到憤怒,還以顏色也是大忌。我們可對父母說句尊重的話,或是附和就好。 父母老是吃甜食是因為味覺衰退,對鹹味感覺不太出來,許多甜食只要些微的咀嚼力就可 以吃,只要幫父母選擇對身體不會有太大負擔的點心,讓父母感受美味的甜食。 父母動不動就喊這裏痛、那裏痛,從某方面來看,老爸、老媽誠實說出身體不舒服還比較 讓人放心。我們要傾聽父母說哪裡痛,以免遺漏疾病的訊號。 這本書沒有高深的心理學論述,簡單的圖文讓我們了解老人家症頭背後的原因,就像推薦 序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說的「別急著解決問題,先試著了解各種行為的原因」,畢 竟大人的生理與心理,遠比單純的孩子要複雜許多,不是單靠耐心與溫柔就可以讀懂。 本書藉由各種案例和各種解決的小撇步,讓我們可以理解年老父母、長輩的想法與困擾, 並提供建議,讓我們由理解來想出相處之法,也了解自己老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先理解 再找辦法,希望自己老了不要也變成年輕人眼中的固執老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4.22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99290492.A.1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