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ivic_lif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largerchina.com/20170601_923825.html 5月的北京,風和日麗,碧空萬里,中國迎來世界矚目的時刻,關於“一帶一路”重大合 作最高規格的全球性會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這里舉行。習近平主席在 演講中指出,人類社會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 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和平發展的大勢依然強勁,變革創新的步伐繼續向前 。同時,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支持並參與其中,“一 帶一路”建設逐漸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成果豐碩。近4年來,“一帶 一路”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展與成效?又呈現出哪些問題、阻礙或挑戰?新時 期,“一帶一路”倡議將肩負起怎樣的使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又 對該倡議產生怎樣的助力作用?未來將從哪些方面重點推進? 契合國內國際形勢需要 2013年秋,習近平主席兩次出訪相繼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 之路”的倡議,後合並簡稱為“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的?有 怎樣的目標?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秘書長許文鴻在接受《中國發展觀 察》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國際上看,2007年-2009年的全球性危機後,世界經濟陷入了複 蘇緩慢,增長乏力的困境:美國經濟缺乏新的增長點,歐洲出現英國脫歐等不穩定因素, 日本經濟長期低迷,金磚國家中除中國、印度保持較高增速外,也都失去了增長的勢頭。 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勢頭有所回升。 從國內看,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出現了許多新的狀況:對外出口連年徘徊,部分領 域產能過剩嚴重,東西部地區發展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先是提出了中西部開發戰 略,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等,加大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力度,進而將中國的中西部開發與周邊 國家的經濟發展聯系起來,歡迎周邊國家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便車”,將中國西部開發 戰略拓展為中國與中亞國家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和同東南亞、 南亞、西亞國家共同發展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 “一帶一路”建設,對內是進一步發展中西部,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經濟發展戰略,並 寫入了“十三五”規劃和一系列重要文件;對外是加強國家間合作的經濟發展倡議,是在 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困境下,中國以深厚的東方智慧和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經驗,為走出困 境提出的中國方案,其倡導的新發展理念、新合作模式目前已經得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 組織的積極響應,並寫入多份聯合國的相關文件。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羅雨澤看來,“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意義 在於,第一,為實現國際和平與穩定探索新機製。人類經過兩次世界大戰,接受慘痛教訓 ,建立了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國際體系,維護了世界秩序的長期基本穩定。然而在局部 地區,戰亂仍連年不斷,並存在升級態勢,一些大國介入後,也未有改善,甚至還進一步 激化、擴大了矛盾。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想借用絲綢之路這一和平的曆史符 號,通過包容化解矛盾,通過合作謀求發展,通過發展促進穩定,探索實現和平、和諧國 際新秩序的新路徑。 第二,為實現全球經濟持續複蘇尋找新動力。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世界經濟複蘇曲 曲折折,起起伏伏,至今仍未擺脫危機的陰霾,大部分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仍然脆弱,而廣 大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風險隱患增多。全球市場需求增長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國 際貿易連續多年低於GDP增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均GDP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左 右,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經濟互補型強,增長潛力巨大。若打通合作的大通 道,搭建起合作大平台,有望發揮帶動全球經濟複蘇的作用。 第三,響應沿線各國加快發展的客觀需要。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的比較優勢已發 生顯著變化。勞動力比較優勢弱化,人才資源優勢凸現,部分產能在國內市場出現飽和, 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對外轉移,一些產業需要在更大範圍內布局。而“一帶一路”沿 線的發展夥伴很多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初、中級階段,需要承接外部生產能力,實現 借勢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可以為沿線國家互助發展提供綜合性合作框架及機製。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政治研究所中國對外關係研究室主任韓立群說,“一帶一路 ”倡議是中國對外經濟合作的又一個里程碑,從資金規模、合作方式、合作理念到所涉國 家、領域再到跨越的地域板塊,都是有史以來最大、最廣和最新的。“一帶一路”是對中 國對外經濟合作傳統的繼承、發展和再塑造,其複雜程度超越了我們以往所開展的各類經 濟技術輸出或引進。“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 格局的需要,是新時期中國與世界互動的需要,也是促進新型國際關係、維護開放世界經 濟的需要,受到沿線各國的歡迎。 成果豐碩,挑戰猶存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近4年來,取得了哪些進展與成果?又面臨著哪些問題與挑戰?在 成果方面,韓立群概括為“三層、四類、五通”,“三層”分別是硬件建設(鐵路、港口 、橋梁、工業園等基礎設施)、規則支持(各類雙邊、多邊合作作機製或措施建設)和理 念引領(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觀念);“四類”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金融資 金支持、人文交流合作和其他發展援助;“五通”即指政策相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 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三、四、五”逐層遞進的過程,也是“一帶一路”建設從硬件到 軟件,從器物到理念的上升過程。 在羅雨澤看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取得了超預期進展。具體來看,“政策溝通 ”方面,取得廣泛共識,100多個國家積極參與,中國已與國際組織和相關國家簽署了70 多份合作協議,“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理念獲得聯合國大會的高度認可,相關精神寫入了 決議文件。“設施聯通”方面,一大批項目投入使用或開工建設,如中吉烏鐵路“安格連 —帕普”鐵路隧道項目(烏境內)竣工通車,塔吉克斯坦“瓦赫達特—亞灣”橋隧項目一 號隧道貫通,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中老鐵路建設進展 順利,雅萬高鐵啟動先導段建設,中塔公路二期、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等項目正在加快推 進等。尤其是多條中歐班列線路的常態化運營已為沿線地區甚至域外國家帶來實實在在的 收益。“貿易暢通”方面,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占我國對外貿易額的 四分之一以上,服務貿易額占比也增加較快。中國在沿線國家已建立50多個經貿園區,顯 著促進了當地就業和稅收增長。中國已與東盟達成自貿區升級協定,就加快自貿區談判與 海合會意見達成一致。“資金融通”方面,中國設立的絲路基金已投入運營,主導的亞洲 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功籌建並擴員,目前成員數量僅少於世界銀行;一大批雙邊合作基金 得以設立或擴容,與沿線超過21個國家和地區央行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商業銀行在 沿線地區布局加快。“民心相通”方面,交流的內容不斷拓展豐富,形式日益多樣。如文 化交流,舉辦了系列藝術節、電影節、文化年、文化博覽會等;人員交流,相互擴大留學 選派規模,加大官員跨國培訓力度,相互提升旅遊便利化;民心工程,加強公共衛生援助 合作和緊缺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專業溝通,舉辦系列智庫論壇,建立智庫聯盟,開展 訪學和合作研究等。 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一帶一路”在推進過程中也面臨諸多風險和挑戰。羅雨澤說, “一帶一路”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戰略互信仍待提升,一些國家仍未放下成見 ,習慣采用地緣博弈思維,對“一帶一路”建設持保留態度。二是缺乏有效的多邊協調機 製,一旦項目涉及多個國家,推進實施的困難就會顯著增加。三是面臨的風險高,政治風 險、商業風險、法律風險、恐怖主義風險集聚,且缺乏化解手段。四是我國單邊推進的特 征仍很明顯,東道國和第三方參與度亟待提升。 韓立群認為,將“一帶一路”建設的安全風險作為整體來考察,可發現其綜合性、複雜性 、動態性都非常高,內涵與外延豐富,遠遠超越具體項目和地區國別風險,屬於複合型國 家風險。“一帶一路”倡議需應對政治、社會、經濟和生態四種轉型所帶來的種種複雜和 深層矛盾問題,面臨大國博弈、合作障礙、發展製約、信任赤字、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 等多重戰略性與技術性困難,涉及大國關係、地緣政治、生態、能源、宗教文化、非傳統 安全乃至政治思潮等諸多方面,加之公民社會、跨國公司、民間團體、虛擬空間、宗教勢 力、族群移民等非國家行為,沿線地區內外各種勢力高頻互動,全面推升了倡議的實施難 度,並影響中國的戰略利益和國際影響力。 “站在中國的角度看,所有這些風險要素不再是相互孤立和鬆散的,而是緊密圍繞‘一帶 一路’倡議。如果把每種風險都想象成一個多面體,那麼其中一定有一面是朝向‘一帶一 路’的。評估‘一帶一路’政治安全風險將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工程。”韓立 群說。 從“倡議”到“共識”,肩負新使命 5月15日,為期兩天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滿閉幕。習近平主席會見中外記 者,並介紹了會議情況和主要成果。這次高規格國家級論壇的召開,為“一帶一路”倡議 帶來怎樣的助力作用與積極意義? 許文鴻認為,“從目前的實際經驗來看,在國與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中,許多技術性的問題 都比較容易解決,真正的障礙更多集中在製度層面與觀念層面。由於廣大發展中國家都對 殖民主義的剝削和帝國主義的侵略有著深刻的曆史記憶,因此,對加強國家間的經貿合作 往來有重重顧慮和擔憂。同時,也對本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定位、得失和發展方向有諸多 考慮。” “本次論壇的召開主要是在‘政策溝通’層面加強溝通,進一步闡述‘共商、共建、共享 ’和‘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在各國高層達到認識和理念 上的溝通。如果沿線國家能夠在發展理念和對中國倡議的認識方面取得一致,必將更加有 力地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在更廣範圍內的落實,為涉及的各國民眾帶來更多的福祉。 韓立群表示,各方通過此次高峰論壇增信釋疑,大國增進戰略協調,中小國家增進務實合 作,論壇可以滿足各類國家的需求,相信這些國家對“一帶一路”了解越多,就越能更好 地接受和配合相關建設。同時,高峰論壇或將成為各方之間的一個公共合作平台,各國也 借此展示自身風采,相互之間加強交流,中方作為主辦方,則為各方相互交流提供便利。 各方如能通過這個平台加強合作、實現共贏,也是中方樂於看到的。 羅雨澤總結道,“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意義非凡,標誌著三大變化:一 是在性質上,“一帶一路”從單邊倡議成為國際共識;二是在推進主體上,由主要以我國 推動走向大家一起推動;三是在推進方式上,由主要以雙邊磋商走向多邊共商。經過此次 論壇,“一帶一路”可以從倡議階段“畢業”了,今後應更多地稱為“一帶一路”合作或 “一帶一路”共識。 除了一般性的政策溝通,加深相互理解、增進友誼外,“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還 就規劃對接、困難克服、經驗分享、政策協調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尋找合作方案,探索 合作原則,完善相關機製,為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合作掃除障礙,營造環境, 創造條件。通過這次論壇,“一帶一路”建設的動力、能力、活力及合力均將得到進一步 的提升。 許文鴻對記者說,2007年-2009年的全球性經濟金融危機後,世界各國的經濟都受到一定 影響,危機雖已遠去,但全球經濟複蘇緩慢,美國日本複蘇乏力,歐洲出現新的不穩定因 素,“金磚”失色,貿易保護主義此伏彼起,逆全球化暗流湧動,國際投資貿易格局和多 邊投資貿易規則醞釀深刻調整。 這樣的大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又將肩負起怎樣的新使命?在羅雨澤看來,當前國際 投資貿易格局和規則變化的突出特點是“分化”。一是對全球化態度的“分化”,有的國 家選擇退出一體化組織或區域合作協定,有的選擇繼續擴大開放,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 二是對貿易規則建設方向政策的“分化”,有的國家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態度,通過增收邊 境稅等方式再築壁壘和高牆,有的國家則倡導繼續提高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水平。三 是對應對困難方式的“分化”,有的強調本國優先,采取的是你輸我贏的“零和思維”, 有的是互利共贏的“合作思維”,通過幫助其他國家發展來實現自己的發展。前者不是解 決問題的根本途徑,雖然全球化因受益不均帶來一些問題,但它畢竟有助於做大蛋糕,若 因噎廢食,走向“逆全球化”和競爭對抗,蛋糕就會越來越小,走向“囚徒困境”。 許文鴻表示,“一帶一路”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提出的走出全球性經濟蕭條的“中國方案 ”,是以東方的發展理念和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功經驗為世界各國貢獻的發展經濟、走 出困局的新思路、新理念。 首先,這種新思路、新理念對世界各國只是一個倡議,“如果你接受我的倡議,我們可以 一起結伴而行”,這是“政策溝通”的本質含義;“如果你不接受,那麼你可以繼續觀察 ”。目前看來,130多個國家積極響應我們的倡議,此次高峰論壇,有29個國家的領導人 出席,1500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與會,說明我們的倡議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也是 符合廣大發展中國家利益的。 其次,“要想富,先修路”,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一個重要經驗。 通過鐵路、公路、港口、碼頭等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就業,改善投資環境,拉動消費等, 獲得多方面的綜合效益。在國內取得良好效果基礎上,我們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出 了“設施聯通”,希望在更廣的範圍內加強經濟合作,促進資源的更有效配置,推動經濟 發展。 有了“政策溝通”和“設施聯通”,那麼“貿易暢通”和“貨幣流通”會是其自然的衍生 品,最終自然會導致“民心相通”的效果。 韓立群強調,“一帶一路”務實的一面非常突出,“五通”建設的主要作用在於優化資源 配置、促進沿線乃至整個世界經濟均衡發展。加速各類橋梁、鐵路、港口和管道的建設, 輔以各類雙邊和多邊便利化措施,對於優化資源配置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一帶一路” 有許多項目著眼於沿線發展中國家的國內能力建設,藉此可同時促進各國之間和各國內部 的雙重均衡,而解決這兩個失衡是當前世界政治經濟中最迫切的問題。 另外,“一帶一路”也著眼於規則建設,但這是長遠目標,且必須建立在沿線各國的共識 基礎之上,其具體路徑和目標也是動態演化的,跟世界政治形勢變化密切掛鉤。現在來看 ,未來五年世界政治的主要任務是各種新舊力量、各大板塊的重新整合,形成新的格局, 其間伴隨傳統地緣政治的回歸。“一帶一路”蘊含重大地緣政治思想,契合當下世界發展 大勢,將在未來世界格局演變中發揮重大作用。 許文鴻認為,總體而言,在全球經濟低速增長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是以中國智慧 和在中國成功經驗基礎上提出的新的發展思路、發展理念和合作模式,為世界各國走出困 境提出了新的方案。這個倡議是中國提出的,但將為整個世界的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收益 和福祉。 重點突破,總體推進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贏得了世界的積極回響,各國政府、地方、企業等 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重要舉措及務實成果。下一步,“一帶一路”建設推進的重點與突 破口將是什麼?未來前景如何? 韓立群從三個方面分析道,第一,經過三年多推進,“一帶一路”參與方不斷增加,其世 界性、普遍性意義大幅提升,越來越有代表性,未來的關鍵是用好、用足這一趨勢,充分 發揮“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戰略意義,推動地區和國際格局朝著更加均衡、包容的方向 發展。 第二,從務實角度看,還應分領域、分階段穩健推進,防範風險,務求高效。既要快速大 幅推進,也要注重風險防範。特別是,“一帶一路”不同於以往我國提出的對外政策,傳 統的風險評估與防範手段可能有不足,需著力強化。 第三,經過這次高峰論壇,相信各方對“一帶一路”的看法將大幅更新,對於“一帶一路 ”倡議而言將是一次重大飛躍。下一步,“一帶一路”建設將進入觀念理念不斷創新、規 則機製更趨合理、務實合作更趨紮實的新階段,前景光明、可期。還需要指出的是,這種 飛躍不僅體現在國際上,也體現在我國國內,通過論壇前後的密集報道,也讓我國國民更 好地理解“一帶一路”,凝聚國內共識,這對於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同樣至關重要。 羅雨澤認為,“一帶一路”精神理念被廣泛接受,合作內容已經清晰,合作原則也已基本 成形。“一帶一路”兼具了天時、地利、人和之成功要素,且邁出了至為關鍵的一步,其 前景不容置疑。不過,雖然條條道路通羅馬,但便捷遠近肯定不同。“一帶一路”牽涉的 國家較多,資源稟賦不同,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情、國情、民情千差萬別,要找出通向 美好未來的最佳路徑,需要沿線各國的集體智慧和共同努力。下一步的重點應針對“一帶 一路”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障礙,強化機製建設,在減少阻力、增強合力方面多下功夫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帶一路”課題組研究認為,可本著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的原則, 逐步建設完善“一帶一路”多邊合作機製,針對性、綜合性合作機製建設可選擇設施聯通 領域作為突破口,探討建立規劃對接、項目篩選、利益分配、爭端解決、政策協調等方面 的共商機製,然後逐步拓展整合,最終形成覆蓋面廣、針對性強、公信力高、運行順暢的 總體合作機製。 許文鴻強調,基本思路、基本原則都已基本確定,“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政策 溝通層面也取得新的成就。下一步的重點在於將這些思路、理念、原則逐一落實。要讓各 國看到,中國的倡議是為世界的共同發展帶來實際效果的。突破口是一些具有標誌性的重 大項目的順利進行,為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此,“一帶一路”建設必將得到加高 效的推動和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匿名天使的家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ivic_life/M.1496338268.A.0D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