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cookclub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小弟家裡的瓦斯爐有定溫功能,手邊也有gm321這種紅外線測溫器 最近一直好奇一個問題:鐵鍋(包括鑄鐵、熟鐵、極鐵、窒化鐵)跟不銹鋼鍋的溫度 到底鍋子要加熱到幾度以上,加油才能達到不沾的程度? 不論是版上或是youtube上,教導大家要讓鐵鍋/不銹鋼鍋不沾的使用方式 都是要將鍋子燒到夠熱之後再下油滑鍋/潤過,自然能夠不沾 但最常見幾種確認鍋子夠熱的方式,大概就是底下幾種 1.撒水珠測試 (利用萊頓弗羅斯特效應,大約代表> 193度C) 2.燒到鍋子冒煙 (連琺瑯鑄鐵鍋官方示範也是:https://youtu.be/DTM8kMfxmww?t=133 )
3.看油紋 (這個小弟實在不太會看) 只是很多這類需要熱鍋的鐵鍋,能不沾都是靠養鍋的油膜 鍋熱到冒煙也代表這些養鍋的油膜正在承受高溫,多少可能會產生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 畢竟廚房油煙現在也被認為是女性肺癌的主要危險因子之一 所以才會很好奇,既然科技在進步,測量儀器或爐具都能更精確的控制熱鍋的溫度 應該有機會讓鐵鍋/不銹鋼鍋到達足夠的溫度,但又不會溫度過高產生太多油煙 (不然為了健康怕PFAS累積減少不沾鍋,結果吸了一堆油煙好像也不是很好) 只是這個合適的熱鍋溫度(最少)到底是幾度呢? 附帶一提,前陣子看到一個很有趣的廚房實驗,似乎顯示只要熱鍋充份用油潤鍋後, 即使讓鍋子跟油的溫度降到室溫,再重新放入食材,即使從冷鍋加熱烹煮,一樣可以不沾 https://youtu.be/ES8-OajTFTE?t=260
似乎代表只要在熱鍋讓鍋子吃進油後,即使溫度不用太高,也能不沾料理食物 一方面可以料理一些溫度不能過高的食材,一方面也能避免長期高溫的油煙 編修: 1.後來首到國外有網友自己實際測量,似乎只要加熱到225-235度F (107-113度C) 就足以讓不銹鋼不沾了哩? (只是他實驗中達到 Leidenfrost Effect居然只要200度F) https://theintrepidgourmet.com/2019/01/21/how-to-cook-with-stainless-steel/ 2.也有國外網友說用紅外線測溫器量不銹鋼鍋的溫度是不準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40SGMp0Uk (底下留言)
-> 這幾天google的結果,應該是因為不同材質的發射率不同,在使用測溫槍前要先輸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9.4.4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okclub/M.1679238667.A.C56.html ※ 編輯: AMPHIBIA (114.39.4.40 臺灣), 03/19/2023 23:21:17
foster0905: 出現油紋 一點點油煙 就差不多可以了。食材表面儘量 03/19 23:27
foster0905: 弄乾不要有水份 下鍋後耐心等一下 輕輕推動食材 推得 03/19 23:27
foster0905: 動的話就不沾了 03/19 23:27
sdiaa: 有油紋時是沒有油煙的(使用芥花油葵花油) 03/19 23:50
sephen: 用得好的鐵鍋 適當的油就算冷鍋下蛋也是不沾的 03/20 10:36
sephen: 這種東西沒有一定,跟鍋況和油量,食材都很有關係 03/20 10:37
fortrees: 鐵鍋就是鐵鍋 不需要養油膜 只是避免生鏽而已 03/20 11:11
fortrees: 沾不沾和食材比較有關係 多煮就知道 03/20 11:13
fortrees: 每種食材都不一定 鍋溫油量要隨機應變 03/20 11:14
lifeful: 提供給你實驗設計 去買一盒蛋 控制住鍋子(不鏽鋼)食材(煎 03/20 11:36
lifeful: 一顆蛋)跟油量 觀察不同溫度下的沾鍋表現 03/20 11:36
正準備乾脆要家中小朋友做個小專題研究好了~ 只是似乎用紅外線測溫槍還要先查各材料的發射率, 不然就會發生那種測不銹鋼鍋失準的情況了~
magic999: 到最後都是靠經驗…從失敗中成長很快就學會了 03/20 12:30
shanjie: 是不是也可以用流動性來看,等變得跟水差不多就可以 03/20 12:34
shanjie: 雖然個人是冒煙派的 03/20 12:34
sdiaa: 用溫度看油煙>油紋>流動性變大 鐵鍋容錯率比不鏽鋼鍋高一點 03/20 13:00
ChungLi5566: 食材下去 鍋子溫度會立刻下降 03/20 14:36
ChungLi5566: 容錯率高就是油多一點 讓鍋子溫度不要降太多 03/20 14:37
我原本也是以為放食材時,讓已達熱鍋溫度的鍋子又冷掉,會造成沾鍋 不過我看之前別人的測試 https://youtu.be/ES8-OajTFTE?t=260
似乎只要熱鍋滑油這個程序完成,即使後來鍋子跟油冷一點,仍然可以保有不沾的功能 很想假日來測試一下是否真的如此
candy0919: 水滴測試ok之後轉小火下油 有油紋之後下食材 沒沾過 03/20 18:15
沒錯,這就是主流的用法 ※ 編輯: AMPHIBIA (114.39.4.40 臺灣), 03/20/2023 20:25:01
sdiaa: 熱鍋好煮完都不洗 不沾效果會持續喔~ 我有個常年煎蛋鐵鍋 03/20 20:31
sdiaa: 差不多天天煎蛋 第二次以後不用熱鍋直接加油下蛋都不會沾 03/20 20:35
看來的確熱鍋好後,只要不洗掉油,即使油/鍋溫降下來,油所形成的不沾層是仍會保持 不過這樣要用紙巾把多餘的油或蛋渣擦掉嗎? 不然感覺很容易引來小強~ ※ 編輯: AMPHIBIA (114.39.4.40 臺灣), 03/20/2023 23:28:46
sdiaa: 渣渣擦掉 蓋子蓋好 03/20 23:55
smpian: 跟食材溫度也有關,讓食材退冰到室溫再下鍋 03/21 19:57
LBP: 我用極鐵鍋,覺得它溫度升很快,大火燒乾鍋子後轉中小火、倒 03/23 09:38
LBP: 油晃個幾圈潤鍋,油流動變很快就可以下食材了,再等下去就太 03/23 09:38
LBP: 高溫 03/23 09:38
AMPHIBIA: 感謝大家分享 03/24 20:55
roseritter: 如果真要作實驗又本錢夠粗 要不要玩玩Thermocouple 03/25 14:05
roseritter: 溫度測量應該好過紅外線 還能逐筆紀錄溫度 03/25 14:06
roseritter: 若是以後進烘豆坑之類的 也能用 03/25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