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guita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今天聽到有人在討論學吉他的歷程, 其中有個想法是要多聽音樂, 還說聽音樂就有點像是學語言, 雖然一開始會學發音, 但如果常聽別人的對話比較容易有語感, 聽音樂也會有助未來音感的訓練, 需要持續去涉獵, 但因為他們後續討論整個歪到別的主題, 所以就只有這一段, po上來吉他板, 想聽聽看大家單純覺得這個比喻ok不ok. -- 父親的教導是: 要到"外面"去需要很多東西, 在出發前你至少要準備好4樣: 許可, 手段, 資格, 契約. 這4樣裡我1樣都還沒得到, 但是我並不覺得著急, 我正在享受這個過程. 所以假如有一天你的目的地與我產生了重疊, 到時就享受路邊的風景! 盡情享受一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34.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uitar/M.1574750255.A.60B.html
freeunixer: 前幾天看學電子琴的人說,三五歲起有聽音樂,練琴一定比 11/26 14:49
freeunixer: 沒聽音樂的小孩對音感更好. 11/26 14:49
freeunixer: 試試聽一首曲子或靠記憶自己去彈琴鍵扒譜,就知道了. 11/26 14:51
vonannes: 莫非是在說阿瑪迪斯的故事 11/26 14:53
vonannes: 希望多聽一些板友的反饋 正反面的看法皆可 11/26 15:05
john110290: 非常ok 11/26 16:34
rockstarlan: 撇開天才不說,從小就聽音樂長大的人,大多學音樂的 11/26 17:26
rockstarlan: 速度會比一般的人快一點這絕對是事實。 11/26 17:26
raygreen: 觀察是有在聽音樂的比沒在聽的節奏音感都比較快上手 11/26 18:07
MartinJ40: 好和弦也是用語言比喻 會彈鋼琴但是不懂樂理 就像把課 11/26 18:26
MartinJ40: 文念出來 卻不懂文章的意思 11/26 18:26
MartinJ40: 有一個音樂家說 古典 爵士 搖滾 ...不同曲風就像是不同 11/26 18:27
MartinJ40: 的文體 詩 散文 小說 不同的文體有各自的文法 11/26 18:28
MartinJ40: 重點不是文體 而是文章想表達的內容 11/26 18:28
MartinJ40: 音樂也是不論古典還是爵士 重點應該放在想表達的東西 11/26 18:28
vonannes: 看來他們的對話也不是完全沒內容 感謝各位板友幫我過濾 11/26 20:39
vonannes: 那段對話 11/26 20:39
final01: 應該學任何有需要累積的東西都是這樣阿... 11/28 00:10
final01: 沒有input怎麼會有output 11/28 00:11
PIGTrue: 我覺得自己彈的比別人好的部份,有很多是來自小時候聽的 11/28 12:07
PIGTrue: 東西比較多,跟唱歌一樣,有聽到那些東西才唱(奏)得出 11/28 12:08
PIGTrue: 來 11/28 12:08
vonannes: 我小時候聽的太少 11/28 21:02
vonannes: 長大後反而有點像是圖王的簽名檔那樣 要用音速追回來 11/28 21:02
nemesisred: 應該說為什麼要追回來?這存在輸贏的關係嗎?音樂跟語 11/29 12:03
nemesisred: 言一樣應該是表達情感的媒介,重點是你有什麼心中的想 11/29 12:03
nemesisred: 法想說出口,如果沒有職業技能需求的話,應該只有存在 11/29 12:03
nemesisred: 技能能不能表達想法的問題,而不是比誰強誰弱吧 11/29 12:03
vonannes: 那是圖王的簽名檔喇 樓上你是不是沒有看完整句啊 11/29 13:50
vonannes: 咦 沒有啊 幹嘛比強弱 11/29 13:51
all02608: 同時融合數學的規律與文學的情感 11/30 14:17
all02608: 和運動的協調性.. 11/30 14:19
vincent9595: 本來就是啊 11/30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