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ook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總統文膽寫作課:全面提升!用簡潔、精準打造提升自我能見度的寫作力 圖文好讀版: 臉書:https://lurl.cc/FOwnNI IG:https://lurl.cc/RavFBg 【推薦你讀這本書,如果你總覺得...】ꀊ1.好奇國家元首的演說稿都是誰寫的?怎麼樣的人能勝任這份工作? 2.每個人的風格不同,寫作這件事會有「準則」嗎? 3.想訓練自己的寫作能力,該從何開始? 【我學到的3件事】ꀊ1.內容敘述的10個技巧 作者擔任過2位南韓總統的文膽,在撰寫演說稿上,得到許多直接的意見和指導,以下整 理成10個要點與你分享: #一個段落只傳遞一個訊息 精簡和明確的文字最有力量。 #盡可能避免使用連接詞 俗話說:「不需要釘子的房子,才是好房子。」寫作也是如此。文章若少了「可是」、「 以及」,看似無法連接,但讀者與聽眾其實都能從上下文掌握整體脈絡,連接詞只需要保 留在講者腦中即可。 #邏輯性的安排 這點是2位總統一致最重視的:句子與句子之間是否呼應,且具有說服力;各段落是否講 述著相同主題(統一性)、是否確實不馬虎(完整性)。 #演繹及歸納 將主要訊息放在開頭,作為類似「標題」的功能,提高聽者的緊張和期待感,接著再詳述 說明。 #選擇與集中 如果有多個重點,就必須妥善安排各自的比重,恰到好處的安排可提升整篇文章的流暢與 精采度。盡可能用內容聚焦、深入探討,來取代簡單列舉的方式。 #承接順序 一個主題結束前,先提及與下一個主題有關的事物做為銜接。 #步調一致性 一篇文章可能分成不同時期(甚至是不同人)來寫,全部完成後要從頭閱讀一次,看是否 一氣呵成。 #反駁 如果要用文章進行反駁,務必先總結對方的觀點;若是要用發言反駁,可以「有人說... 但果真是如此嗎?」作為開頭。另外用數據及現況資料當作證據,更能增加說服力。 #現場感 如果演講場合具有特別意義,可提及參加的感受來提升現場聽眾的參與感。 #刪除冗言贅字 「多餘」的定義就是即使刪除後,讀者照樣能理解意思。 2.精準傳遞內容的4項原則 一篇好的文章,要能以一句話簡單概括核心精神;一段訊息,如果需要註解,這段文字就 不具備展現意圖的能力。 那麼,如何讓文章更加明確清楚、一讀就懂呢?在下筆前,可以先從以下4個面向自我檢 視: #寫作目的明確 當你知道今天為什麼要創作這篇文章(寫給誰看、在什麼場合、達到什麼目的),你就會 清楚知道該用何種表達方式。 #釐清寫作的本質 舉我自己為例,偶爾會聽到身邊的長輩說,某某的文筆真好,推薦我可以去閱讀他的作品 ,多加學習。 我看了之後,發現文風大多是詞藻華麗的文言文體,這類文章對我來說比較偏向「藝術品 」;而我寫作的目的是「傳遞訊息」,因此希望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提升讀者的理解效 率。 #拋下無謂的野心 不要想一次傳遞很多訊息,太複雜的內容會顯得雜亂無重點。 #信任讀者的理解力 不需要鉅細靡遺解釋所有細節,否則文章會變得又臭又長。且現在查找資料非常快速方便 ,如果讀者真的不理解,他們會自己去查的 :p 3.寫作與表達需要勇氣 我對這句話有著深刻的體會。就連我經營閱讀專頁,這麼「溫和中性」的內容,都還是收 過一些類似:「你這樣寫不太好吧,會讓人覺得…」、「你這篇文章會不會害某某…」的 意見。但,我寫文章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要討好所有人呀!尤其我本身的工作性質,就已經 是一個又大又重的框架,幹嘛沒事再創造另一個束縛給自己? 我開立粉專的初衷,不是為了要受到多人歡迎,而是希望有個地方能做學習紀錄、抒發個 人想法,如果剛好能幫助到人那就更棒了! 本書有段內容提到,1980年代初期,金大中總統曾對因軍事政變奪權的新軍部說了這樣一 番話:「如果我和你們合作,我可以暫時活下去,但我也算是永遠死了;如果我不和你們 合作,雖然我現在會死,但我也算永遠活著。所以我選擇走永生之路。」 不是每個人都有必要像金總統一樣站出來大聲疾呼,但我認為身在言論自由的時代與國家 ,如果沒勇氣把握這樣的權利,實在是有點可惜。 【關於本書我還想告訴你】 1.作者服務過金大中和盧武鉉2位總統,書中有不少比較2位總統對於文稿風格要求異同的 段落。作者使用許多列點的呈現方式,感覺得出來想讓文章看起來較有系統架構,但我個 人認為其實滿多部分一直在講重覆的重點。 2.每章最後附上「番外篇」小故事,揭密作者在青瓦臺(南韓總統府)工作期間的奇聞軼 事。 3.紙張觸感很滑很好摸,出版社贈書時有附上一封信,說明本書大綱以及表達感謝,很用 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203.6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08053760.A.D39.html
happyennovy: 推 02/21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