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zist (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之銘言: : ------------------------------------------------------------------------------ : : 推 letibe: 那個費雪方程式也寫錯了,啊他可能沒學過自然對數不能怪他 05/01 13:31 : : → letibe: 只能說文組又不學好微積分就... 05/01 13:31 : ------------------------------------------------------------------------------ : 費雪方程式寫錯?你是指 : 費雪提出的交易方程式: MV = PT 嗎? : 原式是那樣沒錯, : 但後來經濟學家有將其衍伸為 : MV = Py : 一般討論時,通常用的是延伸式 : 有念過總體經濟學或是貨幣銀行學的同學應該都不會有這個疑問才對 費雪方程式: i = π+R +πR π:通貨膨脹預期值 R:實質利率 費雪交易方程式 MV = PT M : 貨幣數量 V : 貨幣流通速度 P : 物價水準 T : 商品的交易總量 費雪交易方程式強調的是貨幣的交易功能 之後才是T先生跟你說的 所得學派的所得方程式 MV=PY M :貨幣數量 V :貨幣流通速度 P :物價水準 Y :實質所得 所得學派開始凸顯貨幣在價值儲藏的功能上 一個經濟社會在一段時間內的生產量 通常不會與這段時間發生的交易量完全相等 但這兩者有密切關係。 若這段時間內生產量大,通常交易量也隨之擴大。 如果一個社會的所得與交易量的關係密切且穩定, 而日常進行的交易量與其貨幣數量成一定的關係, 那麼一個經濟社會的「總所得」也會與其「貨幣數量」成一個穩定的關係。 但別忘了還有劍橋方程式 M=kPy M :貨幣需求量 P :物價水準 k :實質貨幣餘額比例 y :實質所得(real income) 所得學派假設貨幣流通速度短期內相當穩定; 劍橋學派認為實質貨幣餘額比例(k)會隨著利率等因素而改變 因此貨幣流通速度也會波動。 但這三個公式的前提跟內涵都不一樣。 不要隨便混用 重點是: 在惡性通膨時,貨幣價值將大幅下跌 可能會引起經濟社會之混戰和交易之不公平 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功能將喪失。 (費雪方程式開始不適用) 就價值的標準而言:物價水準的上漲就代表貨幣價值的下跌, 因為貨幣單位的交換價值是以對財貨幣勞務的平均購買力來顯示, 因此惡性通膨發生時,幣值大幅下降也會使貨幣價值不適合作為判斷的標準。 就價值的儲藏而言:惡性通膨時,貨幣價值鉅幅下跌,一般人為避免損失, 必然不願保有貨幣,故此時貨幣作為價值儲藏工具的功能也將大為喪失。 所得學派是假設貨幣流通速度短期內相當穩定 而惡性通膨的狀況下不滿足所得學派的假設 (所得方程式開始不適用) 也就是說 在人們開始將貨幣的交易跟儲藏功能拋棄時 還硬要套傳統貨幣公式的邏輯到底是? 討論一個公式前總得先了解這個模型的前提吧? garbage-in,garbage-out 所以我還是不懂,T先生引那種公式是要證明什麼? 然後你又在辯護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75.181.140.2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494474096.A.150.html ※ 編輯: innominate (175.181.140.233), 05/11/2017 11:49:42
moslaa: 推 看不懂,但推就事論事 從基本定義出發的態度 05/11 15:32
afv: MV=PY本身只是定義式,費雪跟所得學派差異應該是從交易動機 05/11 16:16
afv: 延伸到價値儲藏上,劍橋開始深入討論價値儲藏本身 05/11 16:18
afv: 劍橋的貨幣流通速度不再像費雪跟所得學派那樣是"固定常數" 05/11 16:19
afv: 不過提到惡性通貨膨脹,由於貨幣M增加速度跟物價P上漲速度 05/11 16:21
afv: 在這時會"非常巨大",即使大家不願持有貨幣讓V上昇也很難跟 05/11 16:22
afv: M以及P的上昇速度相比,所以反倒更貼近貨幣數量學說 05/11 16:23
afv: 然後我也不懂圖帥引用這公式的目的,這公式不是擺明了各人印 05/11 16:25
afv: 的鈔票各人負責,日本印鈔讓台灣物價上漲,國府也是(規模更大 05/11 16:26
cu87: 結論依舊是通膨都是日本人造成的 05/11 19:19
cu87: 導出反對意見的都是台派公式,不能信 05/11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