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documenta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udn.com/news/story/7264/2020075 紀錄片導演拍攝黑貓中隊故事 向老英雄們致敬 2016-10-12 22:23聯合報 記者程嘉文╱即時報導 在冷戰年代駕駛U-2偵察機勇闖鐵幕,犧牲慘重的空軍「黑貓」中隊,已經是半世紀前往 事。當初虎口餘生的飛官,未在任務中殉職,如今也已經逐漸高齡謝世。紀錄片導演楊佈 新因此籌拍「疾風魅影」紀錄片,訪問在世的老飛官們,紀錄這段「最難駕馭的飛機,飛 往最遙遠的距離」。 U-2偵察機是1950年代中期冷戰高峰時,美國為窺探共產鐵幕內的情資,而研發出的高空 偵察機。當時其研發與服役都屬最高機密,直到1960年被蘇聯防空飛彈擊落,這架「間諜 機」才首度為世人所知。 洛克希德公司設計U-2,為達到70000英尺以上的飛行高度,以及穿越蘇聯國土的長航程, 採用許多特殊的設計。除了極寬的主翼外,一般飛機多半採取三點式起落架,U-2卻採用 類似腳踏車的前後主輪設計,因此在地面滑行時,翼梢還要多裝兩支小輪子,飛機一起飛 就拋棄以減輕重量。 蘇聯對於U-2闖入偵照,初期因為沒有其他飛機能到達同樣高度,只能徒呼負負。直到防 空飛彈研發成功,1960年5月1日,終於擊落一架中央情報局飛行員鮑爾斯的U-2。鮑爾斯 跳傘被俘,後來與美國逮捕的蘇聯間諜阿貝爾交換,故事去年被好萊塢改編拍成電影「間 諜橋」。 在蘇共總書記赫魯雪夫強烈抗議下,美國承諾不再派U-2侵入蘇聯領空,但對於赤色中國 的偵照,則有中華民國政府志願擔任「白手套」。空軍為操作U-2編組第35中隊,對外號 稱從事氣象研究,由隊員陳懷設計的隊徽是一隻黑貓,幾十年後的媒體,因此慣稱其為黑 貓中隊。 黑貓中隊任務由1962年開始,直到1974年結束,共有27位國軍飛官完訓,執行220次「穿 幕」任務。由於U-2極難駕馭,6人在平日飛行中墜機殉職,5人遭到防空飛彈毒手:陳懷 、李南屏、黃榮北當場死亡,葉常棣與張立義跳傘被俘,直到1982年才釋放。 當時政府不願接收「活烈士」,由美國中情局出面接至美國。直到英國作家包柯克與聯合 報記者翁台生的報導,政府才在輿論壓力下於1990年讓他們返台。正式表揚更要到2010年 ,馬英九總統在國防部長高華柱建議下,出席國防部舉辦的黑貓中隊特展活動,親向兩人 與其他「老黑貓」表達遲來的感謝。 多年後葉常棣回憶,隨著U-2愈爬愈高,天空逐漸變成近乎黑色的深藍,「水平面看不可 能有飛機,因為沒有人能飛到這麼高的地方。」自己被擊落後,台灣這邊認為他已經陣亡 ,空軍在碧潭公墓設了衣冠塚,其他親戚都去拜祭,唯獨媽媽不肯去,「她就是覺得我沒 死」。 24年後,母子終於在美國相見,但是老年失智的媽媽,已經幾乎認不出兒子了。 楊佈新說,自己過程中也遇到一些挫折:例如U-2當年使用的桃園基地,如今已因航空城 計畫而報廢多年。劇組申請以空拍機拍攝跑道,模擬U-2出名困難的起飛與降落。儘管只 申請200呎以下的低空,但民航局、軍備局卻堅持會影響一公里外的桃園國際機場,讓他 很無奈。 由於近年大陸方面也對相關題材充滿興趣,因此曾有陸方金主表達願意贊助,但楊佈新表 示,對方對於故事的敘述或詮釋,有一些角度令人難以苟同。例如對岸的報導文學中,喜 歡強調U-2飛官狂妄自大,自恃飛機性能,誇稱不會被擊落之類;但事實上,當黑貓中隊 開始出任務時,就已知道中共已經具有足以擊落U-2的飛彈。但大家仍然為了身為軍人的 本分,一次次去執行有如俄羅斯輪盤的任務。 儘管努力維持立場超然,但他也希望能呈現雙方老兵的視角:當時共軍飛彈部隊還很少, 必須猜測U-2會飛往何處偵照,全國各地到處奔波移防,很多官兵連續幾年回不了家鄉, 「軍人都是在戰爭中無奈犧牲,雙方都值得尊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9.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ocumentary/M.1476327855.A.2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