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真的沒看過這麼用心的車評 台福大概恨死他了 本身目前MK3.5車主 幫大家整理一下重點 車頭轉向: MK3.5>MK4 阿基拉竟然說MK4轉向像Altis.... 後座膝部空間: MK4 (17cm) > MK3.5 (14cm) 都是以一個阿基拉為標準 加速順暢度: MK4>MK3.5 科技配備: 這個不用看了...MK4碾壓! 扭力樑vs多連桿: 後座多連桿舒適性完勝... 雖然本身為福特車主 目前對MK3.5表現很滿意 但真的覺得台福該加加油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2.126.1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53518293.A.D7F.html
qsc753: 說沒差的、說為了空間的、為了重量的 真是夏夕夏井 03/25 20:55
wondtty: 快去翻之前其他車評的影片啊, 真是精闢 03/25 21:02
pc2990: 多連桿真的會影響後座空間吧 03/25 21:05
hugh509: 他也有說中國版的扭力樑設定偏硬 03/25 21:05
hugh509: 所以差異會更明顯 03/25 21:06
henryliao: 我只想知道 多連桿的MK4完全輾壓MK3.5嗎? 03/25 21:06
bluesapphire: 覺得室內空間應該沒差 完全是為了省成本 03/25 21:07
bluesapphire: 為了省成本,還會刻意造兩個車體車殼@@? 03/25 21:08
dearevan: 下一代小改款就會把多連桿裝回來了 03/25 21:09
wheels98765a: 指向性評價跟其他車評落差最大滿吃驚 03/25 21:11
gtoselina: 樓上的多連桿MK4當然碾壓3.5有什麼好比的... 03/25 21:11
gtoselina: 大改還沒贏的話那改幹嘛XD 03/25 21:11
chewie: 換新一代不做新的車身不行 碰撞標準在改 03/25 21:13
chewie: 台灣是沾歐美的光得以換世代的 03/25 21:13
henryliao: MK4我又不會買 不過不是因為扭力樑 是因為水箱罩像馬三 03/25 21:17
issac: 後坐舒適那個 如果你每天經過的路都是這種彈跳的才有差 03/25 21:17
henryliao: 不太想承認MK4是馬丁頭.... 03/25 21:18
zx631122: 噓樓上,台灣每天都是彈跳路面,哪沒有差 03/25 21:18
atlaswhz: 我覺得指向很準啊,只是手感太輕 03/25 21:19
TC0430: 扭力娘碾壓3.5多連桿 03/25 21:24
joe51408: 會輾壓也是因為底盤設定不是懸吊的關係吧QQ 03/25 21:34
thumbe70367: 好奇台灣有哪條路不彈跳全都平的? 03/25 21:39
issac: zx631122 你就不要買啊 何必噓我? 我又不是說完全沒差 03/25 21:39
wincondom: 之前租了一台3.5真是念念不忘啊。 改天來試試mk4 03/25 21:41
lauoosai: 但是他有說中國的4D多連槓比台灣5D st line還跳 03/25 21:44
Sephi01: focus操控向來就很普通 是自high的人太多...很正常 03/25 21:51
germanism414: 給我錢我也會說沒差啊 03/25 21:52
knml: 中國版設定是偏歐洲吧,這點阿基拉有說 03/25 21:52
knml: 台灣調教偏舒適 03/25 21:52
Sephi01: 台灣車評就不用拿出來笑了 都是業配而已 03/25 21:52
OGoTTe: 扭力樑以外,避震設定和輪胎不同都有影響吧 03/25 21:53
knml: 廖剛好像還沒試駕,應該還在評估中吧XD 03/25 21:53
lalauya: 那你也不用給人講來笑了,說什麼你也是不會聽 呵呵 03/25 21:54
lalauya: https://i.imgur.com/S0HUK0c.jpg 03/25 21:56
lalauya: 如果你堅持他有業配,歡迎你去舉報他影片內容不實 03/25 21:56
OGoTTe: 我覺得中國版扭力樑的避震設定和輪胎尺寸不一樣,可以當 03/25 21:56
OGoTTe: 參考但是自己去試乘比較準 03/25 21:56
OGoTTe: 光輪胎尺寸不一樣坐起來就差多了 03/25 21:57
Sephi01: 我指的是其他車評...睜眼說瞎話真的很恐怖 03/25 22:00
Sephi01: 事到如今還有人繼續幫台福擦脂抹粉那就太難看了 03/25 22:01
kulin: 結論:台灣版st line調校的舒適性大於中國多連桿 03/25 22:11
l79cm: MK4指向像Altis11.5代就是說明在反串了需要認真看嗎 03/25 22:12
kulin: 而中國多連桿調校的較硬,換得過彎更穩定 03/25 22:13
vvvi: 這個多連桿18吋框舒適度還贏16吋多連桿 03/25 22:21
vvvi: 16吋扭力樑,打錯 03/25 22:22
Delyan: 真的看了就滅火了 03/25 22:41
leemanstw: Focus操控向來很普通? 阿基拉說前幾代接近歐洲車設定 03/25 22:50
lhhjimmy: 真的超滅火,本來都要去賞車了,現在還是另尋他車吧 03/25 22:55
pxxxl: 沒試駕就滅火...你本來就不會買這輛車 03/25 23:30
black209014: 平價歐洲車的後軸懸吊在台灣只有痛苦 03/25 23:30
pxxxl: 真的是買別台車去吧 03/25 23:32
escobar006: 廖剛如果說的很保守,那就是真的有差了 03/26 00:10
gazelle74: 如果連多連桿還是扭力 03/26 00:16
gazelle74: 樑都開不出來的車評,真該直接去吃屎吧 03/26 00:16
tofukingkion: 樓上你一巴掌打掉多少車評XDDD 03/26 00:30
catvsdog: 歐規Focus國外車評一致認為操控優秀 那是六和特規版MK4 03/26 00:38
catvsdog: 才是普通 河粉資料也不查在那滿嘴胡說八道 03/26 00:39
abcd425heart: 其實駕駛可能真開不出來 03/26 01:25
abcd425heart: 他們也是到後座以乘客才來測差距 03/26 01:26
abcd425heart: 扭力梁一堆歐洲小車在用操縱性很好 03/26 01:27
abcd425heart: 但為什麼高級房車用多連桿,後座舒適有差啊 03/26 01:28
lalauya: 操縱性好的小車放扭力樑,是因為後座根本也不用座人不考 03/26 02:09
lalauya: 慮後座舒適,然後若小車一放多連桿,整個車重的比例是相 03/26 02:10
lalauya: 對增加很多的,再加上行李箱空間幾乎會消失一半,非常不 03/26 02:10
lalauya: 實際,而且扭力樑在小車也是有靈活的屁股這個優點 03/26 02:10
tofukingkion: 所以六和規是不是比較軟比較??嘛~ 03/26 03:30
morrishh: 結果用扭力樑行李箱空間還是一樣啊 03/26 08:34
REMEMBERYAU: 用了扭力娘空間居然沒變大.... 03/26 09:54
kevinss: 看了路上看到開新focus的心理會偷笑 03/26 10:28
LeoChaos666: 這麼中肯你還r檢舉,那就沒車評可以看了 ! 03/26 14:44
kobevin: 統哥說指向性不錯,所以是推翻統哥惹 03/26 16:34
bbbing: Focus算普通,頭又大就算了XD 03/27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