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者: John C. Bogle 約翰柏格,指數型基金教父。 心得: 很早之前就購入此書,因為在閱讀順序的關係到現在才看完此書。這本書的 收穫相當的多,本書也透過大量圖表協助說明作者的理念,心得會依照下面 幾個部分進行分享。 市場獲利虧損的差異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會造成不同的獲利及差異。 報酬: 作者認為在股票市場有分為投資報酬與投機報酬兩種。投資報酬的部分來自 於企業的獲利,而股東獲利必定對應企業利潤,所以投資到擁有獲利能力及 不虧損的企業自然會令股東得到相對應得報酬。而投機報酬就我的解釋為來 自市場的短暫情緒,可能有突然的消息或世界變局,影響投資者的情緒導致 大量不理性的買進或賣出,這當中情緒決定了投資的行為。而上述兩種報酬 並非作者鼓吹的投資模式。 成本: 在談論成本前要先提出作者所說的一句內容:「股票市場賺取的報酬必然等 於市場賺取的毛報酬」。在一切成本尚未計入前,市場獲利同等於投資者應 獲得的收益水準,但成本的必然性勢必讓原本獲得的市場報酬打折扣。所以 對於作者而言,投資成敗取決於成本,原始的獲利若再扣除成本很容易掉入 所謂的輸家賽局,縱使有獲利可會都變成虧損。過往共同基金的成本往往偏 高,管理費,手續費等進而流向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人手上,造成投資者隱 形的虧損產生,而作者推出世界第一個低成本指數型基金,進而讓成本降低 獲利提高,若長期持有也能降低交易的手續費用。作者也另外說明四個可能 被忽視的投資成本: 1 近期的報酬偏高:報酬偏高可能造成的交易成本就越高。 2 注重短期報酬費:短期報酬往往配合市場情緒讓人瘋狂進場造成過多的手 續費及交易費用。 3 隱藏成本:基金管理費、手續費、基金持股變更的交易費用等,可能都不 會直接列明,需要再公開說明書才有資料查證。 4 稅金交易費:像是證交稅,美國的股利税等都可能是原本就存在但沒被注 意到的成本 市場情緒(投機成本): 短期的市場資金流向通常會被當期的題材左右,舉例像是近期的航運股或是 航空股及宅配股,都是會令人產生獲利期待進而增加進場的情緒,而市場情 緒的期待往往或高於原本的估值,若於高點買進就容易套牢,恐懼賣出過低 的股價反而可以逢低買進。對於作者而言「股票市場是投資事業的巨大干擾 」,舉例2019年與2020年的特斯拉差異,從破產邊緣到市值高到衝入標普 500指數。這算是近期最好的案例,而在台灣則有國泰永續高股息與富邦越南 指數的高溢價風波,這都是市場情緒的震盪造成的結果。 雙重災難: 若是上述的兩個成本同時產生作用,那麼投資人大多將陷入虧損的領域。 投資策略: 對於作者而言,購入指數型基金並長期持有才是他認為最好的投資方式,往 往我們會挑選長期績效良好的基金,但從作者的資料發現1970年的355隻共同 基金截至2016僅剩下74間還存在,其他都已經消失在市場當中。另一個挑選 的標的可能會是短期績效良好的基金,但在作者的資料中發現,2006年至 2011年績效前20%的353家基金,只有13%仍維持在前20%的表現。這個現象是 作者所說的「均值回歸」,我們無法看到一隻基金長期保持在前段班。所以 作者推崇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既然無法獲利超越大盤,不如跟著市場的成 長維持穩定的或利,往往最單純與簡約的事情就容易成就長期的高報酬,運 用複利的概念持續投入低成本指數型基金,會是無法成為專職投資人與沒有 時間看盤的人一個很好的投資方式。而作者也就風險考量提出不同股債比的 投資方式,年輕人往往可以透過高股低債的方式投資,因為還有承擔風險的 能力,而長者可偷過高債低股的方式獲得穩定現金流。 個人觀察: 近期的ETF蓬勃發展,對於作者而言已經有違他所認知的ETF定義方式,對作 者而言TIF才是最有低成本效益而無其它費用產生的指數型基金,所以在現今 時代ETF爆發時,隨時要注意各個ETF持有所必須支付的成本及沒看到的費用 ,才能讓自己的獲利盡量維持在與大盤相同的水準,因為獲利成本扣除肯定 會再比大盤的獲利略低。若是對股市開始有自己的見解與瞭解,不訪可以嘗 試主動選股策略,對我而言沒有絕對的投資方式,只有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 法。 -- 個人閱讀網誌:https://liferpg2021.medium.com 個人說書頻道: APPLE:https://reurl.cc/Enbdlg GOOGLE:https://reurl.cc/kZ8Ab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69.20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30601356.A.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