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https://victorsong.pixnet.net/blog/post/406136134 -- 書板朋友晚安,我是阿探。 十九世紀中葉,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曾在議會預算委員會 激昂宣稱要解決德意志的統一問題,唯有憑恃「鐵與血」(借喻戰爭)才能辦到。在他的 主導下,普魯士積極發動統一戰爭,最終締造盛極一時的德意志帝國。 一百六十年後,即便我們衷心期盼世界各國可以和平共存,仍然必須瞭解戰爭的本質和邏 輯,才能在詭譎多變的強權政治努力求生。 ・ 關於戰爭這回事,相信大家都聽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句話,典出《孟子 .公孫丑下》,意指有利的時機比不上地理的優勢,地理的優勢又比不上人心的支持。 不過,若是我們想從千百年來的無數戰例歸納出一套戰爭邏輯,將會發現時機和人心經常 難以掌握,唯有地理幾乎恆久不變。 事實上,地利未必總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卻是軍事家制定戰略的構想基礎。是故,想 要明白戰爭的前因後果,往往不能忽略地理條件造成的深遠影響。 ・ 舉例來說,中國從秦朝到清朝這段長達兩千年的歷史當中,幾乎都由北方政權完成統一事 業。 顯然,中國的地理形勢與歷代的戰爭邏輯存在著某種關聯,而本書作者郭建龍先生則是少 數對這些因果關係提出精闢解釋的研究者之一。 ・ 就以大家耳熟能詳的「隆中對」來說,很多朋友都知道劉備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先後佔領 荊州和益州作為奪取天下的根據地。 然而,本書進一步指出荊州不只是蜀漢實踐「隆中對」的重要拼圖,同時也是東吳落實「 江東戰略」——先控制長江流域再出兵北方——的關鍵要地。 是故,一旦蜀漢掌握荊州,吳國為了履行江東戰略,勢必為此拼個你死我活;而失去荊州 的蜀漢即意謂著「隆中對」正式破產,進而失去統一天下的可能性。 ・ 又以筆者用力研究的宋朝為例,本書並未陷入以往討論宋代軍事多過度強調「重文輕武」 的窠臼,另從地理條件詳實分析北宋為何執著於奪取燕雲十六州 ,而南宋又是如何利用 四川——襄陽——淮河防線苦撐四十多年才亡於蒙古之手,著實讓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相較於戰史研究者大多「紙上談兵」,郭建龍先生實地走訪諸多古戰場遺址,得以對當地 山川地理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故能用精準論述深入剖析地利對於軍事行動的重要性。 ・ 簡言之,本書從地理形勢觀察中國兩千年來的戰爭邏輯,誠摯推薦給喜歡中國歷史或是軍 事戰略的讀者朋友。 -- 平時是專欄作家,偶爾客串策展人或導覽講師。文章散見於關鍵評論網、故事、自由評論 網、鍵盤大檸檬、國語日報週刊等媒體,累積作品近百篇。整天在史料和遺跡當中進行知 識考古,希望自己能讓世界變得稍微不一樣。 部落格:https://victorsong.pixnet.net/blog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istoricalPorta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19.6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61863873.A.434.html
hwider: 謝謝分享 08/31 06:16
tsim: 看起來很棒! 09/03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