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blackstyles : EV也完全打不過傳統油車啊 還不是政策強姦 笑死05/22 15:24
做個爛比喻 如果EV是政策"強姦" 那氫汽車如果真的要推起來,會比這張圖還慘 https://i.imgur.com/yI9OB05.jpg
現在的電動車銷量能遠遠大於氫能車 早就在各個政府跟學術辯論過了 其實爭辯真的沒太大意義 版上小弟也發過文章打臉某氫內燃機迷 這邊再發一次騙騙P幣 一個新科技要能普遍 裝置帶來的優勢要大於消費者的置換成本 補貼基礎建設是解決實用問題,讓置換成本降低 主要還是新產品要有規模經濟降價讓更多人買 那廠商就有誘因去推動銷售更便宜的新科技產品 而電動車已經走過這條前期階段,漸漸開始能自力更生 電動車的補貼大致分成 1. 購車成本 2. 充電站 3. 廠商生產成本(減稅或是其他利多) 但綠氫的問題遠比電動車多還麻煩 而且這些都是因為物理衍生的 沒辦法透過規模經濟放量解決 1. 綠氫製備效率 製氫是高耗能產業 不管是用哪種能源來做,損失的能量都太高 這個是物理問題,不是任何補助能解決的 2. 綠氫製備跟儲存產能 這就不用多說了吧 電力可以直接補貼發電裝置的設置就能取得 氫能車除了電廠還要額外額外來補貼製氫設備跟運輸、儲存 特別製氫需要水源,如果鋰鈷鎳礦產生的環境議題就已經造成疑慮跟問題 那大量用水製氫,問題只會更大更無法解決 3.綠氫價格 灰氫的價格就已經很貴了 現在現實是綠能都還不夠用 & 還不夠便宜 要做綠氫只會讓價格更高 因為同樣的電要經過層層轉換跟損失 只會讓價格飛漲 所以德國車廠的發展方向也開始加碼合成燃料 而不是跟氫內燃 or FCV 一直豁下去 現在電動車沒有針對能源補貼但氫能車卻要 光這點就很大條 沒有一個政府能有錢到把綠氫價補貼到跟電價持平 因為這金額大到沒辦法靠抵稅產生,這必須是真金白銀的補貼 所以政府一定會選擇先補貼電動車 而那些用電動車不適合的環境 第一,汽油車也不會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第二,對消費者來說,還有HEV PHEV可以選 所以最終有動機去花更多錢買氫能車、還花更多錢加氫的消費者 注定終究會是少數。 因為比起電動車,氫能車連個信仰都沒有 綠氫在碳足跡的影響更高 而版上少部分人叫囂的讓內燃機續命 那是因為還沒看到車價跟超慘的續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7.136.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4743639.A.CA9.html
TAZUSA : 電池是物理問題還是化學問題?05/22 16:31
hanchueh : 最根本是熱力學 物理化學都要用到的05/22 16:33
hanchueh : 製氫就是用天然氣或是用電05/22 16:33
沒有一個政府能有錢到把綠氫價補貼到跟電價持平 因為這金額大到沒辦法靠抵稅產生,這必須是真金白銀的補貼 所以政府一定會選擇先補貼電動車 而那些用電動車不適合的環境 第一,汽油車也不會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第二,對消費者來說,還有HEV PHEV可以選 所以最終有動機去花更多錢買氫能車、還花更多錢加氫的消費者 注定終究會是少數。 因為比起電動車,氫能車連個信仰都沒有 綠氫在碳足跡的影響更高 而版上少部分人叫囂的讓內燃機續命 那是因為還沒看到車價跟超慘的續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7.136.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4743639.A.CA9.html
TAZUSA : 電池是物理問題還是化學問題?05/22 16:31
hanchueh : 最根本是熱力學 物理化學都要用到的05/22 16:33
hanchueh : 製氫就是用天然氣或是用電05/22 16:33
沒有一個政府能有錢到把綠氫價補貼到跟電價持平 因為這金額大到沒辦法靠抵稅產生,這必須是真金白銀的補貼 所以政府一定會選擇先補貼電動車 而那些用電動車不適合的環境 第一,汽油車也不會在地球上完全消失 第二,對消費者來說,還有HEV PHEV可以選 所以最終有動機去花更多錢買氫能車、還花更多錢加氫的消費者 注定終究會是少數。 因為比起電動車,氫能車連個信仰都沒有 綠氫在碳足跡的影響更高 而版上少部分人叫囂的讓內燃機續命 那是因為還沒看到車價跟超慘的續航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47.136.25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84743639.A.CA9.html
TAZUSA : 電池是物理問題還是化學問題?05/22 16:31
hanchueh : 最根本是熱力學 物理化學都要用到的05/22 16:33
hanchueh : 製氫就是用天然氣或是用電05/22 16:33
hanchueh : 但天然氣直接發電更有效率 電直接給電車開更有效率05/22 16:34
kazami : 不用我們有信仰 toyota有信仰就好了 他有錢想亂花05/22 16:47
supereva : 我要我家能充電就夠了 天天滿電 比油車還方便05/22 17:52
hanchueh : 重卡跟長途大客車只是比小型家用車有優勢05/22 18:00
hanchueh : 能源補給普及方面還是輸給電網電費05/22 18:00
arabeske : 如果把氫視為儲能裝置,那風電這些不穩定的發電源05/22 18:02
arabeske : 就有好去處05/22 18:02
hanchueh : 鋰電池才是更好的儲能裝置 不用低溫高壓05/22 18:03
jomwang : 是鋼鐵業要用氫當還原劑是未來趨勢之一,所以才說05/22 18:04
jomwang : 氫能源未來會有發展05/22 18:04
hanchueh : 氫不是一個可以開採的東西 是要靠耗費能源去轉換05/22 18:05
hanchueh : 鋼鐵業要用氫跟車子要用有什麼關係05/22 18:06
hanchueh : 兩個都一樣要耗費能源去製造氫05/22 18:06
DYE : 杜瓦瓶了解下 主要氫如果洩漏會往上飄露儲並沒有什05/22 18:39
DYE : 麼危險。儲能的電池需要某些型式的才能完全不燃或05/22 18:39
DYE : 是低燃可能,鋰電池並不適合作為大型儲能設備。05/22 18:39
Narcissuss : 用電解的氫氣去發電 真是聰明05/22 18:52
hanchueh : 鋰電池不適合大型儲電?05/22 18:54
hanchueh : 你是不是沒聽過什麼叫做 Tesla Megapack05/22 18:56
atbhao05 : 看到了嗎 當年汽油車主也是寫一堆落落長的文章在數05/22 19:05
atbhao05 : 落電動車。現在電動車主在幹以前油車車主在幹的事05/22 19:05
atbhao05 : 情。一個新生的能源就是盡量抹煞不求改變 台灣人血05/22 19:06
atbhao05 : 性 改不了就是改不了 都ㄧ樣05/22 19:06
不要笑死人,這哪是數落? 氫能根本不是你所謂的新生的能源 所以我講的東西都是已知事實不是推測,更不是臆測 你那邊還來得及all-in Tesla嗎? 燃料電池當成動力電池有2-30年的歷史 比鋰電池被當成動力電池的時間還更早 最早搞燃料電池的車廠之一就是Toyota 氫內燃機更早是被BMW大肆宣傳過了 2002年就有750HL展示車 2007年Hydrogen 7還下了很高的媒體預算 各種車媒、名人加持,BMW也信誓旦旦說會把加氫站蓋好蓋滿 https://bit.ly/3OwlR1N 結果如何? https://www.carnews.com/nocategolized/53398
hanchueh : 汽油車主現在還在寫這種東西啊 問題是符不符合科學05/22 19:06
hanchueh : 哪來的新生能源 氫氣車也是要靠鋰電池跟馬達05/22 19:07
hanchueh : 差別只是一個直接電網充電 一個用天然氣製氫再發電05/22 19:08
hanchueh : 但天然氣本身就可以發電 為何要浪費能源先轉成氫?05/22 19:08
DYE : 並不是特斯拉做了就適合。現行電動車用鋰電池優點05/22 19:19
DYE : 是能量密度高,而大型儲能用電池並不用密度高,更05/22 19:19
DYE : 重視是安全與成本。為什麼要在大型儲能方面跟電動05/22 19:19
DYE : 車搶資源?05/22 19:19
DYE : 你是不是不知道有別種電池05/22 19:20
hanchueh : 因為要讓世界減碳 並不是只有交通要減05/22 19:22
KayRoe : 家隔壁就有超充站的感覺真的很爽05/22 19:22
hanchueh : 要擺脫火力發電就是要靠風力太陽能+儲能05/22 19:22
DYE : 用電池是儲能方式之一這沒問題,有更適合的電池種05/22 19:26
DYE : 類為什麼要用鋰電池?用在車上是看中某一項特性,05/22 19:26
DYE : 但儲能是另一種要求。05/22 19:26
DYE : 電動車在搶鋰電池,儲能業務還去用就是蠢了。05/22 19:27
loserfatotak: 馬斯克挺核能了,特粉繼續無視05/22 19:29
loserfatotak: https://www.storm.mg/article/449569205/22 19:32
其實不知道你是在指哪一位... 如果你是講 電車 v.s 氫燃料車 則能源價格還是比較級的呀 用核能產生的電去製氫比較便宜 但一樣還是比直接用核能的電充電車貴很多不是? ※ 編輯: QuentinHu (101.136.159.98 臺灣), 05/22/2023 20:05:14
hanchueh : 特斯拉在用鋰電池 那為何其他家也要搶呢?05/22 20:00
DYE : 你乾脆說特斯拉宇宙唯一能做電動車好了05/22 20:06
atbhao05 : 電動車1834年就出現 被打壓到2010年後才大放異彩05/22 20:09
atbhao05 : 在我看來你也是和當年唱雖電動車的角色一樣 你們沒05/22 20:10
atbhao05 : 數落對啊 你只是在做幾年前油車車主在做的事情 他05/22 20:10
atbhao05 : 們也沒數落 他們也用個數據來證明新的能源不可能成05/22 20:10
atbhao05 : 為主流 你正在做一樣的事情05/22 20:10
請問FCV 氫動力 最近有出了什麼突破性技術嗎? 在已知技術目前沒有突破的情況下 討論已知的問題,何來打壓的問題? 如果哪天突然有人發明低耗能製氫的方式,並加以商業化 可以扭轉氫動力能源無法普及的問題 那時候我還用過去的歷史評斷,不納入這個變數 那才是打壓 ※ 編輯: QuentinHu (101.136.159.98 臺灣), 05/22/2023 20:16:01
mingdao : 用科學論證要被說數落打壓 笑死人這種鬼邏輯欸05/22 20:21
TaiwanNeko : 本來就是要靠政府補助了05/22 20:23
TaiwanNeko : 油車有煉油廠、加油站,電車有發電廠、電網、充電樁05/22 20:23
TaiwanNeko : 氫能不多補助怎麼可能做得起來05/22 20:23
DYE : 電池是儲能方式之一 氫也是之一 水利也是其中之一05/22 20:24
DYE : 沒有一種能成為唯一解。除了各地適合的方式不同外05/22 20:24
DYE : ,另一個要素是規模。當你大量耗用某一項資源後,05/22 20:24
DYE : 這種東西就會變貴,變貴後就開始不划算。05/22 20:24
TaiwanNeko : 儲能最簡單就是把重物舉起來,實際上也有05/22 20:26
supereva : 如果有人在20 30年前硬吹電動車 被笑也很正常05/22 20:34
homerunball : 氫就是比較潮的水力抽蓄 抽電給飛機貨輪05/22 21:02
homerunball : 核融合商業化前值得一試 等新的催化劑05/22 21:03
hanchueh : 大量耗用某一項資源就會變貴?你是沒發現中國電車05/22 21:10
hanchueh : 越來越便宜嗎???黑人問號05/22 21:10
hanchueh : 鋰電池充放的耗損絕對遠低於製氫再發電05/22 21:12
DYE : 大量用石油,石油就會漲。以前石油幾美金的時候。05/22 21:25
DYE : 說開採頁岩油笑死人,當70塊的時候,在加上技術改05/22 21:25
DYE : 進,頁岩油又是好生意了。沒有什麼是唯一解,有太05/22 21:25
DYE : 多的變數。05/22 21:25
mingdao : 有沒有發現鋰電池現在超便宜??????05/22 21:54
mingdao : 有沒有發現油價漲是政治因素居多??? 拜託做點功課05/22 21:54
DYE : 戰爭前你沒看電池漲翻天,車廠哀哀叫?說戰爭救了05/22 22:03
DYE : 部分後段電車廠也不為過05/22 22:03
jomwang : 大家主要是看製氫給鋼鐵業用,未來有便宜的綠氫使05/22 22:04
jomwang : 用下,汽車才有可能大量增加05/22 22:04
DYE : 市場規則是基礎,供需是基礎,其餘才有其他人為操05/22 22:05
DYE : 作空間。有大量需求的有限東西不會便宜。05/22 22:05
jomwang : 你說製氫耗能,但是鋼鐵業沒辦法啊,他現在就是朝05/22 22:07
jomwang : 向減碳目標05/22 22:07
DYE : 人人要搶的東西,誰會笨得便宜賣你05/22 22:07
ivar258 : 長途物流需要氫能車,這其實也是物理限制,因為動05/22 22:55
ivar258 : 力電池耗電量和載重並不是線性關係,提高重量會讓05/22 22:55
ivar258 : 電池效能快速下滑,更不用說遇上冬天,所以高載重05/22 22:55
ivar258 : 長途一定要用氫。05/22 22:55
hanchueh : 特斯拉已做到符合美國公路規定最高乘載800公里車型05/23 01:58
hanchueh : 如果要更高乘載 那已經不是一般運輸車05/23 01:58
hanchueh : 這種少見可能拿來拖火箭 用油車就好 反正不是大眾05/23 01:59
hanchueh : 人人要搶?那為何全球最暢銷車型還降價?05/23 02:00
hanchueh : 最暢銷不就是最多人搶手的車款嗎05/23 02:01
hanchueh : 減碳的氫當然對鋼鐵業需要05/23 02:03
hanchueh : 但再怎麼減也不會比直接用電開車還更減05/23 02:03
hanchueh : 所以是鋼鐵用氫 跟開車用電 兩個都要純電化05/23 02:04
hanchueh : 而不是拿電去製氫 再拿氫發電開車這種白白繞一圈05/23 02:04
mustangccx : 儲氫罐放你家(興登堡號)05/23 02:06
mustangccx : 氫氣當大型燃氣電廠的儲能系統不差吧05/23 02:07
mustangccx : 自產氫不用進口天然氣能源自由啦05/23 02:10
hanchueh : 產氫還不是要靠電或是靠天然氣05/23 02:29
hanchueh : 直接天然氣發電然後儲能鋰電池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05/23 02:29
hanchueh : 鋰電池充放電的耗損遠低於轉換氫再發電05/23 02:30
hanchueh : 鋰電池充放電耗損的熱能 人都能拿在手上不會燙傷05/23 02:31
hanchueh : 你覺得你把手放在氫電廠反應爐上會不會燙傷05/23 02:31
chandler0227: https://i.imgur.com/K4iIsrd.jpg05/23 07:27
chandler0227: 純電重卡續航要達標的前提是多一堆電池,犧牲載運05/23 07:30
chandler0227: 貨物的重量05/23 07:30
upeo : 氫也好 鋰也好 都只是儲電的介質 找方便用便宜量產05/23 08:28
upeo : 的就好05/23 08:28
KayRoe : 看完錢大的引用 我覺得特斯拉瑟瑟發抖了!05/23 08:36
chandler0227: 即便電動車發展最蓬勃的中國,對氫能源也相當重視05/23 08:54
chandler0227: ,電池說到底也是以化學能形式儲存能量,多方發展05/23 08:54
chandler0227: 看哪種類型載具適合哪種形式的能源不好嗎,這麼急05/23 08:55
chandler0227: 著唱衰是何必呢05/23 08:55
chandler0227: 真不曉得特粉認為新能源載具只有唯一解的狹隘想法05/23 08:59
chandler0227: 是怎麼來的05/23 08:59
mingdao : 就已經說了如果有重大突破當然好 但現在就是不可能05/23 09:35
mingdao : 三十年前瓦斯車也是吹得跟什麼一樣 現在呢?05/23 09:43
atbhao05 : 沒事啦 又沒人指責你 你幹嘛一直否定你和十幾年前05/23 09:45
atbhao05 : 油車車主在做一樣事情這件的事實05/23 09:46
台灣有加氫站了,快去買Mirai ※ 編輯: QuentinHu (175.98.154.254 臺灣), 05/23/2023 10:37:41
hanchueh : Daimler準備在美國試建純電跟氫氣兩種運輸 05/23 11:36
hanchueh : 那我們就看幾年後哪一種真正運行上更成功吧 05/23 11:37
hanchueh : 根據Mirai在加州加氫站的價格 1kgH2要26.75美金 05/23 11:52
hanchueh : Daimler H2滿氫是80kg 05/23 11:52
hanchueh : 所以滿氫是2140美金可跑1000km 05/23 11:53
hanchueh : 特斯拉超充最貴的時候大概是$0.50/kWh 05/23 11:54
hanchueh : Tesla Semi大概是850kWh 05/23 11:54
hanchueh : 所以滿電要$425可以跑800km 05/23 11:55
hanchueh : 由此可見 氫氣卡車雖能載更重 但燃料成本是4倍 05/23 11:56
hanchueh : Tesla Semi跑800公里只要一萬三台幣 05/23 11:57
KBchen : 剛剛手動算了一下此時此刻美國能用的加氫站 05/23 11:57
hanchueh : Daimler H2要5萬台幣 05/23 11:58
KBchen : 將近50座全部在加州 大部分都是單槍營運 05/23 11:58
hanchueh : Daimler H2實際上是要建自己的加氫站 05/23 11:59
hanchueh : 因為普通的加氫站根本補給速度不夠給它用 05/23 11:59
hanchueh : Tesla Semi實際上也是會建更高速度的超充 不是一般 05/23 12:00
hanchueh : 因為這些新站資訊還不明朗 我先用一般充電加氫來算 05/23 12:01
KBchen : 全日本現在可用的Toyota加氫站大概108座 05/23 12:01
hanchueh : 加州的加氫站很多一天庫存只有100kg 05/23 12:02
hanchueh : 來一台Daimler H2就會整天庫存用光 其他都不能加了 05/23 12:02
KBchen : Mirai開賣到現在超過8年 05/23 12:02
KBchen : 以這個建設速度跟數量 我看不出豐田的決心 05/23 12:03
hanchueh : 本來就沒有決心啊 是一堆豐田粉在腦補 05/23 12:04
hanchueh : Hyundai現在在氫氣車市場已經市占54% 05/23 12:05
hanchueh : Toyota市占已經掉到24% 落後30% 05/23 12:05
hanchueh : 自家bZ4X早就賣贏Mirai 05/23 12:06
KBchen : Toyota也說2025年加氫站要翻倍 那也不過300座 05/23 12:06
hanchueh : 韓國加氫站已經跟日本差不多數量 但國土比日本小 05/23 12:07
KBchen : 現階段我認同VW看法 fuelcell只適合大型運具 05/23 12:07
hanchueh : 韓國已經是全球加氫站密度最高的國家 05/23 12:07
hanchueh : 我剛剛就算了 大型運具燃料成本 氫是電的4倍 05/23 12:09
hanchueh : 所以這些計畫都是實驗性質而已 要轉量產還是選電 05/23 12:09
KBchen : 最後才是綠氫問題 有報告認為綠氫碳足跡比油電車高 05/23 12:09
KBchen : 甚至跟一些燃油車差不多 這會是致命傷 05/23 12:10
hanchueh : 氫卡載重是電卡1.5倍 可是成本要4倍 那運費就2.7倍 05/23 12:16
hanchueh : 要花2.7倍的運費為什麼不空運還更快 05/23 12:16
hanchueh : 純電很大優勢就是燃料費比油便宜 開越多省越多 05/23 12:18
hanchueh : 氫氣是開越多虧越多 05/23 12:18
ivar258 : 現在拿semi算數學問題其實不準,800公里是特斯拉自 05/23 15:14
ivar258 : 己測,其他數據都沒有公布,必須非常非常保守看續 05/23 15:14
ivar258 : 航800這個數據。我相信Tesla有機會端出超出業界水 05/23 15:14
ivar258 : 準的產品,但還是要眼見為憑,專門做卡車的Scania 05/23 15:14
ivar258 : 也只能造出極限250公里的電卡,中國那邊可能只有10 05/23 15:14
ivar258 : 0拿來做港邊的短程高重量運輸。 05/23 15:14
hanchueh : 800公里有完整的縮時影片在YouTube上 05/23 15:18
hanchueh : 你隨時可以去「眼見」 05/23 15:18
chandler0227: 中國的氫訂價是每公斤60人民幣,扣掉補助大概在35 05/23 15:33
chandler0227: 左右,2025年的目標是每公斤30人民幣 05/23 15:33
chandler0227: 發展中的東西不會降成本嗎?電池成本不也從2010年 05/23 15:37
chandler0227: 每度電1000鎂降到現在每度電150鎂內? 05/23 15:37
speedman : 一個重點 發電的電可以有各種使用方式 不是放著等 05/23 15:56
speedman : 今天沒人充電時 電力自然用在民生和製造上 氫氣呢? 05/23 15:57
speedman : 要專備於氫汽車 車沒充氣時就是放在桶裡 使用和流通 05/23 15:58
speedman : 效率極低 和貨架商品沒兩樣 有人消費才有出售消失 05/23 15:59
speedman : 工程創新每年都很多產出 但有幾個有實務商用機會 05/23 16:00
speedman : 商用到民用到普及 每個階段都是問題 即使純電車也不 05/23 16:01
speedman : 敢說普及 05/23 16:01
chandler0227: 不只車用啊,氫能應用在儲能這塊是被視為碳中和的 05/23 16:12
chandler0227: 手段 05/23 16:12
hanchueh : 你怎麼會以為氫是發展中的東西 05/23 16:12
hanchueh : 工業跟各種科學研究使用氫已經幾十年 05/23 16:13
hanchueh : 氫的存放必須要低溫高壓 不像鋰電池可以常溫常壓 05/23 16:14
hanchueh : 你還要花更多電費成本去維持它的低溫高壓 05/23 16:15
hanchueh : 你是不是沒看過現實生活中的氫氣儲存設備 05/23 16:16
hanchueh : 會一直吸附近的熱自我膨脹 一段時間就要釋放壓力 05/23 16:16
hanchueh : 你知道40t重的卡車 扣掉儲存設備只能載400kg氫氣嗎 05/23 16:25
jdkcupid : 認同氫氣是儲能,他應該對比的是電池,拋棄式電池 05/23 16:25
hanchueh : 所以一台卡車滿載氫氣只能給8台氫卡車開1000公里 05/23 16:26
hanchueh : 電可以直接用高壓電網傳輸 沒這問題 05/23 16:26
jdkcupid : 的概念 05/23 16:26
hanchueh : 氫氣根本不適合儲能 光是放在那也要花電費去冷卻 05/23 16:27
hanchueh : 也不容易移動 不像電網直接接電線就好 05/23 16:27
hanchueh : 用鹽水鈉離子儲電都比氫氣容易使用 05/23 16:28
hanchueh : 而且你怎麼會拿氫氣比電池成本 05/23 16:33
hanchueh : 應該是拿製氫成本比發電成本 燃料電池成本比鋰電池 05/23 16:34
hanchueh : 靠研發量產技術能降低成本的是燃料電池部分 不是氫 05/23 16:34
hanchueh : 氫本身早就已經是量產製造在使用中的東西 05/23 16:36
hanchueh : 每8台氫氣重卡要滿氫就要一台重卡去補氫 怎麼划算 05/23 16:37
hanchueh : 啊不對 我算錯了 不好意思 400/80=5 05/23 16:38
hanchueh : 是每5台氫氣重卡要滿氫就要一台重卡去補氫 05/23 16:39
hanchueh : 看來負責補氫的重卡必須是Tesla Semi才能降低成本 05/23 17:10
XXPLUS : 只能祈禱有沒有神人發明便宜的制氫法,就跟哈伯發 05/23 21:17
XXPLUS : 現製氨法一樣,不然以目前的科技樹門檻就是這樣, 05/23 21:17
XXPLUS : 氫車就跟硬要用鉛酸電池做電車一樣,做是可以做但 05/23 21:17
XXPLUS : 離實用還差很遠,電車也是等鋰電池成熟之後才八字 05/23 21:17
XXPLUS : 有一撇,在這之前也有電車但頂多做做高爾夫球車這 05/23 21:17
XXPLUS : 種輕型載具適合而已,沒有鋰電池撐腰的話光靠鉛酸 05/23 21:17
XXPLUS : 電池是要怎麼打?氫車也是一樣,關鍵的必備技能還 05/23 21:17
XXPLUS : 沒出現,有持續研發就有機會,但也可能根本等不到 05/23 21:18
hanchueh : 研發是有機會生出更好的燃料電池 05/23 21:22
hanchueh : 但製氫早就已經是成熟的產業 能研發的都早就做過了 05/23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