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ellaeon (秋風孤劍李鴻章)》之銘言: : 標題: Re: [閒聊] 英軺私記 節選 : 時間: Fri Dec 29 12:38:56 2023 : : 〈開會堂情形〉上集 : : (1) https://reurl.cc/Qe9DWO應該類似連結中,女王前方那幾位披著的那件。 : (2) 就我所知上議院應該沒有律師,這邊可能是劉大人有甚麼誤會。一開始我以為是 : 指法官或主教,但初到倫敦時,劉大人就透過伍廷芳的介紹知道律師是幹嘛的,應該不會 : 誤用。 : (3) 即今日之勳章,引用劉大人原話 : (4) Albert Edward,後即位成為愛德華七世 : (5) Prince : (6) Louise Caroline Alberta,但其排行應該是四公主 : (7) 袒作動詞應是裸露,但這邊翻成裸露很奇怪,應該是劉大人看到他們都穿得很暴 : 露。 : (8) 下議院成員,可參考英國國會開幕儀式 : : : 會堂門外,紅衣兵挾槍排隊立。使車至,則兩手舉槍為禮。入其門,護軍官皆兜鍪,被服 : 金花紅短衣。登其堂,堂上設御幾。距幾數武,陳紅錦榻其下。世爵貴臣,位於庭中央。 : 女眷之尤貴者,左右夾之。右之上,為各國使臣坐次。樓上,以處庶僚及其妻及隨使官員 : 。我中國參讚黎君、文案劉君,固布坐於左樓上方也。貴臣皆常服,襲無袖朱衣,其長曳 : 地。有五等爵者,橫縫白羔皮,長狹如版,於其背之右,自四道至一道,各如其等(公四 : 道,侯三道,伯二道,子、男均一道)惟律師、教士服青長袍,亦曳地。 : : 國使皆朝服。彼所謂朝服者,衣未及膝,大鏤金花飾其肩背襟袂及四衩,嵌寶星於襟之左 : ,多寡各如所賜(西洋例;有功者賜寶星,各有等,如中國之賞戴翎枝,非官階也,寶星 : 形如菊花,雕鑿金銀為之),圍腰以金帶,右肩斜掛雜帛,抵左肘下結之,亦有以金為絲 : 繩,攢兩膊者。武職則金版飾肩,圓其末,綴金穗如組垂,佩長刀於腰(文職佩劍,亦有 : 不佩者)。所著禪,無文武,咸緣金片於兩旁,自腰及足.獨美利堅使臣,服其常服,無 : 他飾,蓋民主之國,上下不異以等威也,免冠則同。土耳其、波斯所服如各國,而不免冠 : 。 : : 眾既集,律師數人據案中庭,攤紙執筆,以俟君至。無何,其長嗣威兒士(其名曰阿拉伯 : 爾。又名藹達倭爾。威兒士則其所封爵,如中國所謂某郡王也。次子以下皆稱白鄰士,如 : 所謂某國公)與夫人相繼入。威兒士位御幾右,隔以屏。夫人戴鏤花鑽石為額,繡甲,袒 : 露兩臂及胸背之半(西洋婦女以袒露胸背為至敬),位於紅錦榻中央,朝御幾坐。又一刻 : ,乃聞君車。護軍官八人,各執儀仗前導。仗長約三尺,以金為寶蓋,或鏤獸形踞於其巔 : 。首相秘根士非爾持長刀,樞府大臣李誌門地捧御冠。三公主綠衣姒,四公主碧阿他麗姒 : ,繡甲袒臂,皆先入.左右分侍御幾旁。主黑衣裙,緩步而來.樓上下皆起,宦眷皆袒 : (7)。國主環向點頭,就坐,良久肅然。俄聞會堂門開,士庶擁進,環庭外鐵柵立。掌璽 : 大臣堅爾勘士,啟白洋紙書,琅琅宜誦,逾刻,畢。國主降自御座,與長媳接吻而去。( : 掌璽大臣決軍國疑難大事,位在王公之次。)所宣書詞譯如右: : 1877年2月9日劉副使應邀訪西敏宮上院出席國會開幕典禮。他似乎對此很感興趣,抑或因 尚有覆命之任,不但也旁聽之後的例常辯論,他4月13日又訪下院聽一次辯論並有記。如 諸位版友之論,他記得非常詳細。為符版旨,略述一些國會八卦。 拿皇戰爭結束後,19世紀三次改革(1832, 1867, 1884)使過去以貴族為主國會逐漸演變為 現代民主國會。黨派對抗也從托利對輝格轉為保守對自由黨(並非現在的工黨)。國會開會 地點西敏宮1834年遭焚,宮室多毀。下院所在地從宮內聖史蒂芬禮拜堂(可能就是查理王闖 進去捉拿議員失敗的地點,因為這裡可是他的王家禮拜堂,而議員居然敢在此陰謀叛亂!) ,轉移到原本上院開會之西敏宮白廳,而上院則屈居彩繪廳。所以1837年即位的維多利亞 女王第一次前往國會,是在匆促修復屋頂及御座的彩繪廳發表國會閉幕演說。同年底也在 同一處主持開幕。 1837年國會開幕圖:https://ppt.cc/f25cAx https://ppt.cc/fBekMx 1847年新宮竣工,女王終於可以按照建築師巴里為她所設計的遊行路線來到西敏宮,皇家 馬車在宏偉的維多利亞塔王家大門停下。原文描述的持三尺儀仗(應為權杖)的軍官,以 及身著王徽無袖短袍(tabards)手持短杖(baton)的紋章官們在諾曼門廊的階梯列隊等待她 。國務重臣包括大法官(Lord High Chancellor of Great Britain,劉副使說的掌璽大臣, 版友指正他確實掌璽沒錯但掌的是國璽,而現譯的掌璽大臣Lord privy seal當時由迪相自 兼長的是小璽privy seal)、世襲掌禮大臣(Lord Great Chamberlain 這個官銜與前文宮務 大臣Lord Chamberlain of the Household有別)、世襲司禮大臣(Earl Marshal日譯:軍務 伯,較佳)諾福克公爵等人引領女王,登階後進入王袍室戴冠著國袍,王家號手會吹響宣告 君主駕臨,行列經王家畫廊與親王室進入上院。 李中堂的圖1888開幕 https://reurl.cc/Qe9DWO女王行列來到親王室即上院後方的小房間 可見劉副使所描述的「護軍官皆兜鍪」,這些禮兵是王家近衛騎兵。 室中有維多利亞女王雕像,此像1855年後才設置。 上院內擠滿了貴族、教士、法官、列國大使與官宦夫人,依照英格蘭排位序列就坐。劉副 使描述王家成員坐在御座前的「紅錦榻中央」這是上座,即上院議長席即大法官席,英文 是Woolsack即羊毛袋。近代王室公爵改坐在面對御座的右側長凳之首。1999年改革後世襲 貴族不再當然取得議席,王室公爵家庭要嘛與王室家族一起站在丹陛兩側,或者就缺席。 1866年開幕 https://ppt.cc/fScUsx 中間的桌子旁坐了三位戴假髮的議事人員 即劉副使所述「律師數人據案中庭」在他們前面坐在羊毛袋上的是上院的法官們。 聽見號聲,不久就會看到儀隊進場。直到看到了倒退走路的掌禮與司禮大臣後(這兩位必 須面對君主)就知道準備起立迎接王駕了。如劉副使所書,上院將從吵雜的菜市場轉為肅 靜。女王就座後,掌禮大臣會示意黑杖傳令官前往下院宣召下院議員,並且在那邊吃一 個著名的閉門羹(查理王害的),才能進入下院。 在王夫亞伯特親王去世之前,女王幾乎都會親自出席開議。親王薨後,女王逐漸退出公眾 視線,直到1866年議會要為三公主海倫娜三萬鎊的嫁妝及六千鎊的年金投票,女王決定再 次前往國會。所以劉副使紀錄他見到的女王「黑衣裙」為亡夫服喪是她中晚年一貫裝束。 貴族為爭睹尊顏都得提早到上院搶位。而下院仕紳不像今日漫步列隊於議長與黑杖傳令官 之後應召,而是爭先恐後奔跑到上院,場面非常混亂,甚至弄傷黑杖傳令官跟首相。至於 邀請外國大使已為長年慣例,據稱第一位受邀者是17世紀的威尼斯駐英大使。 下院議長與黑杖在柵外向女王點頭行禮後,大法官就會將御座致詞稿遞給女王。1866年起 女王委由大法官宣讀御座致詞。宣畢起駕回宮。而上下院會就御座致詞展開辯論與投票。 劉副使所見的1877年開議 https://ppt.cc/fKZ5Wx https://ppt.cc/fuRXNx 可見他寫「首相秘根士非爾持長刀...掌璽大臣(大法官)堅爾勘士...琅琅宜誦... 國主降自御座,與長媳接吻而去..」旁邊的大鬍子就是長媳的丈夫威爾士親王 以上過程和現今所見之上院開議與劉副使所見幾無二致;而今之所見下院係二戰後重建者 ,已和當時有別。 關於這時代的黑杖傳令官海軍上將克利福德從男爵(Admiral Sir Augustus William James Clifford, 1st Baronet)也有一些八卦。他是第五代德文郡公爵與伊莉莎白‧福斯 特的私生子。公爵、伊莉莎白與公爵夫人喬治安娜(黛安娜王妃的曾曾曾祖姑)的三角關係 ,以及公爵夫人廣泛的社交影響力(與英法王室、貴族)使他們成為大革命時代的矚目焦點 。這位私生子以父親的附屬爵位克利福德男爵為姓,在海軍服役,曾與後來的水手國王威 廉四世共事,後來進入下院。雖然第六代德文郡公爵不喜歡後來成功當上公爵夫人的繼母 ,且在遺產問題上面與繼母交鋒,但兄弟姊妹之間並無芥蒂,於掌禮大臣任內推薦這位弟 弟,使他自1832年起擔任黑杖傳令官直到1877年,見證了新君的登基、新舊西敏宮的儀式 。前面提到下院仕紳奔跑弄傷的黑杖便是此人。劉副使沒得遇見這位黑杖傳令官,因為他 就在當日於西敏宮內住處逝世。當天的儀式由他兒子(後來的第三代從男爵)代理。 看劉副使的紀錄,查找當時的圖片以及時人評論,和現今的轉播儀式對照,BBC主播稱其 為英國傳統的延續,誠哉斯言。 -- "Fere libenter homines id quod volunt credunt." - GAIVS IVLIVS CÆSAR 《De Bello Gallico》, Book III, Ch. 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45.7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703926755.A.E23.html
Pellaeon: 推!!D大太神啦 12/30 18:05
ja23072008: 推 12/30 18:10
mstar: 推 12/30 19:07
CGT: 有點好奇,議院開議是英國內政,為何要廣邀外國使節參觀? 12/30 19:34
zeumax: 議會換成中國場景就是朝會,只是組成機制不同,但英國議會 12/30 20:04
zeumax: 組成內閣,就跟朝臣議事差不多意思 12/30 20:04
zeumax: 而使臣參與開年元旦朝會在中國也有的 12/30 20:05
mstar: 剛剛查資料,說 1938 時發現 Woolsack 裏面不知何時被換成 12/30 20:23
mstar: 馬毛了,當年才又更換回愛德華三世指示的英國各地產羊毛。 12/30 20:24
zeumax: 羊毛是英國立基產品,就跟中國的絲綢一樣意思,堅持使用英 12/30 20:44
zeumax: 國羊毛也有保護國家利益的意思 12/30 20:44
Yenfu35: 感謝板友解說。 12/30 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