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KKmex (麥克斯)》之銘言: : 原文連結: : https://tw.lifestyle.appledaily.com/gadget/realtime/20181130/1475807/ : Apple Daily : 原文內容: : 【新車新技解析】馬自達說新一代Mazda3降噪手段更厲害了  : 出版時間:2018/11/30 16:12 : 根據馬自達對人體的研究,新Mazda3的降噪開發重點放在直接影響客艙乘員的三個聲音特 : 性:音量、音調、音波。由此再根據音量、音調、音波隨時間的變化,以及聲音產生的方 : 向去抑制噪音產生、或者減小其音量,控制好聲音的波動和方向之後,就能實現「安靜」 : 的艙室環境。 一般會用頻率域來解析噪音問題 如下圖,縱軸SPL(聲壓位準)對上橫軸頻率 https://i.imgur.com/5Ju15oH.jpg
若解引擎噪音的話,就會是縱軸SPL、橫軸引擎轉速 https://i.imgur.com/gYhgJrK.jpg
然後噪音又是由不同order組成 https://i.imgur.com/21nhKe8.jpg
整數階次(1,2,3.....)的聲音聽起來較悅耳,半整數階次(0.5、1.5.....)會不和諧 詳細可以看看這篇論文 (內容中模擬的部分是我做的) http://pub.dega-akustik.de/IN2016/data/articles/000060.pdf : 實際的作法上,新Mazda3車室內採用所謂的「雙壁」結構,也就是在車體和地毯之間所留 : 出空間上作文章。把地毯那端和車體這端視為兩面牆,然後在這之間設計附著在地毯上的 : 纖維材料,在不增加重量的情況下提高消音的效率,然後盡可能減少地毯上的孔數,以顯 : 著增強隔音效果。 簡單講,地毯和車體結構之間增加纖維材料,可以吸收中高頻聲音 不曉得是不是類似穿孔板共振吸音結構 在剛性板和穿孔板之間田空多孔隙的改變吸音特性 https://i.imgur.com/4NDEyNf.jpg
: 而頂篷和地墊上增加的吸音功能後可有效抑制高頻噪音外,一開始處理道路傳遞上來的噪 : 音方面則是著重在最小化噪音和振動。第一步針對輪胎優化,也就是輪胎採較軟材質胎壁 : 來降低垂直彈跳,達到抑制初期路面的震動,但這個「柔化」的比例很重要,否則胎壁的 : 支撐剛性不夠反而會拖累操控,現在馬自達的參數是將之軟化10%,此舉會讓輪胎分子之 : 間的排列變得較寬,此時摩擦係數熱量、滑移角就會減少,以便達到震動能量、聲噪的前 : 期抑制。但此時觸地負重卻也會因此增加,此時觸地負重增加所引起的副作用就交給和 : GVC(G力導引控制系統)、懸吊架構去做分擔、消弭。 : 輪胎卸掉一部分的垂直彈跳能量後,簧下能量這時就來到懸吊臂上。這時「柔化」態度便 : 要轉成「剛強」,新馬3做法是把「懸吊臂上角度擴大」,便可以盡早增加垂直彈跳的輸 : 入,把力道做一個引導、讓能量盡量往裡、往車身中間走,靠著較多又集中車身結構去做 : 分散、消弭,這樣車輪、車身就不會有明顯的擺動。有助於防止不必要的振動傳遞到駕駛 : 室。(陳宏銘/綜合報導) 簡單講就只是振動學的MCK系統,M(質量)、C(阻尼)、K(彈簧) 針對「柔化」的比例和提到的摩擦推測應該是指阻尼 阻尼過大(over damping):激振後很慢回到平衡 阻尼過小(under damping):激振後會來回擺盪恢復平衡 阻尼適中(critical damping):激振後迅速回復平衡狀態 https://i.imgur.com/ccansDV.png
透過阻尼和彈簧(輪胎/懸吊等)盡量減少振動 力引導到整體車身結構而非單點(小位置)受到振動,可以有效分散能量 路面振動的頻率大多落在30Hz內,屬低頻振動/噪音,無法藉由隔音棉改善 : 心得/說明: : 所以國產車會越來越難生存 : 投入成本在降噪和制震, 只會讓車價更高更難賣 : 看來進口車優勢更強 這類NVH工程是每一家車廠本來就該做的事,沒啥獨到特別的技術 不用想得太厲害,實測才是最有力的論證 只能說MAZDA宣傳包裝太..... 另外針對推文的部分
et252784: 這是和油電蟒碗公蟒一樣的車室主動式消噪嗎?還是只是單11/30 21:04
et252784: 純隔音加強? 11/30 21:04
iamspy: 福特就有啦,叫主動降噪技術~ 11/30 21:08
iamspy: 說穿了就噱頭啊~ 隔音好不好開過車主最清楚 11/30 21:09
iamspy: 不會因為取名就有改變
應該不是主動噪音抑制系統(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ANC是透過麥克風量測到車室內噪音 再由喇叭波放出跟噪音相反波形的聲音,波峰跟波谷相連剛好抵消 https://i.imgur.com/ScFJG7E.jpg
Honda的ANC就是由兩組麥克風和四組喇叭構成 https://i.imgur.com/Oq5bDHI.jpg
k268185: 時速70車內60分貝左右 12/01 00:44
時速70(非加速情況),所以噪音組成多半來自路噪、胎噪 可以跟網站內的車做比較,60分貝並沒有特別出色 http://www.auto-decibel-db.com 測引擎噪音的話有怠速(idling)和全油門(wide open throttle, WOT) 要注意的是 1. 噪音(SPL)會隨距離增加而降低,因此要注意該噪音量測的位置 2. 量測過程是怠速、全油門(WOT)、高速、低速 3. 噪音採用的加權方式 一般人熟悉噪音量測單位dB(分貝),但後面不同英文字代表不同加權方式 例如A-weighting針對人耳較為敏銳的2000~4000Hz有較重的加權 https://i.imgur.com/Y6aJYCD.jpg
C-weighting用在吵雜機械,D-weighting用在航太 此外還有一些聲音參數 響度(Loudness) 建立在1/3八度音聲壓量測頻譜上,加上遮蔽效應及純音成份分析 簡單講比起dBA,響度又更接近人耳實際感受的大小聲 尖銳度(Sharpness) 中高頻部份之位準對總體位準的比值,高頻部份的能量越高越尖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6.71.2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43719964.A.3A2.html
hondasho: 專業推^^ 12/02 11:07
yutete: 太專業了吧 12/02 11:11
z85917131: 專業推! 12/02 11:13
z85917131: 降噪係4in? 12/02 11:13
z85917131: Ni 12/02 11:13
syong: 你這樣馬粉要怎麼辦 12/02 11:26
能拿出實證資料評斷最客觀呀
dcoog7880: 看不懂 快推 12/02 11:26
joson4921: 振動學被當2次路過推 12/02 11:33
沒關係,我線彈也被當過XD
zer0319: 馬三的話應該直接增加輪拱隔音比較快一些 12/02 11:40
imreader: 馬三輪拱隔音,時速 90 以下,還行。但過了 100 還是 12/02 11:45
sunshinelee: 聲學工程師 12/02 11:46
主要做FEM振動,但振動/噪音兩者密不可分,(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 => NVH)
imreader: 悲劇。要隔音+安全 = 預算拉到百萬以上 12/02 11:46
imreader: 到了 105。就真的吵了。音樂開大聲也沒用 12/02 11:47
imreader: 若是輪拱隔音+換輪胎也許有機會到105,還能不吵 12/02 11:48
講到輪胎請找EU Ture label 輪胎噪音來自胎體/花紋振動(結構噪音),花紋空氣流過的氣流音(空氣噪音),還有路噪 https://i.imgur.com/hEyNoYt.jpg
aleckleehaha: 推 專業好文 12/02 11:51
echo3283: 等實測最準,現階段馬三隔音是 -100 12/02 11:51
KKmex: 推 12/02 12:09
qiryimvjp: 馬三輪拱隔音超過90km/hr 很明顯變超大聲 12/02 12:13
yitong52: 所以外面坊間制震墊隔音棉到底遊玩CO值啊? 12/02 12:17
氣密膠條可以隔掉一些風切噪音 制震墊/隔音棉嘛,就如同我講說隔音棉主要對中高頻噪音有效 如果噪音不在該範圍貼再多也沒用
PauFrank5566: 其實各家都有做,只是mazda愛廣告說嘴 12/02 12:17
yitong52: Cp值 12/02 12:17
rs101910269: 太專業了 12/02 12:19
luke2007: 板上真的是臥虎藏龍 12/02 12:25
et252784: MONDEO的ANC 12/02 12:39
et252784: https://youtu.be/rRbMnCtxvXo 12/02 12:40
driftingjong: 推超專業~ 12/02 12:40
atbhao05: 葛格問你一下馬自大MX5也是有主動降噪是歸類在什麼技術 12/02 12:45
BOSE AudioPilot2TM噪音補償科技嗎? 就是用喇叭發出的聲音抵銷噪音
RickyRu9io: 專業優文 12/02 12:56
blackbottle: 這專業度… 我先跪著推 12/02 13:01
xdctjh: 厲害 12/02 13:08
Frobel: 其實換個靜音胎就有感降噪了...寧靜的車室本來就是豪華車 12/02 13:11
Frobel: 的標配,百萬以下隔音本來就不會多好,名詞包裝再多都一樣 12/02 13:11
Frobel: 板上說的佛、Golf隔音好,我都覺得普普,沒比camry好 12/02 13:12
靜音胎不是萬能啊,EU tyre label噪音減少個1~2dB等級就差很多了
HardyJJ: 降噪沒做好...就變升噪了 12/02 13:18
bending: 石墨烯 最有效降噪 唯ㄧ解 12/02 13:19
OrzOGC: 5D車再靜還是比4D車吵啦... 12/02 13:27
※ 編輯: chandler0227 (122.146.71.220), 12/02/2018 13:43:13
atlaswhz: 主動降噪在車室這樣大的空間,效果差 12/02 13:59
atlaswhz: 我只知道chamber的吸音材很貴,高低頻有不同的孔徑 12/02 14:01
aoyama: 膩降噪系? 12/02 14:20
king110592: 專業推 12/02 14:59
SwordDevil: 福特才剛說要用石墨烯來降噪, 這樣一台車要賣多少 QQ 12/02 15:19
osk2: 快推 不然樓下會以為我看不懂 12/02 16:26
gccbn168: 推專業 12/02 16:44
fhsh115: ^Q^ 12/02 16:45
iamspy: 這麼說有ANC的車子,車主自行更換喇叭 有可能隔音會變差耶 12/02 17:08
lovefriend: 儀器拿出來測 12/02 18:44
ted886tw: 噪音系 12/02 18:45
jim30901tw: 專業好文 12/02 18:48
comipa: 專業好文推 12/03 17:14
ups: 噪音系給推.. 12/08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