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lmus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蒐藏古典音樂CD已經超過25個年頭了,總片數沒有細數,但因為後來買很多套裝, 應該是有破萬。 最近又有變本加厲的現象,看到沒聽過的作曲家或曲子就想買來聽聽看,可能70%的CD 只聽一次就塵封起來。聽的速度追不上買的速度。 現在重點是家裡空間不容許有自己的視聽室,辦公室也只能用耳機或桌上小型喇叭聽, 怕吵到同事。 所以不少樂友建議我先不要再一直敗CD,先投資升級我的音響設備, 才不至於浪費我那些CD,不然其實用耳機聽串流跟CD也不會差很多。 但問題就是沒空間給我放音響,不然砸個幾十萬我也願意啊! 我在想,在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或許有不少資深樂迷跟我有一樣的困擾: 沒有CD活不下去,聽音樂一定要聽CD,聽串流不習慣, 但客觀因素無法讓自己升級音響系統。 ------------------- 現在只希望未來有能力買更大的房子打造自己的音樂廳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1.9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573107181.A.679.html
buji: 如果只能聽一遍,不如聽串流或水管。何況你也沒有音響空間 11/07 14:15
williamer4: 近來幾十萬的耳機系統也不少見了 11/07 14:18
williamer4: 光是CD Player 幾十萬的也不少了 11/07 14:24
看來該升級的是player + 耳機 XD
Tosca: 買CD和聽串流並不衝突 我兩種都買 甚至連hi-res也買 11/07 15:04
Tosca: 歐洲很多人都是書架喇叭3/5A這種聽古典 一聽幾十年 11/07 15:05
Tosca: 所以空間小一樣可以聽音響 11/07 15:05
Tosca: 耳機系統 音響設備一下就攻頂了 小錢啦 11/07 15:13
Tosca: 買支HD660s + Marantz ND8006 打趴一百萬以內的兩聲道喇叭 11/07 15:13
Tosca: 你如果直上chord DAVE 兩聲道系統我看要三百萬才有的拼 11/07 15:14
除了HD660s + Marantz ND8006,還推薦什麼player + earphone?
stlo: 台北市還要搞隔音 神經質又難搞的一堆 比器材還麻煩 11/07 15:37
對啊!也怕吵到鄰居 ※ 編輯: ed106242 (203.71.94.5 臺灣), 11/07/2019 16:15:17
buji: 只聽耳機總有遺憾 11/07 16:25
buji: 恐怕原PO有些買來的 CD 連一次都還沒聽完過吧? 11/07 16:30
Tosca: CD買多本來就會沒聽完阿 我還沒拆封的就破千片了 11/07 16:38
Tosca: 我富蘭梭瓦全集買來大概放了五年才拆封XD 11/07 16:43
Tosca: 一拆就是一天聽兩片 兩個多星期聽完整盒 11/07 16:43
Tosca: 聽完是蠻佩服的 他的技巧真的非常好 錄音效果也不錯 11/07 16:43
Tosca: 聽CD講究緣份啦 不用強求買來就要馬上聽 放久一點也可以XD 11/07 16:43
真的買越多就很多沒有整套聽完,或是整套沒拆(望向蕭提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XD) 但我基本上是傾向買來趕快聽至少一遍,因為發現太多各種瑕疵: 少一片、重複一片+少一片、上面印的是歌劇,放出來變吉他的種種奇奇怪怪的瑕疵 都遇過。 在台灣買的還好處理,國外網站買的有時候要退換貨有期間限定。
Daedolon: 富蘭梭瓦只有聽spotify路過留XD 11/07 16:45
kimi1073921: 可以先聽串流,真的很喜歡再買CD 11/07 18:28
其實我有在聽spotify,本來是想省點錢,但沒想到卻幫我花了更多錢@@ 找到很多以前沒注意過的唱片,聽了很愛,就敗下去了。聽過卻不想敗的還真的屈指可數
dearflight: 要不要考慮一下小的書架喇叭,雖然氣勢規模可能不夠, 11/07 18:40
dearflight: 但是聲音不會太差,音質細膩度等等。這樣也不會有太多 11/07 18:40
dearflight: 空間需求。也可以放書桌,臥房,或者電視旁邊,真心建 11/07 18:40
dearflight: 議喔 11/07 18:40
謝謝推薦喔!我會認真考慮!
ROMEL: 聽音樂會? 11/07 19:57
聽音樂會真的比聽唱片棒,音樂會前會逼自己把曲目背熟,可惜責任制上班族時間有限 ※ 編輯: ed106242 (114.45.39.103 臺灣), 11/07/2019 23:27:59
buji: 我的CD 比你少很多,但買來至少會聽一遍 11/07 23:53
buji: 現在較喜歡收藏演奏家或指揮簽名CD. 11/07 23:54
buji: 還可合照紀念一下,也是一種樂趣。 11/07 23:55
buji: CD少較有機會反覆聽,多不一定更好 11/07 23:57
buji: 跟書一樣,只有收藏未能閱讀的話,實在辜負了那些書 11/08 08:43
Tosca: 買的多讀的多 還是會贏過堅持讀完在買新的人 11/08 09:12
Tosca: 我書也買很多 多到很多還沒翻過 我老婆就嫌我怎麼又買新書 11/08 09:12
Tosca: 我說我一年買五十本 看了四成也有二十本 一年讀二十本書 11/08 09:13
Tosca: 結果你一年連讀五本書都沒有 台灣四成的人一年一本書都沒有 11/08 09:14
Tosca: 比起來不如有興趣的書就先買 放著以後再讀 這才能大量閱讀 11/08 09:14
Tosca: 我只要是古典音樂有關的書 一定都會買 就是這樣累積的 11/08 09:14
Tosca: 你只看到你辜負了三十本沒讀的 卻沒注意我已經讀了二十本 11/08 09:15
Tosca: CD也是一樣 我有一千張還沒聽 但我已經聽了五千張 11/08 09:15
Tosca: 做事情寧願over也不要under 我工作是這樣 聽音樂看書也是 11/08 09:16
stlo: 聽音樂看書又不是在做比賽贏什麼贏..減法有減法的藝術 11/08 09:37
Tosca: 就是因為大部分人音樂聽的少書也看得少 才會有音樂會導呤 11/08 09:42
Tosca: 前面幾篇再討論音樂會導聆 我從不聽導聆 因為我都知道啦 11/08 09:43
Tosca: 聽音樂看書是聽眾自己該去做的功課 怎麼要靠音樂會導聆??? 11/08 09:44
Tosca: 你覺得是減法的藝術 我覺得那根本是懶惰的藝術 11/08 09:44
stlo: 懶惰又怎樣? 聽音樂又不是做比賽一定要贏過誰 11/08 10:05
buji: 我買書速度一直比讀書速度快,所以受不了了決定要克制。 11/08 11:46
buji: 導聆看誰講,有些還是不錯,能學到一些東西。 畢竟不是所有 11/08 11:51
buji: 訊息都 google 得到,何況也不是人人都有充裕的時間。 11/08 11:51
harveylin: 推想法不同 愛樂就好 11/09 14:39
harveylin: 藝術與美感有層次 有深度 可以認真也可以懶懶 看到不同 11/09 14:44
harveylin: 我想每個人薰習了解應該是到他程度 超過就不行了 11/09 14:52
harveylin: 還有瞎子摸象 每個人都聽到了 也對啊 但不同啊 11/09 15:01
MADNUG: HD660s + Marantz ND8006 打趴的是灌水兩聲道喇叭吧。我兩 11/15 11:10
MADNUG: 聲道沒到百萬,但各方面還是打趴我的HD800啊... 11/15 11:10
rainbowvine: 樓上關鍵字!有人要跳出來講話ㄌ 11/16 23:34
violingdae: 最後願望跟我一樣,但是好遠好遠 01/10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