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uit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恕刪) (本文medium.com連結) http://psee.io/5W73Z 木製樂器彈越久,聲音到底會不會越來越「開」? 吉他或者不管各種木製樂器到底有沒有「彈開」這回事, 相信是很多商人、製琴師、樂手很愛討論的問題 個人的想法比較接近這篇文章,因此轉來分享給大家 (原文作者與翻譯作者我並不認識,但credit必須給他們,所以附上原文連結) http://psee.io/5W74D 這篇文章用了比較科學的角度,去解釋了吉他在科學上所謂的彈開大概是怎樣 這邊幫忙歸納,並分為以下幾點 1. 購買新吉他的時候,最好是不要去期待他以後會有什麼音色的改變, 而是要選擇現在對你來說聽起來就很好的音色,其他的考慮都不是重點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樂器行本來就不太喜歡這把琴的音色, 就別期待買回家之後彈了數百小時他音色會變成你喜歡的 2. 人類已經被證明很難在一段時間之後清楚的記住細微的音色差異 所以如果你覺得你的吉他買回來彈了數百小時後聲音變不一樣了, 通常是你已經忘記了原本的音色,而不是什麼開不開的問題, 以前有大師說過的「手會彈開」,比較接近我的經驗 3. 一把一年的吉他和同型的全新吉他比較起來會有不同, 但是這個差別並不會因為年份變成20年就變成有20倍的差異 文章內探討了其實不只是木頭本身,琴裡面的膠、木頭與木頭的接合方式也是影響 琴的音色重要因素,基本上統稱「做工」,也就是說不要光看木頭, 請把琴的製作方式也考慮進去,有些琴放著三年就歪掉,不是保養不好, 可能是做工太爛。 *** 個人結論 琴本身的老化與水分,會影響著琴音色變化 (文章中提到的) 但比起琴本身彈開,我周遭的朋友和大師多半認為手彈開更為重要, 也就是說當你接觸同一把琴越久,你的處理樂句、音色、會靠著自己的耳朵, 讓左右手修正到你想要這把琴發出來的音色 甚至某些琴的獨特之處,在某些把位上有好聽(或者不理想)的共鳴 久而久之你會知道該怎麼去利用或者閃避他, 也因此你的琴對你而言就越來越好聽了! 以上一點討論拋磚引玉,順便借花獻佛一下, 歡迎各位大大一起討論~ -- 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 1797-1828 31歲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 39歲 Michael Jackson 1958-2009 51歲 松本秀人 (Matsumoto Hideto) 1964-1998 34歲 河井英里 (Eri Kawai) 1965-2008 43歲 張雨生 (Tom Chang) 1966-1997 31歲 ──【音樂有害健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0.2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uitar/M.1525098670.A.B97.html
Tamajam: 比較好奇真的差異如此細微的話那正在世界巡迴的樂器不就 04/30 22:56
Tamajam: 早已四不像了?要經歷各國氣溫濕度還有隨時摔琴的托運, 04/30 22:56
Tamajam: 也並不是每個巡迴都有預算能請到隨隊琴師解決問題 04/30 22:56
fengsongreen: 觀念正確呀 04/30 23:37
Yisense: 感覺蠻有道理的,幫忙推一個 05/01 00:19
flower42: 好奇二樓 05/01 00:36
fengsongreen: 找我嗎? 05/01 00:50
cdefgh77: 推這篇,我也不太能理解有些人說琴從國外帶回來濕度差 05/01 07:30
cdefgh77: 太多會有不可逆的衰聲問題…… 05/01 07:30
dearflight: 之前有一位台大的老師還是研究人員,有對小提琴為什 05/01 10:44
dearflight: 麼老的好聽發表過研究結果,有解釋小提琴拉了之後木頭 05/01 10:44
dearflight: 結構會隨之改變,所以聲音變好是有道理的哦。 05/01 10:44
如果能提供是哪位老師或者哪篇論文的話我想會更有說服力, 另外以琴本身而言,新琴和老琴普遍共識是的確聲音有差 但究竟是因為木頭接合的自然變化有差,還是被人天天拉才變得有差, 則是沒看到有非常決定性的實驗與探討 不過以小提琴而論,盲測實驗倒是有滿多結果顯示大家還是比較喜歡新琴 雖然我認為類似的實驗也不能作為一個指標,因為就如同這篇文章說的, 「彈奏一把樂器」的變因太大,你很難去只改變其中一項變因去講說, 喔因為大家比較喜歡新琴,所以老琴就沒有意義 經典名琴很大的一部分意義就在於「和同樣演奏者彈出同樣的樂句詮釋和音色」 但討論這個我覺得就要另外開一篇文章了,因為真要彈出同樣的音色 首先你需要那個演奏者的腦和手才有辦法... 盲測實驗請參考這篇文章 https://www.thestrad.com/6848.article
Soaz: 有聽過一個類似樓上的說法 05/01 11:13
Soaz: 把琴給厲害的樂手使用 琴因為樂手的彈奏習慣而有變化 比如常 05/01 11:15
Soaz: 常彈習慣的樂句 或模式等等 05/01 11:15
Soaz: 我覺得有個比較例子是 吉他中 要是常常彈某一個把位 那個把 05/01 11:17
Soaz: 位的fret也就會常常被磨 就比較不會產生鏽痕 甚至被磨得光亮 05/01 11:17
Soaz: 不過磨損太多造成損害又是另一件事了XD 05/01 11:17
※ 編輯: ForeverOrz (36.239.149.124), 05/01/2018 14:40:03
degneva: 這個問題很有趣 不過那篇文章的論點只適用在木製樂器上 05/01 15:03
degneva: 像銅管類的樂器也是有"吹開"一說 05/01 15:03
gm3252: 記得小提琴也有老琴盲測輸新琴的影片 05/01 15:15
freestyleboy: 推好文!太多演奏上的變因會影響聲音的回饋 05/01 15:18
thousandwave: 醜女人看久了都會覺得漂亮 05/01 19:26
b6543212: 聲音本來就是玄學 就跟耳機褒機會變好聽一樣 05/02 02:51
FSGuitarHome: 開聲器24小時開著持續一週就有明顯差異了 05/02 13:47
FSGuitarHome: 開不同頻率連音色都會變 05/02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