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historia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東漢就有乳酪了,劉熙的《釋名》:酪,澤也。乳汁所作,使人肥澤也。 三國時代也有酪蘇,邯鄲淳所著之《笑林》:吳人至京,為設食者,有酪蘇,來知是何物 也。強而食之,歸吐,遂至困頓。謂其子曰:與傖人同死,亦無所恨,然汝故宜慎之。 西晉《郭子》:陸機詣王武子,武子有數斛羊酪,指以示陸,卿東吳何以敵此,陸云,有 千里蓴羹,未下鹽豉。 《晉潘岳閑居賦》:..庶浮雲之志,池沼足以漁釣,舂稅足以代耕,灌園鬻蔬,供朝夕 之膳,牧羊酤酪,俟伏臈之費,此亦拙者之為政也.. 《晉大康起居注》:詔云,尚書令荀勗,既久羸毀,可賜乳酪,太官隨日給之。 南北朝時期的《齊民要術》,更是對如何以牛羊乳做"酥酪",多所描述 就連馬奶、驢奶也用得著 這裡只貼其製作方式,關於在什麼季節、以怎樣的人工飼養,直到取乳這步 有興趣的可自行查閱 該書作者是山東人,看起來連北方的漢人也能享有這等食物的感覺,若考慮時代背景 還是因為塞外遊牧民族帶下來,中原跟著學習的關係? 作乾酪法: 七月、八月中作之。日中炙酪,酪上皮成,掠取。更炙之,又掠。肥盡無皮,乃止。 得一斗許,於鐺中炒少許時,即出於盤上,日曝。浥浥時作團,大如梨許。又曝使乾。 得經數年不壞,以供遠行。 作粥作漿時,細削,著水中煮沸,便有酪味。 亦有全擲一團著湯中,嘗有酪味,還漉取曝乾。一團則得五遍煮,不破。看勢兩漸薄, 乃削研,用倍省矣。 作漉酪法: 八月中作。取好淳酪,生布袋盛,懸之,當有水出滴滴然下。水盡,著鐺中暫炒, 即出於盤上,日曝。浥浥時作團,大如梨許。亦數年不壞。削作粥、漿,味勝前者。 炒雖味短,不及生酪,然不炒生蟲,不得過夏。乾、漉二酪,久停皆有暍氣, 不如年別新作,歲管用盡。 作馬酪酵法: 用驢乳汁二三升,和馬乳,不限多少。澄酪成,取下澱,團,曝乾。後歲作酪, 用此為酵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201.23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48945133.A.9B0.html ※ 編輯: Houei (49.216.8.58), 02/01/2019 00:20:58
okery: 文言文真美 02/01 04:18
LF25166234: 推推 02/01 08:24
EntHeEnd: 推推 02/02 00:35
leisesnow: 真讚! 02/02 21:25
zeumax: 不過這乳酪跟現在印象的差很多,但是優酪乳這東西倒是很像 02/03 04:48
patentshit: 有些地方還會把這類液態酸奶乾燥製成固態條狀保存跟 02/03 16:07
patentshit: 食用,這種東西目前在大陸的賣場很容易找到 02/03 16:07