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 noonee: 感謝原po讓我學到一個過去沒想通的問題 04/12 05:12 : → noonee: 位什麼古代很多時候就是認人為親 為什麼少數份子會被欺負 04/12 05:14 : → noonee: 就像原po說的 就是信用問題 04/12 05:14 : → noonee: 所以一個合理的信用制度的產生足以完全的改變社會的經濟 04/12 05:15 : → noonee: 結構 也因此改變社會結構 甚至會影響種族問題 04/12 05:16 : → noonee: 所以或許讓現代社會之所以變成現代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 04/12 05:16 : → noonee: 就是信用制度? 04/12 05:17 古代三同好像是同年、同窗和同鄉 一起考上科舉、一起念過書和同一個地區出身 後者同鄉分很細,比如同省份、同縣、同村等等 在明代有不少法律都很講究這一類的關係,同宗有甚麼權利可以處份 或者說有甚麼義務等等 這個和同鄉有個屁關係? 原因在於當時交通非常不便利可能你全家一輩子鄰居就是你的親戚整個 村都是你家的親戚 大家都是知根柢的人,比較容易信任,是沒必要和義務去聘雇玩全不認識的人 比如當佃農,當佃農總是要交租吧,收成不好佃農跑了或是收成不錯佃農自己 賣一賣跑了?找誰討?又或是聘雇大量外鄉人抱團說你佃的土地本來就是他的 甚至抗租?地主沒那麼蠢的 在來過去有所謂的認親詩,比如你上京趕考要借住同宗的家裡,舊上去敲門 念出詩句來對得上舊證明你門是親戚等等 他的基礎沒錯都是一定程度的信任問題 限代社會和過去不同的地方是,通信進步,交通進步,社會系統的進步在古代 你只要有錢買通官府你說你是郭台銘政府都認證,因為資訊傳遞緩慢但是限代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21.1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60466819.A.F60.html
mstar: 你的別字有點多啊! 04/12 22:45
sakra: 斷句也有點怪 XDDD 但內容很棒~ 04/13 05:15
noonee: 謝謝 04/13 06:07
saltlake: 古時候人遷徙沒那麼簡單 土地所有權的話 地契古早就有 04/14 00:44
saltlake: 另外 古時候的地主一家財勢哪是一群泥腿子能比 04/14 00:45
saltlake: 那年頭可不是民選兼且地主跟泥腿子有相同民主投票權 04/14 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