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先說我不是專業試車的,我的評論主要描述我的主觀感受 購車需求:要有ACC,馬力要足以應付超車,空間不能太小, 隔音好,座椅要符合我身材。 -----------------想看直接看FOCUS可以跳過這一段---------------- 之前曾經試駕CX-3,因為老婆說後座空間很擠,而且會暈車 加速的時候,變速箱換檔頓挫很明顯,除非溫和的開。(那我買馬力大的車幹嘛) 這是當初沒買的原因。 CX-3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2.0自然進氣引擎、ACC, 還有就是內裝外觀都滿順眼的。 有聽說過說馬自達隔音不好,實際試乘我覺得不會,除了防火牆隔音, 轉速高的時候會很明顯聽到引擎聲。 老婆在後座使用APP測試,不管高速、市區、拉轉 分貝都沒超過80。 --------------------試駕FOCUS 由此開始------------------- 原本對福特後勤沒信心,加上FOCUS後座也不寬敞,所以當時不考慮 如今FOCUS改版,外觀完全打中我的心,空間、馬力、價格都符合我需求 馬上就跑去展間試乘。 試駕兩台車加起來應該快兩小時,主要想了解獨立懸吊跟扭力樑有無差別。 本以為我一個普通人可能開不出來,但是開出去大概3公里之後, 我發現不但開得出來,而且差很多,甚至讓我開始考慮要不要多花錢去買賽道版。 我也請老婆在賽道版後座,左、右、中間都坐看看,是否能感受到獨立懸吊的差別。 首先是過坑洞的表現,獨立懸吊比較能吸收多餘震動,從頭到尾讓我覺得車子很貼地。 四門扭力樑則是一過坑洞就整個屁股一起跳, 據老婆說法:壓過幾個大小坑洞都可以數得很清楚。 由於之前開CX-3猛轉彎、猛加速導致老婆暈車, 所以FOCUS也要比照辦理,老婆不暈車才能過關。 結論:獨立懸吊、扭力樑 都過關 但是獨立懸吊穩定性比較高 駕駛獨立懸吊時,不管我怎麼樣急打方向盤,車子都很受控制 (急打方向盤時速都不超過60) 扭力樑在一次左右急打方向盤的時候,我真的感覺到車子快失控,老婆跟業務也快嚇死, 獨立懸吊不管我怎麼開他們都不會有害怕的感覺。 但以上的駕駛體驗,我認為影響的原因不單只是扭力樑跟獨立懸吊, 整台車子的設定都有影響。我也不確定兩台車輪胎跟胎壓是否一樣。 賽道版試駕路線比較長,涵蓋高速公路、車多市區、產業爛路, 雖然是賽道版,但懸吊並不會很跳,基本的舒適性還是有,甚至比扭力樑還舒適。 也不會有餘震(T牌車就會有海浪感) 大腳踩油門,加速會有一點點渦輪遲滯, 但這個遲滯比AT變速箱的換檔頓挫還要短很多, 遲滯完之後的動力湧現,加速快到我這死老百姓會有點怕。 指向很精準,這部分跟CX-3差不多,方向盤打多少就轉多少。 方向盤也很輕,整體開起來就是一句話「很好開」 自動跟車、自動駕駛,只有測試一下子,但轉彎滿順的。 停車自動啟停,在踩油門的瞬間會感覺到引擎發動的抖動, 但是要特別注意才會發現,再配合Auto Hold,踩油門的瞬間會解除, 兩者造成的起步延遲很短,但兩個加在一起會更明顯, 粗線條的人可能無感,我開一段路之後是都關掉。 一開始沒有排檔桿很不習慣,但是開一段路之後就適應了, 反而覺得用轉的很有質感,比較可惜的是入門版的置杯架比較好用, 可以放方形的飲料,而且間距可調。 其他部分就是,賽道跟四門前檔看出去的視野感覺不一樣, 四門比較遼闊,老婆也這麼覺得,我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四門版駕駛座的頭部空間似乎也比較不壓迫。 可能是坐椅厚度不一樣? 雖然業務說他確定兩台車隔音是完全一樣的,但我覺得四門隔音好像差一點, 機車經過的聲音比較明顯一點。 大概就這些,希望對想買車的人有幫助。 補充:我都是沒有車的時候才開比較猛,畢竟我也不想撞下去直接賀成交。 測試急打方向盤是有原因的,我只是想測試當我遇到危險閃避的時候車子是否穩定。 因為開過幾台T牌車,被嚇到方向盤抖一下的時候車子都很晃,餘震很多,幾次之後從此 非常在意這部分,在意隔音也是因為被隔音差的車虐待過之後怕了。 這台車加速不是特別厲害,但是如果是在產業道路這樣踩很難不怕, 我怕的是突然衝出貓、狗、人,會送他們去投胎。 高速公路上車很多也無法踩破百,這部分可惜了一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8.156.14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89045909.A.707.html
syspetmax: 用心推,不太懂為啥我的業務反而會鼓吹獨立懸吊沒差05/10 01:48
syspetmax:05/10 01:48
love2010: 渦輪加速真的猛…沒開過渦輪車有點嚇到05/10 01:50
mmppeegg: 其實加速不怎麼快,但動力很快湧現的感覺很爽,市區隨心05/10 01:52
mmppeegg: 所欲05/10 01:52
mmppeegg: 高速我就覺得還好120以後再往上就不太行了05/10 01:53
OrzOGC: 換檔很蠢 一直升檔降檔 干擾開車節奏 後來都自己手動換05/10 02:06
joe51408: 就算是扭力樑也沒那麼容易失控啦,但多連桿比較貼是真的05/10 02:15
OrzOGC: 輪胎不一樣的 4D只是uc6通勤胎 彎快一點就在鬼叫了05/10 02:15
joe51408: 這車不管是扭力梁或多連桿極限都很高就是了05/10 02:16
OrzOGC: 扭力樑我開好幾次都感覺到後輪在側滑了 屎都滲了幾滴05/10 02:17
dearevan: 讚05/10 02:20
joe51408: 彎帶進去會小滑才是娘娘的浪漫啊QQ 燈倒是都沒亮過就是05/10 02:23
lucky945: 這邊Tㄥ是不能批評的 建議你不要嘴 小心被和粉出征05/10 02:24
roger2232: 試駕方式聽起來很危險...05/10 02:40
HAHAHUNG: 你的試駕方法一點都不普通啊05/10 04:50
MTBSsales: 某牌準車主只要試車子還能正常前後動就行了,加了tenga05/10 06:10
MTBSsales: 多一個高潮保證,你這樣太危險給噓05/10 06:10
weisheng0131: 急打方向盤是要去哪05/10 07:06
Shakermaker: 難怪這麼多賀成交的05/10 07:46
pttbird: 分享給推05/10 07:52
openeyes222: 很實用05/10 07:58
zerobx: 開開看 很好開的05/10 08:07
cafein: 怎麼跟嘉偉哥心得不一樣05/10 08:24
liujackkl: 這把車當賽車開吧你平常都這樣開嗎05/10 09:02
liujackkl: 把馬路當你家的路嗎05/10 09:03
atlaswhz: 我扭力樑多連桿過個坑就開得出來了05/10 09:04
c840125: 四門有後箱 隔音一定會差一點05/10 09:25
Lineages: 應該先額外確認兩台車的胎壓是不是相同05/10 09:33
duduogod: 四門隔音比五門好 好嗎... 尾箱隔起來怎可能比較差05/10 09:41
fransiceyho: 用S檔開 渦輪遲滯會少很多05/10 09:44
SwordDevil: 動力很快就會麻痺惹~ 建議直上正ST XDD05/10 09:52
teyang: 另一篇說S模式會渦輪遲滯,兩篇相反的結論?05/10 10:20
bugmus: 試駕會出事的是不是都是這種開法啊05/10 10:32
imdean: 雖說兩種懸吊開起來感受明顯有差,但是一般道路扭力樑能開05/10 10:49
td770715: 想展現技術請去賽道 一般道路留給大家 謝謝05/10 10:49
imdean: 到快失控......05/10 10:49
aln1022: 扭力娘我也曾經在無人的大空地狠狠的試過 這台車極限超05/10 11:02
aln1022: 高耶 能搞到有失控的感覺到底是多狠?而且你還在一般道05/10 11:02
aln1022: 路上??05/10 11:02
我只是想測試遇到危險閃避是否可以穩住,所以我不會去挑戰開我自己技術的極限。
LexusNo1: 之前狂吹扭力樑的福粉去哪了?05/10 11:24
alienslesh: 開過真的會上癮...05/10 11:35
joe51408: 好啦我來粉一下,扭力樑要打趴其他同級車四個字綽綽有餘05/10 11:39
joe51408: 但跟自己的多連桿比真的有差就是了~05/10 11:40
可能我不是福粉,扭力樑也許極限很高,但是開起來因為彈跳的關係反而不是很貼地。
eric525498: 這種試駕方法未來是要在賽道開車嗎?05/10 12:14
SA8699: 業務也真大膽讓你這樣開05/10 13:51
業務阿姨人很好,如果要買車我會找他
Seattle995: 0-100快9秒的,加速會讓人害怕??05/10 14:24
gazelle74: 後勤海鷗牌比福特還差喔,你的資訊該更新了05/10 15:02
之前有爬文過知道海鷗後勤不優,但不知道誰比較差
slr00970: go車誌夾尾物理沒學好,居然說扭力樑比較吸震…然後說 05/10 19:16
HardyJJ: 你買第一台車後?...看到這心得只能笑笑 05/10 19:39
不是欸
JoeArtanis: 推心得,但你要這樣比不先確定兩個胎壓有沒有一樣? 05/10 21:19
拍謝,比完才想到,本來是想說營業所應該會顧胎壓,後來想想未必 ※ 編輯: my7752 (36.228.156.146 臺灣), 05/11/2020 00:00:09
s999132: . 06/01 2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