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連結:https://yns.page.link/oMzL3 原文內容: 【市場評論】冤有頭債有主,2022年新法規扼殺民眾選擇權與車廠生存權 撰文:蔡至兼 Chien 大家有沒有發現,2020年一開春不少車款將陸續停產或者停止進口,原因不是車商不想賣 ,而是被2022年即將實施的新油耗法規卡死,因為標準更嚴苛導致民眾不僅選擇性變少, 甚至還要付出更高的代價,真要追究其原因,就在於是誰、又是以什麼當作標準制定法規 ! 其實最大的元兇就是經濟部所頒布的「車輛容許耗用能源標準及檢查管理辦法」,也 就是我們俗稱的油耗法規,每一段時期就頒布新規則,說是要與國際接軌卻搞得車廠人仰 馬翻,消費者則需掏出更多預算來購車,只是台灣真有必要將法規定這麼嚴?真有本錢玩 這麼大?難道政府相關單位不擔心會動搖國本產生社會經濟問題? 雖說台灣的汽車品牌 不少,甚至也有自主品牌LUXGEN,但說實在從過去至今並沒有所謂的汽車工業,而是只有 汽車產業,或許有人會問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差別可大了,汽車工業就是有能力將一輛車 從無到有生出來,簡單來說底盤平台、引擎、變速箱等通通要自己設計、生產、製造,而 汽車產業則是零組件/配件的生產,是按照國外廠商開出來的規格去生產,當然大家會以 為LUXGEN算是汽車工業的一環,實際上底盤平台、引擎、變速箱都是別人的,只是再經調 校和設定,車體結構、內裝外觀造型設計可自己來沒錯,但基礎技術仍沒有能力自行開發 (LUXGEN MBU算是與汽車工業沾上邊的作品)。既然只有汽車產業,何以制定出汽車工業 規格的法規? https://i.imgur.com/XSykEF7.jpg
而沒有汽車工業的台灣,這套新法規到底是怎麼制定而來?參考歐盟標準是無庸置疑(畢 竟現在都走歐規),但「據說」還拿中國的法規為參考標準,這是在哈囉嗎?目前台灣與 中國並不能直接進口汽車,莫非政相關單位是在替未來做「超前部署」?還是連這東西也 要和中國較勁?人家中國從內燃機跳過油電複合直接走入電動,除了國家政策外市場規模 也夠大,但台灣一年新車銷售量至多40萬輛,加上諸多稅制規費讓車價一路堆疊上去,成 為名副其實的「奢侈品」,加入WTO理當更便宜,實際上從加入後車價完全沒有退路,買 車成為一種「非常奢侈」的行為。此外,別以為只有國產車會受到影響,進口車也同樣難 逃大追殺面臨「絕種」的危機,就連商用車的新標準也更為嚴格(全球獨一無二、台灣專 屬的法規),不難想像2022年之後我們還有什麼車可以選,而且受到武漢疫情荷包已經縮 水,還有什麼條件可以購車? 基本上面臨嚴苛法規的不是只有台灣,歐洲也有同樣的問 題,就因為如此使得不少車商紛紛轉向投入電動車的懷抱,並忍痛捨棄最具品牌代表性的 技術,對於一天到晚將環保掛在嘴邊的人來說自然是鼓掌歡迎,但這些人的比例畢竟算是 少數(如果與全世界購車人口比例來看),在油價持續走跌、電動車仍屬高價、電動車種 類選擇少、相關充電硬體不足等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還會以燃油汽車為主。因此若以陰謀 論來看,這應該是一場由官學與特定廠商所主導的「假環保、真斂財」遊戲。 然而在台 灣新法規實施之後,真正受惠的汽車品牌全台灣恐怕只有一家,那就是TESLA,因為在新 的遊戲規則中,電動車的銷售量對應額度倍數可是高達十倍之多,而純電續航力的PHEV則 是五倍,縱使像TOYOTA已藉由Hybrid累積不少「點數」、NISSAN、Mercedes-Benz、BMW等 也靠少量電動車有些「點數」,但依照新的油耗標準根本不夠用,因此TESLA手中握有的 「點數」可能就成為最大商機:可拿來轉讓賣給其他的業者,而且還可漫天喊價,這就好 像航空公司里程點數可以拿來轉現金一樣,如果你是想在台灣生存卻短時間沒有對應車款 的車商,會不會重金購買點數?當然會! 或許有人會說,油耗標準變得嚴苛可逼車廠導 入更先進的動力技術到台灣,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一樁,話說得沒錯也看似很簡單,但成 本變高售價也會跟著漲,一輛國產車大改款後漲個10萬20萬的,那些只會酸車廠的鍵盤試 車手與網民會買嗎?當然不會!在此還是請政府三思,在疫情已衝擊到經濟的當下,除非 想造成更大的社會問題,否則應先行暫緩實施新法規,並依照國情重新審視法規標準,而 不是拿歐盟甚至中國的法規來當作標準,否則接下來的後果恐怕很難收拾。 https://i.imgur.com/18tU4iO.jpg
心得/說明:這個新法規看來是有通過並且2022就會執行了,屆時各車廠應該就會積極引 進各式新動力,大家怎麼看呢? *轉錄新聞/情報,必須附上原文及網址連結心得或意見30字(不含標點符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74.15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88201067.A.8B8.html ※ 編輯: drexlerking (223.140.174.158 臺灣), 04/30/2020 06:59:52
biu2: 摩拖車不是一直價錢抬價,也是標榜環保幾期,是台灣作梗還是 04/30 07:06
biu2: 全球有環保法規再做梗 04/30 07:07
morrishh: 是哪一家車廠這麼怕 04/30 07:12
thuash: 淘汰掉一些做爛車的車廠不是也不錯嗎?一件事有好有壞就是 04/30 07:12
thuash: 雙面刃,比較慘的可能是性能車 04/30 07:12
Mutter99: 不認同。為了環保國內各車廠都有油電或純電可導入生產, 04/30 07:17
YCL13: 不懂為什麼2022法規會卡死2020的車? 04/30 07:19
senarain: 這個撰文的不曉得在氣什麼...... 04/30 07:20
o930567890: 這文筆還真可愛 04/30 07:21
yytseng: 學人家爛的幹嘛,怎不開放學美國可以亂改... 04/30 07:22
yytseng: 美國改車很自由,可是路上的大卡車超炫砲 新穎 乾淨 04/30 07:23
yytseng: 有比較差嗎... 04/30 07:23
yytseng: 石油用不完之際 支那一方面搞汽車 一方面挖煤 捧電車... 04/30 07:24
yytseng: 完全不是因為環保考量,而是為了打擊汽油車,捧電車產業 04/30 07:25
yytseng: 因為汽油車根本沒辦法跟上大廠,想彎道超車而已 04/30 07:25
ynhs123456: 新制油耗有哪些先行車款被刷掉的嗎? 04/30 07:26
starts: 拉牌嚇死了 04/30 07:26
yytseng: 表面上是影響國產車,其實進口大排放車也有差 04/30 07:27
yytseng: 買到的馬力會被限制成歐洲弱化版... 04/30 07:27
yytseng: 納牌一年加起來的量,還輸給這些250匹馬力以上的進口車 04/30 07:28
yytseng: 所以別再因為反納牌而支持這種法規了 04/30 07:29
yytseng: 以後買到的C300 530 都比人家少5匹 10匹 爽到誰.. 04/30 07:30
a7983115: 我想買傳聞中的馬6後驅,不知道會不會影響 04/30 07:32
Lexus: 記者又在唯恐天下不亂了 04/30 07:32
edwardhsu: 至兼打球 你當球 04/30 07:32
ccc101419: 看來應該已經有車商在買新聞帶風向了 04/30 07:35
syterol: 你現在不跟進法規進行產業轉型,等全世界電動車佔上風時 04/30 07:35
syterol: ,連汽車零組件產業都會跟著死 04/30 07:35
nicejeffery: 如果政府真的想往電車走,充電站跟住宅充電樁安裝的 04/30 07:40
nicejeffery: 相關配套法規也該同步進行吧 04/30 07:41
jcamo: 又是蔡志兼,這咖小瘋狂寫垃圾文章 04/30 07:43
kokunmai: 04/30 07:49
mmppeegg: 納智捷︰ 04/30 07:49
Mariah: 又是他 04/30 07:50
srewq: 這個文筆跟論述…… 04/30 07:53
syterol: 把蔡至兼拿去估狗 第一條就道歉聲明 真的頗呵 04/30 08:03
edkoven: 看一下移動污染源佔空污比例好嗎 不改就是空污吸好吸滿 04/30 08:07
edkoven: 不要抱怨 04/30 08:07
richardchiu: 垃圾菌不能再賣垃圾車,怕了喔 04/30 08:09
Killercat: 鏈車網在他文章下面現在都會多一行 04/30 08:10
Killercat: https://i.imgur.com/0YFP8YH.png 04/30 08:10
enjoy: 跟不上時代,就會會被淘汰啊 04/30 08:10
Killercat: 我是不懂為什麼鏈車網還要刊他文章啦.... 04/30 08:10
zzxzero: 這油耗數字現行一大半都不能過阿 04/30 08:31
zzxzero: 我剛買的rav4車重1.6噸,油耗是15/L,已經算省油了 04/30 08:35
zzxzero: 但是離這新規標標準還差一大截,照這標準只有油電車能及 04/30 08:35
zzxzero: 格,純油車幾乎達不到 04/30 08:35
ASKA: 政府的思維就是禁比管容易... 04/30 08:47
OrzOGC: 只有油電做的到吧... 04/30 08:48
yytseng: 很多人都沒點進去看表吧,看到人名跟Luxgen就噓了 04/30 08:48
yytseng: 不合規格的 扣點數 要搭配合規格的賣..1.7噸休旅跑18km/L 04/30 08:50
yytseng: 擺明禁死油車 04/30 08:50
yytseng: 如果這真的成真,我猜車廠真的會用封缸的方式來達標了... 04/30 08:55
b18902040: 機車也是阿。油車越來越貴。然後50cc消失。 04/30 08:58
ccc101419: 我早就分享過這個法規了,本來就是正確的也是世界趨勢 04/30 09:02
ccc101419: ,但是擋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台灣一定要試試看帶風向看 04/30 09:03
ccc101419: 政府會不會妥協解套 04/30 09:03
d8613518: 對消費者來說關鍵還是油價,車價。政府廠商如果不是不 04/30 09:03
d8613518: 長腦,時間到了,總會有一方轉彎 04/30 09:03
d8613518: 世界趨勢?笑,斂財趨勢吧 04/30 09:04
aimlin: 新法管油耗是真的蠻無聊的 04/30 09:07
aimlin: 這標準只有油電能合格 04/30 09:11
aimlin: 其他車廠可以收了 04/30 09:12
aimlin: 石油多到用不完 價格爆跌 搞這個法規是87嗎 04/30 09:15
yytseng: 這位ccc媽媽,你的1.0小車合格線是23.3km/L喔..你支持嗎? 04/30 09:17
yytseng: 車廠會加個電池多賣你20萬 04/30 09:18
aimlin: 一般小客車油耗要20? 04/30 09:18
aimlin: 連altis汽油版都gg ... 04/30 09:19
yytseng: 以Altis為例 新標準要 21.3km/L 04/30 09:20
aimlin: 純油車平均很難過20 04/30 09:21
aimlin: 這個標準 豐田也只剩油電跟phev可以賣了 04/30 09:21
aimlin: 特斯拉為最大贏家 04/30 09:22
yytseng: https://imgur.com/sMf06P4.jpg 04/30 09:22
aimlin: 廉價小汽車全部停售 04/30 09:23
yytseng: 歐洲是搭著賣,超過的扣點,達標的加點,點數夠就能賣 04/30 09:23
chuikov: 怕殺小 04/30 09:23
Primk: 這什麼爛排版 04/30 09:23
aimlin: 入門變成altis hybrid 80幾萬起跳 04/30 09:24
YCL13: 連是算加權平均效能都不說,完全是廢文一篇,就算有板友是 04/30 09:25
aimlin: 這其實蠻嚴重的 以後70幾萬以下的車子都會消失 04/30 09:26
YCL13: 因看到作者名字就噓,我也覺得完全沒有問題 04/30 09:26
YCL13: 你可以看看推文中有多人板友被這篇嚴重誤導成一般車會消失 04/30 09:26
aimlin: 帶動物價上漲 幫樹民qq 04/30 09:28
Ahao: 講了一堆,結果讀者還是不知道這篇報導的作者在意的點到底是 04/30 09:28
Ahao: 哪個? 04/30 09:28
aimlin: 20年前 125機車入門4萬多 現在要8萬 04/30 09:29
pippen2002: 125機車入門4萬多?現在也是4萬多啊!你看到哪臺入門? 04/30 09:31
yytseng: Altis 汽油版目前能源局數字17.11 不會消失?? 04/30 09:32
yytseng: 能源局數字比一般經驗高沒錯,但要達到 21.3 痴人作夢 04/30 09:32
aimlin: 國產房車只剩神a油電通過 其他bye 04/30 09:32
aimlin: 新的focus 1.5t也不行 04/30 09:33
aimlin: 國際大廠一線產品都gg了 只剩油電純電爽賣XD 04/30 09:34
yytseng: 進口車也全滅啊..到時候用配車賣法,買台電車才能買油車 04/30 09:34
yytseng: 賣車跟賣Hermes一樣了 04/30 09:34
aimlin: 進口只剩純電吧 雙b保時捷那些高性能都不省油 04/30 09:36
ccc101419: @yytseng 首先,我不是女的,特此澄清… 04/30 09:36
aimlin: 這法規真的猛 敢桶大部分車商利益 04/30 09:37
aimlin: 到時候應該默默收起來啦 跟之前講要禁油車一樣 04/30 09:37
aimlin: 滾動式環保啊 04/30 09:38
aimlin: 一看就不可行 04/30 09:38
ccc101419: 其次,這個法規是指新販售車輛,並不是說未達此標準的 04/30 09:38
yytseng: 當然是新車啊...所以鼓勵大家二手高油耗車繼續開最環保 04/30 09:39
ccc101419: 舊車都不准上路,而且就算是新車,也是用全部販售車種 04/30 09:40
ccc101419: 配點的方式,本來就是有配套,請不要混淆視聽 04/30 09:40
yytseng: 買車配車 超跑等級服務 很快一般民眾也可以享受到了 04/30 09:40
aimlin: 光是車價漲20萬 民眾就會幹爆 04/30 09:41
applesck: 垃圾菌會怕了 04/30 09:41
ccc101419: 你可a一下我的文章,我之前就分享過,話說回來歐洲甚 04/30 09:42
ccc101419: 至中國都已經比台灣限污更早更嚴格,怎麼全世界都可以 04/30 09:42
yytseng: 以後要買E Class 請先搭配購買買一台EQA 04/30 09:42
ccc101419: 就台灣唉唉叫? 04/30 09:42
yytseng: 支那是政治性捧電車 歐盟是被環保人士綁票 你怎不比美國 04/30 09:43
aimlin: 這標準連大廠vw toyota都不會及格 何況luxgen XD 04/30 09:44
yytseng: 對了美國還有跟別家買配額的玩法,反正特斯拉美國公司 04/30 09:44
aimlin: 這法很難執行的 因為傷害財團利益 04/30 09:45
aimlin: 政府最怕財團………… 04/30 09:45
aimlin: 油電只有一家賣而已 其他車商不是好惹的 04/30 09:46
good5755: 推文沒稿清楚規則吧 你可以油車和油電1:1 一起賣 04/30 09:48
good5755: 所以基本上有出油電的廠商都可以活 但跑車可能GG 04/30 09:50
ccc101419: 是的,看y大的推文他顯然以為這個政策是限制買方要買油 04/30 09:51
ccc101419: 車前要先買一台電車,實則根本不是 04/30 09:51
yytseng: 對啊 買車先配車而已 不夠額度跟電車廠買 支那很多 繳錢 04/30 09:51
yytseng: 不配車可以啊 你替車廠出點數的錢 不知多少而已 04/30 09:52
good5755: 跑車GG又沒差 真的有錢人多花幾百萬買配額 照樣進口 04/30 09:52
good5755: 台灣地小路窄非常不適合跑車 硬要進口一堆高CC跑車 04/30 09:54
yytseng: 對啦,各位都是有錢人 多花個幾十萬買點數沒差 04/30 09:54
good5755: 你買跑車還不是市區開50 開個100然後就出車禍 04/30 09:55
yytseng: 我指的是買一般非豪華等級汽油車..一定漲價 04/30 09:55
good5755: 請舉例? TOYOTA點數超多 RAV4躺著賣 04/30 09:58
yytseng: 所以啦 沒油電車賣的車廠 倒一倒比較快 你一輩子開toyota 04/30 09:59
aimlin: 入門房車至少漲20 04/30 10:00
yytseng: 入門車漲到比油電貴 逼大家買油電 然後賣高檔車 比較好賺 04/30 10:01
yytseng: 誰有差? 窮人替高檔車主付錢還洋洋得意 04/30 10:01
ccc101419: 請問一下可否提供入門車至少漲20萬的計算依據? 04/30 10:03
dearevan: 這會不會刻意弱化引擎馬力來達標..... 04/30 10:06
yytseng: 沒依據猜的 信不信由你 我沒差 法規施行前先換車而已 04/30 10:06
caa1221: 車商又不是做不到 不想做而已 04/30 10:07
yytseng: 封缸哥的夢想成真了,車廠是有封缸的技術 哈 04/30 10:07
ccc101419: 沒依據還能講得像是有十成把握一樣,嗯… 04/30 10:11
ccc101419: 2015年歐六就實施了,2019年中國國六也實施了,想必他 04/30 10:14
ccc101419: 們入門車都大漲20萬囉? 04/30 10:14
liberaloner: 沒競爭力的車廠在該,笑死 04/30 10:17
aresa: 你們是多久沒買新車了啊?神A油電都屌打這個不少了,接下來 04/30 10:17
aresa: 德系車也會狂出48V,這篇說的根本不會發生,除非在座的每個 04/30 10:17
aresa: 都開卡車 04/30 10:18
ccc101419: 事實上,這項政策唯一會震盪到的就是車商,他們必須努 04/30 10:18
ccc101419: 力研發更環保更有效率的引擎,不能再1.8na+cvt萬年拉 04/30 10:18
ccc101419: 皮改款,再者他們在新限制實施前必須把不合標準的庫存 04/30 10:18
ccc101419: 車拋售掉,這就是為什麼對岸去年有u5買十幾萬台幣,某 04/30 10:18
ccc101419: 些車商甚至出現買一送一的情況,整體對消費者來說根本 04/30 10:18
ccc101419: 就是利多 04/30 10:18
morrishh: 都有國家排定以後不賣純油車了 這不就是趨勢嗎 04/30 10:19
yytseng: 歐洲多少非特斯拉的充電樁 台灣跟人家比啥? 04/30 10:23
Windcws9Z: 強迫車商引進新動力減少油耗還不好嗎? 04/30 10:25
yytseng: 賓士C200有48V 車重1505kg油耗15.6km/L = 沒競爭力的該死 04/30 10:26
Windcws9Z: 而且這限制是新車款,舊款一樣爽賣好嗎 04/30 10:28
d8613518: 看短期的利益就說對消費者是利多?真把人當猴子? 04/30 10:29
yytseng: 對啊 你永遠買二手車 買 Toyota 很爽 04/30 10:29
Windcws9Z: 在那帶什摸風向,柯憐哪 04/30 10:29
morrishh: 很緊張的感覺 04/30 10:30
Windcws9Z: 你沒改款都一樣可以賣啊,哪來二手車笑鼠 04/30 10:30
Windcws9Z: 說的好像沒改之前 04/30 10:31
Windcws9Z: 台灣都能第一時間拿到首發新車款一樣 04/30 10:31
Windcws9Z: 真的笑鼠 04/30 10:32
zzahoward: d86還真的喜歡到處被打臉XDDD 04/30 10:33
Windcws9Z: 該不會是第一天在鬼島買車的拔,那這樣被車商騙 合理 04/30 10:33
morrishh: 跟碳排放一樣 你點數不夠又不想引進新技術 就去買點數 04/30 10:34
chichi32: 幸好我2021年就要要買車 04/30 10:34
yytseng: 笑鼠 我喜歡買新車 你喜歡買舊車 講得好像你都買過 04/30 10:34
zzahoward: 認真說啦 台灣卡死在燃油世代也只是繼續給國外輾壓 04/30 10:34
yytseng: 你第幾天在鬼島買車? 我二十年前就買了 04/30 10:35
Windcws9Z: 還有,2022年實施的法規 04/30 10:35
Windcws9Z: 關2020屁事R,不就是單純賣不好下去而已 04/30 10:35
Windcws9Z: 扯一堆 04/30 10:35
zzahoward: 引擎變速箱核心技術大概落後國外20年起跳 EV還比較接近 04/30 10:36
Windcws9Z: 台灣車商本來就落後,到時真的被卡死也不用太意外 呵呵 04/30 10:37
morrishh: 從本篇葉配就知道台灣這些車廠的心態 04/30 10:37
yytseng: 靠 有人還以為這法規只規範國產車而已... 04/30 10:37
Windcws9Z: *車廠 04/30 10:38
yytseng: 進口數都大於國產了 還有人在討論少數族群 狀況外 04/30 10:38
morrishh: 全部的車都規範 那就更不用擔心啦 怕啥... 04/30 10:38
Windcws9Z: 好像有人以為國外法規很鬆喔 柯柯 04/30 10:38
morrishh: 是文章裡面自己在提 動搖國本產生社會經濟問題 04/30 10:39
morrishh: 每次都要拿動搖國本來恐嚇民眾 04/30 10:39
zzahoward: 沒差啊 那就讓車商自己去評估怎麼配價格 04/30 10:39
yytseng: 歐洲賣多少電車 多少充電樁 自己去看地圖吧 04/30 10:39
Windcws9Z: 這篇文就不知道在寫三小,論述有夠差 04/30 10:39
morrishh: 車子貴一點也好啊...不然就搭公共交通工具就好了 04/30 10:40
segio: 過不了新標準的好像就我納而已.. 04/30 10:40
zzahoward: 你要拿點數 EV/Hybrid就不能賣太貴才能賣油車 懂嗎? 04/30 10:40
Windcws9Z: 樓上辛苦解釋,可是有人還是聽不懂 04/30 10:41
yytseng: 有人眼光就只看納牌 預算就只有納牌 當然不懂我在講啥 04/30 10:42
leaveleft: Focus 重新引進柴油引擎就會過了,3.5代的測出來是23, 04/30 10:42
leaveleft: 實際開起來大概18多... 04/30 10:42
morrishh: 我納要追其實最簡單 畢竟他nothing to lose 04/30 10:42
segio: 我納要追不簡單啊..關鍵的引擎技術要買.而且要有人賣. 04/30 10:44
Windcws9Z: 納納要追,就改賣油電車 電車就好 04/30 10:44
yytseng: 新標準之後 雙B要不要賣 難道跟特買點數? 不漲價?? 04/30 10:44
Windcws9Z: 反正他油耗本來就難看,乾脆不要 04/30 10:44
segio: 阿不然大家都講我納油耗差.人家也不願意阿.不就沒技術可買 04/30 10:44
morrishh: 中國很多 多搬點錢過去就有了 04/30 10:45
yytseng: EQC 在歐洲可以開 台灣去哪充電? 04/30 10:45
Windcws9Z: 有人還在跳針 04/30 10:45
yytseng: 納牌一年賣得沒一個月C-class多,一直講納牌是沒車買的嗎 04/30 10:46
yytseng: 這法規不合理就要討論啊 作者提國產 你就跟風針對人和納 04/30 10:47
yytseng: 只是因人廢言而已 04/30 10:47
ccc101419: 雙b沒有電動車嗎?雙b沒有油電車嗎?這個到底在說什麼 04/30 10:47
ccc101419: 鬼話? 04/30 10:47
Windcws9Z: 文章就講納牌R,是在哈囉 04/30 10:47
morrishh: 其實是文章不合理 04/30 10:47
yytseng: 法規對納的影響 遠小於對一般消費者 非特非豐田車主影響 04/30 10:48
Windcws9Z: 還是你看不懂LUXGEN是哪間? 04/30 10:48
yytseng: ccc 誰在哈囉..EQC 我都試開過 搞不清楚狀況 04/30 10:48
YCL13: 簡單說就是瞎扯帶風向呀,基本上國際各大汽車集團都沒問題 04/30 10:49
Windcws9Z: 以雙B銷量來說,會需要你去擔心他? 04/30 10:49
love2010: 爛車自己下去 04/30 10:49
yytseng: 文章第二段 Mercedes-Benz BMW 你可以CTRL-F查看看 04/30 10:50
Windcws9Z: 最需要擔心的就是納牌,因為他最沒競爭力 04/30 10:50
yytseng: 作者有只提到納? 這不是因人廢言 是甚麼 04/30 10:50
yytseng: 國際沒問題啊,雙B在歐美繼續賣,台灣慢慢等,新款慢慢上 04/30 10:51
horb: 全世界都是那麼嚴。連對岸也是這樣 04/30 10:51
N48212: 讚 04/30 10:52
yytseng: 再說一次 充電設備 台灣跟歐洲不能比 沒必要跟風 04/30 10:52
ccc101419: 嗯,你慢慢跳針好了,我都看不出來你開過電動車跟政策 04/30 10:53
ccc101419: 施行的關連性在哪,現在上班晚點再來回一篇幫你臉部按 04/30 10:53
ccc101419: 摩 04/30 10:53
yytseng: 跟眼光只有納牌的人的確沒啥好講 繼續買二手車和豐田吧 04/30 10:54
ccc101419: 「因為我開過EQC,所以我說雙b在新標準上路後在台灣就 04/30 10:56
ccc101419: 不用賣了肯定是對的!」邏輯? 04/30 10:56
yytseng: 你去試乘就懂 怕你不敢 04/30 10:57
eric112: 車子真正貴的原因是貨物稅怎麼不檢討 04/30 10:58
xup946044: 這是不是車廠買的宣傳啊 04/30 10:58
Windcws9Z: 我覺得是 04/30 10:59
Windcws9Z: 這套新法規到底是怎麼制定而來? 04/30 11:02
Windcws9Z: 參考歐盟標準是無庸置疑(畢竟現在都走歐規) 04/30 11:02
Windcws9Z: 但「據說」還拿中國的法規為參考標準 04/30 11:02
Windcws9Z: 作者自己都打臉自己惹,有人還在那跳針 04/30 11:02
Windcws9Z: 國際都這樣,難不成車廠會出台灣特別款? 04/30 11:02
Windcws9Z: 我相信台灣絕對不是最嚴格的喇,政府沒那個懶叫 04/30 11:04
vm6jp6rmp4: Luxgen的引擎是華擎做的 04/30 11:16
Sindragosa: 這個作者的文看看就好,永遠都在產沒營養的批評文章 04/30 11:17
dslite: 車子本來就是奢侈品 怎麼了? 04/30 11:18
dcoog7880: 覺得是納智捷的打手 04/30 11:20
dcoog7880: 可是這樣連最新的ford1.5t都沒辦法過 04/30 11:22
albert071519: 又是車商來帶風向 04/30 11:27
yee: 花錢請人寫文章!帶鄉民風向? 04/30 11:36
sdiaa: CAFE法又不用每台過20KM/L 平均過就可以 04/30 11:41
sdiaa: 一邊靠夭空氣汙染一邊靠夭排氣規定太嚴 有沒有感覺怪怪的XD 04/30 11:43
yytseng: 平均過20就可以,說的輕巧,有人還說48V掛上去就可以..呵 04/30 11:46
yytseng: 也對啦,鄉民平均30公分,年薪300萬 04/30 11:47
axlfun: 3500cc以上自然進氣再見 04/30 11:48
cocdc30343: 不做引擎的國產車沒有這困擾 是母廠才會吧 04/30 11:48
rainsilver: 是哪些車廠辦不到就說啊 不會只有納牌吧 04/30 11:51
Windcws9Z: 國際趨勢某y繼續跳針 04/30 11:51
rainsilver: 那些辦不到的車廠一起消失正好 04/30 11:53
sdiaa: 神A14.9油電神A25.8 一台配一台剛剛好~ 04/30 11:53
sfking: 看起來就國內不長進巨嬰車廠的帶風向葉佩雯 04/30 12:12
aimlin: 這個標準連國際大型車廠都很難通過 04/30 12:13
aimlin: 只有豐田油電達標 04/30 12:13
aimlin: 48v那些通通掛點 04/30 12:13
zzahoward: 就是直上EV啊 48v本來就純過渡 04/30 12:17
ccc101419: 國際大型車廠歐洲跟中國都不賣了嗎?國際大型車廠現在 04/30 12:18
ccc101419: 在歐洲跟中國都不能生存了嗎?如果沒有為何兩年後在台 04/30 12:18
ccc101419: 灣就會有生存問題? 04/30 12:18
ccc101419: 還是說日本本田賣一堆油電fit,台灣本田繼續1.5na大家 04/30 12:19
ccc101419: 繼續推他國事務這樣比較開心? 04/30 12:22
yytseng: 引擎不夠環保 全球最搶手Jimny傳將退出歐洲市場 04/30 12:25
d8109333: 比歐盟更嚴格 04/30 12:25
yytseng: 20km/L 不是普通嚴,沒有搭配一定EV銷售是不可能過的 04/30 12:28
yytseng: 管你 1.0T 1.5T 甚麼Turbo 都不會過..搞不清楚狀況在跟風 04/30 12:31
a180310444a: 那家業務?車是多爛怕成這樣 04/30 12:33
rainsilver: 阿趨勢不就是要推EV 當然就是要你搭啊 04/30 12:34
ccc101419: 幽默,這個政策就是要車廠逐步提高油電跟純電車的研發 04/30 12:36
ccc101419: 跟販售啊?您在那邊turbo什麼?一路上推文下來誰討論 04/30 12:36
wich520: 支持政策鞭一下車廠,不然幾十年了油耗還是牛步的進步 04/30 12:36
ccc101419: 渦輪了?真的很愛自顧自跳針XD 04/30 12:36
ccc101419: 這時候某y又要怒吼說我有開過EQC我最清楚狀況了www 04/30 12:37
Windcws9Z: https://i.imgur.com/6kS2kMa.jpg 04/30 12:40
Windcws9Z: 歐盟在2022年對CAFE要求約24 km/L (比中國標準嚴苛) 04/30 12:40
w510048: 應該不會影響到油電啊? 04/30 12:40
gn01914120: 看作者就不意外了 04/30 12:47
ysmsy: 這文章... 04/30 12:54
yytseng: ccc討論你的1.0T渦輪啊,20km/L了沒?! 04/30 13:01
yytseng: 沒開phev 和ev也在捧,被賣還幫數錢... 04/30 13:03
ccc101419: 我的1.0t是回到未來2022年買的嗎?會受到這個法規影響 04/30 13:06
ccc101419: 嗎?到時候會忽然就禁止上路了嗎?都不會你扯這個幹嘛 04/30 13:06
ccc101419: ?說你跳針還不認哈! 04/30 13:06
ccc101419: 各種被打臉依然大言不慚,繼續自顧自地跳針 04/30 13:07
Windcws9Z: 國際趨勢就是這樣,某y不爽就不要買R 04/30 13:07
Windcws9Z: 歐盟還比台灣嚴格,我看你要去哪買 04/30 13:08
yytseng: 美國在外星哦 世界第一大市場 04/30 13:10
Windcws9Z: 上面那張圖,你有沒有看到? 04/30 13:11
Windcws9Z: US大大的寫在那,你有沒有看到? 04/30 13:11
yytseng: ccc笑你到2022沒錢買新車啊 04/30 13:12
ccc101419: 原諒某y,他可能視力差,也可能不知道圖中US是什麼意 04/30 13:12
ccc101419: 思,更有可能是裝睡的人叫不醒 04/30 13:12
yytseng: 美國標準看得懂阿拉伯數字嗎? 04/30 13:12
ccc101419: 晤哦,謝謝你示範何謂惱羞成怒www 04/30 13:13
Windcws9Z: US 2020要求19,2025要求23 04/30 13:16
Windcws9Z: US 2020~2025中間有幾個點,要求多少你自己判斷 04/30 13:17
yytseng: 美國16不是19 04/30 13:18
Windcws9Z: https://i.imgur.com/6kS2kMa.jpg 04/30 13:18
Windcws9Z: 怕某y沒看到,再貼一次 04/30 13:18
ccc101419: 來討論圖中美國2025年的排放標準啊,右邊y軸是公里數/ 04/30 13:19
ccc101419: 每公升,US對應到的是阿拉伯數字23,代表2025年時美國 04/30 13:19
ccc101419: 的標準是23km/L,如何?不要再跳針跳去別的地方囉?等 04/30 13:19
ccc101419: 你回應啊臉腫腫的y大? 04/30 13:19
yytseng: 你這圖有問題 自己google 04/30 13:20
ccc101419: 就算是2022年,美國對應到的油耗也是21km/L啦!扯美國 04/30 13:21
ccc101419: 沒用www 04/30 13:21
yytseng: 圖錯了 04/30 13:21
yytseng: 開車中懶得幫你轉,自己查 04/30 13:22
ccc101419: 真是替您感到悲哀www 04/30 13:24
mars0009: 爽 幹死內燃機 04/30 13:40
yytseng: https://i.imgur.com/2ML5Hj4.jpg 單位mpg 自己換km/L 04/30 14:16
Scape: 噓鏈車網,他的新聞我現在都跳過不看,不曉得收了多少業配 04/30 14:27
Scape: 整天在批鬥攻擊電動車 04/30 14:28
fenderrb: 不長進的車廠當然被時代淘汰 04/30 14:34
Windcws9Z: https://i.imgur.com/0oYMRib.png 04/30 15:33
Windcws9Z: https://i.imgur.com/VRZE5CU.png 04/30 15:33
Windcws9Z: 剩下我懶得講惹一一 04/30 15:33
kazami: 不難懂啊~它的重點不就是那法規有圖利特定車商之嫌,而且 04/30 16:10
kazami: 對消費者來說就是強迫消費者只能買更貴的車 04/30 16:11
kazami: 雖然論點不見得對,不過他應該就只是想講這兩件事吧 04/30 16:12
kazami: 另外一種可能就是 以後你可能沒有多家車廠的車可以選 04/30 16:13
dcoog7880: skyactivt X也過不了 04/30 16:51
MKIU: 車商打手來嘍 04/30 17:57
h921440: 洗風向 04/30 18:30
TaiwanNeko: 車越重越寬鬆應該改掉,變相鼓勵商人造重又不環保的車 04/30 20:39
hanchueh: 不是常常有人在說油電是最佳解 逼所有油車換油電不好嗎 04/30 21:11
nolla1730: 世界都在進步,台灣憑什麼繼續吸空汙?當然是一起推油 05/01 22:28
nolla1730: 電啊== 05/01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