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家好, 最近閱讀完《刻意練習》,刷新了我原本對於天賦限制的想像。 然而,當我在思考如何將刻意練習套用於職場時,產生了一些疑惑。 刻意練習的二大前提: 1)該領域發展成熟 2)有老師提供反餽 而我目前的工作以籌劃和執行專案居多, 而每個專案的內容都不盡相同,但幾乎都是由零開始籌劃,無前手資料參考。 意思是,我必須不斷學習新的知識,而該知識往往只能適用於該項專案。 問題來了,這樣的工作性質,豈不是無法符合此二大前提? 因為每個專案都是從0開始,沒有完整參考的資訊==>不符合前提1 每個專案連主管都是第一次接觸,因此很難給予建議==>不符合前提2 請問有人的工作是真的能符合二大前提,並成功運用刻意練習的嗎? 怎麼覺得除了一些技術性的工作能練習取勝外,大部分在講究創新與靈活變化的職場,實 在很難應用得上? 歡迎大家分享,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2.7.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40951144.A.EF2.html
piefo: 去找有教專案管理,且有待過大公司管理經驗的講師。 01/01 15:44
Rune: 不盡相同還是完全不同?棋局每盤都不盡相同 但還是有基本原 01/01 16:14
Rune: 理原則 專案每項都從零開始 老實說有點不太可能 01/01 16:15
Rune: 麥肯錫為什厲害 除了雇用聰明人外 它豐富的資料和經驗也是優 01/01 16:16
Rune: 勢 你的工作內容會比麥肯錫接觸的差異性還大嗎.... 01/01 16:17
Rune: 如果真的是這樣 貴公司有點天馬行空又不給資源 01/01 16:18
camphor0614: 可以看看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這本書,學習建立多元思維 01/01 18:26
camphor0614: 模型。查理大大曾說過:「手裡拿著鐵鎚的,看世界就 01/01 18:26
camphor0614: 像釘子」。專案內容很多元,學會運用各種思維模型思 01/01 18:26
camphor0614: 考,可以使任務進展更靈活順利。 01/01 18:26
Kazimir: 我覺得這是尺度的問題 如果一個工作做十年會比做一年強 01/02 18:55
Kazimir: 那肯定有可以鑽研的地方 只是這個點到底是大是小而已 01/02 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