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介紹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由房慧真所著。房慧真曾任職於《壹週刊》撰寫人物專訪,現任 職於非營利網路媒體《報導者》。在記者之前,房慧真是台大中文博士班的學生,雖然沒 有完成學業,但這並不妨礙她在文學界中擁有一片天地,其著有散文集《單向街》、《小 塵埃》與《河流》。 書籍簡介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收錄了房慧真人物採訪文章共三十三篇,記者私語十三篇,訪後 拾遺七篇,現場紀實兩篇,以及採訪心法一篇。從收錄的章節編排來看,不少人會將本書 視作一本人物採訪集,但其實這本書不止於此。房慧真說:「我感性、濫情,有時還有小 小的偏執,在這裡我不寫中立客觀歌功頌德的人物報導,我只寫從我眼睛看出去的世界」 。比起嚴肅的專訪,房慧真的專欄帶給人更多的是一種主觀的、觀察性質的、散文的、日 記式的文章。 本書共分為四個章節,分別是《游於藝》、《志於道》、《依於仁》和《據於德》,這四 章的取名來自論語的述而篇。原文的排序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不知道 作者在安排內容順序時別有的巧思是什麼,總不可能是不小心排序錯誤。本篇心得,我會 針對四個章節採訪的人物做羅列,並且各舉其中的一篇作分享。 我不知道這篇心得寫起來會是什麼樣子,是洋溢著文學氣息?還是充滿批判與反思?本書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取名自知名作家西西的短篇小說《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描寫 了俗世社會對愛的病態概念;而《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則從房慧真特有的視角去寫許多 的人物與社會事件,這兩者都是帶有獨特結構和自我特色的著作,那接下來,讓我邀請你 一起閱讀,「像我這樣的一個讀者」寫下的心得內容吧,願此篇內容也能像前面兩者一樣 獨樹一格。 內容簡介 #游於藝:君子游於藝,游乃遨遊,藝為六藝。 ( 西西、葉德嫻、洪金寶、王小棣、王羽、蔣友梅、趙德胤、文夏、詹朴、李屏賓、侯 孝賢) 「君子游於藝」,第一次看到這句話不免產生很大的想像空間。游乃遨遊,這沒什麼問題 ,那藝呢?現代人看到藝字多半聯想到藝術,是浪漫、是創造、是詩和遠方。這想法倒也 沒錯,只是不大完整。儒家所謂的藝為「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禮為禮節、 樂為音樂、射指射箭、御指駕馬、書是文學、數是算數。不過房慧真的「藝」倒也不全指 這六項,從上述的採訪名單可以看出這章節包含了作家、演員、導演與藝術家,那麼用藝 術來作為這個「藝」的詮釋也不算差的太遠。 我們談談洪金寶。 我對洪金寶唯一的印象,是在《葉問》這部電影裡面,洪金寶飾演的洪師父。洪師父在擂 台上的那場戲:「污辱我可以,但污辱中國武術就不行。」至今仍是我對葉問這部電影印 象最深刻的片段。在這篇採訪文章中,房慧真讓讀者看到了洪金寶從少年時期被送進「中 國戲劇學校」一直到創立洪家班,再到武打片沒落後,港片被周星馳的無厘頭一桶天下的 過程。而這些內容,花了不到兩頁的篇幅。 你說:「這麼少的篇幅怎麼可能鉅細靡遺的描述清楚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呢?」沒錯,所以 房慧真也沒有打算鉅細靡遺的寫出每一個細節,她將一切的資料,舉凡對談內容、事件發 生的背景與現場觀察到的一言一行都整理成圍繞著一個主題的文字。那個主題,在洪金寶 身上就是「大哥」。在華語影壇中,能讓成龍喊上一聲大哥的,唯有洪金寶,他是大哥中 的大哥。 在本篇訪問的後記中,房慧真寫道:「正在當大哥的人,你一定要謙遜,要不然會被說是 高傲;曾經是大哥的人,你更要謙遜,要不然別人會質疑你憑什麼還這麼跩,這就是大哥 的宿命。」當我看到這句總結,我突然看到洪金寶肩膀上扛著的那個沉沉的擔子,他為人 慷慨、行正坐直,原來都是因為自己為能扛起這個擔子所做的努力。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宿 命,但我認為,這不正是換了一個名為「大哥」的限制、君子追求的六藝之禮嗎。 #志於道:君子志於道,志乃志向,道為大道。 (朱天衣、丘成桐、朱家明、劉培基、周俊勳、北島、廖亦武、徐冰、李滄東、陳為廷) 君子「志於道」其實有兩個出處,第一自然是我們前面提到的論語述而篇,第二的出處則 是儒學大家孟子《盡心上》的東山章。「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 不成章不達。」這句話指的是水流這種東西,在注滿了低窪之處之前不會前行;君子的志 向在於道,但這「道」若不具有一定的規模,那麼這種志向是不會達成的。 所謂具有規模的「道」,即為大道。什麼是大道?我認為怎麼翻譯大道都可以,無論是人 道或是天道,大道指的是「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可以直接理解為馬斯洛 五大需求的最高層級「自我實現」也就是那些讓人在價值觀上超脫小我的事物。所以在這 一章的採訪內容你會看到有追求學術理想的、追逐個人技藝的或是挺身而出追趕社會理想 的,以各式各樣的姿勢綻放著光芒的人們。 我們談談丘成桐。 如果要以知名度來挑選介紹對象,在我的生活圈中,這一章節的人物當以陳為廷最有名。 再不然也是紅面棋王周俊勳,雖然現在大家提到圍棋第一個想到的總是黑嘉嘉。不過我挑 的對象是丘成桐,不為什麼,只是覺得台灣社會對這些在學術領域奮鬥、努力將世界的知 識邊界向外拓展的人不太友善,因此心生可惜之感,但除了可惜之外,我又有點其他話想 說。 丘成桐作為第一個獲得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在數學界的地位自然是不在話下,但他究 竟做了什麼呢?他解決的是一個名為卡拉比的幾何學家提出的猜想,這猜想以及猜想的證 明過程實在複雜,牽扯到大量的幾何學及其延伸,例如微分幾何、拓墣學等等。我想如果 不是數學專業的讀者一般都是看不懂這個證明的(本人文科生也看不太懂)。如果真的要 簡單的說,我理解的卡拉比猜想就是想證明一個高維度的復流形的一般規律。 光是「流形」這個概念就夠讓門外漢頭疼了,另外還牽扯到「維度」。不過好在我們不需 要真的在這裡探討細節,跳到結論吧:丘成桐證明的的結論恰好可以應用到物理學上的弦 論。弦論用一句話解釋就是宇宙的本質是奇怪的線,也就是所謂的「弦」,在十維空間裡 震動。講到這裡你應該也發現了,丘成桐證明的「卡拉比 - 丘流形」能在解釋維度的模 型計算上大顯神威。 好,科普的內容就到這裡結束。我想說的是,就算我們努力用白話文說明這些前沿科技給 大眾聽,又有多少人聽的懂呢?人們不在乎這些,人們只在乎自己能使用到的、能看到的 東西。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會使用導航,但有多少人稍微理解過 100 年前發表的相對論呢 ?在 SAAS 服務盛行的現代,在計算機已經半腳踏入量子領域,要開啟全新世代的這個世 紀,有多少人知道基本的量子學說?或是基礎的計算機理論?或是圖靈或馮諾伊曼的任何 成就呢? 我不是要說現代人不好學,而是看完丘成桐的訪談後我突然感到很茫然。我覺得近 100 年來的知識已經進入相對高等的領域,這個時代已經不是隨便在實驗室做實驗發生個插曲 就能發現伏打電池或抗生素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如果你的大道在於知識領域,你幾乎必 須從小孜孜不倦,在偉人的肩膀上埋頭啃著更多偉人留下來的成果,當你終於也結出自己 的果實時,你會發現你早已爬到遠離一般人的高度,一般人看不見你,也看不見你的成就 。 「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如果這個道過於龐大,以至於難以達成;如果這個道過 於隱晦,以至於難以成章難以通達,那追逐大道的過程中該有多麼艱辛阿。當然,在學界 中這些人還是閃耀之星,還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但在學界之外呢?如果坐在路邊的咖啡廳 ,人來人往的閒言閒語中不再是討論被風向吹的東倒西歪的政治議題,而是物理學又有什 麼新進展、數學又有什麼大難題、經濟學又出現了什麼新分支等等,這個亂紛紛的世界會 不會好一些。如果每個人都有大道,如果每個人也都願意關心一下其他人的大道,如果所 有人的大道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那麼這世界會不會就是儒學崇尚的充滿君子的世界。我不 知道。 #依於仁:君子依於仁,依乃依倚,仁為仁心。 (一訪達賴喇嘛、二訪達賴喇嘛) 「君子依於仁」這個「依」字用的著實不錯,可以理解成依賴、依從或是依附,不過我最 鍾意的翻譯是源於。君子的行為都需源於仁心,這是我對孔子這句話的理解,那什麼是仁 心呢?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倡導的是人心本善,他老人家認為惻隱之心是 萌發仁心的關鍵,而惻隱之心也是人心本來就具有的天賦,於是仁即為人、仁心亦為人心 。所以我們可以對「君子的行為都需源於仁心」這句話作延伸:君子都行為都需源於人心 。這也是人本主義最重要的精神:「人要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我們談談達賴喇嘛。 我跟達賴喇嘛不熟,不是不認識的那種不熟,是明明這個人享有大名但我對此基本一無所 知的那種不熟。達賴喇嘛似乎是一個被中國迫害的政權領導人,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在我的 知識盲區。那看完房慧真的訪談後我對達賴喇嘛有更深的認識嗎?有的,不過我得到最多 的不是達賴喇嘛如何如何,而是得到一個記者在面對一項素材時,抱有的那種決心;一個 記者在面對一項重複的素材時,帶有著那種多維的書寫角度。 房慧真在後記中提到:「先不論採訪的人,是名滿天下,還是無名小卒。重訪一個人,對 於寫人物採訪的記者,是極大的考驗。」為什麼是大考驗呢?房慧真繼續寫道:「寫一個 人,就要抱著一次寫透的決心,換言之,就是『一刀斃命』,寫盡他的一生,而分他又出 了新書上了新片。」重複寫人已經很難了,更何況這一次,房慧真寫的是神一般的宗教領 袖。 因此,房慧真對自己的第二次訪談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把一個神,徹徹底底還原成一個 人。」於是在第二次訪談中,除了看到第一次訪談時就看過的達賴喇嘛的好奇心,你還會 看到這位如火如光般明亮的人物轉過身來,坑坑疤疤的另一面。無論是生前大起大落的第 十世班禪喇嘛,或是達賴喇嘛從小就被類似軟禁般供奉起來的經歷。 很可惜的是,這一段我沒法寫出達賴喇嘛與「依於仁」之間的關係,雖然我強烈感受到他 們兩者是緊緊相連的,但我總是找不到合適的字句來描述。意會與言傳,原來還隔著這麼 一大段距離。 #據於德:君子據於德,據乃杖持,德為道德。 (詹順貴、徐世榮、曾道雄、笑蜀、黃明鎮、奧比薩克斯、楊婕妤、梁國雄) 「君子據於德」,據指的是一個人拿著一個拐杖,這可不是指他跛腳,而是指當老人走路 歪歪斜斜的時候,就會使用拐杖以走的正直。在古文中,杖持比較鮮明的形象應該是在禮 記的王制中提到的:「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一種常見 的解釋是,持杖是一種表示身份與年紀的方式,以示國家尊重長者的程度。若人處壯年就 不需要持杖,在國內見到高官就應該向前行禮,而持杖者則可豁免。這麼說來,據這個字 帶表尊重與正直。因此「君子據於德」可以理解成:君子應以正直的道德為本。 我們談談詹順貴。 詹順貴是一位行俠仗義的律師,是弱勢群體權利救濟道路上的稱職嚮導。有看過「無照律 師」嗎?詹順貴給我的形象就像是中途離開事務所的 MIke,專為那些需要法律救援的人 們進行法庭上的攻防戰。律師這個職業在我個人的印象中一直飽受爭議,有人說他們只會 為有錢人辯護,有人會指責那些為死刑犯開脫的律師,在這麼一個飽受爭議的職業中,當 真有正義、當真有道德存在嗎? 詹順貴給我們做了一個良好的示範,但我並不是想說為弱勢發生才是執行正義、才是道德 的方式。所謂道德,其實只是單純的「因為他需要幫助,所以我就過來了」這種想法,有 人有困難就去救助,有人需要救濟就發揮自己的專業,只是剛好社會上需要救濟需要幫助 的人多為弱勢而已。 心得 我在前言提到,論語述而篇的順序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先了解大 道為何,也就是確認人生的終極目標後,君子就該踏上追逐目標的旅程,在這趟旅程中顛 頗是難免的,因此需要帶領君子走向正軌的道德,以及遇到需要做判斷時的仁心。而六藝 則是追逐結果的展現,是一場為期一生的成果發表會。 那本書以「游於藝,志於道,依於仁,據於德」的順序為分類的用意是什麼呢?既不是時 間先後,也不是依照社會地位,我在想,會不會是一個視角拉遠拉近的過程呢?房慧真先 從游於藝開始,這章節介紹的多為藝人、藝術家、導演,這些人的作品貼近我們的生活, 但優秀的作品內涵總是劍指著遠方;於是第二章房慧真領著讀著真的去了一趟遠方,看看 那些追逐遠方的人抱持的信念為何;當我們正在讚嘆那些人的超我的大道時,房慧真猝不 及防的將我們推向大道的終點,神一般的達賴喇嘛那邊。 我們在達賴喇嘛那裡試圖感受宇宙的邊界、大道的終點,卻發現這個神一般的男人的心, 根本無關遠方。他在乎的是近處,他好奇身邊的新奇事物,他關心每一個來找他對話的人 ,他不談大道,他以行為改變了藏族一直以來政教合一的傳統;他不把自身置於遠方,他 跟政府談判,帶領藏族新生。這個男人,這個代表遠方大道的男人,卻對我們揭示了遠方 不遠,吾身附近皆有遠方。 我們錯愕,困惑。我們從自己出發,把視角放到自己之外的大道上,追隨大道的痕跡去翻 山越嶺,得到的回應是其實起點亦是終點。我們失落,那追逐還有什麼意義?我們陷入了 一陣低潮。但就在此時,房慧真似乎早已經運籌帷幄過了,她在恰到好處的時機帶來了援 軍,帶來了我們的救贖,帶來了那些據於德的人們。他們會給我們幫助,一如他們以往救 助所有需要幫助的人們。 後記 《像我這樣的一個記者》一書共 391 頁,還附贈了一個小本本,算是房慧真的小日記。 記者給大家的感受通常不好,網路上常有這種調侃「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尤其房 慧真先前服務的單位又是惡名昭彰的八卦雜誌《壹週刊》。不過,房慧真負責的欄位是人 物專訪,是充滿腥羶色的亂場上難得的一塊淨土,也許念完本書能讓你對記者的一些既定 印象改觀。房慧真對於壹週刊的狀況也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因為一個報社不可能以人物專 訪維生。沒有人會看的,與其說這個專欄是亂場上的淨土,不如說是為了這塊淨土才產生 了一大片亂場。沒有八卦帶來的利潤,哪來的經費去做深度訪談呢。 房慧真現在服務於《報導者》。《報導者》是非營利性質的媒體,這陣子還算出名,他們 在進軍 podcast 第一集做的毒品產業鍊報導掀起了不小的話題。如果你看完本書也喜歡 房慧真的文字,也喜歡像她那樣的記者的話,我推薦你去逛逛他們的網站。最後,我會把 這本書推薦給每一個人,念這本書不需要有什麼心理預備,也不需要任何的學術背景,只 要你有一段時間,就讓房慧真的文字那你進入三十三個人不同的生命歷程當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92.2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10285539.A.B09.html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0/2021 21:36:03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0/2021 21:38:32
benothing: 謝謝分享01/10 23:01
webster1112: 丘成桐/達賴的檔次 太高了01/10 23:32
什麼意思QQ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0/2021 23:41:39
webster1112: 以為站在NBA球員身邊 幹 這真大隻!! 問題那是藍鯨!! 01/11 00:11
有...有翻譯嗎......?
Qorqios: !!! 01/11 00:15
!!??!!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1/2021 00:41:22
Nasta: 謝謝分享01/11 00:48
offsetyrn: 借問房的散文風格是怎樣呢?01/11 10:48
offsetyrn: 不限本著,包含她之前的散文作品。 01/11 10:48
我沒看過作者的其他作品,不過有打算加入今年的閱讀清單,等我看完再上來分享~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1/2021 14:22:04 ※ 編輯: biemelo157 (49.216.92.210 臺灣), 01/11/2021 14:34:06
CY40: 可搭配董成瑜【華麗的告解】看,比較兩人的寫作風格 01/11 23:20
nah: 以前壹週刊最愛看董成瑜的人物專訪 後來房慧真也不錯 01/12 10:18
yoyoyeeee: 喜歡她刻畫人物的方式,總能表現的立體且有溫度 01/12 23:12
glenna9305: 房的散文風格算是清冷,我滿喜歡單向街的 01/15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