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如題 納智捷-台灣國產車之光 10幾年前就有直立大螢幕中控與數位儀表 還有環景、與HTC手機連結配對 這些標新立異的功能與配備當時被嫌棄 結果現在 哪台車不是大螢幕中控與數位儀表 環景也是各家車廠高階配備 Carplay也是抄襲當初與HTC合作的方式 歪L的RX與牛頭CC新款車頭都致敬URX 可惜當時的人民不懂這些好功能 反觀現在大家搶著要 納智捷是不是走得太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8.89.2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07397692.A.E43.html
qqq12380 : 好了啦 納智捷 送我都不要 懂? 02/08 21:10
negotiates : 我家沒有油田 開不起納智捷 02/08 21:17
PhyEng : 都有 但是都不成熟 02/08 21:20
purplebfly : 捨本逐末的最佳範例,因為做不好最根本的事,然後花時 02/08 21:20
purplebfly : 間在包裝跟模糊消費者對車子最基本的需要上 02/08 21:21
taiwaneye : 這些都是附加的 02/08 21:22
toon885 : 加油加不滿 02/08 21:30
Jupiter56 : 44444444444444 02/08 21:35
ftn8303 : 確實,十年前大家都說環景多餘但現在各廠標配…. 02/08 21:35
willie0171 : 扶不起的阿斗~!買了路上看一次笑一次的盤子車主 02/08 21:38
peterpeterpe: 最基本的都做不好,有用嗎? 02/08 21:38
tcc1210 : 結果一堆車型十幾年沒大改款過 02/08 21:38
sazabijiang : android有的特色,iPhone終於都慢慢追上了 的意思 02/08 21:38
ymx3xc : 44444444444444444 02/08 21:44
flowerabby01: 問題是過了十年沒有任何一點進步反而退步才是重點 02/08 21:44
justtitan : 和toyota一起比,很明顯納智捷搞錯重點,做車做幾十 02/08 21:54
justtitan : 年還搞不清楚狀況 02/08 21:54
vanqish : 應該是加油太頻繁 02/08 21:56
LiamTiger : 然後本質跟垃圾一樣 02/08 22:02
KingChang711: 從來沒有的事 02/08 22:03
matt404g : 裕榮當年還很衝勁,國中看同學家開M7還會覺得是有 02/08 22:10
matt404g : 錢人 02/08 22:10
hhhhirooo : 沒錯,至少領先造車業300年 02/08 22:20
info1994 : 是 跟當初LG一樣 02/08 22:23
info1994 : 手機每次規格都差一點 02/08 22:23
rugger5566 : 當初很新穎,但10幾年都沒進步 02/08 22:25
dschen66 : 別人都在跑 只有他用走的 02/08 22:27
eulbos : 4 02/08 22:28
hulala : 走??你確定這垃圾企業有在走?不就是跪在乞討當巨 02/08 22:35
hulala : 嬰而已 02/08 22:35
kayyaa18 : 那時候有環景蠻酷的 02/08 22:35
edwardhsu : 當年的HTC也是雙螢幕先驅 02/08 22:42
Brightheat : 狗屎車 02/08 22:42
jose50203 : 垃圾車 02/08 22:43
iNicholas : 是啊 可惜當年這些是放在納智捷上 02/08 22:44
AMSTERDAM14 : 怎樣 你又哭了嗎 哈哈哈 low文 02/08 22:44
你也太愛哭了吧 誇張 ※ 編輯: indoman (1.168.89.212 臺灣), 02/08/2024 22:45:07
allyourshit : 十年之後還是沒有完整lv2... 02/08 22:53
AMSTERDAM14 : #1bmrm0Hz 02/08 22:53
AMSTERDAM14 : 哭的不是你嗎 失憶哦 哈哈哈 02/08 22:53
AMSTERDAM14 : 整天發一些廢文 哈哈哈哈 不用過年喔 02/08 22:55
xru03 : 4 02/08 22:57
d9321003 : 台灣賣的比外國貴 真的好笑 02/08 22:58
applesck : 好像有人過年開納智捷在哭 02/08 23:00
siegfriedlin: 跟htc有像 一開始有 然後過5年還是一樣規格 = = 02/08 23:10
dick929 : 一開始主打的U7想把所有配備都裝進車裡,當時也吸 02/08 23:14
dick929 : 引到不少台灣人支持 02/08 23:14
knight313 : 好好做車就好,別搞些有的沒得 02/08 23:15
dick929 : 妥善率跟油耗一直是問題 02/08 23:16
dick929 : 加上後來停滯不前,看不到其他車廠車尾燈 02/08 23:16
tabrisPTT : 走太前面? 02/08 23:23
mc2834 : 不要發農場文好嗎?翻案也翻的太爛了 02/08 23:30
A80211ab : 墓碑中控真很難看 02/08 23:34
andy0121 : 台灣的公司不都這樣嗎 先想到新的東西 商用 然後就 02/08 23:35
Hohenzollern: NightView和EagleView國外早就有了 02/08 23:35
andy0121 : 被國外的大廠抄去 整碗捧走 02/08 23:35
Hohenzollern: 納智捷頂多是率先SideView 02/08 23:35
bursty : 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 02/08 23:37
nishioka07 : 我納是唯一一個ptt沒有跟現實世界脫軌的品牌 02/08 23:44
whitefence : 車子基本的東西跟什麼一樣 那些娛樂系統才不是重點 02/08 23:47
ultratimes : 車機螢幕超醜 02/08 23:47
aa01081008tw: 現在都在比電子花車的啊..看看賓士氣氛燈.. 02/08 23:50
cvit : 環景鏡頭醜到不可思議 02/08 23:58
fengshau826 : 引擎都做不好了弄那些有啥用 02/09 00:12
seemoon2000 : 設計師很有創意 但硬體和軟體部門做不好那些功能 02/09 00:26
L78G : 拉屎菌走在最收攤的最前面 02/09 00:37
lPla : 垃圾菌不是在加油就是在加油路上,不是在修車就是在 02/09 00:56
lPla : 修車路上 02/09 00:56
jumperman : 有台灣飽蝨劫之稱,不是開玩笑的~ 02/09 01:29
maplefoxs : 10年前很創新,10年後還是原地踏步 02/09 01:36
jim8q9a63 : 誰理他 02/09 02:04
nknu20 : 台灣之光 02/09 02:08
fasco : 所以納適合做周邊設計 做車就剛好外包鴻海 02/09 02:12
Hohenzollern: 當時其它車廠是擔心妥善率才先不裝設各種鏡頭 02/09 02:44
Hohenzollern: 等到可靠度提升 各家車廠開始安裝 02/09 02:45
Hohenzollern: 納智捷卻停留在祖傳硬體 02/09 02:45
kkky7 : 加油,還是只加油! 02/09 04:09
deepdish : 讚 留言 分享 02/09 04:57
Edge5566 : 照這麼說...還有s3/m7電動車 02/09 05:08
NekomataOkay: 引擎吃油成這樣 爛 02/09 05:28
moonpaper : 有哪一項是納智捷的專利?? 02/09 07:14
kevin9964 : 哈哈大笑 02/09 08:03
Killercat : 電系是走滿前面的 但是本質太爛了 -_-; 02/09 08:11
Killercat : 而且電系走得很前面 但是後面根本也沒在走 02/09 08:12
Killercat : 變成本質糟糕 電系也不行的尷尬定位 02/09 08:12
Killercat : 看改純電車以後能不能一掃前恥了 02/09 08:13
kobe7610 : 反串要說 拉屎君根本是台灣之恥 02/09 08:44
JOHNJJ : 比較耗油的特斯拉 02/09 08:47
leoz69927 : 前面走的就被罵翻了軟體三天兩頭當機也修不好 02/09 08:50
a901922001 : 2024連lv2都沒有 02/09 10:29
hcshin : 某詐騙集團言論:「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 02/09 10:37
hcshin : 噁爛政府繼續補助裕隆 02/09 10:37
hanasiro : 環景是從尼桑抄來的吧 尼桑最早做環景的 02/09 10:59
speai18891 : 車子本身爛成這樣 買其他同級的車不知道省了多少油 02/09 12:16
a76597659 : 問題在車子的「本質」不好 02/09 12:23
nonstop180 : 跑去中國倒掉的爛公司 02/09 14:17
popeye0303 : 嚴董死全家啊 02/11 05:57
wildboar : 引擎跟底盤沒辦法再進步啊~ 02/11 1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