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明鄭本來就是俗稱,就跟蜀漢,南明一樣,用久也習慣了,鹿鼎記也這樣用, 至於爭論,蜀漢是不是漢朝 曹操和諸葛誰是大漢丞相?誰是大漢國賊? 基本上是政治。 台灣人現在看到代表中國的明朝礙眼,就說鄭氏東寧王國是主權獨立國家, 這是今日的政治。 現代主權獨立國家會去跟人談判如何稱臣,如何朝貢 如何仿朝鮮例麼? 希望仿朝鮮例代表當時還不是朝鮮藩屬地位,康熙皇帝也不承認你有這地位, 所以就是處於內戰狀態。 爭論明鄭還是鄭氏不如說鄭成功父子都是中國人,他們據台的歷史是 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就像蔣氏父子都是中國人,中華民國據台的歷史是 中國歷史的一部分。課本也寫中華民國時期不寫蔣氏治台時期、 李扁父子治台時期、 男女版馬英九治台時期...... 康熙皇帝說朱成功是明室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 鄭氏父子自己也認為自己是大明延平郡王賜姓招討大將軍 , 這是當時的歷史。 至於2016年台灣人要怎麼認為,這是今天的政治精神醫療行為。 以下是康熙歷史 康熙皇帝詔書:「朱成功係明室之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敕遣官, 護送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置守塚,建祠祀之。」並提贈輓聯: 「四鎮多貳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以下是鄭經歷史 「中國之視夷狄,猶峨冠之視殘履;故資冠于履,則莫不惋忿,淪夏于夷,則孰不感愧 凡在血氣之倫,寧無羞惡之心。但運數使然,莫可奈何。是以犬豕餘孽輒干閏位,遂使 我明三百年之天下,一旦淪胥為夷狄,豈盡無忠義之士哉?洪惟二祖列宗,豐功偉業, 澤潤民生,踐土食毛,世承君德,即有亡國之禍,非有失道之主;而煤山龍馭,死守社稷 ,尤忠臣義士所椎心而感泣者也。狡虜徒以詐力奪我天下,竊據之後,為虐益深:烝婬之 醜,上及骨肉,殺戮之慘,下逮狗彘;官方貪婪,役賦繁重,曆觀故元之政,未有敗壞如 今日之甚者。我先王忘家為國,抗夷于方張之際, 固嘗敗之于海澄、敗之于護國、敗之于鎮江、敗之于思明,所至殲其名酋、擒其渠帥者, 不可勝計。即予嗣位之初,亦嘗敗之于烏沙,斬其偽侯馬得功;續以糧運不繼,因退屯東 寧,生聚教訓者一十餘年。庶幾勾踐之圖,無墮先王之志。今者虜亂日甚,行事乖方,積 惡已稔,天奪其魄;以致吳王倡義于滇南,耿王反正于閩中,平南、定南各懷觀望,秦 、蜀、楚、越莫不騷動。人望恢復之心,家思執箠之遂;正符廿八之謠,遂應大虎之讖; 此正夷虜數窮之會、龔行天誅之日也。予組練百萬、樓船數千,積榖如山,不可紀極。 征帆北指,則燕齊可搗、遼海可跨;旋麾南向,則吳可掇、閩粵可聯。陸戰而兕虎辟易, 水攻而蛟龍震驚。所願與同志之士敦念故主之恩,上雪國家之仇,下救民生之禍;建 桓文之偉業,垂青史之芳名。凡諸文武官吏,不論滿、漢,有能以城邑兵馬反正歸附者, 各照原職加階委用;其有前系舊將、中道離去者,悉赦不究,一體收錄。方今以國事為重 ,不必以小嫌介意。間有奇才異能者,可赴軍前投牒,量才擢敘。大師所過,秋亳無犯, 非得罪社稷及抗我戎行者,一無所問。嘉與士民,同建劻復之勳,永快昇平之樂。刊布直 省,咸俾知聞」 ※ 引述《DarthCod (鱈魚)》之銘言: : → glennDrago: 東寧王朝是主權獨立國家 ,且非明朝 07/02 02:13 : → saram: 我不知道三百年前有哪個"主權國家"? 07/02 07:40 : → s952013: 東寧當年確實是獨立的,但他的名號都是師承明朝延續也要 07/02 07:47 : → s952013: 一起看,他不是正統的明朝政權但依然是一份子 07/02 07:48 : 推 bill50514: 可是朝鮮也用崇禎年號用了很久 他也是明朝嗎? 07/02 10:27 : 推 bill50514: 我是覺得它們奉的是天朝的概念 反倒不是朱家的家天下 07/02 10:32 : → yuriaki: 延平郡王是明朝冊封的 朝顯不是 不過這不重要 現在是2016 07/02 10:42 : → yuriaki: 2016年說延平郡王與明朝朱家沒有主從關係 就沒有主從關係 07/02 10:43 : 推 mkiWang: 一邊是清一邊是明的藩國當然不同,但人家就是建立在明 07/02 17:37 : → mkiWang: 的體系下到底有啥好不承認的 07/02 17:38 : 以中國的眼光來看,當時全天下的主權都歸屬於天子 : 所以自然沒有什麼主權國家 : 但如果要延續這樣的觀點來印成今日的教科書 : 那所有接受天子冊封的國家在當時都算中國的一部份了 : 比如明太祖冊封的李氏朝鮮 : 越南的陳朝、後黎朝;泰國的大城王朝 : 外加鄭和下西洋時所打交道的所有國家 : 我們一般不會把它們視為明朝的一部份 : 廣義而言 : 五代十國中的十國 : 也常臣服於中原的五代王朝 : 但我們不會直接把他是做後梁、後唐等政權的一部份 : 但是少部分的例外還是得計較 : 一是明朝平常所封的皇族親王、郡王算不算 : 他們的領地可能充其量只是王府的屋簷下而已 : 二是在鄭成功同期 : 還有一大堆的部將和流寇們被南明皇帝們冊封為王 : 它們有些在前線作戰、也有些陪在皇帝身邊 : 那麼這些人該如何算 : 鄭氏政權獲得了天子的冊封 : 還有設置六部的許可 : 並且據有一片長期經營的土地 : 就這些要素而言 : 他至少該有和朝鮮國王一樣的地位 : 不過稱呼該怎麼叫呢 : 鄭成功受封延平王 : 並且准許設六官統治自己能控制的土地 : 我們姑且把這些土地算做延平王的領地好了 : 那麼當台灣南部被鄭成功納入版圖時 : 應該就算是延平王國的一部份 : 然而 : 鄭成功稱呼台灣為東都明京 : 似乎有擁立天子到台灣的企圖 : 他是否將台灣視為天子直轄土地 : 自己只是權為代管 : 這也未可知 : 鄭經在永曆死後改稱東寧 : 有人說是地名、有人說是國號 : 這兩者的差別相當於「延平王國在東寧」還有「延平王國改名字」 : 外加隱藏版本「東寧自古不屬於延平,東寧建國獨立」 : 可以說是非常複雜 : 不過到了鄭克塽 : 又接受了之前被鄭成功辭封的潮王 : 那國號就正式被改為潮王國了 : 所以如果以國號稱呼 : 那就有延平國、東寧國、潮國三種 : 很難用一個單一的名字去指涉這三代統治的政權或時期 : 所以還是回到明鄭或鄭氏王朝的爭議上 : 首先看明鄭 : 我們幾乎沒有看過用「中國朝代名+非中國統治者姓氏」組合出來的稱法 : 若說因為政權使用明朝年號而稱呼 : 那麼朝鮮也用中國年號 : 怎不稱呼「明李」、「清李」? : 再來看鄭氏 : 則有朝鮮、越南的例子 : 尤其是越南 : 常常在朝代中間改換國號 : 因此都用姓氏稱呼朝代名 : 由此看來 : 鄭氏可以算是比較適合的稱呼 : 不過若只是為了指認政權 : 明鄭倒也沒有太大的不妥 : 只是沒見過類似的例子,或是在符號的聯想上可能過度解釋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78.2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67538992.A.A86.html ※ 編輯: a874622 (114.36.178.238), 07/03/2016 18:04:02
kuopohung: 漢人移民建立的國家不等於中國 07/04 08:51
kuopohung: 中國國族概念是清末民初才有的東西 07/04 08:51
noonee: 所謂的種族歧視根本就是假議題 07/04 08:53
noonee: 真正的問題本身還是在搶生活資源 07/04 08:54
noonee: 剩下的只是生活習慣(文化)不同和外表不同帶來的歧視而已 07/04 08:54
a874622: 所以沒有台灣史 只有荷蘭史 明史 清史 日本史 中華民國史 07/04 10:04
a874622: 康熙認為鄭氏父子乃明室遺臣 鄭氏父子自認大明延平王 是 07/04 10:13
a874622: 當年的人們的想法和歷史 說當時台灣東寧是主權國家是今日 07/04 10:14
a874622: 政治意識形態 應該要分清楚 07/04 10:15
kuopohung: 當年的荷蘭也只是佔有台灣幾個地方在上面蓋城堡 07/05 01:25
kuopohung: 作中繼貿易站而已 07/05 01:26
kuopohung: 事實上當時的台灣還是有很多海盜,原住民等等...不同 07/05 01:26
kuopohung: 勢力 07/05 01:26
kuopohung: 就算到了清朝末年也只實際統治了台灣全島的三分之一而 07/05 01:27
kuopohung: 已 07/05 01:27
kuopohung: 主要是在西部,山區和東部都還是各個不同原住民的勢力 07/05 01:28
kuopohung: 真正全島統一為同一個政權的時候是在日治時期 07/05 01:28
kuopohung: 就算在日治時期那些原住民都還是存在 07/05 01:30
kuopohung: 所以並非是只有你說的那些史觀 07/05 01:30
a874622: 所以沒有甚麼台灣人台灣史 只有漢人 原住民 日人荷人歷史 07/05 10:02
a874622: 台灣主體性比中國更是虛構啊? 07/05 10:03
a874622: 甚麼台灣史主體性 十足十的現代政治國族神話 07/05 10:06
a874622: 所以台灣無國史 只有區域史是毫無疑問的 07/05 10:17
tiuseensii: 所以美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都不能有歷史了,再瞎掰啊 07/11 0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