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恕刪。 平常很少因為這種話題而回應,但是實在忍不住了... 我的淺見是,實務上這種政見根本不會對交通有明顯改善。 而且速差是比絕對速度來得危險的一件事情, 同一個封閉道路內有不同速限設定,這...沒人噓爆這政見@@? 你如果不能減少內線龜車,那提高速限的意思,就根本治標不治本... 問題是在於佔用超車道,而不是超車道速限不夠高的問題吧? ---------------------認真分隔線---------------------- 我倒覺得,不如效仿類似加州 Fastrak 的概念, 全面調降非內線車道的通行費,並調漲最內側車道通行費用, 且取消超車道設計。再依照交通流量取調整浮動收費,例如連假。 或是搭配配套,內側車道通行費用,在高乘載狀態下,比單人行駛還便宜, 意即收費高至低:單人行駛內側車道>多人行駛內側車道>非內側車道。 實務上要怎麼執行? Etag 都可以裝了, 裝個類似 Fastrak 的小機器也屌打 etag 的中華民國美學設計。 你想快一點?多付一點錢吧,使用者付費。 -- Sent from your girlfiren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7.214.18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74327423.A.5EF.html
jimmyyang : 很不錯的方法 聽完都不想開內線了 11/21 17:12
jimmyyang : 只是會不會一堆電子閘門前鬼切 11/21 17:13
這個簡單啊,使用攝影機或照相機,進入車道就不能出來。 你出來就重罰。
freshbox7 : 依台灣人尿性,到計算點前就給你急煞硬切出去 11/21 17:19
chshser : 加州的那個概念,實行後的優缺點分別是什麼? 11/21 17:24
這位朋友專業。 我個人認為,優點是讓內側車道有實質上“超車道”的使用效率。 並且有可能增加國道稅收(要看大數據分析跟擬定非內側車道的收費準則) 至於缺點...推行的政黨會沒票。 照樣塞車,因為大家都發大財惹~不在乎被多收費,但我覺得這個比較不可能。 反面是,內側空了出來,但是車流量沒有明顯變少,導致平均運輸量降低, 換言之更塞。 但這一點在加州不也常見? 或許可以把大家趕去搭乘大眾交通運輸也不一定? 有其它缺點的話,歡迎大家補充,反正沒人敢這麼做吧我看
call032ss : 我坦白講,這個東西在台灣實行最可能出現的狀況是 11/21 17:36
call032ss : Express lane被慢車一路擋道,然後那些人收到帳單後 11/21 17:37
call032ss : 也搞不清楚狀況出來argue為啥我收到的價錢比較貴 11/21 17:39
call032ss : 然後高喊政府搶錢 11/21 17:39
call032ss : 台灣駕照濫發成這樣,一堆連車燈都不會開的都能開車 11/21 17:43
call032ss : 解決掉駕技未達標準的駕駛人,馬上國道全面暢通 11/21 17:44
call032ss : 基礎都沒打好,就想學國外搞什麼Expresslane差異收 11/21 17:45
call032ss : 費,完全是疊床架屋 11/21 17:45
我的想法是,Fastrak當然會有閘道口,跟現在五楊高架 HOV 車道類似概念啊, 至於他要出來該該叫...啊規則都沒搞清楚,這風向很難帶得起來吧? 我覺得臺灣主要還是駕駛觀念的問題,遠大於道路設計造成的問題... 太過民粹的下場當然就是...一起繼續爛下去吧 ※ 編輯: stillcolor (122.147.214.186 臺灣), 11/21/2019 17:51:43
airsoda : 我看國外開高速道路變換車道頻率很低 是有什麼限制 11/21 18:12
airsoda : 嗎 11/21 18:13
airmike : 樓上 因為大家里程長 所以大多是省力開法 因為切來 11/21 18:18
airmike : 切去沒快多少 很自然就是閘道里程分流 越靠近要下去 11/21 18:18
airmike : 換慢慢往外跑 越不需要下去的都在裡面 但是大家速度 11/21 18:19
airmike : 是以跟上車流為主 因為速差危險 然後還是偶而有那種 11/21 18:20
airmike : 那種切來切去的 只是比例很少 大多人都很淡定 11/21 18:20
airmike : 所以一切都是回歸人性 如果國外插滿攝影機 駕駛行為 11/21 18:21
airmike : 就會趨向台灣 卡在最高速限 如果台灣都不插攝影機 11/21 18:21
airmike : 紅斑馬也默許車流超速移動 那台灣自然也會像美日 11/21 18:22
airmike : 台灣抓速限已經到區間測速絕招都要出來了 只要全面 11/21 18:23
airmike : 區間測速 那根本就不會討論這種假議題了 大家都乖得 11/21 18:24
airmike : 跟貓一樣 版上講一堆 真的願意給公警局連續超速開單 11/21 18:24
airmike : 吊照的沒幾個人吧 11/21 18:24
airmike : 樓主這想法很好 但是HOV偵測還是很難 國外好像是良 11/21 18:25
airmike : 心制? 11/21 18:26
swearflycc : 其實你講的速差跟本不會怎麼樣 高速公路最低90 最 11/21 18:38
swearflycc : 高110 這不也是速差? 況且實務上也不會每台車都開 11/21 18:38
swearflycc : 一樣的速度 這不也是速差? 11/21 18:38
swearflycc : 有開過高速公路的都遇過有開80 90的車 也有開12013 11/21 18:40
swearflycc : 0的車 難道這不是速差?難道不危險? 11/21 18:40
swearflycc : 危險的不是速差 是駕駛人的素質 今天跨越 兩三個車 11/21 18:51
swearflycc : 道出車禍的阿北 是速差問題? 11/21 18:51
ststLiang : 160和130,110和80,速差一樣,速度可不一樣,危險 11/21 18:53
ststLiang : 程度當然不一樣 11/21 18:53
ststLiang : 高速車子加速力比較差,操控性也比較差 11/21 18:54
ststLiang : 應付突發能力也比較差 11/21 18:54
swearflycc : 如果真要這樣 那乾脆廢掉高速公路 直接走平面就好 11/21 19:26
swearflycc : 況且還有外線車道可以走 為何一定要走內線? 操控 11/21 19:27
swearflycc : 性差不是理由吧 11/21 19:27
swearflycc : 講白了 時速到110以上 都很危險啦 角度一個偏差 就 11/21 19:41
swearflycc : 撞上去了 11/21 19:42
minrurl : 加州佔用HOV抓到好像罰400鎂 11/21 19:47
yytseng : 你沒開過五楊高架高乘載段?規則在台灣駕駛眼中是沒 11/21 20:38
yytseng : 有用的,遵守的是傻子 11/21 20:38
yytseng : 五楊hov雙白線照樣被拿來蛇行超車 11/21 20:39
ststLiang : 為什麼操控性會變大問題?因為台灣人會亂開,不守規 11/21 21:28
ststLiang : 矩,懂嗎? 11/21 21:28
ststLiang : 你總是會需要應付突發狀況 11/21 21:29
ststLiang : 如果台灣人可以跟德國人開車那樣守秩序,我也敢放 11/21 21:31
ststLiang : 心一路油門到底 11/21 21:31
ststLiang : 台灣人不守法的亂開文化不改,永遠速限都無法提高 11/21 21:33
ststLiang : 因為不願意守法的結果就是速度越高死越慘 11/21 21:33
ststLiang : 100我還可以應付你的亂鑽亂變道逼車,在150以上的 11/21 21:35
ststLiang : 時候大家就來玩碰碰車吧 11/21 21:35
ststLiang : 你可以去看看德國人在無速限遇到車多的時候是怎麼開 11/21 21:40
ststLiang : 的,開超過200然後遇到前面慢車是怎麼開的,如果是 11/21 21:40
ststLiang : 台灣…老早貼上去開始亂鑽了! 11/21 21:40
ststLiang : 如果在禁止變換車道的路段開100,結果有人開130在 11/21 21:51
ststLiang : 雙白線間鑽來鑽去…你覺得這是不是台灣人會做的事? 11/21 21:51
ststLiang : 如果今天是發生大家開160以上呢? 11/21 21:51
ststLiang : 愛亂開,速限永遠不可能提高! 11/21 21:52
dogkid : 這個政策無解,依照交通流量調整(區間)費率技術上可 11/21 22:20
dogkid : 行,但卡在政府不行(會說No). 11/21 22:20
dogkid : 個人是覺得每個駕駛人能夠互相體諒一下,遵守依照速 11/21 22:30
dogkid : 限分流行駛觀念,大概可以降低一定比例龜車前導現象 11/21 22:30
airmike : 速差絕對是危險的 特別是開長程時 人恍神的容錯空間 11/22 11:49
airmike : 會很少 11/22 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