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文長恕罪 最近我入手了兩本十分精美的書,一本是 《巴黎的憂鬱:小散文詩》 法國詩人波特萊爾作品,中法對照,2015年新雨版本 https://i.imgur.com/XPHTkq7.jpg
巴黎的憂鬱是再版數次的經典,而此版設計是非常典雅,是我最喜歡的一版。 保存狀況良好,內附四張明信片也全在,能以二手價200元入手, 我認為非常值得。 而第二本則是蔡琳森詩集《麥葛芬》, 會買這本是因為幾年前偶然入手他的另一部作品 《杜斯妥也夫柯基--人類與動物情感表達》 https://i.imgur.com/gEIKNdv.jpg
算是比較新一代台灣詩人中我難得較為欣賞的作品。 這回蔡找來了設計團隊設計新書,此書拿下書本設計大獎金蝶獎,簡潔薄薄一本 新書79折後300元。 然而翻開閱讀後其實有點失望, 一些方面是因為這回文字內容並沒有給我太大驚艷, 另一方面則是在設計上,文字少了 非 常 多! https://i.imgur.com/VzxpXhv.jpg
https://i.imgur.com/qDqcv6A.jpg
https://i.imgur.com/hZjZGn7.jpg
留白處較前作多了不少,甚至非常非常多的照片佔據大量頁面 (儘管如此頁數還是比前作少了些) 過去,我買書就是為了文字,依靠文字即可引領我進入作者的意境, 然而如今尤其詩集,越來越多像這樣大量花費在設計書的外觀。 並不是說設計外觀不好,我也的確喜歡收藏像2015版《巴黎的憂鬱》那樣唯美的書。 但畢竟《巴黎的憂鬱》是經典之作,內容即充滿意境,再加上外觀可說相得益彰 但台灣新生代詩人 在追求設計書本外觀上卻到給我種我想「買櫝還珠」的程度。 而書本售價也因精美設計而上升,《麥葛芬》售價就因為大量設計比前作貴了約100元 從出版業角度,如果能夠靠設計書本增添附加價值,我完全能理解 但還是想了解各位從讀者角度怎麼看這件事情。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78.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08451336.A.6CE.html ※ 編輯: ctw01 (118.233.78.102 臺灣), 12/20/2020 16:10:48
sun51027: 有些書就是賣設計,有些書就是賣內容,看你喜歡看哪種 12/20 16:11
sun51027: 類型而已吧,我喜歡的類型的書封面也越來越漂亮,但內容 12/20 16:11
sun51027: 還是一樣多阿XD 12/20 16:11
因為蔡的前作就是比較正常的詩集,像我以前讀楊牧、余光中詩集那樣 正常賣內容的詩集...結果這次彎轉太大了...不然我通常不會買這種賣外表的書。 ※ 編輯: ctw01 (118.233.78.102 臺灣), 12/20/2020 16:19:17
sos01030: 如果把書本設計當作作品的一部分來想的話呢?這樣的作品 12/20 17:10
sos01030: 要搭配這樣的設計,才能完整呈現作品 12/20 17:10
sos01030: 像是詩人的詩發表在臉書上,自己copy下來用A4紙印出來 12/20 17:12
sos01030: 最後印了一大本A4以後裝訂,廣義來說也是詩集了,但這就 12/20 17:13
sos01030: 不是一個完整的作品的那種感覺,反過來說,如果有個詩人 12/20 17:14
sos01030: 賣給你的詩集就是一本用自家A4紙印了以後自己裝訂的書 12/20 17:15
sos01030: 這樣想想好像也是很可以 12/20 17:15
sos01030: 總之吧,我覺得把這些你覺得多餘的設計當作「作品」的一 12/20 17:16
sos01030: 環去思考,或許會單純把它當作可以賣錢的附加價值來看 12/20 17:17
sos01030: 大概會比較浪漫一點吧 12/20 17:18
你說的也挺有道理的,這樣有點像買本比較貴的漂亮筆記本的概念XD 不過買詩集還是有讓作者幫我選作品的意義,過去社群網站po文也沒這麼方便, 似乎網路資訊流通普及也是導致出書時要耍更多花招的原因之一。 但我自己應該還是習慣比較老派的浪漫就是XD... ※ 編輯: ctw01 (118.233.78.102 臺灣), 12/20/2020 19:37:48
kevinapo: 真的是買櫝還珠XDD 12/20 21:12
info1994: 買櫝還珠是不至於那麼誇張 畢竟設計也要錢 沒份量的書 12/20 22:53
info1994: 就不會那麼重視吧 我猜大概是買書型態改變 都網路買 通 12/20 22:53
info1994: 常封面都好看 但書背就很一般 12/20 22:53
pase139: 以正常情形來說 重視封面設計是好事 有爭議的是形式強過 12/20 23:22
pase139: 內容 封面弄得很有設計感 結果內容卻沒什麼可取的 12/20 23:23
封面多漂亮奢華對我其實還好,但當內頁都為了設計感而壓過內容文字本身就讓我 覺得有些過度。至少依據我經驗,我讀過的所有能稱為經典大作的作品, 無論怎麼再版再設計,從來不曾有過設計壓過文字的。 當然啦,設計非常好看的書若是拿來送人或玩交換禮物,效果倒是挺好的... 收到一本設計唯美的不知名詩集,當下效果應該會比收到本中規中矩的余光中詩選更好 ※ 編輯: ctw01 (118.233.78.102 臺灣), 12/21/2020 00:10:39
sondbe: 這些成本電子書沒差了 加多少圖片影片空白頁也不會增加成 12/21 00:34
sondbe: 本 可以每頁都設計到極限 12/21 00:34
wingfun: 我最討厭每頁字的比例很小 然後留白的一堆 12/21 11:00
Tayako: 我覺得 有些書真的非常需要文庫本 滿足想要實體書+節省空 12/21 14:08
Tayako: 間(書櫃+排版+攜帶) 台灣的書感覺也有..越做越大本的趨勢? 12/21 14:10
Tayako: 現在做的很精美 是有點需要多花錢買包裝的感覺.. 12/21 14:11
Tayako: 即便是同本書 改版價格就差很多 o_o 12/21 14:13
HAL10000: 新詩一直都是寫的人比看的多 12/21 15:26
cancancancan: 當代作家品牌化了,書必然形式化 12/21 17:32
cancancancan: 書本設計變成道具,供給讀者完成儀式 12/21 17:34
ctw01: 有到品牌化這麼慘嗎…XD 12/21 17:44
wingfun: 文庫本搞不好訂價比大本貴...我不愛文庫的size 12/21 17:58
Tayako: 怎麼會?文庫本不就是會比較便宜阿!我覺得有些書可以出這種 12/21 20:07
Tayako: 版本 畢竟相較高端精緻大開本 也是版本的一種 12/21 20:09
Tayako: 漫畫單行本 也有完全版/愛藏版(通常開數都比較大 收藏用) 12/21 20:10
Tayako: 但我也還是喜歡通常版的大小尺寸 12/21 20:11
Tayako: 相同內容的書 只是買來看 不想特別收藏 文庫本就會是選擇 12/21 20:15
in09: 我愛文庫本,旅行時帶一兩本,看到中途隨手放著都不怕被偷 12/22 09:37
pase139: 等到像我這種開始要戴老花眼鏡的年紀時 就會很氣那種小字 12/22 23:28
pase139: 排版的書惹~_~ 12/22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