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goo.gl/5bz3Bs 蘋果日報 日本外海 尋獲元朝古沉船 2015年07月05日 日本 【陳怡妏╱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琉球大學考古團隊和長崎縣松浦市教育委員會上周宣布, 在松浦市外海200公尺處發現西元1281年奉中國元朝皇帝忽必烈之命侵日卻碰上颱風沉沒的 古船。 琉球大學考古學教授池田榮史,2011年秋天在長崎縣松浦市鷹島町外海約20到25公尺深的 海底,發現第1艘木造元朝古沉船,該海域隔年被日本指定為國家歷史遺跡。 去年秋天池田的團隊在離第1艘船1.7公里遠的海底,發現第2艘古沉船,長約12公尺、船身 最寬3公尺,上月在船上及周邊找到約20個12到13世紀中國製白瓷碗、陶壺等物品,認為沉 船很可能是730多年前的元朝古船。 池田說:「雖然甲板已經不見,但船底的木頭狀態依然很好,從隔間構造等細節來看,應 是來自中國江南的船,希望透過跟前1艘古船的比較,能更了解元朝船隻。」 留海底不打撈 由於此船極具學術價值,研究團隊決定不打撈上岸,而是留在海底好好保存,等待進一步 研究。 成吉思汗之孫元世祖忽必烈,曾於1274和1281年發動侵日戰爭,但兩次都碰上颱風,損失 數千條人命,戰爭宣告失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82.18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436069551.A.1F9.html
PAULDAVID: 居然沒爛也沒變魚礁啊.... 07/05 12:43
cacac: 所以是平底船? 07/05 13:10
log56: 古墓奇兵劇情 XD 07/05 14:21
peter0987: 各地應該都有古沈船吧!印度洋搞不好也有鄭和的沈船XD! 07/05 14:43
hgt: 也有可能是南宋商船吧 07/05 15:19
kingstong: 蒙古強在騎兵的機動性,打日本一來要補給根本困難,二來 07/05 16:00
kingstong: 蒙古也不會把主力騎兵用在日本,況且大量騎兵在日本不易 07/05 16:01
kingstong: 展開難取得優勢,如果要攻城需大量步兵及攻城器具,如果 07/05 16:03
kingstong: 日本與歐亞大陸連接陸運可能還行,海運曠日廢時,如果考 07/05 16:05
kingstong: 慮到颱風問題更棘手,糧運等物資運送更困難,補給相當困 07/05 16:06
kingstong: 難,如果以步兵作主力優勢盡失,打決戰需布陣,打攻城戰 07/05 16:09
kingstong: 會被補給拖死,況且得耗費巨大國力,忽必烈可能想想,算了 07/05 16:10
kingstong: 划不來,況且沒有日本的地圖地形圖也難進軍. 07/05 16:12
giunrz: 所以打日本的主要是宋金降軍? 07/05 17:45
hgt: 宋朝降軍 金朝已經滅亡很久 07/05 18:01
kingstong: 忽必烈打了兩次,就算沒颱風也不好打,況且兩次都是倉促 07/05 18:22
kingstong: 成軍,雖然朝鮮和日本的海峽沒有相距太長,但仍須噸位達 07/05 18:24
kingstong: 一定程度的木造船,但忽必烈草草成軍,連一般漁夫在河打 07/05 18:25
kingstong: 漁的漁船都徵調(到過大陸時你會知道大陸的河有多寬,光 07/05 18:28
kingstong: 支流要過去坐遊覽車都要30分鐘了,當然有公路級的橋梁) 07/05 18:30
kingstong: 海面不比河面,河面風浪沒有太大,海面上的風浪就很大了 07/05 18:31
kingstong: 人員也是草草成軍,想以人數取勝.但人越多所需補給就越 07/05 18:34
kingstong: 多,冗兵反而造成負擔,明朝和宋朝都有相同問題.造大船也 07/05 18:37
kingstong: 需耗費龐大人力物力銀兩且得耗時.如果把這些問題考慮 07/05 18:39
kingstong: 進去會發現這樣的戰爭根本划不來,除非你不怕底下不滿造 07/05 18:41
kingstong: 反,不斷的壓迫人民來為你的戰爭做準備. 07/05 18:42
ibise: 所以有人說元攻日本只是要消耗宋金降兵 07/05 22:09
skytank: 九州的地理本來就是個大外掛,對馬利於交流卻也易守難攻 07/05 23:45
skytank: 控制對馬海峽等於控制了東洋,也是日本雄霸一方的本錢 07/05 23:51
skytank: 更別說上了九州還有兩千公里的縱深,奢言運輸和控制 07/05 23:57
skytank: 日本若依靠蜿蜒破碎的地貌和河川阻擊 元軍勢必寸步難行 07/06 00:03
cacac: 沒那麼複雜.元軍輸在補給不利,補給在於船隊.船為平底船 07/06 11:12
cacac: 吃水不深,能行江面難行於海.何況遇到颱風.是輸在這裡. 07/06 11:13
cacac: 至明鄭和,船已不用平底,吃水深,才突破沿海限制能下西洋. 07/06 11:18
cacac: 近代倡言儒學反智,殊不知明朝儒學盛興,科技在當時也是領先 07/06 11:21
diablo81321: 因為反智跟科技進步是在明代不同時期 07/06 11:41
diablo81321: 劉大夏 楊一清這些算不算能臣 永樂的航海資料就被(ry 07/06 11:42
jimmy5680: 看過一篇論文有列出中國的研發效能,明朝中葉有一個 07/06 13:35
jimmy5680: 很大的跌幅,到接近晚明才又回升 07/06 13:36
diablo81321: 記得是正統到嘉靖時期都是跌幅居多? 07/07 22:34
kingstong: 六部尚書工部似乎不受政府太大的重視啊! 07/08 15:24
diablo81321: 工部是很受重視啊 蓋皇宮的時候 07/08 16:58
jimmy5680: 我截圖了:http://i.imgur.com/fmg9RYd.png 07/08 17:15
asdf95: 很好奇評比的標準是什麼? 07/08 17:28
jimmy5680: 你是說我那張圖嗎?他是把618項科技成果用50年為單位算 07/08 20:04
asdf95: 那是那本書的資料,看起來好有趣啊 07/08 20:49
jimmy5680: 我亂抓的論文引用的,截圖上有資料來源(我沒看過) 07/08 22:07
hgt: 可能是正德隆慶萬曆不太管事吧 政府資金沒有投資標的 07/08 22:15
jimmy5680: 圖片上明朝科技發展的谷底是1500年喔XD 07/08 22:27
diablo81321: 1500那時候是弘治年間 明孝宗時期 07/08 23:47
diablo81321: 就跟我上面說的 劉大夏這些人把鄭和航海資料毀光光 07/08 23:48
diablo81321: 的那個年代沒錯 07/08 23:48
diablo81321: 更早的憲宗弘治年間也毀去一批 07/08 23:50
diablo81321: 更正 成化 07/08 23:50
diablo81321: 可以推測那段時間明朝對於技術跟航海可能是保守的 07/08 23:51
kingstong: 鄭和下西洋資料沒全被毀光,也不可能毀光,因為艦隊上包 07/09 00:20
kingstong: 含僧侶,軍隊,商隊等...組成,相當龐大且人數達萬餘跑不 07/09 00:21
kingstong: 掉,之中不全是政府的人,也包含民間的人.甚至攻打東南亞 07/09 00:23
kingstong: 的小國,宣揚明朝國威而且帶回一些小國的朝貢和使者,船 07/09 00:25
zeumax: 我想主要是大量造船廠被停業會有影響,但不應該這麼全面。 07/09 00:26
zeumax: 他的比較是科技產品出現頻率來記,這方法似乎有些缺陷 07/09 00:26
kingstong: 隊到過非洲,當時有留下一幅繪有長頸鹿的畫(真的是長頸 07/09 00:27
kingstong: 鹿),鄭和帶回一頭長頸鹿稱之為麒麟(因為中原並沒有長頸 07/09 00:29
kingstong: 鹿) 07/09 00:29
kingstong: 但航海方面的知識也沒那麼多,造船工藝雖有達一定水準, 07/09 00:31
kingstong: 似乎也有畫下一些地圖,但都是沿著海岸而行,不敢離岸邊 07/09 00:32
kingstong: 太遠,雖然歐洲一些航海家也是沿海岸而行,但有大膽的航 07/09 00:33
kingstong: 海家憑著指南針和一些補給帶著出去可能就不回去的冒險 07/09 00:34
kingstong: 精神就開到了現在的艾梅瑞克大陸.明朝也有華工作為奴工 07/09 00:36
kingstong: 跑到艾梅瑞克大陸去做修橋挖隧道鋪鐵路的苦工,他們算是 07/09 00:37
kingstong: 最早的華人移民. 07/09 00:37
kingstong: 鄭和下西洋是否已懂得使用指南針來辨別方位就不知到了. 07/09 00:39
kingstong: 古代帆船利用季風和風力來航行(得知道季風的季節),如果 07/09 00:41
zeumax: 我們通常叫哪東西是羅盤,當時東方海上都有基本的導航設備 07/09 00:41
kingstong: 遇到無風時就得用人力來划槳划大船,不是像現在使用內燃 07/09 00:44
kingstong: 機一年四季無阻(除了海上氣旋風暴要避開). 07/09 00:45
kingstong: 羅盤的利用是否有用於航行與辨別方位而非只用於勘與風 07/09 00:49
kingstong: 水這點本魯不是很清楚. 07/09 00:50
zeumax: 我剛說了,哪年代是有的。而且其實哪年代“堪輿學”基本不 07/09 00:56
zeumax: 太用哪東西,或說哪只是個輔助道具 07/09 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