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streamable.com/37wr1g 這是車友的影片 為什麼外側左轉道都空的 大家都不走 硬要擠在內側? 政府努力拓寬車道 結果你各位只用5成 是看大家擠在內側就跟著擠內側? 大家開車也會有這種羊群效應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30.1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714979284.A.9DA.html ※ 編輯: sjerrysss (118.232.30.126 臺灣), 05/06/2024 15:09:04
ChungLi5566: 不是大家都跟你一樣趕時間 05/06 15:10
gruenherz: 經濟不好,大家都想藉前車省油錢啊 05/06 15:10
freshego: 人家要走左轉內線的乖乖排隊 然後被外線的插進去XD 05/06 15:15
camry10527: 跟在後面降低風阻省油啊 05/06 15:15
freshego: 還要被說羊群效應 其實內線會慢一部分也是被插隊的關係 05/06 15:15
maniaque: 簡單講:下意識要左轉彎就會去擠左側車道 05/06 15:20
maniaque: 可能還沒看到上面四個轉彎車道的指標吧..... 05/06 15:20
gruenherz: 把路面讓給改管的發地球夢不好嗎? 05/06 15:21
STi2011: 下意識認為外車道不能左轉吧 然後道路指示四條都是左轉XD 05/06 15:22
wjes30325: 市政路自從設分隔島後 指示標誌也有換過了 你要不要去 05/06 15:22
wjes30325: 看看 我沒記錯的話 左1環中路快車道 左2台74西向 左34 05/06 15:22
wjes30325: 環中路側車道 也有可能左23台74西向 左4側車 05/06 15:23
sted0101: 標線太爛 05/06 15:24
bluetory99: 人家左轉要靠左上匝道被你這個插隊仔插隊還要被檢討 05/06 15:24
reallocust: 很多時候是排隊排太遠,根本不知道原來外線也是左轉道 05/06 15:24
sted0101: 明明都是左轉道,但剛進入時還是直線 = = 05/06 15:25
sted0101: 要我也是排左邊 05/06 15:25
wjes30325: 如果台中人 應該都知道市政路就通到筏子溪而已啦 只是 05/06 15:26
wjes30325: 真的蠻少人左轉走環中路側車道 大部分都直接上74西向 05/06 15:26
Rudolph0726: 你還真好意思貼影片出來 05/06 15:31
ctx1000: 恩 轉過去你也是插人啊cc 05/06 15:32
gkkcast: 他都先說是車友的影片了 XD 05/06 15:37
acesslai: 大概就是大家左轉後都要靠左側上閘道,ˋ這比較考驗路 05/06 15:44
acesslai: 熟不熟,跟直行道走一走變左轉道一樣,大家會塞中線 05/06 15:44
magichuang: 笑死 車友影片 我看是你的吧 po文還有想到可能會被噴 05/06 15:45
magichuang: 自己知道有問題就不要用理直氣壯的方式來發文 05/06 15:46
AndrewWiggs: 跟這麼遠不插你插誰,肉腳駕駛只剩一張嘴,推原po 05/06 15:46
magichuang: 都幾歲人了 連開車和發文這件事情還要人教你 05/06 15:46
roger08: 路口轉彎龜車vs插隊仔 05/06 15:47
jimmy12332: 插隊仔:為什麼他們要排隊? 05/06 15:49
kira08: 可能怕被開罰單吧 05/06 15:52
Halleluyah: 違規仔還這樣義正辭嚴,難怪台灣交通永遠亂 05/06 15:54
tommy6: 就是有人乖乖排隊才有"插隊仔"耍小聰明的空間阿 05/06 15:55
starger: 就是有這種人 05/06 15:56
kira08: https://reurl.cc/r9ZpKO 05/06 15:57
maniaque: 上面這個不是後來有翻盤不罰了??? 05/06 16:01
chimouse: 仔細看路口處轉彎標線的話 最左側若要上交流道才是插隊? 05/06 16:07
chimouse: 最內側應該只能走橋下 但外面三個車道要拉鍊式匯入 05/06 16:09
maniaque: 簡單講,這影片就是插隊仔,趁著車流加速時間差去插人家隊 05/06 16:09
chimouse: 看goole map 2022還是左2右2 影片則是左1右3 05/06 16:10
maniaque: 此種行為,不可取,就這樣 05/06 16:10
chimouse: 讓我想到桃園國際路轉大興西路國2的路口也規畫的很爛 05/06 16:13
chimouse: 排八德線的車過路口都直接卡進要進蘆竹線的車流 05/06 16:13
horb: 就大家沒注意左轉道有那麼多 05/06 16:26
horb: 或是左轉完馬上要上閘道 05/06 16:28
horb: 不過你最後忘了把你插隊的畫面剪掉了 05/06 16:29
maniaque: 應該不是沒注意,只是大家默契,要上去的就是在左側排隊 05/06 16:29
mimimaster: 就插隊仔阿 05/06 16:30
maniaque: 不然這樣的插隊行為,是可以被檢舉的,別忘了 05/06 16:30
horb: 懷疑你反串。想要找人檢舉車友? 05/06 16:34
riddlerkuo: 史利普跑法 05/06 16:47
stupid0319: 唉,不是走到最後才會發現中線可以左轉 05/06 16:47
leo255112: 在最左邊可以合法走斜的邊轉邊切,選我正解 05/06 17:15
fly12059: 昨天才走這裡, 05/06 17:24
kusork: 插隊仔以為自己很聰明 05/06 17:25
fly12059: 就是你開比較快插得很順而已,大家都只是客氣互讓 05/06 17:25
rtoday: 因為台灣的道路規劃太北七,被騙過,寧願緊靠左側 05/06 17:26
wpd: 插隊仔最聰明 05/06 17:30
Lowpapa: 白癡標線阿 前面直走 後面變左轉 05/06 17:31
gruenherz: 影片中駕駛人已經領悟台灣人的奧義---排隊的是87 05/06 18:06
piz007: 噓文沒壞 05/06 18:08
wildboar: 路況不熟,而且我發現畫地上的常常會被無視。 05/06 18:11
jackorz: 就你最聰明 05/06 18:51
iscl6: 這樣擠 期待成為下一台吸菸塔 05/06 18:59
MeeToo: 看起來又是一個轉彎不會對車道的87 05/06 19:07
SamWhite: 你是不會對車道喔 05/06 19:18
UrFather: 可憐整天在路上計較這個☺ 05/06 19:21
ultratimes: 推kira大的連結,交通標線如果不合法,那照著開一樣是 05/06 19:32
ultratimes: 違法的,就像禁左路口地上有畫左轉箭頭,一樣不能轉 05/06 19:32
ultratimes: 法律同時有禁止和允許,禁止才是優先,限制才是優先 05/06 19:33
ultratimes: 例如同時看到限速70和80,那就是要依70的為準 05/06 19:34
ultratimes: 以限制較多的優先 05/06 19:34
s58565254: 插隊仔 05/06 20:22
nega883100: 插隊仔 05/06 21:38
BigBaBu: 你17秒那邊這樣插超級沒品你知道嗎? 05/06 22:47
ggf: 不僅插隊,還嚴重超速。自以為好棒棒? 05/06 23:54
dxzxc124578: 插隊仔 05/07 01:12
vans24: 人家排隊你插隊? 05/07 01:44
magichuang: 怎麼不敢回應? 怕什麼 05/07 02:44
jimmyyang: 垃圾插隊仔 超速的人不會只有犯超速啦 樣樣爛在那邊 05/07 06:37
suweilen: 因為左內側是轉彎後上匝道,左外是轉彎後走平面。 05/07 07:23
steve81429: 鬼切插隊哦 05/07 07:52
oicla: 後來兩道併道了 這樣開是還可接受 只能說很多地方標示都很 05/07 10:40
oicla: 爛 05/07 10:41
ksk0516: 又是這台XDDDD 05/07 10:43
ksk0516: 之前市區嚴重超速也是你對吧 05/07 10:43
primeblue17: 插隊仔好意思發文 05/07 10:48
primeblue17: 最後只有單一車道能上閘道 文明人就是會排單車道 05/07 10:49
Teeaa: 有夠猴的,插隊仔還敢在那邊哭 05/07 11:25
druu: 很愛插 05/07 11:27
resque45: 路口四線均為左轉,內側兩線轉完是等著排隊要上閘道,第 05/07 12:19
resque45: 三四線轉完理論上是執行不上閘道,硬尻到最內線真的人品 05/07 12:19
resque45: 低劣 05/07 12:19
alaokj: 內兩線照正常線道規劃、是給環中路快車道用的 05/07 13:13
alaokj: 事實上、如果真要照規矩說:是內兩線車道去插慢車道的隊 05/07 13:14
alaokj: 影片那是:積非成是、約定成俗的行走方式 05/07 13:15
alaokj: 樓主開的線道、才是真正對應慢車道內線的車道 05/07 13:15
alaokj: 不過誠如我在樓主自回文的推文所述 05/07 13:16
alaokj: 應該絕大多數人都不會知道那裡的路況、即便台中在地人也 05/07 13:17
alaokj: 都習慣忽視環中路快車道,才搞得好像樓主是插隊、其他人才 05/07 13:17
alaokj: 是對的,這就是樓主想表達的“羊群效應” 05/07 13:17
alaokj: 看噓文內容、其實恰巧也證明了:這樣的制約效應真的存在 05/07 13:18
maniaque: 樓上,你都知道要轉彎要關門,你認為要開中間車道去上環中 05/07 14:44
maniaque: 會是怎樣的慘況? 要同時處理左邊跟右邊的插隊歐...... 05/07 14:45
maniaque: 要是你認為積非成是,那影片在那邊,麻煩去網路檢舉違規 05/07 14:45
maniaque: 違反交通法規 警察會依法行政,就這樣 05/07 14:46
maniaque: 你說的我也有看到,畢竟地上虛白線是從左二車道才引導過 05/07 14:48
maniaque: 到上環中,左一車道是給直左轉的 05/07 14:49
maniaque: 左二開始才是斜左轉(影片秒數0:08-0:09 05/07 14:50
maniaque: 但本篇討論的是從右三右四空車道超車然後插隊的行為吧 05/07 14:51
maniaque: 歐,右邊算應該是右一右二 05/07 14:51
alaokj: 先講個基礎討論:google map那個街景我看了是2019的、怎 05/07 14:51
alaokj: 麼感覺跟現在每天看的不太一樣,但是無所謂 05/07 14:52
alaokj: 回到主題討論:樓主就是照標線左轉、也沒切西瓜直吃內線, 05/07 14:53
alaokj: 這在那個路段算上道的了 05/07 14:53
alaokj: 那裡的狀況先有概念:就是74入口距離路口大約10公尺 05/07 14:54
alaokj: 然後3-4個車道的量都會在那邊縮減成一道擠入口 05/07 14:54
alaokj: 如果用正對來看、它算是由內而外算的第三線 05/07 14:55
alaokj: 第三道左轉就是正對車道 05/07 14:55
alaokj: 但是誠如你說的、左轉引線畫法(就算有人遵守)跟車道數也 05/07 14:57
alaokj: 不對稱 05/07 14:57
alaokj: 不然我怎麼會說“積非成是” 05/07 14:58
alaokj: 最終大家就是邊左轉邊整流、樓主影片那批算客氣了啦 05/07 14:58
alaokj: 更常見的是大批流車子直接卡在入口上坡前才在整流 05/07 14:59
alaokj: 台北最相似的路是建國北上一高、民族東路那邊的入口 05/07 15:00
alaokj: 松江路或建國南路車流大就會變成那樣 05/07 15:00
alaokj: 兩線/三線、整成一線,也所以後來才會假日引導到濱江上 05/07 15:00
alaokj: 桃園大約就是經過路底左轉上一高 05/07 15:01
alaokj: 新竹的話、整條光復路都那個死樣子 05/07 15:02
alaokj: 苗栗是其他國家、沒這問題 05/07 15:02
alaokj: 台中就這、彰化就是從金馬路上交流道那邊 05/07 15:02
alaokj: 雲林嘉義還好、車流小;台南永康交流道下去在中華三小路 05/07 15:03
alaokj: 那邊也是這樣 05/07 15:03
alaokj: 高雄以南不熟 05/07 15:03
alaokj: 各縣市鄉民先想想我說的這幾個路段、再來評量市政路口才會 05/07 15:04
alaokj: 懂樓主的意思 05/07 15:04
alaokj: 桃園經“國”路 05/07 15:05
maniaque: "切入車道應該要得到原車道車輛允讓" 05/07 17:13
maniaque: 你認為趁著各車之間加速差空間,直接衝進去車列,叫啥??? 05/07 17:13
maniaque: 不就是"插隊仔"???? 05/07 17:14
maniaque: 要是人人都這麼大聰明,那條路最後會變成怎樣呢?自己想~ 05/07 17:14
maniaque: 為何大家都很稱讚日本人會排隊,不會爭不會搶 05/07 17:15
maniaque: 為何台灣人卻插了別人乖乖排隊還在那邊沾沾自喜呢??? 05/07 17:16
maniaque: 很諷刺吧...... 05/07 17:16
maniaque: 社會秩序本來就要基於自我約束跟社會集體意識 05/07 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