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酒釀房 英法想要禁酒,但酒的銷量卻越來越多。倫敦的東邊,有一個叫做巴爾格厘北爾堅士的地 方,是釀酒的地方。用一個大池子當作釀酒器,以大屋子為酒缸,每次釀酒,往往數量多 達十幾屋,去除泡沫再放量,然後注入木桶中,一桶可以裝四百磅(一磅等於十二兩)。 每年可以賣出六十萬桶以上,都是賣到倫敦,沒有賣到其他地方。七號,禧在明邀請我們 去參觀。具釀酒人家說:倫敦類似這種規模的釀酒廠有四家,規模較小的還有很多,這才 知道英國人對酒的愛好特別深。釀酒是用炒過的麥子與恰士(一種樹木,本地種植的)來釀 ,味道蠻苦的,能補充血氣。政府苦惱於禁酒無法推動,特別讓釀酒人把酒弄得苦,讓人 喝,希望潛移默化改變飲酒的習慣。然而英國人喝酒都是狼吞鯨吸,大量猛喝,更加把自 己沉浸到酒醉狀態。我曾經見到喝這種酒的人,往往倒滿一整杯,然後一口氣喝完,每天 不喝幾瓶不足以盡興。而有些奸商又偷偷在酒中加入鹽礬,使飲酒者越喝越渴,越渴就買 越多。於是因為杯中物而放棄工作、失去收入的人比比皆是。耶穌禮拜日,按理來說需要 在家靜坐,但去光顧酒館的人卻常常是幾百數十人,完全無法阻止,這樣導致上戰場要決 戰時,兩軍對峙,想喝酒的士兵卻還在想喝酒,無法忍耐片刻不喝,這不能說不是一大禍 害。博郎之前常把鴉片與酒相提並論,我認為酒的害處比較少,怎麼會說成這麼嚴重。如 今看到釀酒房的規模,才知道博郎說的並不過分。 原文 英、法禁酒,而酒之銷售日多。倫敦之東,有巴爾格厘北爾堅士者,唚酒釀房也。以大池 為釀器,以深屋為酒缸,每釀輒十數屋,揚其沫而涼之,然後注諸木桶,一桶盛酒四百磅 (十二兩曰一磅)。每年貰出六十萬桶以上,皆銷諸倫敦,無他出者。初七日,禧在明請 往觀之。據釀家云:倫敦似此酒局凡四家,較小者尚眾,以是知英人之酒癖為獨深也。唚 酒以炒麥及恰士為之(恰士木名,本土所植),其味頗苦,能充養血氣。宮中病酒禁之不 行,特令為此,聽人沽飲,以默寓轉移之術。而其人乃遂狼吞鯨吸,益自迷於醉鄉。嘗見 飲此者,往往挹注盈筒,一吸罄之,日非數瓶不足盡興。而奸儈復以鹽礬陰投其中,使之 愈飲愈渴,愈渴愈沽。於是以杯中物棄其世業,奪其衣食者,比比矣。耶穌禮拜日,例須 閉門靜坐。而叩酒肆之關者,乃常百十成群,不可拒阻,以致臨陣決戰,兩軍相持,病渴 兵丁,猶若須臾之難忍,此則不可謂非大害矣。博郎常以鴉片與酒並提,余意酒害可稍減 ,乃痛言其弊如此。今觀釀房貿易之大,始知博非過辭。 講完鴉片 來講講酒 英國釀酒規模跟酒鬼數量 可說是讓劉大人大開眼界了 不知道劉大人喝啤酒是否習慣 有沒有去酒BAR喝個兩杯XD -- ▆▇▇▆ ╭══╮ 鴻木 /︻\ 秋風章子Pellaeon ╰══╯ ψ λ \/ 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72.2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705035153.A.B05.html
ALENDA: 推 01/12 13:26
zeumax: 酒越喝越渴,看來是食神唐牛的祖師爺 01/12 14:24
越喝越渴 越買越多!
whitefox: chaste tree 可能是薰衣草 01/12 14:51
有可能喔!不過薰衣草口味啤酒也太酷
c22748872: 感覺是Hops 啤酒花 01/12 15:25
我也覺得是啤酒花 但音不像 底下說粵語音 好像就類似了
jkwusun: 不是,這應該是琴酒 01/12 15:45
應該不是吧= =一口乾喝一堆琴酒 而且那時候琴酒不是在浴缸釀的嗎
Segal: 恰士,粵音近hops,應該是啤酒花。故唚酒應是指啤酒的一種 01/12 15:59
Segal: 唯不知粵音唚(cam3)在此到底指什麼,司陶特嗎? 01/12 15:59
Kukuxumusu: 好奇講的是哪個釀酒廠 東倫敦…truman?(有建築現在是 01/12 16:29
Kukuxumusu: 像駁二那樣成為辦活動的空間)東倫敦應該還有其他家 01/12 16:29
Kukuxumusu: 但好像沒有遺跡留下來 01/12 16:29
Kukuxumusu: 倫敦現在最大仍在運行的啤酒廠大概就Fuller但工廠一直 01/12 16:34
Kukuxumusu: 在西倫敦 如果開車往來希斯羅機場會經過 倫敦過去的確 01/12 16:35
Kukuxumusu: 有不少這種啤酒廠 在wandsworth town有一個Ram brewer 01/12 16:35
Kukuxumusu: y但後來土地開發商進來把那裡開發改造了 但過去用來煮 01/12 16:36
Kukuxumusu: 水的大煙囪還保留下來 01/12 16:37
Kukuxumusu: 應該說 倫敦沿河岸會看到一些過去工業化城市遺跡 東倫 01/12 16:39
Kukuxumusu: 敦因為戰爭跟重新開發痕跡可能不多 但往西還有一些跡 01/12 16:39
Kukuxumusu: 象可循(像是遍佈河岸邊的舊式發電廠 不是只有景點著 01/12 16:39
Kukuxumusu: 名那兩個而已) 01/12 16:39
jkwusun: 粵語中的Gin是叫氈酒,我覺得跟唚酒比較像,而且他說要 01/12 16:49
jkwusun: "揚其沫而涼之"我覺得是蒸餾後的冷卻動作,比較像琴酒 01/12 16:50
Kukuxumusu: 可能也能從他所形容的販賣木桶大小來判斷是什麼酒就是 01/12 17:15
Kukuxumusu: 了 01/12 17:15
holybless: 杯底不能種番薯 杯底恩湯飼金魚 杯底恩湯娶細姨 01/12 17:29
Segal: 恰士(粵音hap-si, 我解作hops)、炒麥(烤麥芽)、 01/12 17:52
Segal: 沫(加熱以停止酶活性)都是啤酒的常見特徵。 01/12 17:52
Segal: 反之琴酒加杜松子而不添加酒花,也不會用炒過的穀物。 01/12 17:52
Segal: 頂多浮沫放涼都有,這點平手。 01/12 17:53
Segal: 要把唚(cam3)讀成氈(zin1),我想這個音變實在有點過頭了。 01/12 17:53
Segal: 這個字在閩南語是(tsim)音沒錯,但問題就會變成劉大人一介 01/12 17:53
Segal: 粵人,怎就突然說起福佬話了? 01/12 17:53
Segal: 但琴酒也是這群酒鬼所愛,搞不好還真是琴酒 01/12 17:55
Segal: 巴爾格厘北爾堅士 可做 Barclay Perkins,是間啤酒廠 01/12 18:06
Segal: 我想八九不離十了 01/12 18:08
S大專業!粵語也通
leptoneta: 一口喝完一大杯琴酒也太猛 不太可能 01/12 19:58
CGT: 劉大人的描述比較像是啤酒廠,有苦味也可以一次乾掉一大杯 01/12 20:19
CGT: 琴酒有加上奎寧水這種喝法,但似乎比較偏上流社會的調酒? 01/12 20:23
琴酒這樣灌下去大概生產力直接歸零吧= =
Kukuxumusu: 琴酒在當時據說有再次流行的趨勢 但我也傾向是啤酒廠 01/12 20:36
Kukuxumusu: 當時勞工也都會飲用 而且應該是ale之類 所以更苦 01/12 20:36
對阿 我也傾向是啤酒 製作過程比較不像琴酒 ※ 編輯: Pellaeon (118.161.197.165 臺灣), 01/12/2024 22:34:26
Yenfu35: 這篇讓我聯想到八卦板某個常見問題XDDD 另回CGT,我不敢 01/13 00:22
Yenfu35: 說這是「比較偏上流社會的調酒」,畢竟相傳用琴酒兌通寧 01/13 00:24
Yenfu35: 水的喝法源自派駐非洲或印度的部隊、後來才傳回本土。 01/13 00:25
CGT: 恰士會不會是在說Cast(桶陳)?傳統啤酒也是有木桶陳釀的 01/13 01:02
mstar: 記得現在主流的皮爾森啤酒是冷凍技術發展之後才流行,以前 01/13 08:51
mstar: 比較多苦又濃的 Ale 啤酒。 01/13 08:51
Segal: 是的,這家酒廠直到1922年才開始產製拉格。而司陶特(艾爾) 01/13 10:00
Segal: 是他們的傳統製程。 01/13 10:00
Segal: 也因為是頂層常溫發酵,會有一堆泡沫在表層。 01/13 12:06
TodomeKoichi: 在酒中加鹽讓人口渴的商法真是惡質,不過這樣味道不 01/13 17:30
TodomeKoichi: 會怪怪的嗎? :O 01/13 17:30
Kukuxumusu: 當時甚至把石膏粉(骨折在用的石膏)加到麵包裡增重加 01/13 19:02
Kukuxumusu: 白 茶葉跟胡椒 經檢驗也發現多半是木屑老鼠屎與碎葉 01/13 19:02
Kukuxumusu: …記得是因為一些死人意外才正視食安 01/13 19:03
articlebear: 推 01/14 10:06
giniand: 反正都因為有苦味而一口氣乾了 再多點怪味可能也沒差 01/14 16:59
QuentinHu: 推 01/16 12:44
freesoul: Gin是烈酒需要蒸餾, 釀製過程跟啤酒差很多 01/21 10:57
freesoul: 這個敘述就是啤酒不會是琴酒 01/21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