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allantry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合唱》 誕生200週年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694446 發布時間:2024-05-10 王蕙文 / 編譯 樂聖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合唱》,7日迎來了問世第200週年。貝多芬的祖國德國,以 及創作這首曠世名曲的地點奧地利,都為此舉辦相關的紀念活動。由於第四樂章的大合 唱,是歐盟的會歌,也就是歐洲之歌,巴黎、米蘭、維也納等城市,當天也都舉辦盛大 的週年音樂會、以饗樂迷。 1824年5月7日,維也納的皇室、貴族、社會菁英,受貝多芬的邀請,出席維也納皇家宮 廷歌劇院管弦樂團,在肯恩頓門大劇院,舉辦的第九交響曲發表會。 飽受病痛折磨、失聰已經12年沒有在舞台露面的貝多芬,當時親自站上了指揮台,第四 樂章結尾的大合唱一結束,全場觀眾歡聲雷動、起立鼓掌,深深的被這首革命性樂曲給 感動。 為紀念第九交響曲《合唱》誕生200週年,德國柏林的國家圖書館,特別公開展出珍貴 的貝多芬手稿,樂譜上留下的每一筆塗塗改改,都是樂聖創作過程的痕跡。 https://i.imgur.com/YG20aWM.jpeg
柏林國家圖書館修復師波拉茲克說:「這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樂譜,目前正慶祝其200 週年,如你所見是貝多芬在紙上手寫的,不是只寫一次,而是經過多次的更正編輯,將 好幾個版本劃、塗改、重寫,最後才呈現出這個樂譜。」 貝多芬在德國出生,但生前在奧地利維也納定居最久。位在維也納南方30公里遠的溫泉 療養聖地巴登,正是貝多芬構思第九交響曲的地點,當時他承租的房子,現在已經成為 了貝多芬紀念館,展示他生前留下來的各種物品,像是他靈感一來隨手把音符記下的窗 戶木板。 https://i.imgur.com/GrGVy85.jpeg
第九交響曲從一開始莊嚴的奏鳴曲,到三四拍快板的諧謔曲,第三樂章又轉為平緩華貴、 美麗動人的音樂,到第四樂章結尾,由德國詩人席勒作品《歡樂頌》,所改編的大合唱, 譜出了慶生的喜悅與自由的快樂,在歷史上經常被選為重大的典禮或是活動的音樂主題, 德國納粹、共黨政權、乃至於英王喬治六世的加冕典禮都曾經用過。 樂界普遍把《歡樂頌》視為是貝多芬政治和社會理想的投射,是對和平的渴望、對統一、 對四海一家的呼喚。而在1985年歐盟各成員國決定將歡樂頌,定為歐盟的官方盟歌。 巴登貝多芬紀念館遊客哈洛夫表示,「全球性的人道主義,這個時候我們特別需要這,我 們應該多聽貝多芬,而不是發動戰爭。」 黃瑀喬/編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cVaAh1ky-w
據說當年 Sony 將 CD 光碟尺寸定為 12cm (時間 74:42), 是為了一片就能裝入當時最長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版本 (福特萬格勒)。 https://youtu.be/dHDXdbSWu0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78.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allantry/M.1715437973.A.193.html ※ 編輯: mstar (219.85.178.35 臺灣), 05/11/2024 22:35:18
loser1: 斯時無「德國」 05/12 01:20
foolishgod: 樓上誤會太嚴重了。當時有Deutscher Bund,再之前HRE 05/12 01:48
foolishgod: 的核心區域就是日耳曼人的王國。嚴格意義上只有矮子那 05/12 01:51
foolishgod: 段時間沒有德國,查了一下那時是678三個交響曲。 05/12 01:54
tucker: 無統一的德國 =/= 無德國 05/12 13:11
Houei: 原來聽過不同垃圾車音樂 就叫見識多 05/16 12:42
Houei: 推錯篇 囧 05/16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