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lmusic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幸好,第二晚扭轉第一晚的低潮(修正,用語過於強烈), 我們在24小時之內見到鹿特丹愛樂從2019跳到2023 (推斷應是彩排時沒有觀眾之時聲音平衡,到了滿場之後,弦樂會被吸掉許多) 聲部間的平衡終於追上國內樂團在2020~2022中不斷嘗試調整編制找到最佳值 不會像昨天是鹿特丹弦樂團配上鹿耳門北管陣,銅管木管熱鬧的炒熱氣氛(誤) 相較於黃俊文炫耀式的"紐約風格"(?), 劉曉禹的詮釋就回歸比較舊時代的美好,沙尼似乎指揮得更為自在 木管部穩穩的在低音部分承托著鋼琴和弦樂的下盤 到了獨奏的華彩部分,Bruce更是彈出具說服力的穩重詮釋, 在各樂部此起彼落悠遊自在互相輝映之下結束第一樂章, 是個人覺得上半場表現最好的部分,當然第二三樂章也不賴 鋼琴在現場聽起來很流暢自然,不若錄音聽起來鑿痕明顯 總算衛武營迎接第一個國際一流水準的鋼琴協奏曲演奏會 下半場,沙尼仍然依照昨天的習慣,不拉長情緒的堆疊,轉而化為推動力 昨天布拉姆斯這種需要不斷往內挖出心裡話的作品,顯得空有張力卻表情不足 在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就相對起來還不錯,氣勢高漲時仍維持著音樂性 編制上絃樂部比昨天更大,16個第一小提琴+14個第二小提琴+10個中提琴 當情緒滿溢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沙尼不選擇用更大的容器(彈性速度, 音量)去承接 而是倒掉一些,重新再累積到下一個高潮, 這樣可能沒辦法達到板友的高標準,或是前輩們的成就, 不過就鹿特丹愛樂來說這似乎是能理解的妥協, 至少今天整場下來,不但不會喧賓奪主,也能順暢的進行 相較布拉姆斯不輕易地在表面透露出自己的痛處哀傷, 柴可夫斯基那種樂句裡外都是纖細欲絕的壯闊悲劇, 沙尼就處理得很得宜,把鹿特丹愛樂繃到極點,喘口氣,再繼續下去 在提到最後之前,或許要感謝那幾位大家都不拍手卻硬要拍的觀眾, 在第三樂章結束放炮讓大家特別有記憶,之後不敢打破彼此的默契而"丟臉" 全曲結束時的全場靜默,沙尼停留在指揮的最後動作應該有二十秒,慢慢的把姿勢轉正, 又很慢的把手放下,直到最後一刻才放鬆,此時觀眾才爆出如雷的歡呼 你看樂團笑得超開心,這應該就是歡迎回到屬於自己"主場"吧XD 謝謝在場的各位,這個悲劇的結尾大家都是偉大的音樂家,塑造出如此深沉的痛楚的詮釋 能第一次體會到這麼"痛徹心扉到底"的音樂會,大概是衛武營目前最棒的場景, 真想把這一段錄影起來放在Youtube,想到就不斷重播 至少,在記憶還沒消退的今晚,深蹲起來特別有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7.63.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687035390.A.A9E.html ※ 編輯: wtsph (114.47.63.32 臺灣), 06/18/2023 04:59:05
tc2021: 第一晚哪有不堪,好得很。 06/18 05:39
好的,我修正用詞。可能我覺得國內樂團水準提升,以至於對於鹿特丹愛樂期待過頭
Warnerting: 丟臉?簡總監不是鼓勵大家在樂章間拍手? 06/18 06:51
chiangww: 前一晚哪裡沒有觀眾?哪有不堪?批評不會讓自己更高尚 06/18 07:37
這也是因為管樂放炮次數有點頻繁,加上沙尼情緒轉折處理的不理想,我用了過重的詞句 相較於第一場,第二場明顯好了一截,因此形容拿捏不當 此外, 國內樂團我傾向於不說太多惡言,而且喜見國內樂團的進步。 國外職業樂團尤其接近一線的團,本來對他們期待值很高,我覺得當天狀態真的差了一截 當然每個人欣賞角度不一樣,有人歡喜也會有人失落,Bamberger我就覺得一切都很平衡 都很好 尤其弦樂的質感,管樂的細膩,指揮的巧思,我都很喜歡,希望他們能夠繼續進步下去 鹿特丹這兩場的音質便質樸了不少 PS. 我說的沒有觀眾是指練習彩排時,吸音特性與音樂會舉行時入場觀眾半滿、觀眾全滿會不 一樣
buji: 第一晚上半場,樂團協奏略為遜色是真的,不堪是指自己嗎? 06/18 08:12
第二場也是有首席放炮衝太快的事件發生 不過整體來說如果整體氣氛拿捏得宜,我是不太會注意這樣的失誤, 一旦表現不如預期,這方面的錯誤就會被放大許多 例如說第二場咳嗽真的超多超響亮,再加上第三樂章結束的放炮 但是讓我第四樂章結束那個延續近一分鐘的靜默,十分滿足,就不會計較當中的過程了
pentup: 求噓得噓 06/18 08:18
shawyj: 推 06/18 08:33
shawyj: 基本上我是簡總監鼓掌政策的擁護者. 不過柴六因為要轉到 06/18 08:41
看情況,如果音樂還沒結束搶拍手,或是像昨天第四樂章結束卻立即拍手, 就很可惜,不樂意見到。倒是歌劇我覺得很適合簡文彬的感受
shawyj: 悲苦的第四樂章, 所以在第三樂章完拍手就真的有點出戲. 06/18 08:42
shawyj: 但我想聽眾應該不是要章間鼓掌, 06/18 08:43
shawyj: 而是把高昂的第三樂章當成全曲結束! 06/18 08:43
昨天第四樂章越進行越處理地令人覺得辛酸痛苦 我覺得有到位呢
tc2021: 還有人開始出場,可能要趕車,真的以為結束了。月底聽紐 06/18 08:48
tc2021: 愛的柴六,看會不會也有一樣的事發生。 06/18 08:48
buji: 有可能是為了趕末班車 06/18 08:49
shawyj: 另外章間不鼓掌應該是鹿特丹特別強調的原則. 上次來馬勒 06/18 08:49
shawyj: 第一場, 章間都有鼓掌. 場後樂團應該有人跟總監特別提示, 06/18 08:49
shawyj: 隔天開演前衛武營就多次強調這場章間不鼓掌. 其他樂團可 06/18 08:49
shawyj: 能沒有那麼堅持這點, 而總監也不會在導聆宣示! 06/18 08:50
shawyj: 啊,看了tc大的推文我才驚覺台北Hilary是配柴6,我還以為也 06/18 09:03
shawyj: 是搭新世界。這情緒反差太大,要去跟人換張衛武營的來享受 06/18 09:03
shawyj: 新世界! 06/18 09:03
tc2021: 可以揀看看有沒有6/28的,命運加新世界。這兩天是退票最 06/18 09:13
tc2021: 後期限,可能有人會退票。 06/18 09:13
SURREALTMR: 趕出場可能是要去搶排隊簽名位置的 06/18 09:26
tc2021: 昨天的選曲我覺得似乎有某種相似性,貝多芬第三鋼琴協奏 06/18 09:30
tc2021: 曲的第二樂章一直都感覺有一點哀傷但奮起的氣氛,跟柴六 06/18 09:30
tc2021: 的悲欣交集很像。安可曲Elgar Enigma variations No. 9 06/18 09:30
tc2021: ‘Nimrod’ 也很類似。 06/18 09:30
shawyj: 可能不是趕簽名。因為這兩天簽名限物品而不限人數。 角野 06/18 09:31
shawyj: 的場就真的不少人是去趕排簽名的。 06/18 09:31
tc2021: 有沒有人發現黃俊文也在觀眾席。 06/18 09:38
tc2021: https://i.imgur.com/hibLzPr.jpg 06/18 09:38
tc2021: 昨天協奏曲第二樂章出色的雙簧管樂手上半場也有出現,看 06/18 09:42
tc2021: 起來有點像亞裔。 06/18 09:42
tc2021: https://i.imgur.com/oqBQYae.jpg 06/18 09:42
charles1102: 這場簡總監有叫大家不要在樂章簡鼓掌 06/18 10:49
tc2021: 簡文彬是說歌劇的可以唱完鼓掌,像是魔彈射手曾經觀眾鼓 06/18 11:16
tc2021: 掌太熱情同一首歌重新唱一次。音樂會的就不能樂曲中間鼓 06/18 11:16
tc2021: 掌。不過也有例外啦,像五嶋綠這段影片技巧實在太炫,觀 06/18 11:16
tc2021: 眾在樂曲中間鼓掌,她自己也笑了。 06/18 11:16
tc2021: https://youtu.be/DUUcWKtoALY 06/18 11:16
andychen273: 我這兩天都是搭和欣回台北,沒有趕車問題,我也慶幸 06/18 13:46
andychen273: 有二十四小時都客運。 06/18 13:46
koichiyang: 我覺得第一天演出不差,除了老布第一號第一樂章不夠 06/18 16:29
koichiyang: 沉不夠厚重以外 06/18 16:29
koichiyang: 雙簧管協奏曲跟交響曲首席各由一位擔綱,但我覺得其 06/18 16:31
koichiyang: 中那位爺爺的音色比較美 06/18 16:31
koichiyang: 柴老六第三樂章結束根本就是陷阱啊,我一直這樣覺得XD 06/18 16:35
koichiyang: 一開始沒人鼓掌我還有點小失望(?) 06/18 16:35
shawyj: "柴老六第三樂章結束根本就是陷阱啊"---k大形容地很貼切 06/18 23:07
※ 編輯: wtsph (114.47.63.32 臺灣), 06/19/2023 00:36:08
Tosca: Nimrod意思是老朋友 安可選這首別具意涵~~~ 06/19 09:46
hesione: 推分享,也推言詞更謹慎的修正。 06/19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