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https://reurl.cc/GdMYRD Blog中有讀書心得、金融、投資及品酒文章,有興趣歡迎來逛逛 ============================================================== ● 書名:投機者的撲克 交易哲學的最高境界 ● 作者:扁蟲魚 ● 出版社:大牌出版 ● 出版日期:2016/06/22 【讀後心得】 過去看過這類書籍通常都是主角很小時候就接觸投資,剛下幾筆單就走新手運賺了一些 錢,接著加倍資金投入再開槓桿,市場出乎意料反轉賠到脫褲,作者非常懊惱地檢討交 易策略,最後東山再起賺得盆滿缽滿。 本書也有提到作者的交易經驗,作者是個標準投機份子,有投資陸股跟郵票,起初投資 收益非常好1993年買認購權證賺100倍,後幾年的年度報酬率30~50%只是喝湯玩玩,不少 次投資都是倍數在賺,該章節下了一個很有趣的標題「投機十年,突然站在破產之前」 ,想當然爾是以破產坐收。 不過這本書不是我想像的投資達人傳記,作者花了很多篇幅在寫投資情緒處理跟投資目標 ,就像「不要愛上你的頭寸」、「第一次投資是甜蜜的,去由此高估自我」、「痛是寶貴 的財富」等…。 「了解自己比了解市場更重要,投機者真正要迴避的,是僅僅因為價低而買進的行為」 不敢說我的投資經驗豐富,但在金融業工作加上本身有參與投資多種金融產品,對金融交 易不算陌生,過去有很多失敗的投資經驗都是出在自己的情緒身上,而不是標的或策略。 舉例來說,經分析篩選後看好某檔股票,於是順利在市場買進,起初獲利狀況不錯帳面小 賺15%,後來大盤下跌也連帶拖累我的標的股價下探,損益來到-10%,這個時候就會心癢 想加碼,既然是那麼好的標的,目前打9折當然要多買一點,殊不知股價越跌越多,-20% 不忍停損,最後在-50%停損出場。 上述經驗不只發生過一次,虧損的原因就是因為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 買進標的的理由是看好他的本業業績會來有成長空間,但當股價大幅下跌時去買進已經不 符合當初買進的理由 投資前應該設定好停利停損點,當股價往反方向走時就要決定是要加碼還是停損,理論上 -10%、-20%都應該有可能是我的停損點,但因惜售導致虧損繼續擴大,最後只好忍痛砍半 賣 這本書在投資情緒管理跟交易紀律上著墨許多,我覺得可以學到不少,尤其這兩年股市火 熱,台股成交量居然有6、7千億的榮景,已經到全民瘋台股的境界,其中有不少散戶、股 市新手跟不專業的投資人,本書非常適合這種人 (應該沒人會認為自己不專業…),應該 說,書中內容很適合想精進投資的投資人去讀,用有趣的故事跟經驗來輔佐自己的投資 觀念,花一本書的時間絕對比在股票市場繳學費來得划算。 【書摘】 市場是一種情緒 與其說人是理性的動物,不如說他的行為是情緒的產物。 P.18 價值投資者常比喻:股價是一隻狗,在價值主人的繩索下前後奔跑。 看似合理,但給人一種錯覺:價值處於統治地位,實際上,當你更多地經歷市場風暴後就 會明白,這隻狗相當地狂野粗暴,一旦被激怒,猛撲出去的力量足以掀翻所謂 的主人 (價值)。P.31 作者認為更好的比喻應為在扁舟上捕魚,「水在動,魚在動,你也在動」。 股票並非價值穩定而價格紛飛的單循環體系,而是價值、價格都變動不居,且相互影響的 雙循環體系。 P.33 投機真是門「遺憾」的藝術。無論準備得多充分,總有讓你扼腕痛惜的時候。 P.46 漲跌本無意義,你參與了以後才有意義;漲跌本無情緒,入場點後你就有了情緒。 P.47 市場是理性的,同時又是感性的。因為與其說人是理性的動物,不如說他的行為是情緒的 產物。 P.50 了解自己比了解市場更重要。 P.102 傑西李佛摩:「市場沒有多和空,只有一面,那就是正確的一面。」 P.10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202.20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1327491.A.0AD.html
AtomCat: 我也喜歡這本 05/18 20:34
djmay: 感謝分享! 這本絕版了...二手難尋 05/19 23:53
djmay: 縮網址好像失效了 05/20 00:33
※ 編輯: faceoflove56 (223.136.73.39 臺灣), 05/20/2021 15:54:01
faceoflove56: 感謝提醒,TAZZE有新書,二手我也沒看到 05/20 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