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恕刪 看到你這個案例, 讓我想到我2年前的案件 影片(後鏡頭) https://reurl.cc/a5Ly3 拍攝影片的車輛是我的車, 後車也是自摔, 而且他沒撞到我 倒楣的是, 他摔倒後, 撞到違停的車輛結果受傷了 我影片聲音沒移除, 可以聽到我轉彎前有打方向燈 但是轉彎動線被違停車輛佔住, 而且他還壓在斑馬線上 為了取比較好的可觀察到過馬路行人的進彎路線, 我吃了一點內車道, 沒辦法封死機車的直行路線 結果對方筆錄說我忽然轉彎, 他反應不及 初判表上最後寫(時間有點久, 只記得大意) 貨車: 違規停車 我: 轉彎時未注意周圍環境 機車: 失控 我看起來還責任最大, 因為我有保第三人, 最後保險公司去談, 賠了6000, 和解結案 當然每個案例會有差距, 但我只是要說, 不是後車自摔 就一定無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4.75.18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41078751.A.CBD.html
ccplayer: 你是因為有轉彎的關係吧 11/01 21:39
lopas: 這有責任? 那這樣情況,應該怎麼開可以無責?? 11/01 22:00
aortic: 初判表就各打50大板態度。所以最後沒上法院就和解掉了? 11/01 22:04
acesslai: 看影片是真的有急轉彎的感覺。你轉彎有注意後方來車嗎? 11/01 22:04
acesslai: 不都盯著右後方照後鏡跟室內鏡看,然後踩點煞車,看起來 11/01 22:04
acesslai: 連煞車都踩很淺 11/01 22:04
lopas: 機車不在車的左右兩側,而是在後面,所以轉彎時要看「正後 11/01 22:06
lopas: 方」嗎? 11/01 22:06
kylin123: 把門關死就好,很明顯是未保持安全距離,愛鑽車縫又不 11/01 22:07
kylin123: 長眼看前車狀況。 11/01 22:08
aortic: 急轉彎??? 哀,還真是什麼人都有 11/01 22:08
leo01018: 可是人家方向燈打很久了 11/01 22:16
cystal: 方向不是打很久就無敵 這種是我我會讓後面先走 我怕他撞我 11/01 23:06
cystal: 難不成我在路口等左轉等到快紅燈就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 11/01 23:06
cystal: 直接硬幹來對向通通停下來讓本大爺嗎 11/01 23:07
crazydj: 這樣都有錯我真的不會開車了... 11/01 23:37
lopas: 「左轉對向車」跟「右轉正後面的車」完全不能比吧 11/01 23:50
berryc: 偉哉鬼島..後車撞上去(而且好像沒撞到) 前車的錯 XDDD 11/02 02:27
berryc: 看起來這兩輪比4輪大爺還要爺 11/02 02:28
berryc: 直行車需讓轉彎車先行前提是不同車道 11/02 02:29
berryc: 機車果然是馬路亂源, 可以無視車道無視規則 11/02 02:30
berryc: 同車道前車要讓後車 真的是世界級笑話 11/02 02:30
Nauglamir: 我真好奇這樣直接開走會不會被告肇逃 11/02 03:22
Nauglamir: 而且這跟關門沒有關係吧 貨車違停在那邊已經關夠死了 11/02 03:25
Nauglamir: 回頭看原PO說沒關死 那當我沒說XD 11/02 03:26
dhtsai: 被違停車壓迫跨越車道行駛,跨越兩車道變成兩個車道都沒有 11/02 04:35
dhtsai: 路權,不是打方向燈就有路權。 11/02 04:36
aortic: 樓上教一下這情況怎麼開???????????????? 11/02 05:39
aortic: 繞道換條路是吧???????????????????? 11/02 05:40
ericekin: 影片看起來是你責任較大 11/02 06:18
moaice: 的確,為了看違停貨車前有沒有行人要過馬路,我採到內車 11/02 07:14
moaice: 道去轉彎是關鍵,而且行進和方向燈方向不一致,雖然是很 11/02 07:14
moaice: 短的時間,當下要注意行人是我開車時的經驗,注意力也幾 11/02 07:14
moaice: 乎在上面,誰知道後面有人反應不及,事後我想了很久,遇 11/02 07:15
moaice: 到路口有違停車輛時,最好是放棄轉彎 11/02 07:15
mhmichelle: 還是看不懂哪裡有責任……一般認知應該是後車要注意 11/02 08:05
mhmichelle: 前車動態吧,等前車完成轉彎才能繼續移動 11/02 08:05
obdurate: 只能貼著車側慢慢的嚕過違停車再轉了 11/02 08:21
sting47: 看不懂責任在哪 11/02 10:46
dhtsai: 前後車之間的事故只有在同向同車道,前車才免責; 11/02 11:07
dhtsai: 前車轉彎過程同時變換車道,後車撞前車,前車是否有責, 11/02 11:10
dhtsai: 這個問題在法律上也有不同見解;一個有趣的案例: 11/02 11:11
dhtsai: 苗栗地院106交易035號無罪,台中高院106交上易1283號有罪 11/02 11:13
dhtsai: 最高107台上3398發回更審;現在台中高院更審中 11/02 11:15
moaice: 我的責任在跨車道轉彎,雖然我跨車道是因為1. 違停車輛把 11/02 14:10
moaice: 進彎動線擋住了,2. 我要看有沒有行人要過馬路 11/02 14:10
moaice: 尤其是第2點,當下我很怕有行人或小朋友衝出來,所以和違 11/02 14:15
moaice: 停車拉的有點開,要給自己反應時間,所以門關不緊,殊不 11/02 14:15
moaice: 知後方覺得這像急轉彎 11/02 14:15
moaice: 不過我和後車是完全沒碰撞的,連人都沒有,車抖一下是因 11/02 14:20
moaice: 為聽到急煞撞擊聲,下意識以為機車被夾在中間,故放棄原 11/02 14:20
moaice: 轉彎動線 11/02 14:20
aortic: 真要跟"煞車意識產生最快1.5秒,最慢4秒"這樣主張的人認真? 11/02 15:23
dhtsai: 那是who研究報告的結論,樓上對這個報告不滿意,可以另行發 11/02 18:28
dhtsai: 表可受公評及公開檢驗且取得廣泛接受的駕駛人反應時間資料 11/02 18:29
dhtsai: https://tinyurl.com/y9yp9ph5 英文版第一章第六頁 11/02 18:34
dhtsai: 我在論述事情,儘可能提出客觀可受公評的佐證,樓上質疑的 11/02 18:35
dhtsai: 依據為何? 當然,你可以不接受客觀且可受公評的公開資料。 11/02 18:36
dhtsai: 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調查布告不是不可以被檢驗,也不是不可被 11/02 18:38
dhtsai: 質疑,但要提出負責任且可受公評的公開佐證資料來質疑who的 11/02 18:39
dhtsai: 調查報告。 我對轉彎車被後車撞擊的說明,也是提出過往判決 11/02 18:40
dhtsai: 藉由第三方且可受公評的法理論述(判決文)。綜括這個行為 11/02 18:42
dhtsai: 衍生出微妙且迥異的法理觀點。 加深推文討論的法理層次 11/02 18:43
lopas: 重點是後車隨時要保持安全車距啊 11/02 19:00
dhtsai: 科學資料及法理論述,現有資料會持續被新資料修正甚至推翻 11/02 19:00
aortic: 文章只是告訴我們某實驗情況下的結果需要1.5至4秒。 11/02 19:01
dhtsai: 期待版友提出新資料挑戰現有資料,讓知識圈成長。 11/02 19:01
aortic: 可沒說這是法律判決的依據,只不過提醒我們要小心。 11/02 19:01
aortic: 其實該文此處圖表明顯是用1秒反應時間製作。 11/02 19:02
aortic: 拿個東西亂套用解釋不是科學,也不是客觀提出佐證。 11/02 19:02
aortic: 解讀成"煞車意識產生最快1.5秒,最慢4秒"有可能正確? 11/02 19:02
aortic: 這對錯根本常識問題了。 11/02 19:02
aortic: 隨便google: brake reaction time或driver reaction time 11/02 19:09
aortic: 看看有沒有人支持你的說法就知道是否發生了誤讀 11/02 19:10
ckgodboy: 要看有沒有人過馬路?應該減速看吧?怎麼會不減速選擇 11/02 19:37
ckgodboy: 跨車道來看? 11/02 19:40
dhtsai: ch1,p6:Studies have shown that reaction time can be a 11/02 23:06
dhtsai: little as one second, but in one trial(9)it was found 11/02 23:08
dhtsai: that most response times were between 1.5 and 4seconds 11/02 23:10
dhtsai: . The consequences of such factors are illustrated in 11/02 23:11
dhtsai: n Figure 1.2. Fig1.2是把前述文字圖像化,反應時間1.5~4 11/02 23:12
dhtsai: 秒,在這句敘述也寫明出自Ref.9: Evans L. Traffic Safety 11/02 23:14
dhtsai: and the Driver , USA, Van Nostrand Reinhold, 1991. 11/02 23:15
dhtsai: 對危險狀況認知的反應時間,還有需時更久才反應的研究報告 11/02 23:42
dhtsai: The average perception recognition time to the hazards 11/02 23:43
dhtsai: was 7.38 seconds; Trafic Safety and human behavior,2ed 11/02 23:44
dhtsai: David Shinar, 2017, p221 11/02 23:48
aortic: figure1.2的reaction time不會算?我說根據1秒製作有誤嗎? 11/03 00:43
aortic: 你現在找的東西只是証明某些人在某環境下的反應時間很慢, 11/03 00:43
aortic: 但不代表這麼糟糕的反應在一般交通事件中可以免責。 11/03 00:44
aortic: 你該找的是你所信任國家中該國法律對駕駛的反應時間要求, 11/03 00:44
aortic: 多短以內的反應時間可以免責。 11/03 00:44
aortic: 試想,若一交通事件你被証明看到狀況7.38秒後才開始剎車, 11/03 00:44
aortic: 你可以不用負責嗎? 別忘了原爭執議題是什麼 11/03 00:45
BillHuang: 行進和方向燈方向不一致? 11/03 10:01
BillHuang: 我經過這個路口的話會盡量貼近違停小貨車 11/03 10:03
BillHuang: 但是我在車裡看已經很近了,還是會有70~90公分的距離 11/03 10:04
BillHuang: 至於觀察行人的反應時間 我會用減速+身體前傾 11/03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